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鹅湖世泽,鹿洞家声

来源:伴沃教育


鹅湖世泽,鹿洞家声

朱熹后裔又以“鹅湖世泽,鹿洞家声”为姓氏楹联。上联,出自中国哲学史上有所记载的“鹅湖之会”。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四月,浙江婺州(今金华县)著名理学家吕祖谦,前往崇安拜访朱熹。他们一同研究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张载和二程(程颢、程颐)的著作,选辑语录,编成《近思录》14卷。10天后,吕祖谦回浙江,朱熹一路相送,直到信州鹅湖寺(今铅山县境),小住数日。吕祖谦趁此机会,又邀请另外两位学者陆九洲、陆九龄兄弟在鹅湖聚会,探讨学术问题。此次相见,史称“鹅湖之会”。后人为纪念这一段佳话,特地在鹅湖建立了书院。

下联“鹿洞家声”,颂扬了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的业绩。朱熹一生,仕途坎坷,他的主要精力集中于讲学、著书,先后从事教学达40多年。他曾修建了当时全国四大书院(白鹿、岳麓、嵩阳、睢阳)中的白鹿和岳麓书院。在他的弟子中,号称“高足”有著作者68人,史有记载251人。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担任南康(今江西省星子县)军守,管 理地方行政。距南康县城十几里的庐山五老峰下,原有一座白鹿洞书院,当时已经毁坏。朱熹访求遗址,重建校舍,亲自讲学,并聘请一代名儒陆九渊等前来讲学。经过朱熹的努力奋斗,白鹿洞书院重振声名。至今去白鹿洞书院踏访者,仍络绎不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