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储罐火灾扑救的几点思考
作者:史佩如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25期
摘要: 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迅猛发展,石油化工类火灾发展形势日益复杂。储罐火灾由于其危险性高、爆炸危险性大、易复燃复爆、处置复杂等特性,导致火灾越来越频发。尤其是2010年以来,国内相继发生了“1·7”兰州石化、“5·9”浦东炼油厂、“7·16”大连中石油等重特大石油化工火灾事故,为国家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petroleum chemical fir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Tank fire, which is with high risk, explosion danger, easy recurrence after blasting and complicated treatment features, leads to frequent fires. Especially since 2010, the \"1·7\" Lanzhou petrochemical, \"5·9\" Pudong refinery, and \"7·16\" Dalian Petro-China and other large petrochemical fire accidents happened one after another in China, which caused a great loss of state property. 关键词: 储罐;火灾扑救;难点;措施
Key words: tank;fire rescue;difficulties;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E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5-0324-02 0 引言
储罐以立式拱顶、内浮顶、外浮顶、双层圆筒悬浮吊顶和球罐的结构形式储存油品。在充分做好预防储罐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的同时,还应当积极探索储罐火灾扑救方法,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后抢救失之周详,达到宁储备而不用。下面笔者结合灭火救援工作实际和学习思考,就如何扑救储罐火灾谈一些肤浅的认识与感悟,与同行们共商储罐火灾扑救的技术与战术。 1 储罐火灾扑救难点
1.1 射水距离难以到达罐体 每个液体储罐都有其防护堤,储罐的容积越大,防护堤的长宽越大,油罐与防护堤的距离也就越远,导致灭火救援中车载炮、移动炮、高喷炮等有效射程无法打击或冷却罐体,以防护堤来说,一般防护堤的长宽为100米以上;罐离最近防护堤为10米以上,最远为70至80米;所以油罐一旦着火,大量的移动炮和车载炮进行打击和冷却,可经过实地射水测试,只有2个面的移动炮的有效射程能够到达罐体,根本无法满足油罐火灾扑救时所需要的灭火和冷却要求。
1.2 液体储罐易发生爆炸、沸溢和喷溅 液体储罐主要储存有轻质油品和重质油品。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储罐发生火灾后,易引起相邻油罐及其它可燃物燃烧,储罐一旦发生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炸,就会造成罐体破裂,形成地面流淌性燃烧;原油等重质油品储罐发生火灾后,容易使油品溢出罐外形成沸溢的现象,形成喷溅的现象。
在储罐发生流淌火、沸溢和喷溅现象时,在灭火救援中如枪、炮阵地设置于防护堤之内,势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装备毁损。同时,火灾扑救时需要近距离有效打击火势或冷却罐体,在这种情况下,人员容易发生烫伤、烧伤。
1.3 气体储罐易发生爆炸燃烧 一是气体泄漏时,由于易燃气体一般爆炸极限都很低,如处置不当,极易产生爆炸,爆炸时爆速达到2000-3000米每秒,冲击波威力大,破坏性强;二是气体在燃烧时热值高达105000千焦/立方米,火焰温度高达2000摄氏度,在火灾扑救时,强烈的辐射热甚至能将距离油罐40m左右的消防车的喷漆烘烤脱落,在考虑车辆、人员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战斗车辆不适合近距离作战,对着火罐与邻近罐的扑救与冷却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2 储罐火灾扑救措施
