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完整版)
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将相和(节选)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选文中蔺相如的话里有两个问句,第1个是_______句,第2个是_______句。请将第2个问句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个成语概括画“___”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
1 / 33
往回赶”中“往回赶”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片段,你觉得蔺相如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搭石(节选)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在选文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 / 33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背对着背,往相反的方向走,(______)
(2)从道理上说应该这样。(______)
3.选文第一自然段先写一行人的动作美,我们是从“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知道的;再写声音美,我们是从“__________”这个词语知道的;最后写画面美,我们是从“__________”这个词语知道的。
4.选文第2自然段描绘了这样两幅画面,(1)___________,(2)__________。这让我们感到了乡亲们的心灵美。
三、 阅读课文《慈母情深》(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②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③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④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
3 / 33
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⑤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⑥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⑦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⑧“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⑨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⑩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1.你如何理解第②③两段的人物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中的四个“立刻”,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⑥两段是“我”心灵受到震撼后,对妈妈的认识、理解和自我感受。你从中
4 / 33
能读出“我\"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如何理解妈妈的责备和数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爱的力学
①他是一个研究力学的专家,在学术界成绩斐然,也曾经再三提醒自己的学生们:“在力学里,物体是没有大小之分的,主要看它飞行的距离和速度。一个玻璃跳棋弹子,如果从十万米的高空中自由落体掉下来,也足以把一块一米厚的钢板砸穿一个小孔。如果是一只乌鸦和一架正高速飞行的飞机相撞,那么肉体的乌鸦一定会把钢铁制造的飞机一瞬间撞出一个孔来。”
②他说:“这种事在前苏联已经屡次发生,所以我提醒大家,千万别抱幻想把高空里掉落的东西稳稳接住,即使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石子!”
③那一天,他正在实验室里做力学实验,忽然门被砰的一声推开了,他的妻子惊恐万
5 / 33
分地告诉他,他们那先天有些痴呆的女儿爬上了一座四层楼的楼顶,正站在楼顶边缘要练习飞翔。
④他的心一下子就悬到嗓子眼,他一把推开椅子,连鞋都没有来得及穿就赤着脚跑出去了。他赶到那座楼下的时候,他的许多学生都已经惊慌失措地站在那里了。他的女儿穿着一条天蓝色的小裙子,正站在高高的楼顶边上,两只小胳膊一伸一伸的,模仿着小鸟飞行的动作想要飞起来。看见爸爸、妈妈跑来了,小女儿欢快地叫了一声就从楼顶上起跳了,很多人吓得“啊”的一声连忙捂住了自己的眼睛,他的很多学生紧紧抱住他的胳膊。看到女儿像中弹的小鸟般正垂直下落,平时手无缚鸡之力的他突然推开紧拉他的学生们,一个箭步朝那团坠落的蓝色云朵迎了上去。
⑤“危险——”
⑥“啊——”
⑦随着一声惊叫,那团蓝云已重重地砸在他伸出的胳膊上,他感到自己像被一个巨锤突然狠狠砸下,腿像树枝一样咔嚓一声折断了,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⑧他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的抢救室里两天了。他的脑子还算好,很快就清醒了。可是,下肢打着石膏 缠着绷带 阵阵钻心的疼痛让他忍不住倒抽冷气 他那些焦急万分的学生对他说 您总算醒过来了 您站在高楼下面接孩子真是太危险了 万一
⑨他笑笑,看看床边自己那安然无恙的小女儿和泪水涟涟的妻子说:“我知道危险,搞了半辈子力学,我怎么能不懂这个呢?只是在爱里边,只有爱,没有力学。”
6 / 33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多次——(_______) 效仿——(______)
反义词:痛苦——(_______) 糊涂——(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微不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惊慌失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然无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短文中的第8自然段加上标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短文第④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子,请你用两个成语恰切地形容当时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②小节中,“这种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⑨中,“我怎么不懂这个呢?”“这个”是指______________。“只是在爱里边,只有爱,没有力学。”请写出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
7 / 33
五、 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可贵——________ 爱慕——________
2.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说明花生具有________、________品格。
3.作者在父亲的启发下,由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是:人要做________,不要做________的人。
4.在生活中有哪些人也具有花生一样的品格呢?请联系实际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课内阅读。
8 / 33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风景名胜(_____):A.超过 B.优美的地方 C.能担任,能承受 .
