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班下学期教育随笔

来源:伴沃教育


大班下学期教育随笔

大班下学期教育随笔:相信你~会学习 这段时间~大班的主题活动是“怎样让纸人站起来”~很多活动在区域活动时间进行。

美工区~萌萌和月凝面对面坐着~一起为纸人涂色。月凝速度快~把纸人全身涂上均匀的黄色。萌萌注意到~月凝已经找到材料来当黄纸人的骨头~于是加快动作~水彩笔“刷刷”地涂~半分钟内涂好了~虽然不太均匀。萌萌的右手按着自己的纸人~左手翘在桌面上~手指轻轻动着~注视月凝成功让纸人站在了易拉罐里。

老师:“月凝~你的小人是怎样站起来的?”

月凝:“有腿~有骨头!”

老师:“什么东西适合给它当骨头?”

月凝:“只要是硬的东西~跟木头似的。”

老师:“萌萌~你觉得呢?”

萌萌没有说话~眼睛看了下月凝~目光移向旁边的材料箱。此刻~月凝的眼神也定了下~看了萌萌和我一眼。

老师:“那咱们找找吧?哪里有木头?”

月凝离开座位~在一堆美工材料里仔细翻找~找到了吸管和水彩笔~并把它们连在一起。萌萌也站起身~一手拿着纸人~一手按在桌面上~抿着小嘴看月凝的纸人成功站在

1 / 8

易拉罐上~然后也离开了座位。

老师:“萌萌~你想做什么啊?”萌萌看了对面的月凝一眼。

月凝:“你也让它站起来吧!”萌萌的嘴角微微上翘~眼里带着迟疑。

老师:“需要我帮忙吗?”萌萌还是没说话。

老师:“你看到月凝是怎样做的了~对吗?”萌萌点点头。

老师:“你知道需要什么工具~在哪里能找到~对吧。”

萌萌开始行动~依照着月凝的方法~也去找吸管。只见她快速地从材料箱里抓起一支吸管~回到座位上~让自己的小人长骨头~嘴角还露出了浅浅的微笑。这说明她刚才观察得非常仔细和准确。

萌萌会熟练使用胶条台~右手食指轻轻拽出一段胶条~按在锯齿上~左手按住锯齿左

边的白色硬台~右手拇指和食指边向右拽边用拇指向下压~利用锯齿把胶条割断。萌萌把胶条粘贴在纸人背面的吸管上~让它和纸人连在一起。反复四次~吸管被粘贴好了。

萌萌的纸人也长“骨头”了!她毫不犹豫地去材料箱里找易拉罐。但是~萌萌只使用了一支吸管做“骨头”~和纸人身高一致的吸管不够插在易拉罐里。

萌萌试了试~发现“骨头”不够长~如果勉强让纸人

2 / 8

站进去~纸人的腿就会耷拉在易拉罐外面~既不好看也不舒服。萌萌又看了看月凝的纸人~想到了办法~马上将吸管与水彩笔接在一起~长度虽然够了~但将“骨头”往易接罐孔里插时~怎么也进不去~似乎“骨头”有点粗。萌萌紧紧攥住水彩笔~努力往易拉罐孔里插~都发出“咔咔”声了~还是插不进去。

老师:“萌萌~需要帮助吗?”萌萌用眼神看着我~小手也松了下~还是没说话。

“老师帮你看一下吧?”萌萌松开手~把纸人交给我~让我试试。

我也拿着纸人的水彩笔骨头往易拉罐孔里插~当然还是不成功。

老师:“哟?这节骨头有点粗~所以进不去呢。”

我边说边要把纸人平放在桌上检查。这时~萌萌的小手突然“嗖”地一声从我手里拿

回纸人~“啪”地一声把它平放在桌上~两只手左右配合~利落地从刚刚粘好的胶条里抽出了“骨头”~把吸管和水彩笔调了个~重新接好~开始粘贴。

萌萌成功地将纸人插在易拉罐里~让它站了起来。

萌萌的嘴角又露出了可爱的、浅浅的、却充满自信和成功的微笑。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平时~萌萌是个很安静、很有主意的小朋友~一天中

3 / 8

几乎听不到她说什么话~但却样样事情都能做得很好!在我认识她的一个月里~她从来没出现过着急、哭,!立、生气、茫然、等待、孤独、难过的情绪,在一天的所有活动中~几乎没有什么事情需要老师去提醒。尤其在区域活动时~萌萌总能很快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收拾完自己的餐位桌面后~就立刻搬着小椅子快速进入~然后安静专注~坚持游戏。

今天~我看到了一个会学习的萌萌!萌萌~我想对你说:“你自己可以向小伙伴学习~会仔细观察月凝让纸人站起来的方法和过程~然后自己尝试运用学到的方法,你还知道~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是会帮助你和支持你的。你更是在不断探索和尝试之后最终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让老师也为你感到骄傲!其实~老师也从你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事的专注、遇到困难不放弃、不断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都是老师也需要学习的优秀品质~谢谢你~萌萌!”

