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来源:伴沃教育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Wu)下册知识点

1.人的生殖系统的组(Zu)成和功能 (1)男性生殖(Zhi)系统

组(Zu)成:睾丸、输精(Jing)管、前列腺、阴茎等 主(Zhu)要器官:睾(Gao)丸

功(Gong)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把精子输送到女性生殖器官等 (2)女性生殖系统

组成: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主要器官:卵巢 功能:产生卵子,分泌雌性激素,为受精卵的形成和胚胎发育提供场所 2.受精过程

受精作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 受精部位:输卵管 受精卵的出现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3.胚胎的发育

受精卵最初进行细胞分裂的场所是输卵管。

发育主要场所:母体子宫内 营养来源:通过胎盘由母体供给 过程:需280天

第二节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1. 青春期发育:性发育(包括生殖器官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身体各器官发育 2. 男女第二性征分别是在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刺激下表现出来的。

3. 青春期卫生:遗精、月经(子宫内膜周期性增生和脱落)、青春期心理卫生。

第三节 人体概述

1.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2.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 呼吸系统: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循环系统:运输氧气、养料、二氧化碳、废物 3.各系统及功能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排除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调节作用 生殖系统:繁衍后代 运动系统:产生运动

4.骨的成分和特性 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 (能够溶解在稀盐酸中) 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有弹性 (能够煅烧)

第9章 第一节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1.人体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食物,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六类营养物质。

1 / 7

1. 蛋白质: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来源:瘦肉、蛋奶等 既是人

体的 糖(Tang)类:主要(Yao)的供能物质、细胞的重要组成(Cheng)成分 来源:马铃薯、甘蔗等 组成成分又(You)能 脂(Zhi)肪:储能物质、保温和防止机械损伤 来源:大豆、花生、肉类(Lei)等 提供能(Neng)量 维(Wei)生素:既不构成细胞,也不供能,体内含量少,作用大. 无机盐:参与人体的代谢活动 水:占人体比重最多

纤维素:(一类人体不能吸收的糖类)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

无机盐种类 缺乏症

钙 佝偻病(儿童)、骨质疏松症(老年人) 铁 贫血症 碘 地方性甲状腺肿

维生素种类 主要食物来源 主要功能 缺乏症 维生素A 肝、蛋、奶、胡萝卜促进人体的正常发皮肤粗糙、夜盲症 等 育,增强抵抗力,维

持正常视觉

维生素B1 稻、麦等谷物种皮,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神经炎、脚气病

豆类,酵母菌,蛋类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等 能

维生素B2 肝、绿叶蔬菜等 促进智力发展,促进口舌炎症等

细胞再生,促进生发等

维生素C 番茄、柑、橘、山楂维持正常的代谢,维坏血病、骨骼脆弱、等新鲜蔬菜和水果 持骨骼、肌肉和血管骨坏死 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

维生素D 海洋鱼类的肝、禽畜促进钙、磷的吸收和佝偻病和骨质疏松 的肝、蛋、奶等 骨骼的发育

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

口腔:牙齿咀嚼、舌的搅拌(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分为牙冠、牙颈、牙根)

咽和食道:食物由口腔进入胃的管道

消化道 胃:初步消化蛋白质(消化道最膨大部分) 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出肛门 肛门:推出食物残渣

唾液腺:分泌唾液分解淀粉 肝脏:分泌胆汁

2 / 7

消化腺 胰腺:分泌胰液

胃腺:分泌胃液和盐酸,消化蛋白质 肠腺:分泌肠液 2.食物的消(Xiao)化:消化(Hua)方式:物(Wu)理性消化(Hua)和化学(Xue)性消(Xiao)化 最(Zui)主要的消化器官:小(Xiao)肠 唾液淀粉酶 (口腔) 肠液、胰液(小肠)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营养物质的消化 胆汁(小肠) 肠液、胰液(小肠)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胃蛋白酶(胃) 肠液、胰液(小肠)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3.食物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 小肠适用于吸收的特征:(1)小肠内表面有绒毛和皱襞

(2)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3)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小肠:吸收大部分营养物质 胃: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酒精

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第三节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1.我国的膳食指南: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包含糖类、维生素、蛋白质、无机盐、脂肪).

