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多媒体教案〕 授课题目 盲文的阅读 〔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教学目的 掌握:盲人摸读盲文的姿势 教学要求 熟悉:盲人摸读盲文的考前须知 了解:盲人的摸读心理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盲人摸读盲文的姿势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盲人摸读盲文的考前须知 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学辅导法等 教学方法 手段:常规教学、多媒体教学 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分〕 20 30 课堂教学 盲文的摸读姿势 盲人摸读盲文的考前须知 时间分配 盲文的阅读 学习盲文,读和写是根本功。只有能够快速地阅读和熟练而准确地书写,才能真正掌握了盲文。 下面对盲文的阅读和书写分别加以介绍。 阅读,简单的说,就是看。对明眼人来说,盲文的阅读,就是用眼睛看点字。这与平时看汉字相比没有什么更特别的。但由于点字是以凸点为根本结构来表示汉语拼音的,凸点对人眼的刺激效果远不及汉字,所以,一般说来,明眼人阅读盲文时间不宜过长,要注意适当地休息。 课堂教学 点字是由凸起的点组成的特殊文字,是专供盲人使用的一种文字,盲人必须用触觉才能感觉到它。对于盲人来说,设 计 阅读就是“以手代目〞,用触觉灵敏的指腹来摸读凸起的点字。 通常盲人摸读盲文时的姿势是:端坐在书桌前,头和上身要端正自然,将书平放在书桌上,双手自然地放在书上,两前臂呈“八〞字形,用双手食指指腹轻轻接触点字,感知点位、点数,两手的中指和无名指略微弯曲,使其前端和食指前端并排轻放在两旁,帮助区分行次。摸读时从左到右顺着行次移动,一行摸完再摸另一行。 初学摸读时,两手要有分工:右手摸字,左手换行。也就是当两个食指摸到一行的最后一个点符的时候,右手暂时不动,左手沿着这一行向左移回到此行开头的第一个点符上,再把右手移到左手处,两手食指又并拢重新开始向右摸读。待盲人熟悉这种方法后,要逐步提高移行速度。方法是:当左右手一起摸到一行中间的时候,右手继续进行,而左手那么沿着这一行向左移动,回到首行后,向下探出下一行的行首,这时右手摸读完前行后,即移到下一行与左手并拢,再双手同时摸读。如此反复,继续下去。 摸点的时候,不要用力按。也不能用指甲抠,食指前端部位可微微向上下左右移,以清楚地识别点位。摸认点位可分竖摸和横摸两种:竖摸点位是把六点子分成左右两竖行,先摸左边1、2、3点,再摸右边4、5、6点;横摸点位是把六点子分成上、中、下三层,从上到下先摸上层1、4点,再摸中层2、5点,然后是下层3、6点。除次以外,还可以依靠相邻符形的位置来区分点字符形。例如:〔无论〕〔舆论〕的第1点到的第1点,水平方向横过去两者之间有一个比点位略大的空隙;的第4点和的第1点,水平方向是挨近的。 摸读点字既要正确也要迅速,但摸读速度是在熟悉摸读方法后逐步提高的。初学者摸读时,手指触觉一般不是太灵敏的,常出现摸不清点位的现象。这时不要操之过急,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可先不必要求速度,而是力求认真、仔细、不漏点、不弄错点位,防止乱猜点位,并且每天坚持摸读,时间久了,触觉自然就会灵敏了。摸读初期,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指尖感觉疲劳而影响摸读的准确性。在掌握了根本的摸读方法后,也要注意随时纠正不良的摸读姿势,并注意手、脑、口的协调动作,养成良好的摸读习惯。摸读熟练后,两手的中指、无名指都会起到辅助作用,甚至单手也能准确无误地摸读,并且还可以做到一只手摸着点字读物,另一只手进行抄写或摘录。 将下面的短文翻译成盲文。 作 业 早晨,森林里散发出阵阵清香。树缝中间透进来的阳光,织成了无实践教学 数条五颜六色的光带。一只只小松鼠,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树上的露水沙沙地落下来。枝头上几只黄莺叫得那么脆、那么响。 备 注 参考书:《中国盲文》 教学后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