萌萌在让纸人站立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观察能力。她看懂了月凝的全部制作过程~知道应该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并且也会安全正确地使用工具。而正是经过仔细的观察~她发现了自己的纸人与月凝的纸人之间的不同~确定了问题在哪里~然后果断做出调整。更可贵的是~她有能力、信心独立完成一次高水平的制作~让我看到她对自己的要求是挺高的~是有信心挑战自己的。

4 / 8

大班下学期教育随笔:关注每个孩子的进餐 吃饭进餐~无疑是幼儿生活中的大事。很多家长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以及入园后~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就是“吃”。不但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因此~常常会听到离园时家长问孩子:“今天吃什么?你吃饱了吗?”在幼儿园每学期所做的调查问卷中~关于“吃”的问题~也是家长们讨论的重点。

同时~吃饭进餐也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教育与发展价值。如何让幼儿爱吃饭~吃好饭~是幼儿园保育和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红黄蓝幼教集团管理与研究的重点。

反思日常餐桌现象~孩子们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不爱吃饭、吃饭慢、挑食、掉饭粒、餐具使用不当、卫生习惯不佳~等等。虽然老师们在努力营造宽松愉快的进餐环境~比如~进餐时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但幼儿进餐始终处于被动管理中~教师会催促幼儿“快吃”、“吃完”~也会不断提醒幼儿注意“规则”~导致幼儿体验不到品尝美食以及进餐本身的快乐~也无法发自内心地遵守各种文明进餐的礼仪和规范。

为了充分发挥进餐环节独特的教育和发展价值~我们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关注每个孩子出发~了解并尊重每个孩子的问题和需要~采取各种不同的教育措施~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进餐、文明进餐。

5 / 8

不爱咀嚼的丁丁“老师~我家丁丁吃饭是我最头疼的事情~麻烦您了!”从我刚接手这个新班的第一天~丁丁妈妈的这句话就一直记在我的心里。每次喂丁丁吃饭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饭菜刚到他的嘴里~他就用舌头使劲地把饭菜顶出来~嘴里还说着:“不吃不吃~就是不吃。”时间久了~丁丁甚至因为吃饭问题不爱上幼儿园了。经过了解才知道~妈妈对丁丁照顾得格外细致~家里只做很软的馒头和面条~水果也只吃香蕉泥和苹果泥。看来丁丁不是不爱吃饭~是因为他长期吃软烂的食物~咀嚼能力下降~嚼东西对他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知道了原因~我们决定从“牙齿的故事”人手~先解决他不爱咀嚼的问题。我们邀请幼儿园的保健医带来了牙齿的模型~给孩子们声情并茂地讲了用牙齿嚼东西的重要性。孩子们一个个睁着好奇的大眼睛~看得特别认真。丁丁还主动问:“老师~要是牙齿不能嚼东西会怎么样啊?”保健老师说:“牙齿会生病呀!它会不高兴~不愿意和小朋友做朋友了。你看看~大老虎最厉害吧~它的牙齿就经常用~丁丁也要像大老虎一样吃饭啊。”听了这些~丁丁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接下来我们采取小步递进的方法~逐渐调整食物的种类。丁丁能喝汤~我们就先从汤人手~给他盛的汤稠一些~过段日子再往汤里加米饭~然后慢慢过渡到吃正常的主食。同

时~请家长相应地改变烹饪方法~增加饭菜的硬度~水果

6 / 8

不再做成泥状~可以先切成小小的丁~然后再大点。家园一致~孩子自然就适应得更快~来园时和进餐时的情绪也渐渐变得更加自然。

当然~每个孩子的适应都需要一个过程~每当丁丁看到食物的种类发生变化时~都会表现出不愿意接受的情绪。这时~老师就会对他说:“丁丁最棒了~我们的牙齿就像大老虎~啊呜一口就吃掉。”经过两个月的共同努力~丁丁进餐的情绪和对食物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不仅能够和其他小朋友一样高高兴兴地吃饭~有时还会说:“老师~我还要吃!”丁丁妈妈也告诉我们~孩子回家后也是自己吃饭~还要肉吃呢~以前这都是不敢想的事情。听到孩子在家里的进步~看到孩子红扑扑的小脸蛋儿和他吃饭时快乐的样子~我们由衷地感到欣慰。

把青菜留给小兔子的天天平时特别爱吃青菜的天天今天却不吃了~还说:“青菜是小兔子最爱吃的~我不要吃。”边说边用勺子把青菜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还说要把切好的青菜送给小兔子吃。老师走过去~轻声对他说:“小兔子有青菜吃~这些菜是厨房老师给你做的~你吃吧。”听了老师的话~天天不但没有高兴起来~反倒急得哭了~边哭边说:“不行、不行~小兔子不够吃了~就要留给小兔子~谁也不能吃~呜呜……”看了天天的反应~老师也糊涂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虽然不明白原因~但老师没勉强他继续吃完~而

7 / 8

是决定先和家长沟通一下。

原来~周末时妈妈带他去了农家院~天天喂小兔子吃青菜~可是喂到一半~青菜没有了。当时~为了赶时间~家长和农家院的主人就告诉天天~青菜吃完了~没有了。没想到~天天可认真了~他惦记着小兔子~回家后无论如何也不吃青菜了~就连家里其他人也不许吃青菜~说要留给小兔子。妈妈为此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

听了妈妈的话我们释然了~也不禁为天天的爱心而感动。但是~怎样做才能既保护孩子的爱心~又能让他高高兴兴地吃青菜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请小兔子来帮忙了。结合3岁幼儿常把假象当真实的年龄特点~我和老师们精心排练了“小兔子送青菜”的手偶剧。主要情节就是:小兔子吃了天天送来的青菜~长得又肥又壮~身体可棒了。为了感谢天天~它也为天天和小朋友们送来了一大筐青菜~希望大家都能像它一样长得又快又好。故事结束后~我们带着小朋友一起把青菜送到了厨房~天天激动地对厨房的叔叔说:“叔叔~您要把青菜炒得香香的~我今天要吃好多。”通过这个故事~天天又开始爱吃青菜了~而且每次看到青菜都非常高兴~边吃边说:“小兔子爱吃~我也爱吃!”看到他红扑扑的小脸儿~妈妈也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