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业务联系单
工程名称: 邵伯三线船闸工程上游停泊锚地SBCZ-TJ3标段 编号:SBTJ3-施A14-JL2- 致监理机构:扬州华建邵伯三线船闸工程项目SBCZ-JL2总监办: 事由:关于上报PHC管桩截桩及桩身裂纹处理方案的事宜。 内容:我部计划将未沉设至设计标高的PHC管桩进行截桩施工,并对伸出承台以下的桩身裂纹进行修补,现将截桩及桩身裂纹处理方案上报贵部。 请予审核! 附件:截桩及桩身裂纹处理方案 承包人: 日期: 监理机构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本表一式三份,业主、监理、承包人各一份。
邵伯三线船闸上游停泊锚地工程
截桩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上游停泊锚地工程总长800m,采用高桩墩台结构,下部基础为PHC桩,桩长23m(28m),上部结构为现浇钢筋砼墩台,墩台高度1.6m,墩台间距20m。PHC桩总计166根,桩顶设计标高为+7.83m。台身底标高+7.23m,台身顶标高+8.83m。
桩采用南通国鼎生产的PHC管桩,沉桩从2013年3月7日开始施打,采用专业打桩船皖工801施工,桩锤为D-80柴油锤,现在已沉桩112根。在沉桩过程中发现,部分桩未沉设至设计标高(均高于设计标高),桩头有破碎现象并伴有长度不等的裂缝,为保证施工质量,需进行截桩处理。 二、PHC管桩桩头现场检查情况
管桩特性一览表 桩号 4#-1 6#-3 7#-3 8#-3 16#-1 桩顶标高 设计标高 7.89 8.504 8.46 8.66 8.31 7.83 7.83 7.83 7.83 7.83 高差 0.06 0.674 0.63 0.83 0.48 承台底标高 7.23 7.23 7.23 7.23 7.23 桩顶距承最长裂缝 台底标高 0.66 1.274 1.23 1.43 1.08 0.8m 0.35m 0.5m 1.51m 1.18m 备注 伸出14cm 未伸出 未伸出 伸出8cm 伸出10cm 根据施工现场沉桩记录资料显示,4#-1、6#-3、7#-3、8#-3、16#-1的贯入度分别为4.2mm、4.1mm、4.3mm、4.49mm、4.65mm。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当贯入度较小时,而未达到设计标高,以贯入度控制,并按最后一阵10击平均贯入度达到5mm时停锤。 三、拟处理的方法
3.1桩顶标高处理
根据管桩特征一览表,可以看出各桩顶不同程度的高处设计标高,最小值48cm,最大值83cm。从均衡受力及方便施工的角度出发,桩顶均需截桩至设计
标高以上10cm以内(参考同墩台其他桩顶标高)。
3.2桩身裂缝的处理
桩身裂缝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桩身裂缝底标高与承台底标高的关系,如果裂缝深入承台以下,我部计划采取化学灌浆处理,将位于承台下的裂缝进行密实处理;如果裂缝均包裹在承台墩身内部,裂缝将不予处理,待浇筑墩身时一并包裹在内。根据管桩特性一览表,6#-3、7#-3桩身裂缝均未深入承台以下,不影响结构的使用要求,故裂缝均不予处理;4#-1、8#-3、16#-1桩身裂缝都已深入裂缝伸入承台以下,但裂缝底标高仍位于常水位以上,均采取表面封闭并辅以碳纤维布包裹的方法进行处理。
3.3截桩及裂缝修补方案,均由专业厂家——南通国鼎管桩厂进行制订并实施,该厂家主要从事管桩生产,其内部设专业管桩截桩及修补处理部门,在该方面经验丰富,口碑极好。 四、截桩施工方法
在桩身上测定需截桩标高(设计标高+10cm以内并参考同墩台其他桩顶标高),再用水锯将多余的部分锯掉;然后进行桩芯笼施工,桩芯笼底板均低于裂缝底标高10cm以上,具体步骤如下:
4.1将管桩内表面的浮浆清除掉并清洗干净,把伸入承台内的管桩表面凿毛; 4.2设置托板及放入钢筋骨架,焊接固定钢筋骨架,托板低于裂缝底标高不小于10cm;
4.3在浇筑承台墩身混凝土前用42.5级纯水泥浆刷一道桩身凿毛部分; 五、裂缝施工工艺
由于各桩的裂缝均位于常水位以上,故我部计划采取的裂缝处理方案如下: 5.1 表面封闭
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量测,伸出承台的4#-1、8#-3、16#-1的桩身裂缝宽度均小于0.3mm,故三者进行表面封闭处理即可。
5.1.1施工工艺:标示裂缝范围,选择底座安装位置、基层处理、固定底座、配制裂缝注射剂、固定针筒、注射裂缝修复材料、注满并用结构胶修平。
5.1.2施工步骤
1)裂缝处理:对于PHC桩表面上的裂缝,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浮渣等污物,然后用压缩空气将裂缝内的灰尘吹出,再用棉丝沾丙酮擦拭裂缝表面。
2)粘贴注胶底座:对于有裂穿通缝的混凝土面粘贴注胶底座。将底座底部周边均匀涂抹一层封缝胶,注意不要将底座的胶孔堵住,将底座出胶孔对准裂缝,粘贴安装,底座安装间距250mm。
3)封缝用小铲刀将封缝胶刮抹到裂缝上,厚度1mm左右,宽度20~30mm,抹胶时应防止产生小孔和气泡,要刮平整,保证封闭严密可靠。
4)配胶按灌缝胶说明书提供配比和所需用量提取A料和B料分别搅拌,以消除任何沉淀物,把A料和B料倒进混合容器,混合搅拌至颜色均匀,然后使用。一次配胶量以40~50分钟用完为宜。
5)灌胶将配制好的灌缝胶装入注射器,竖向裂缝按从下向上顺序,水平裂缝按从一端向另一端顺序,灌胶从第一个底座开始注入,待第二个注胶底座流出胶后为止,用后堵将第一个底座进胶嘴堵死,再从第二个注胶底座注入,如此顺序进行。最后一个注胶底座为排气用,可不注胶。
6)成品保护灌胶结束后,在8小时内不得扰动注胶底座,1~2天后可拆除底座。
5.2 粘贴碳纤维布
在出现竖向裂缝的桩身外侧粘贴碳纤维布加强对桩身混凝土的约束,裂缝处环向无间隔粘贴300g/m2碳纤维布3层,沿裂缝外延伸长度≥500mm,搭接长度≥200mm。
5.2.1碳纤维施工工艺流程 碳纤维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
碳纤维施工工艺流程图
5.2.2粘贴前应先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劣化砼,露出砼结构层。
5.2.3对原混凝土构件的粘合面,可用硬毛刷沾高效洗涤剂,刷除表面油垢污物后再对粘合面进行打磨,直至完全露出新面,并用无油压缩空气吹除粉粒,待完全干燥后用脱脂棉沾丙酮擦拭表面,并用修复材料将表面修复平整。
5.2.4粘贴碳纤维之前应在混凝土表面涂刷一层底胶。
5.2.5碳纤维粘贴时保证碳纤维胶密实无气泡,厚度合适且均匀;碳纤维布胶能充分浸透碳纤维。碳纤维多层粘贴时要分层进行;最后一层碳纤维面应均匀面涂一层。保证粘贴平整,应尽量少搭接,无褶皱和扭曲。
5.2.6碳纤维粘贴好后应在碳纤维表面点粘一层豆石进行拉毛处理或刷一层面胶防护。并粉刷15mm厚聚合物高强度砂浆防护。 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6.1安全施工措施:
6.1.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穿救生衣。 6.1.2加强工人安全意识的教育。 6.1.3对施工范围内设置围护及警示牌。 6.2文明施工措施:
6.2.1施工作业面做到事了场清。 6.2.2安排专人清理、归顺施工材料。 6.2.3施工现场内严禁各种不文明行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