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河海大学两篇论文入选全国第二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论坛

来源:伴沃教育
识。在阶级社会的每一个社会形态里,占统治地位 的思想意识、旧社会的思想意识以及反映新的经济 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新思想意识相互交融,它们之间 的矛盾和斗争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阶级的思想政治 教育目的就是通过沟通、交流甚至是一种强制力量 来宣传本阶级的思想,确立和发展其思想意识的统 治地位,以达到“建国化民”的作用。我们党创立并 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用马列主 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 人们的头脑,保证党的领导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 落实,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服务于各项任务的圆满 完成。不仅如此,把“思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 本课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和促 进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很多单位企图用解 决实际问题来代替解决思想问题,结果实际问题越 来越多,同时又使思想问题成堆;还有的单位在强调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时,不是从人的思想实际出发,而 是离开“思想”,使思想政治教育有名无实。因此,任 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都应把解决人们 的思想问题作为中心环节来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必须以“思想”为基本点。 “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生长点。列 宁说:“必须从最简单的基本的东西(存在、无、变易) (不要其他东西)出发,引申出范畴在这里,在这些基 本的东西里,‘全部发展就在这个萌芽中’。”_1zJ列宁 在这里揭示的是黑格尔的《逻辑学》的体系的“起点” 与全部过程的历史发展的内在关系。往后的所有矛 盾的发展都是以萌芽状态存在于这个起点中,并随 着起点自身的矛盾而展开。它是整个理论体系得以 进展开去、赖以建立起来的客观根据和实在基础。 一切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矛盾,就是代表主体特定 社会需要的“思想”与对象性“思想”的矛盾。正是这 一“思想”矛盾,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过 程中的其他矛盾,蕴含着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 程中一切矛盾的萌芽,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根 本动因。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党所代表的社会主 义事业发展的需求与一些群众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 想的矛盾中展开的。充分认识和掌握了人们思想形 成和变化发展的规律,就能根据党的政治路线和任 务的要求,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因此,“思想”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源头和基 本课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展开的根据,它决定 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也必须从“思想”这一基本范畴出 发,生长和推演出领域研究内的诸多其他范畴及其 ・2O・ 规律和原理。 参考文献: [1]邹学荣.思想政治教育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 社,l992:6. [2]王勤.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O4:182. [3]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M].南京:河海大学 出版社,2004:48. [4]王建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 民出版社。2004-"90. [5]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14.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o卷[M].中共 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 民出版社,1997:66. [7]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839. [8]王建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 民出版社,2OO4:91. [9]徐志远,宾培英.思想与行为应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的逻辑起点[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O7, (11):53—57. [10]陆庆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1. [11]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之维[J].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oo8(2):6-8. [12]列宁.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 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1 :79. ・简讯- 河海大学两篇论文入选 全国第二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论坛 4月24 25日,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 中心主办的“全国第二届马克思主义学科博士生论 坛”在武汉大学举行。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 研究生高立伟的论文《“普世价值”与西方非意识形 态化思潮的关系探析》和朱林的论文《论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境遇、目标指向和实现机制》 入选该论坛并获邀参加大会。其中高立伟的论文被 评为“优秀论文”,并作了大会主题报告,受到与会专 家学者及参会博士生的好评与肯定。本次论坛在全 国近300篇论文中,评审出83篇入选论文。 (本刊编辑部供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