青少年的营养要求:三餐热能比为早30%、中40%、晚30%

第10章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成分: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其他养料和废物

血浆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液 红细胞:最多、圆饼状、无核(成熟),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血细胞 白细胞:较少、最大、有核、防御和保护、能吞噬病菌 血小板:最小、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血液凝固也与血浆内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有关。 血清是除去纤维蛋白原后的血浆。 血型:ABO血型系统,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2.输血与血型 输血: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万能供血者:O型 万能受血者:AB型

无偿献血

3、血型鉴定: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

第二节 血液循环 1.循环系统:

(1)心脏:

结构: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肺动脉

3 / 7

左心房——肺静脉 左心室——主动脉(左心室的心壁最厚) 瓣膜:使血液朝一个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 功能:血液运输的动力

心率:心脏每分钟的跳动次数(与人的脉搏次数相等)

动(Dong)脉:从心脏送往全身,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快

(2)血管 静脉:从全身(Shen)送回心脏,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慢

毛细血管: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连接小动脉和(He)小静脉,物质交换的场所

体循(Xun)环:左心室→主(Zhu)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Xue)管网→各级静脉→上下(Xia)腔静脉→右(You)心房 2.血液循环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人体内血液流向: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体循环:动脉血→静脉血 肺循环:静脉血→动脉血

3.血压表示方法:收缩压/舒张压(超过18.7/12kPa为高血压)

第三节 人体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1.呼吸系统的组成

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1)呼吸道

作用:气体进出的通道,并使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组成:大量肺泡 (2)肺 作用: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场所

吸气:肋间肌收缩、胸廓容积增大、肺扩张、气体进入肺 2.呼吸运动 呼气:肋间肌舒张、胸廓容积减小、肺收缩、气体出肺(详见P59)

3.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测定肺活量取最大值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氧

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过程:肺泡 毛细血管 (1)肺泡内气体交换 二氧化碳 血液变化: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二氧化碳

气体交换过程 毛细血管

(2)组织内气体交换 氧

血液变化: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第五节 人体的能量供给

1.人体的能量供给:蛋白质、糖类、脂肪等营养物质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释放能量 2.体温:人体内部的温度

测量部位:腋窝、口腔、直肠(最接近人体的温度) 人的体温是相对稳定的

4 / 7

第11章第一节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一.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泌 肾(主要的)——形成尿液 尿 输尿管——输送尿液

系(Xi) 膀胱——暂时贮存(Cun)尿液 统(Tong) 尿道——排出(Chu)尿液 二(Er)、肾脏:

1.位置:位于脊柱(Zhu)两侧左右各一个

2.结构:肾脏(Zang)分为肾皮质、肾髓质、肾盂三部分

肾小(Xiao)球 肾小体 肾单位 肾小囊

肾小管

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

1.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囊(原尿)→肾小管→尿液排出

出球小动脉 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肾静脉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

(滤过作用) (重吸收作用)

肾小囊(原尿) 肾小管 集合管(尿液) 肾盂 输尿管

2. 人体废物 排泄:人体代谢终产物,肾(水、无机盐、尿素)、肺(二氧化碳、水)、

皮肤(水、无机盐、尿素)

排遗: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人体排便。

3.尿检分析:

正常尿液中不含:血细胞、蛋白质、葡萄糖 肾小球病变含 血细胞 (血尿) 蛋白质 糖尿病含:葡萄糖

4.人粪尿: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改良土壤,成本低等优点。

人粪尿中有大量的病菌、虫卵等有害物质,会污染土壤、空气、水源及农作物,传播疾病,危害健康,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可以采用建立沼气池、高温堆肥、建生态厕所等方法。

