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托物言志的主要表达方式

来源:伴沃教育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内容和设计教法。例如,教材要求学生练习“would like”句子结 构.并提供以下句子: I’d like to live in a sunny country. She’dliketolive on her own. ey’d like to move to Kansas. 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 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 感物抒怀。中国文学本有托物言志的传 统,《论语・子罕>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 如果进行机械练习.课堂可能变得沉闷、无聊。教师不妨用 后凋也。”借松柏表现坚贞的人格。《离骚》 里的美人香草.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操。 别的内容和教法来替代。例如:(1)课一开始,教师问学生是否喜 欢音乐、喜欢什么音乐;(2)教师给学生播放4段音乐,学生听完 后独立填写下表: 有些作家不敢或不愿把自己的政治见解 明白说出,也常常隐去真意,而用托物言 Piecel Piece2 Piece3 Piece4 志的方法。在那些题为“咏怀”、“咏史”、 Mood 11lermometer “感遇”、“感怀”的作品中。不少是这样的。 0—1000 Where would you 因此。鉴赏中国文学,必须注意有无寄托, liketo hereit? 如果有寄托。就要进一步弄清是什么寄 Wh0 would you like to hearit with? 托,透过表层的意象。体察作者真正的思 (3)让学生说出音乐表现出什么情绪(happy,sad,nagry等),接着请 想感情。 他们说出他们在听音乐时个人的情绪。即音乐使他们战栗还是 无论什么诗歌,无论写什么。总是为 情绪高涨;(4)学生可以进行双人活动,相互比较填写的情况;(5)学 了表达某一方面的情感或思想。而诗又是 生可以就其中的一段音乐写一个段落.例如:Thefirst piece of 最凝练的语言艺术,所以,作者要抒发的 music was angry a浅谈 物言志昀主要表达方式 nd funny at the same time and it made me quite excited.I’d ilke to hear it in a jagg club,I htink,and I’d like to take 情感和要表达的思想.往往寄寓在所描写 my brother with me.I think it’S his 福建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 l【ind of music. 周 的景物或所叙的事中。如张籍《秋思>:“洛 虹 当然,这种替代活动不可能经常使用,但如果使用得好。对 云 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 师生都有益。它不仅让学生练习了课文设计要达到的目的.而 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此诗的表达 且完全改变了课堂的气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方式是记叙,运笔朴素自然。从意象上说, 三、结语 此诗用了一个“秋风”,见到秋风,一种油 以前的教材留给教师和学生发挥的空间较少.只要求教师 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只要求学生掌握课堂传授的知识.对于 然而生的时间飞快。不知何时是归期的思 教材和教学任务来说,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一种被动地位。而新 乡怀人之情,一种因秋风落叶引起的无限愁绪。跃然纸上。作者 教材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去选择、去创造、 用“秋风”点出了诗人的思乡怀人之情。从叙事的特点上说.此 去应用所授教材。教师可采用删减、替代、补充或改编的方法来 诗抓住了一个典型的细节“行人临发又开封”.十分逼真地写出 解决教材内容与本地区、本学校及教学对象不适之处。教师可 诗人对家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和顺序进行适当的调 抓住形象、把握特点、知人论世。如杜甫的《漫成一首>: 整。这种调整可以是单元间、单元内和课内的调整。教师还可根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 据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水平的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实际的差异 随时调整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教师才能 鱼泼刺鸣。”诗歌中,“江月”、“风灯”、“宿鹭”、“跳鱼”就是作者 在教学中占据主动地位,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想加以利用来表情达意、具体可感的客观事物即意象。上述四 (责任编辑:卢健) 个意象的特点就是:去人只数尺(江月);照夜欲三更(风灯);沙 头联拳静(宿鹭);船尾泼刺鸣(跳鱼)。这四个意象给人的整体感 觉就是宁静。由于这四个形象都是夜晚江边所能见到的很典 型的东西,所以作者选中了它们。但作者为什么要表现出它们 这方面的特点,如果诗歌没有给出背景的材料。我们就有必要 来运用“知人论世”方法。就杜甫来说。他较多的诗作都反映出 “沉郁顿挫”的特点。究其原因,是因为他在当时过着颠沛流离、 居元定所的生活。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遇到了宁静的夜晚。除 了但愿“长醉不能醒”,怕是难再有其他什么别样的想法。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又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El 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潺{爱。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El,墟里上孤烟。复 感物抒怀是托物言志诗常见手法。如王冕的<墨梅>:“我家 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诗歌中的秋El黄昏,寒山本应该萧瑟, 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 秋水本应该干涸.但在诗人眼中却“转苍翠…El潺漫”了。本应 坤。”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 该落寞萧瑟的景色.在诗人眼里有了生机,皆因诗人心里不萧 高沽、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又如杜苟鹤的 瑟,因为有闲居之乐。渡头的夕阳西沉,乡村的炊烟初升.一派 <小松》:“自水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 宁静之象。这也因为诗人心中宁静,因为闲居生活的适逸。景色 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诗以松喻人,长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 本无情,此时有情是因为诗人融情人景。诗人善白描手法,所以 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 寥寥数笔,使景象跃然纸上,体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寒 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山”、“秋水”、“落El”、“孤烟”就是作者想加以利用来表情达意、 侧面烘托也是托物言志的常见表达方式。诗人在写景时, 具体可感的客观事物。 不从正面景物人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人手,以对侧 为了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在托物言志的古 面景物的描写来达到反映主题的效果,即是侧面烘托。如刘禹 体诗中,比喻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戴叔伦的《兰溪棹歌>:“凉 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 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 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本诗题为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 上滩。”以眉喻月。绘出了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以 城人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旧时月”人手,写 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 出了石头城的没落与荒凉。又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 沽。 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在托物言志的古体诗 诗中通过乌衣巷周围景物杂草丛生,野花点点,夕阳斜照,旧时 中,隐语(谐音)、双关也是常见的修辞手法。李白的<春思>:“燕 燕飞入普通百姓家写出了乌衣巷已不是昔El的乌衣巷了.今El 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El,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 的乌衣巷一片荒凉,昔时豪门贵族已不复存在。 何事入罗帏?”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 以景衬情(景)也是托物言志的常见表达方式。诗人在描摹 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自。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 细微婉曲、隐秘难言的情感或浓情密意时.往往通过景物来渲 喻男女之问的爱慕之情。