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构建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新模式
【摘要】随着高职规模的扩大,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日益凸显,高职学生有着自己的特点。如何有效的加强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有了很多探索和尝试。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研究和探讨引入时时有效的积分银行的实践育人模式,用学生更喜欢和接受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高职;实践育人;积分
近些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及在校生人数更是逐年攀升。根据《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表面看来,高职(专科)院校1280所,比上年增加34所,高职(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5813人。虽然本科和高职都属于国家的高等教育范畴,但在实际工作中,受国家教育资源倾向于强校、名校、本科院校的实情以及招生方式和生源的影响,还是发现了高职无论师资、学生和本科有着很大的不同和差别。所以,如何客观、合理、有针对性的在思想政治方面教育好高职学生,成为了各大高校乃至全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
1.高职学生的特点
随着高职的扩招和高考形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进入高职接受教育,逐渐弱化了对学生的文化成绩的考核。原来那些传统意义上“不喜欢读书”的学生进入了高职。这些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①入学成绩普遍偏低,文化基础普遍偏低,随着高校人数的全面扩招,高考对于学生们来讲也早已经没有了十几年前“万里挑一”、的感觉,而很多高职院校,只要考生的分数达到专科提档线就可以被录取,招生的多样化,中专、职高、技校的学生也越来越容易进入高职学习,所以其文化基础的差距可想而知。②学习积极性普遍较低,学习自觉性普遍较差,不少学生在顺利进入高校之后都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加之教学方式的转变,造成了很多学生对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差,受外界影响较大,总是不能安心认真学习。或者由于自身理解能力较差、学习方法不当等诸多因素,造成了在接受知识的速度上比其他同学稍慢,而课下也缺乏中学学习期间认真钻研、不学会不罢休的“倔”劲儿,所以这也是导致他们学习成绩差的重要原因。③学习动力不明,自控能力较差,由于高校门槛的降低,可以说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对上学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或者是抱着“完成父母心愿”的想法,上学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本人的真实想法,缺乏自我约束力,不能正确对待日常学习,“混日子,等毕业证”的思想导致这部分学生大都缺乏学习动力,并不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1]。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的文化知识水平与人的文明程度和改造社会的能力是相关联的。高职学生生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构成了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差异性和特殊性,高职学生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素质较低的现实,与高职教育目标的高
标准,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2]。
2.高职实践育人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实践育人作为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如何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效果不佳的弊端,真正发挥实践育人的实效,得到学生的认可,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3]。
实践育人模式是指以学生获得的理论知识、间接经验、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为基础, 开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的实践活动,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促进他们形成高尚品格、祖国观念、人民观念、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合作能力的新型育人方式[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在受到多元化的思潮冲击。而面对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社会适应压力和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高职学生面临更多的困惑,使得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由于他们素质偏低,反感过去的说教形式的教育模式,参与实践和学生活动的积极性高,传统的课堂模式的德育模式并不为他们完全接受。结合高校管理育人的方法,探索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新模式才是突破高职院校育人瓶颈的有效途径。
3.构建高职实践育人的模式
思政教育可以是一场内容丰富、课堂生动的理论课,也可以是一场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实践课。通过参加活动进行教育,把教育视作性格塑造,按照塑造一名合格素质的公民进行教育。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在高校实行学分制的背景下,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方针,如何设计好这门实训课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参照银行对储户设计的诚信积分的办法,设置学生素养积分工程,对学生的教育涵盖的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日常行为、文明礼貌、素质拓展、社会实践、诚信感恩、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积分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参加哪种类型的活动就在哪种类型加分,违反了哪种规定就被扣分,设置基本分,要求学生必须达到。实践给相应的学分,如果不达标就不合格,要求学生重修该门课程。课程设置遵循几个原则:
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实践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能以主体的身份参与教育过程,而不是把学生简单地作为被教授对象,尊重和强调学生个体的观念和行为,确认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体理智选择的结果,是与个体智慧的发展平行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②尊重学生的个性。个性化教育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它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个性,注重学生智慧潜能,承认差异发挥自我崇尚自由,是促进学生个性完美和全面素质提高的创造性教育模式。③强调道德形成的自主性。在道德实践中,认为学生的道德发展、道德学习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主体活动息息相关的过程,而不是借助外部的力量强制
形成的。④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在这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人,不仅会掌握学到的知识和规范,而且还进行积极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活动,逐渐形成适应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觉性[5]。⑤必选和多选相结合。学生实践的项目和种类可以设置基本项目,就是学生每个学期必须完成哪些项目,然后剩下的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行选择,最后的总分只要达到基本分就算合格。⑥存难扣易的原则。积分有加有减,如果学生没有参加规定项目或者有不诚信、不文明等情况,就应该扣分。扣分容易、幅度大;加分难、幅度小。例如学生献血可以加20分,但是考试作弊扣200分。让学生珍惜积分。
目前积分模式的难点在于有相应的系统与其配套,方便积分的存扣。尽可能的使得考核的方式简单明了,便于操作,学生才会积极的参与进来。还有就是对课程的设置项目尽可能的设置合理,更加的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的实际,同时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素质教育更好的结合起来。高职院校培养和教育学生应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才能更加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大批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科]
【参考文献】
[1]杨希,张志艳,张雪梅,石琛琛.析高职学生特点 谈学生管理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220.
[2]任运康.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3]刘富胜.从大学生主体性特征看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41.
[4]康明已.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模式构建途径浅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2):70.
[5]徐丽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