(2)举世闻名(_____):A.用鼻子嗅 B.知道 C.有名望 .
(3)武陵春色(_____):A.情景,景象 B.颜色 C.脸上表现的神情 .
2.选段第二段第一句是_____句,在文中起__________作用。
3.读画线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33
七、 开心阅读。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纽约时,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的确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语又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眷恋”“依依”……都能使受到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从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宇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背诵许多古典诗词。过年时吟“ ”;春雨时吟“ ”;中秋时吟“ ”;送别时吟“ ”;喜悦时吟“ ”;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和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以我国古典诗词为例,全部改成拼音文字以后,还能设想原汁原味的诗词的存在吗?
1.读短文的第4自然段,将合适的诗句的序号填在短文横线上。
10 / 33
①漫卷诗书喜欲狂 ②明月几时有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
④好雨知时节 ⑤劝君更尽一杯酒
2.中国汉字的特点没有哪一项( )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B.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
3.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有( )。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4.联系现实,结合本文说说为什么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什么将“汉语——古典诗词——中国心”紧密联系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 33
八、 阅读《桂花雨》(节选),完成练习。
桂花雨(节选)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请你写几句话,把“香飘十里”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这句话中蕴含了怎样的感情?把你体会到的感情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 33
4.作者在《桂花雨》中叙写了“摇花乐”和“阵阵桂花雨”,他为什么写这些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阅读探秘。
橘子与毛衣
我八岁时,父亲病逝了。母亲在一家小商店里当职工,工资微薄,拉扯着我和姐姐过日子。我生病住院。母亲总是下班后,匆匆赶来医院陪伴我,一边做着布鞋。
一个黄昏,我走到医院的门口,等候着母亲的到来。那正是金橘上市的季节。恰巧,橘子是我特别喜爱的水果。但是,像我这样的家庭,生活拮据,橘子当然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寡母收入菲薄,供我读书,住院看病又花费了不少钱。购买日常品也愈来愈困难,更别提橘子之类的水果了。
突然,一块橘皮不知从哪里落下来,我茫然地盯住这片橘皮,想像着这水果到底是什么样的滋味。我再也抵挡不住那种诱惑,趁人不注意时,拾起那块橘皮,放在鼻子下面吮吸着那令人心醉的芬芳。在梦中,我好像在吃一只又一只橘子。
我被一阵呜咽声惊醒了。朦胧的灯光里,母亲正坐在我的床上,背对着我,她的手里紧紧地攥着那块橘皮。当时,我还不明白她为什么啜泣,我把自己的小脸紧紧地贴在她的背脊上。她一下子惊起来,急忙擦干了双眼,转过身来,有力地搂住我。我抬起头来,看见她微笑着,两只眼睛依然红肿着,这是种虚弱的,苍白的笑容,不知为什么, 我再也
13 / 33
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号啕大哭起来。
母亲弯下了腰来,脸贴着我的头,温柔地说:“不要哭,孩子,妈妈要给你买橘子。”说完,她就走了。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母亲回来了,她真的提着满满的一篮子橘子。
母亲靠在床上。当我动手把那些鲜艳的金橘整齐地码在枕头边时,她静静地观察着,我抚摸那些金子般的橘子,忘记了所有的一切甚至没有察觉到母亲是什么时候离去的。隔壁的病床的大娘正斜眼看着我,轻声地对她的儿子说:“她的母亲用她的毛线衣才换了一篮子的金橘。为了孩子,当母亲的什么都可以舍去……”
橘子?毛衣?我的母亲的毛线衣?刹那间,我仿佛看到了母亲那苦涩的微笑和虚弱的身体。
1.第④段“我被一阵呜咽声……攥着那块橘皮”,当“我把自己的小脸贴在她的背脊上……擦干了双眼”,什么原因使母亲流泪?为什么不让“我”看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号啕大哭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集中体现母爱的是哪句话?
