总则
5.5.1 基本规定 5。5.1。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坑、池、储水库、地下室底板的坑、池施工。 5。5.1.2 编制依据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术语
5.5。2 术语、符号 5。5。2.1 术语
(1)地下防水工程: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防护工程、隧道及地下铁道等建(构) 筑物,进行防水设计、防水施工和维护管理等各项技术工作的工程实体。
(2)防水等级:根据地下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所确定结构允许渗漏水量 的等级标准。 基本规定
5.5。3 基本规定
5.5.3.1 坑、池储水库宜用防水混凝土,内设其他防水层.受振动作用时应设柔性防水层。 5。5。3.2 底板以下的坑、池、其局部底板必须相应降低,并应使防水层保持连续。(见图 5.5.3.2)。
5.5.3。3 坑、池、储水库使用防水混凝土时:技术要求、质量验收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 规范》GB50108-200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按 防水混混凝土施工工艺。
5.5.3.4 地下室底板的坑、池施工同地下室底板。
施工准备
5。5。4 施工准备 5.5。4.1 技术准备
(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健全技术管理系统.
(2)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技术交底,特别是工艺过程、质量标准 的交底。
(3)进行抗渗混凝土的试配并确定配合比能满足设计要求。 5.5。4。2 材料要求
(1)坑、池所用钢筋品种、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2)水泥使用前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检,合格后方能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 得混合使用。
(3)砂、石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砂、石的含泥量和强度标准按现行《普通砂用质量标 准检验方法》JGJ52—2001 和《普通砂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检验方法》JGJ53-2001 标准要 求。
(4)混凝土外加剂必须具有合格证和复检报告,合格后方可使用. (5)混凝土搅拌水符合《混凝土拌合使用水标准》JGJ63 规定。 5。5.4.3 主要机具
(1)自拌混凝土时: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坍落度筒、计量器具、插入式振动棒、平板 式振动器、混凝土垂直和水平运输设备等。
(2)商品混凝土时:混凝土坍落度筒、插入式振动棒、平板式振动器、混凝土垂直和水 平运输设备等.
(3)其他机具:钢筋加工机械、模板加工机械、电焊机等. 5.5.4。4 作业条件
(1)坑、池施工位置具备“四通一平\"条件,满足施工要求。 (2)技术、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满足施工要求。 (3)坑、池的排水和降水满足施工要求。
材料和质量要点
5。5.5 材料和质量要求 5。5.5.1 材料的关键要点
(1)坑、池防水混凝土的所有原材料必须进行检验并符合现行检验评定标准. (2)根据施工图编制材料的使用数量,进场的时间计划。 (3)使用商品混凝土时:“混凝土应有开盘证明”。 5.5。5.2 技术关键要点
(1)钢筋:钢筋绑扎牢固、留足保护层、绑扎的几何尺寸和质量标准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 质量标准。
(2)模板:模板平整、拼缝严实不漏浆,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承担浇灌混凝土时承受物 体的侧压力和施工荷载。
(3)混凝土:混凝土严格按配合比要求、计量准确、防水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不少于120s, 掺入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在120~150s 间。采用商品混凝土或混凝土搅拌至现场较远时要防止 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常温下半小时内运到现场于初凝前浇筑完毕;混凝土浇筑前清除模板 内积水和污物,自落高度不得超出1.5m,否则加串筒或溜槽等进行浇筑,浇筑时每层厚度不 超过30~40cm,两层间隔时间不超过2h,夏季时相应缩短. 5。5.5。3 质量关键要求
(1)混凝土浇筑密实、成型精确,无渗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5.5。4 职业安全健康关键要求
(1)浇筑混凝土用架子及走道已搭设完毕,并经检查符合施工和安全要求。 (2)所有操作人员应戴安全帽,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 5.5.5。5 环境关键要求
(1)当气温在5°C 以下时,应将搅拌用水适当加热。 (2)夏季施工混凝土要覆盖浇水养护。
施工工艺
5.5.6 施工工艺 5.5。6。1 工艺流程
浇筑坑、池垫层→在垫层面上确定坑、池位置→防水层施工→绑扎钢筋→支撑模板→浇 灌混凝土→覆盖保湿养护。 5。5。6.2 操作工艺
(1)浇筑混凝土垫层,复核坑、池的位置经检查无误后进行防水层施工。根据设计要求 选定任一种防水层做法后,按所选防水层工艺和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施工;绑扎钢筋、模板支 撑、浇灌混凝土,在已浇筑好的混凝土面覆盖保湿养护。 (2)工艺过程设计如有特殊要求时,按设计要求.
(3)施工过程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砂、石用量要严格控制. 质量标准
5。5。7 质量要求 5.5.7.1 主控项目
(1)坑、池施工符合设计要求,无渗漏。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查隐蔽记录。
(2)混凝土底板、壁板混凝土风实外光,如施工过程中有质量缺陷时有完整的处理方案 或措施并保存记录。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5。7。2 一般项目
(1)坑、池模板必须牢固、严实、平整、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确保混凝土成型的几 何尺寸.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
(2)钢筋必须除锈、位置正确、绑扎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混凝土面无渗漏、洁净、干燥、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成品保护
5。5.8 成品保护
5。5。8。1 坑、池混凝土浇筑完后12h 内加以覆盖,保湿养护,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 得浇水养护.
5。5。8.2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l.2N/mm2 前不得在混凝土面上踩踏或作其他作业.
5.5.8.3 钢筋绑扎完后及时进行模板施工,有积水时及时清除积水防止钢筋锈蚀. 5.5.8.4 底板下的坑、池施工完后及时遮盖,防止建筑垃圾等杂物堵塞坑、池.
安全环保措施
5。5.9 安全环保措施
5.5.9。1 采用手推车运输混凝土时不得争先抢道,装车不应过满,卸车应有挡车措施。 5.5。9。2 使用溜槽和串筒下料时,溜槽与串筒必须固定牢固,人员不得站在溜槽帮上操作. 5.5。9。3 雨期施工应有防雨措施,及时对已浇筑混凝土的部位进行遮盖,避免雨淋、冲刷、 降低强度,大雨天应停止露天作业。
质量记录
5。5.10 质量记录
5.5。10.1 混凝土施工质量记录。
5.5.10。2 混凝土强度报告(有防水要求时有抗渗试验报告)。 5。5.10。3 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5。5。10.4 水泥、砂、石、外加剂的合格证或检验报告. 5。5。10.5 混凝土外观质量评定记录。 5.5.10.6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案或记录。 5。5.10。7 混凝土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