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来源:伴沃教育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 25分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拈轻怕重( ) 以身殉职( ) 突兀( ) 淫慢( ) ....chuò学( ) 干 hé( ) tān( )塌 热chén( ) 2、下列各句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在下面画横线,并在括号内改正.(4分) (1)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亦求精.( ) (2)他不住帐蓬,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 )

(3)树林中闪砾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了杰里和爸爸的喊声.( ) (4)我犹豫不诀,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这才开始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地往上爬.( )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长沙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毛泽东.白求恩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战士.

B、《植树的牧羊人》作者是法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 C、《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 D、《诫子书》作者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在无边无垠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了一个废旧的村庄前. ....

B、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C、看到荒原变成了绿洲,老人忍俊不禁地笑了. ....D、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

6、针对下列两则链接材料中父亲的举动,说说你欣赏或不欣赏哪位父亲的做法,并通过比较陈述理由.(4分)

【链接一】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朱自清《 背影》) 【链接二】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

面那块岩石吗?”(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7、本单元我们开展了“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7分)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2分) 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示例) 活动形式二: 活动形式三:

(2)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2分)

某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不喜欢阅读 阅读纸质书籍 用手机、电脑阅读 2015年 42% 20% 38% 2016年 32% 23% 45% 2017年 20% 24% 56% 喜欢 阅读 (3)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3分)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4题.(16分)

时间一分 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 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 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中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 ,\"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在另外一

个落脚 点.\"我双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 强壮的手臂中 .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办要记下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8、选文开始的景物描写有什么?(2分)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

\"我\"爬到石架,上不去,下不来,陷于绝望、恐惧,听了父亲的话,觉得一小步,\" \",第一步成功,\" \",第二步成功,\" \".这个经验,使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对付一切.

10、明知孩子有摔下来的危险,然而父亲却不去救他,你如何理解父亲的做法?(2分) 11、五个孩子都能爬上崖顶,而\"我\"只能爬到三分之一高度的岩石架,而且上不去,下不来,吓得要死,为什么呢?文章多处有伏笔,请举出来.(2分) 12、从课文内容看,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2分) 13、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为什么?(2分)

14、选文最后说\"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分)

(二)阅读《父爱陷阱》这篇文章,完成15-20题.(16分)

父爱陷阱 郑成南

①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黑暗,使他无比惊慌.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有康复.他声嘶力竭的呼喊,父亲可能都听不到.

②突然,他看到父亲在陷阱口伸头探望,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呼喊,但父亲还是没听见.也许是陷阱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③陷阱昏暗潮湿,他坐在那里,感到了阵阵寒意.他想,父亲找不到他就会回村里喊救兵了.可是,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也需要两天的时间,他能坚持两天吗?

④很快,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声音,好像是上面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靠近了.他提高警觉,掏出那把猎刀,做好了随时跟对手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掉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去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没多久,困意向他袭来.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他意识到,在陷阱里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没有退路,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没坚持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上面的声音,他才又清醒过来.

⑤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来救他.如果父亲真的不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陷阱里.对于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想到这里,他再次站起来,寻找出路.他发现,陷阱里

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猎刀,在壁上挖出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终于成功了!

⑥当他爬到陷阱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⑦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陷阱口,任由他在陷阱内痛苦地挣扎.

⑧父亲跑过来拥抱他.他一把将父亲推开,气急败坏地说:我没见过像你这样见死不救的父亲!

⑨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里面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陷阱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踏草丛,制造声音.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⑩那年,他才13岁,却一夜间成熟得像个老猎人.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15、请概述本篇文章的情节.(4分)

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④段反复写“他”提高警觉――松懈的情节,有什么作用?(2分) 17、请说说本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分) 18、请说说你对本文题目的理解.(2分)

19、本文在内容上与《走一步,再走一步》有何异同?(3分) 20、从文中主人公“他”的经历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 三、古诗文阅读(13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21~3题. (甲)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周公诫子》)

21、写出下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3分)

(1)险躁则不能治性 ( ) (2)子无以鲁国骄士 ( ) ..(3)悲守穷庐 ( ) .