14 / 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三个问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母亲的微笑为什么苦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阅读理解。
围魏救赵
战国时期,魏国和赵国之间隔着一条漳河,魏国强大,赵国弱小,魏国早就想吞并赵国。这一年,魏国将军庞涓率领八万精兵出征赵国,一路( ),势如破竹,很快就直抵赵国都城邯郸,把一个小小的邯郸城围得严严实实。
赵国危在旦夕。赵国国君一面竭力防卫,一面派人去齐国求救。齐国担心赵国灭亡后魏国乘胜追击,将战火烧到齐国。为了自己的安全,齐国决定出兵。
齐威王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大军出征。
田忌打算直奔邯郸,去解救赵国。
孙膑却连连摇头,对田忌说:“不等我们赶到,邯郸就会失守,你这样做又有什么用
15 / 33
呢?”
田忌说:“你说该怎么办?”
孙膑( )地说:“魏国集中全国的主力去打邯郸,自己的都城大梁却只剩下了一些老弱残兵,这不正是个大好机会吗?我们现在去救邯郸,会跟魏国主力硬拼,伤亡一定很大。倒不如( ),直取大梁。魏国国都一旦危急,主力必定会回师自救。我们在他们返回的路上做好准备,以逸待劳,岂不是稳操胜券!”
一番话说得田忌心服口服,他立即下令,大军直奔魏国而去。
为了麻痹庞涓,孙膑又故意派出两个无名将领,率一部分兵力去佯攻魏国的襄陵。这一打,果然不出孙膑所料,齐兵在襄陵城下吃了个大败仗。消息传到庞涓那里,他很得意,心想田忌哪是自己的对手。
庞涓怎会料到,这一切都是孙膑设下的圈套。就在孙膑派兵佯攻襄陵的同时,齐军主力早已绕道直奔大梁而去了。
魏王发觉齐军已经逼近都城,顿时( ),立刻派人火速传令,要庞涓快来保驾。庞涓得到命令,自然不敢怠慢,只好撤离邯郸,带领自己的部下日夜兼程,赶回魏国救援。
再说魏军这次攻打赵国,连续行军打仗,一直就没有好好休息过。将士们现在一听说自己的国都被齐军包围,一个个都乱了方寸,连武器、粮草都顾不得多带,就一个劲儿地往回赶,人心惶惶,士气低落。
16 / 33
桂陵是通往魏国的交通要道,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孙膑就在这里布下天罗地网。魏军急急忙忙赶到桂陵时,早已是精疲力竭。
田忌见魏军进入了伏击圈,便命令齐军一齐杀出。魏军措手不及,被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庞涓见大势已去,知道无力回天,只得率残兵败将落荒而逃。齐军大获全胜。
1.选择合适的词语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胸有成竹 惊慌失措 乘虚而入 所向披靡
2.根据短文的叙述顺序填空。
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_______→_______→孙膑设伏,齐军大胜
3.孙膑为什么要派兵佯攻襄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觉得孙膑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 课内阅读。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
17 / 33
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给加点字注音。
削弱(_______) 乘机(______) 战袍(______) 荆条(______) ....
