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誊界l文化与教育 关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思考 唐羚 王 宇 孟婷婷姜力群 摘要: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趋势下,临床医学的教育模式发生了改变,以往的培养 方式无法保障其培养质量,如何从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改革,对研究生质量保障具有,fP-:K ̄影响。本文 从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管理、学位授予与考核方式以及反馈监督体系三方面进行阐述,对如何有效提升研 究生培养质量进行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临床医学;培养过程;专业学位 一、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管理 为保证教学质量,应严格执行导师及带教教师的甄 选及管理制度。制订导师考核评价方法,定期对研究生 导师资格进行审查,审查其学历、职称、科研项目、科 研经费、科研成果及带教能力、医德医风等是否具有教 师资格。在甄选中以医德医风为首要考察对象,选择能 够对学生言传身教、树立自身榜样的导师。同时建立 导师问责制,明确导师职责,对新聘任导师进行相关培 训。但在临床实践中医学生需按照规范化培训要求轮转 于各个科室,无法长期于导师身边学习,导致有些学生 处于“放养”状态,导师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在培 养过程中建立“双导师”联合机制这一举措,不仅在研 究生教育中设立导师指导制度,也在临床轮转中安排对 应科室的指导教师,明确正、副导师相应的工作职责, 协调处理好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导师指导与培训带教的关 系。由研究生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思想教育、课程学 习、科学研究、论文指导等工作。安排具有丰富教学及 临床经验的医师作为轮转过程中的指导教师,负责对学 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的指导工作,并组建指 导小组专门负责研究生的规范化培训工作。加强对导师 管理体系的建设一方面打破了导师资格终身制,促使了 导师的继续学习,一方面也避免了导师职能的缺失,规 范了对学生临床培养指导过程。 分流淘汰制度,如在考核制度中试行一定的重考率和不 合格率,对未达到研究生学位授予水平的研究生进行延 期毕业或者取消其获得学位的资格。该制度的目的不在 于淘汰,而在于督促,增加研究生的危机感,加强研究 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形成有效反馈监督体系 对研究生培养的及时反馈及监督是发现问题、改进 过程的关键。学生为接受教育的主体,重视学生对教学 的意见符合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如今国内许多 医学院校会定期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 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师教学工作等的评价;重视 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安排提出的意见及对培养过 程指出的不足;组织学院进行研究生培养水平的评估; 关注社会对学校专业型研究生教学质量的认可度,统计 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医院质量等信息,组织人员走访用 人单位,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水平的评价。做好 信息调查反馈工作,做好调查信息公正、公开化,结合 对教学质量的监督考核体系,评估现阶段专业型研究生 的培养质量,指出在教学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由相关 部分将结果反馈到相关学院和培养基地,督促其进行改 革;医学院校每年有大批学生进入附属教学医院进行医 学实践,如何完善高校与培养基地间的管理机制对研究 生培养质量极为重要,高校可定期在学生中开展调查问 二、完善学位授予与考核机制 卷,并将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导师的评价反馈给培养基 为保证学位授予质量,应建立健全的学位授予体 地及带教教师,通过对基地、教师的多级监督,改进教 系,对学生是否达到授予学位标准进行考核。重视对学 学过程,提高培养质量。 生不同培养阶段的考核。在轮转科室结束时进行出科考 核,对该专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轮转任务完成情况进行 【参考文献】 考察;培养中期对学生阅读文献水平及医学知识进行考 [1]朱小平,尹思源,杜一华,李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核;毕业时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及毕业论文答辩考核。 研究生与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双轨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加强对学位论文的管理,严把开题关,确保选题科 构建EJ].重庆医学,20l 5(1 8):2586—2587. 学,贴合临床,具有原创性、创新性、临床实用性。为 [2]刘琴,张玲.构建医学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 提高论文质量、避免学术不端,实行论文审核制度, 系[L]].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0):99一l∞. 毕业论文的审核一般由学校先进行检测其是否具有学术 [3]汪洋,宁黎,余全红,汪华侨,高久群.临床医学专业 抄袭的不端行为,并将论文送于外校多名该领域专家处 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山大学 进行盲审考核论文是否具有实用性及创新性,后由培养 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 2(04):57—62. 基地各科室组织毕业生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答辩过程中 [4]齐殿君,欧凤荣,林建阳,沙平,杨礼夫,赵唯,刘冰, 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及临床、科研思维能力,最后决定 李会波,吴美红,于晓松.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本科生 该生论文是否达到学位标准。学位授予及考核体系的建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 立,不仅体现在对每一环节考核的监督管理,也要执行 育。201 3(02):63-64. 作者简介:唐羚、王宇、孟婷婷、姜力群(通讯作者),大连医科大学。 1 1 8—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