2.1 牢固树立“以快制快、以大制大”的战术原则 俗话说,“兵贵神速”,当储罐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快、着火点多、爆炸危险性大。所以,各级指挥员必须牢固树立“以快制快、以大制大”的战术原则。一是在力量调度上要“以快制快”。第一时间将所需的灭火力量一次性调派到火场,同时,在调集车辆时应优先调集大功率水罐泡沫车、高喷车、抢险救援车,这样,才能做到快速部署、快速冷却、快速稀释、快速灭火,有条不紊地投入灭火战斗;二是灭火战斗中要“以大制大”。当上万吨储罐发生燃烧或泄漏时,做好整体的灭火救援方案,应使用大功率水罐泡沫车、大功率移动炮参与灭火、冷却、稀释,在灭火力量具有绝对优势,灭火时间十分成熟,水源供给十分充分的情况下,在关阀堵漏、挖沟导流、抑制防爆等措施的配合下,多点同时发起进攻,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消灭和控制火势蔓延、气体扩散。
2.2 采取全面冷却、稀释的灭火措施 对燃烧罐和邻近罐进行射水冷却、稀释,是控制火势蔓延和扩散燃烧,防止储罐爆炸燃烧,降低油罐温度和燃烧强度,防止燃烧罐变形、破裂的一项重要措施。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必须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冷却储罐和稀释泄露的气体。 2.3 建立合理的移动架炮平台 当燃烧罐上固定或半固定泡沫灭火装置已被炸坏无法正常使用时,应优先使用消防队的移动式消防装备,向油罐内定点喷射泡沫,这就需要大量架设移动炮的移动平台,才能够充分发挥移动炮的最大功效。从“12.18”浙江华辰能源有限公司丙烯罐火灾的扑救过程中可以看到,由于储罐区防护提的影响,车辆很难靠近储罐,导致车载跑和移动炮有效射程无法到达罐体,大大降低了灭火效果,在接下来的灭火救援中,应当采取:一是利用储罐防护堤架设固定平台,设置移动炮阵地,有效打击火势;二是创新灭火救援装备。 2.4 创新有效的处置方式 在油罐灭火处置程序创新活动中,应全面动员,人人参与,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针对油罐火灾的特点和灭火救援中遇到的安全难题、隐患,立足现有的器材装备,加以改造和革新,使之更好地适应灭火作战的安全需要。这样,在金属梯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辅助下解决了泡沫枪射程不够的难题,从而提高了第一到场力量的灭火效率,达到灭火迅速、扬程远、射流大等效果,为取得灭火战斗的胜利提供有力支持。 3 几点启示
3.1 加强调研演练 一是消防队必须全面掌握辖区各类储罐的结构特征、储罐种类、周边水源分布、消防通道和消防基础设施等情况,按照“突出重点对象,明确重点内容,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深入调研,掌握辖区储罐最新、准确的信息,不断修订和完善灭火救援预案,力求资料档案完备齐全;二是对辖区石油化工企业的所有储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必须定期开展灭火救援演练,制定切实可行的灭火作战计划,必须做到四个清楚:即指挥员对作战方案清楚,司机对行车路线和停车位置清楚,战斗员对自己的任务清楚,供水员对水源情况清楚。 3.2 树立“用炮”理念 战斗中,消防员如果面对上万吨的大型储罐着火、大面积流淌火,仅靠普通口径的水枪和泡沫管枪根本无法实施有效扑救和冷却,所以,在大型储罐的灭火救援中,首先要树立火场“用炮”理念,必须以高喷车、移动炮、摇摆炮、车载水炮等大流量射水枪炮为主,让高、新技术装备充分发挥其作战效能,才能成功扑救大型石油化工储罐火灾。 3.3 正确处理冷却与灭火的关系 在储罐火灾处置中,冷却是前提,灭火是目的。一是当第一出动力量不能完成一次性扑救火灾任务、罐体没有关阀、泄漏物质容易导致复燃复爆等情况下,首先到达现场的指挥员必须头脑清醒,在确认储罐“爆炸征兆”很平稳时,组织力量对燃烧、泄漏储罐及相邻罐进行强制冷却或者利用储罐安装的固定喷淋装置进行冷却、稀释,以冷却、稀释为主,防止液体罐注入过多水,造成大面积流淌火;二是当灭火时机成熟,灭火力量充足时,以灭火为主;三是针对低温液体气罐的燃烧处置在没有导流放空、关阀断料前切记不能直接灭火,否则因灭火后气体扩散形成二次爆炸危险。
总之,储罐火灾扑救的技术与战术是当今全世界消防极力探讨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作为消防指战员,更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加强学习研究,注重积累,充分发挥装备优势,才能更好处置当今储罐火灾。以上是针对储罐火灾常见的特点,在如何做好此类火灾扑救方面所作的一些初浅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济成.谈青岛石油公司油库特大火灾扑救的战术应用[J]. 山东消防,1996(10). [2]肖方.兵贵神速——上海炼油厂消防队成功扑救2万立方米原油罐火灾[J].上海消防,1999(10).
[3]赵新颖,李自力,王春涛.石油储罐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J]. 油气储运,2007(0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