2.“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这句话运用_______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蔺相如的_______描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表现了蔺相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4.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
十二、 课外阅读。
破釜沉舟
18 / 33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
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满,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
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恐,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候。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候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
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看项羽。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zèng)□一句逐渐演化为成语□破登沉舟□
1.“□”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用“ ”在文中画出表示“破釜沉舟”意思的句子。
19 / 33
3.用一句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认为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正确说法的后面打“√”。
(1)生性豪迈,勇敢无畏的人。( )
(2)刚愎自用,霸道蛮横的人。( )
5.项羽的“破釜沉舟”给了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 课外阅读。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
凤姐听说,便回身同了探春、李纨、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等,抄着近路到了秋爽斋,就在晓翠堂上调开桌案。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凤姐儿却知是说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凤姐
20 / 33
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掂掇人位,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捉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 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 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猜猜词语的意思。
21 / 33
不伏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写的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场面。
3.文中划线句子所表述的内容也是凤姐等人取笑刘姥姥的组成部分,它与下文哪句话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要写众人发笑以前“先是发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写(______)和(______)有意拿(______)取乐,目的是为了讨好(______),让大家开心。
十四、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西游记(节选)
①却说那怪自把三藏拿到洞中,捆在后院里,派小妖打干净水刷洗,要上笼蒸吃。忽听小妖来报:“大王,孙悟空、猪八戒来要师父了!”那妖怪赶紧腰束锦绣战裙,赤着脚,手持丈八长的火尖枪,驾着五辆小车出洞应战。
22 / 33
②那怪见到悟空,几句话说不到一起,举起火尖枪就刺。行者使了一个身法,闪过枪头,抡起铁棒,骂道:“你这小畜生, 不识高低!看棍!”那妖精也使身法,让过铁棒道:“泼猢狲,不识时务!看枪!”他两个也不论亲情,一齐变脸,各使神通,跳在云端里,相互厮杀。
③那怪与孙大圣战经二十回合,不分胜败。猪八戒在旁边按捺不住,也举起钉耙前来助战。那怪见了心惊,急拖枪败下阵来。行者喝教八戒:“赶上! 赶上!”二人赶到他洞门前,只见那怪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中间的一辆小车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那怪连喷了几口,只见大火烧空,火云洞顿时被烟火迷漫。八戒慌了,回头便跑。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之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那妖精在门首,看得明白,他见行者走了,却才收了火具,率群妖,转于洞内,闭了石门,以为得胜,着小的排宴奏乐。
④却说行者跳过枯松涧, 按下云头……
1.(理解词语)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自家鼻子(________) ..
(2)那妖精在门首(________) ..
(3)着小的排宴奏乐(________) ..
23 / 33
2.(提取信息)文中“那怪”指的是________。
3.(整体感知)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片段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拓展知识)原著中孙悟空最后请来了________________(谁)收服了“那怪”。请联系原著写出“那怪”的父母: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西游记中著名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品读句子)第③段中“八戒慌了,回头便跑”一句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曹操招兵买马,会合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兵马,攻打董卓。刘备、关羽和张飞追随公孙瓒一同前往。董卓大将华雄打败了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又在阵前杀了两员大将,非常得意。十八路诸侯都很惊慌,束手无策,袁绍说:“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华雄了。”话音刚落,关羽高声叫道:“小将愿意去砍下华雄的脑袋!”袁绍认为关羽不过是个马弓手,就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就请砍下我的脑袋。”曹操听了,十分欣赏,就倒了一杯热酒,递给关羽说:“将军喝了这杯酒,再去杀敌。”关羽接过酒杯,放在桌上说:“等我回来再喝吧!”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