22、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儿子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 ;(乙)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 .(4分) 23、下面对(甲)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24、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四、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作文.

读书,在绚烂的春天.没有人会否认春天的温暖和浪漫.读你,就像读一个五彩的春天,“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读书,在热情的夏天,没有人会否认夏天的火热和激情,读你,就你读一个激情的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读书,在悲凉的秋天.没有人会否认秋天的苍凉与希翼.读你,就像读一个希翼的秋天,“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读书,在寒冷的冬天.没有人会否认冬天的寒冷与肃穆.读你,就像读一个肃穆的冬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请以“读书”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可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niān xùn wù yín 辍 涸 坍 忱 2、(1)亦 --- 益 蓬---篷 砾---烁 诀---决 3、C 4、C 5、C 6、 示例一:我欣赏朱自清父亲的做法,因为他对儿子处处关爱、体贴入微.莫顿.亨特的父亲教子有方我也很欣赏,儿子被困悬崖,没有大声斥责他,反而安慰,鼓励孩子.本文中的父亲对儿子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推诿搪塞.示例二:我不欣赏朱自清父亲的做法,因为他对儿子事无巨细的关爱,没有能照顾到儿子身心独立的需要.本文中的父亲,忙碌之余而不忘亲近儿子;莫顿.亨特的父亲教子有方我也很欣赏.(作出欣赏或不欣赏的判断并陈述理由)7、(1)示例:举行读书报告会;举行“我爱读书”征文比赛;办一期介绍名著的黑板报等(活动形式设计合理即可)

(2)示例:这所中学喜欢阅读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或不喜欢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少);喜欢网络阅读的学生人数增长最快(喜欢阅读纸质书籍的学生人数增长缓慢).(意思对即可) (3)示例:小明,在手机、电脑上阅读虽然更快捷、更方便,但长期采用这种阅读方式会使我们的心态浮躁,对我们的眼睛伤害也很大.阅读纸质书籍,能使我们沉浸于优美的文字之中,放飞想象,陶冶情操.我们何不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有称呼、表述得体,答出网络阅读的不足,答出纸质阅读的好处,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

(一) 8、衬托我绝望、恐惧的心情.意思相近即可 9、似乎能办得到;顿时有了信心;信心大增 10、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他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意思相近即可 11、文章多处提到自己的病弱,就是伏笔. 12、告诫人们要一步一步战胜困难,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畏惧困难.意思相近即可 13、如果想着距离有多远,就会失去战胜困难的勇气的信心,这是父亲在教我如何战胜困难.意思相近即可 14、虽然我在悬崖上走过的路是很短暂的,但我战胜了恐惧心理,是我人生的一个巨大进步,这个进步相对我来说是很大的转变,所以说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意思相近即可

(二)15、“他”不慎掉进陷阱. “他”等待救援无果后自己努力爬出了陷阱. 父亲告诉“他”没去救“他”的原委. “他”理解了父亲话语的内涵.

16、真实地再现了“他”的心理活动;与第⑨段写父亲守在陷阱口而未去救“他”的内容相照应. 17、对儿子严格要求;体贴关怀儿子;教育方法独特;有教育智慧. 18、父亲挖陷阱是为了让儿子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强自立的能力,学会自救,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19、相同:都写了一次“脱险”的经历,都是在父亲的帮助下完成的“脱险”.不同:《父爱陷阱》写的是靠自己的努力“脱险”,父亲在暗处;《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是在父亲的鼓励下一步一步“脱险”,父亲在明处. 20、示例:①危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畏惧危险.②遇到危险,要发挥自己的才智,学会自救,脱离危险.③成长需自立,人生当自强. 三、古诗文阅读

21、(1)陶冶 (2)因为 (3)屋子 22、要立德、修身 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23、D 24、(1)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向;不追求热

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实现远大目标. (2)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