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眼看不见的光》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初中物理苏科版八上】

来源:伴沃教育


《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2.认识红外线、紫外线及其作用。

3.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4.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认识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应用。 难点:认识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应用。

三、实验器材

温度计三支(液泡涂成黑色)、电视遥控器、红外线测温仪,红外线望远镜、验钞机,形状不同的面额为100元和50元的钱币各一张,防紫外线用品(伞、墨镜等)。

四、相关资源

【教学实验】色光的三原色.mp4、【教学实验】太阳光的色散.mp4、【物理时空】三棱镜实验.mp4、【物理时空】彩虹.mp4、【知识探究】光的色散、【知识探究】电视机屏幕发出的色光、【知识探究】色光的三原色等。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人耳有听不见的声音,人眼是否也有看不见的光呢?

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一条彩色光带,叫做光谱。人眼能看到的光谱上最上面为紫光、最下面为红光。在红光和紫光的外面,还有没有人眼看不到的光呢?

学生根据平时的看法,回答问题(答案可能有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微波等等) 【新知讲解】 (一)红外线

阳光照在身上人们会感到暖和,哪种色光的发热本领大呢?你用什么方法判断哪种色光的发热本领大呢? (温度计)

问题:(1)你如何用温度计判断哪种色光的发热本领大呢?

1 / 3

(2)如何让温度计更加灵敏?

活动:探究红光外侧的热效应。(教师将实验的条件和要求讲解清楚,以及重点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学生活动)

学生总结:观察到了什么?

教师归纳:人眼能感觉的光叫可见光,如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人眼不能感觉的光叫不可见光,如红光外侧存在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这种光具有明显的热效应,经过大量的资料证明,这就是红外线。

红外线特点:由实验结果强调红外线具有热效应这一特点。太阳的热主要以红外线的形式传到地球。

红外线的实际应用:红外测温仪、红外夜视仪、红外遥感、红外摄像仪、红外望远镜、电视遥控器、红外线照相机、响尾蛇导弹等。

请同学补充其他红外线的应用,教师点评。 (二)紫外线

在红光的外侧存在人眼看不见红外线,在紫光的外侧是否存在人眼看不见的光? 将红外线与紫外线进行类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紫外线在哪儿?如何寻找? 德国物理学家里特有一次把含有氯化银的照相底片放到可见光光谱的紫光外侧,发现底片被感光,他反复探究,终于发现里面有一种不可见的光----紫外线(ultraviolet rays)

由验钞机引发思考——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紫光外侧是否存在紫外线?——在紫光外侧区域移动纸币,看是否有反应——实验证实了猜想——紫外线的一大特征:具有荧光效应。

由特征引出应用,设问:紫外线对人类有何意义? 学生总结:你了解多少?

教师归纳:紫外线还具有另一特征:杀菌、消毒的作用。

教师讲解:天气预报中出现的“紫外线系数”和化妆品中所提到的“防晒系数”各指什么,它们对人类有何意义。

2 / 3

强调:事物都存在两面性,我们往往不要太关注事物最终的结果是什么,研究的过程可能更为重要。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和紫外线。

红外线: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地球上的。

紫外线: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医院常用紫外灯灭菌、验钞机。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却对人体有害,它能引发白内障,导致皮肤过早衰老,甚至发生癌变。

七、板书设计

二、人眼看不见的光

一、可见光:红、橙、黄、绿、蓝、靛、紫 不可见光 红外线

紫外线

二、红外线特点:热效应

(太阳的热主要以红外线的形式传到地球)

应用:卫星上的红外线探测器,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温度计等 三、紫外线特点: 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 杀菌:紫外线灯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