又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 染衬托,如:张可久的【双调】清江引《秋怀>:“西风信来家万里, 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El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诗 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本诗 中“晴”与“情”是谐音,是双关隐语。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 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乡思情。然而这种乡思情有多深有多 手法,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 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 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 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 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无情却有 秋景图。那么作者为什么把这幅秋景着上浓丽的色彩呢?一想 情”。 便知:衬自己浓浓的乡思情!又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 象征也是托物言志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 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是一首隐逸诗,作者 的品德节操。如自居易的<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 写出了空山的宁静、幽深。作者在渲染空山的静时除采用了以 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诗人以“云自无 闹衬静的方法外,还用了以动景衬静景的方法:返影(斜阳返 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 照)宁静详和,静静地照在深林里的青苔上,更显深林、空山的 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胸怀淡 幽与静。 泊.精神闲适的内心独自。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以云水的逍 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是托物言志的又一种表达方式。 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 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诗人的高妙之处就是把情融入景中. 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又如柳中庸的<征人怨): 通过景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做到情景的交融。如杜甫的<登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 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 河绕黑山。”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 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 情;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 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恢廓的秋 人的戍边生活。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 天之哀景: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圃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白,飞鸟之影映人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 秋的凄清之色,下文四句渲染了浓浓的愁意,水到渠成地为抒 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下文四句叙事抒情秉哀情,交织着对国运 职业倦怠是2O世纪7O年代 由美国学者费雷登伯格在研究职 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不胜的感伤。 喜景衬哀情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如杜甫的<绝句》“江碧 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作于广德二 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 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浓丽的春日 沈业压力时提出的,它是指在职业环 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和人际关 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来 大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是一 子 种个体无法应对外界超出个人能 I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 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 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之殷切。 与 心耗竭状态。职业倦怠一般包括情 虚实结合也是托物言志诗歌惯用手法。诗人在诗歌创作 管感衰竭、去人格化、无力感或低个 中,离不开联想和想像。联想和想像对表现诗歌的主题能起到 人成就感等三个方面。教师的职业 很好的效果。但联想与想像须有一定的现实根基、现实客观景 I 倦怠则是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 物或事件。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 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 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 郭 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 思。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 , 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的一 问。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诗中一、二句实写景, 。 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 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思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 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 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 疲劳和紧张状态,是属于一种非正 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 常的行为和心理。而作为教师队伍 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 及其对策 中职业倦怠高发群体的思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除了与其他 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 教师具有共同的一些困惑和难题之外,还有一些自身特有的因 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 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1.社会偏见和自我认同的勉强 既然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中有托物言志的传统。那么文学 社会舆论是支撑职业精神的大背景。思政课作为传播主导 的鉴赏也理应力求感受。当我们引导学生读着那些借助事物的 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其政 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作品时,必须注意有无寄托,如 治地位较高。然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历史上“泛政治化”所遗 果有寄托,就要进一步弄清是什么寄托,透过表层的意象,体察 留的历史包袱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如今又处于经济全球 作者真正的思想感情。 化、市场化、信息网络化、社会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的时代, 思政课在许多人眼中成为可有可无的学科,思政教师的工作也 (责任编辑:路翠芳) 就是“划划课本抄抄书、讲讲新闻读读报”而已。常常被轻率地 对待,其本质和宗旨往往被漠视。其价值常常遭遇人为的异化, 其信念常常被扭曲。人们往往忽视思政教育效果的长期性和潜 在性,又常常对它报有爱恨交加的态度与感情.思政教育也因 之受到过多的指责和批评。甚至轻视与歧视。另一方面,社会对 思政教师的偏见、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挫伤了一些思政教 师的工作热情。思政教师的自我认同也因此较低,使有些思政 教师认为再投入也不会被社会认可而心生倦意。长此以往.只 会让他们伤心不已。被迫转行。 2.思政课教学内容变动快.教师压力大 思政课虽常被视为“副科”而备受冷落,但政治教材之多 变、时政热点之不断更新、大众媒介之普及常使思政教师处于 囹塑曼墼查堂堕兰壑垫 .璺蔓兰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