24 / 33
关羽武艺高强,没一会儿,就砍下了华雄的脑袋。他回到军营,曹操忙拿起来上的酒杯递给他,杯中的酒还没凉呢。
1.这一段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在《三国演义》中,他最主要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后人常借用与他相关的一个事件,形容失利的局面或比喻陷入绝境,这个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单的五个字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羽战胜而归,故事本可到此为止,可作者又写“杯中的酒还没凉”的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回顾整篇故事,点评一下这段选文中的关羽。再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情节试着对关羽作出更全面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5 / 33
1. 疑问句 反问句 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2.负荆请罪
3.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他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蔺相如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赵国。
4.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胸怀宽广的人。
2、
1.如果 就
2. 相背而行 理所当然
3. 协调有序 嗒嗒 清波漾漾
4. 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 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
3、
1.当母亲的同事认为“我”要钱买闲书,劝阻母亲给“我”钱时,母亲的回答是对母亲的语言描写,体现了母亲的深明大义、爱子情深。
2.表现出母亲不辞辛劳,抓紧工作,刻画出了母亲的辛苦,体现了慈母情深。
26 / 33
3.辛酸、激动、感动。
4.“我鼻子一酸”,说明“我”为自己的“不懂事”而感到内疚;被母亲无私的爱感动而内心激动,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内容的省略,省略了“我”跑出去后的情景。
1195满足“我”读书的愿望,可“我”却拿钱买了罐头,辜负了母亲对“我”的希冀。写母亲的数落,更加突出母亲的善良和对“我”的慈爱。
4、
1.屡次 模仿 欢乐 清醒
2.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指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文中指教授的女儿平平安安,没有一点损伤。
3., , 。 :“ ! ! ……”
4.迫不及待 十万火急
5.一只乌鸦和一架正高速飞行的飞机相撞,那么肉体的乌鸦一定会把钢铁制造的飞机一瞬间撞出一个孔来。
6.站在高楼下接孩子太危险了 按照力学原理,在高楼下接孩子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在文中这样的危急情况下,要么自己受到伤害,要么眼睁睁看着孩子摔死,二者只能选择其中之一。作为父母亲,“爱”是不计后果的,为了救自己的孩子,哪怕付出生命也
27 / 33
在所不惜。
5、
1.珍贵 羡慕
2.朴实无华 默默无闻
3.有用的人 只讲体面,对别人没有好处
4.环卫工人;邮递员
6、
1. B B A
2. 过渡 承上启下
3.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明了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的年代跨度大、种类多、数量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从而突出它的文化艺术价值。它的毁灭,真是让人痛心、惋惜。
7、
1.③④②⑤①
28 / 33
2.D
3.C
4.因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无论是作为书写工具,还是作为审美对象(如书法、篆刻),都是中华民族深爱而难以割合的。如果废除了汉字,中国就没有凝聚力,更不能把更多美好的东西传承下去。
5.“汉语又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古典诗词已经规定和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因而,“受到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看到或听到古典诗词就会“浮想联翩,心潮难已”,汉字已经把中国人凝聚在了一起。
8、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2.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表达思乡之情。
3.其实并不是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这样说表达了母亲深深的思乡之情。(意思对即可)
4.桂花雨这篇课文是作者对童年摇桂花及母亲做桂花糕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9、
29 / 33
1.母亲为无力使病中的儿子吃上橘子,只能嗅橘皮而内疚,难过。母亲不愿意让“我”看到她哭泣的样子,在儿子面前,母亲永远是一个坚强的人。
2.我在病中吃不到橘子本已有些委屈,又听到母亲的哭声,看到母亲红肿的眼睛,也为母亲担心,心中十分难过、害怕。
3.“为了孩子,当母亲的什么都可以舍去。”
4.表现“我”知道了橘子是母亲用她的毛线衣换来的这件事后的惊讶和激动。
5.生活的艰难使母亲不知道笑了,但为了孩子的心情,她不得不强装笑脸,怎怎么能不是苦涩的呢?
10、
1.所向披靡 胸有成竹 乘虚而入 惊慌失措
2. 田、孙商议,直取大梁 佯攻襄陵,围魏救赵
3.佯攻襄陵是为了麻痹庞涓,以使主力大军顺利到达大梁。
4.示例:孙膑是个善于分析、足智多谋的人。
11、
1. xuē chéng páo jīng
30 / 33
2. 比喻 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避让廉颇的样子
3. 语言 蔺相如避让廉颇 顾全大局
4.负荆请罪
12、
1.,“ ” “ ”。
2.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
3.项羽破釜沉舟,大战秦军告捷。
4.(1)√
5.要想成功就要下定决心,义无反顾。
13、
1.不应手 平日
2.凤姐、鸳鸯合伙捉弄刘姥姥取乐
3.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31 / 33
4.这一“发怔“细节写得尤为传神,特别真实,这个看似无声的间歇时间,实际上是为后面写众人大笑作铺垫。
5.王熙凤 鸳鸯 刘姥姥 贾母
14、
1.自己 门口 手下
2.红孩儿
3.红孩儿捉了唐三藏,孙悟空和猪八戒到火云洞救师父,与红孩儿打了起来,猪八戒和孙悟空被红孩儿喷出的烟火逼走。
4.观世音菩萨 牛魔王、铁扇公主 三打白骨精 大闹天宫 三借芭蕉扇
5.不能去掉。一方面说明红孩儿法术高明,另一方面衬托出孙悟空勇敢无畏。
15、
1.关羽(关云长、关公) 忠义
2.走麦城
3.温酒斩华雄
32 / 33
4.突出关羽斩杀华雄的时间之短,说明关羽的武艺高强。
5.关羽在《三国演义》里是一个忠义、勇敢而又有智慧的角色。
33 / 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