人粪尿中的有机物经微生物的分解,转化为含氮、磷、钾等无机盐,易被植物吸收,人和动物的粪尿处理后做农家肥。

第12章 第一节 激素调节

1.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垂体(生长激素等)、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胸腺(胸腺激素)、肾上腺(肾上腺素)、胰岛(胰岛素)、卵巢(雌性激素)、睾丸(雄性激素)。 2.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腺体类别 有无导管 分泌物输送方式 实例 内分泌腺 无 经血液循环运输 性腺、垂体等 外分泌腺 有 经导管排出 汗腺、消化腺等

5 / 7

3.主要内分泌腺: 内分泌腺 激素 功能 异常病症 垂体(内分泌腺之生长激素 促进动物生长和发育 过多:巨人症,过少:侏儒首) 症 甲状腺(最大) 甲状腺激素 促进动物生长发育 幼年不足:呆小症

促进细胞代谢 成年不足:甲状腺肿大 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过多:甲亢

胰岛 胰岛素 降低血糖浓度 缺乏:糖尿病(三多一少) 4.糖尿(Niao)病:

症状:三多一(Yi)少(多食、多尿、多饮、体重减少)

治疗:医疗可用注射胰(Yi)岛素来治疗,降低血糖浓度;综合治疗: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适当控制饮食、适量增加运动等。

第(Di)二节 神经调节 1.神经系(Xi)统由中枢神经(Jing)系统(脑和脊(Ji)髓)和周(Zhou)围神经系统(神经)构成。

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 细胞体 树突 突起(神经纤维) 轴突

3.脊髓是由灰质(蝴蝶状,位于中央,内有简单的低级的神经中枢)和白质。灰质是细胞体集中部位,白质是神经纤维集中部位。

大脑:灰质(位于表面,又叫大脑皮层,内有高级神经中枢)和白质 4.脑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基本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心跳等

大脑皮层具有运动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是调节人类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参与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人生下来就具有)和条件反射(后天形成的)。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第三节 感知信息

一、眼与视觉:

1、 外膜 角膜:聚光作用

巩膜:白眼珠

虹膜(黑眼珠):中间的圆孔为瞳孔,可调节进入眼的光线是多

眼球的 中膜 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凸度

结构 脉络膜(富含血管)

内膜:视网膜:感光作用

内容物:晶状体:凸度可调节,看远处凸度小,看近处凸度大 2、视觉的形成过程:

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倒像,产生神经冲动)→视神经→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6 / 7

3、近视、远视及矫正方法 (1)、近视: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凸度过大,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 矫正:戴凹透镜 (2)、远(Yuan)视:眼(Yan)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凸度过小,物象落在视网膜后(Hou)方

矫正(Zheng):戴凸(Tu)透镜

二、耳和听(Ting)觉 耳郭 :收集声波 外耳 外耳道:传(Chuan)送声波

鼓膜(Mo) :在声波作用下,产生振动 鼓室

1、耳的结构 中耳 听小骨:传导鼓膜产生的振动

和功能 咽鼓管:与咽部相通,空气能通过此管进入鼓室,维持鼓膜内外两侧气压平衡 内耳: 耳蜗 :有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

2、听觉的形成: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与听觉有关的神经 →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

三、皮肤感觉:触觉、痛觉、冷觉、温觉,作用皮肤的感觉具有保护性,能使人避开有害的刺激。

第13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一、人口增长过快 二、环境问题严峻

1、酸雨: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在空气中氧化形成硫酸和硝酸等酸性化合物,随雨水降落到地面,称酸雨。 PH<5.6 危害:(1)对人眼和呼吸道产生刺激(2)使农作物减产(3)使水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生长(4)腐蚀建筑物

2、臭氧层:可吸收紫外线,遭到破坏后易患皮肤癌。

3、温室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阻挡从地球表面辐射到宇宙空间的热量,从而保持地球温度的现象。

4、其他: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等

三、生活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和废玻璃)、不可回收垃圾(果皮、菜叶、剩饭菜等)和危险有害垃圾(废电池、废灯管和过期药品)。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