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孟德山
时间:202X年5月7日
反思整节课,体现了学生自主**,从生活情境出发,真正解放了学生,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使学生在交流评价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丰富的体验,较好的体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感触较深。
这部分内容是在教学过比和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比例是建立在比的关係的基础上的,所以必须让学生回顾明确什幺是是比和比值。两个数相除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比号写法,另一种是用分数写法。只有比值一样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从内容上看,“成正比例的量”这一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他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其意义,还要学会判断两种是否是成正比例的量,同时还要理解用字母公式来表示正比例关係,要渗透给学生一些函式的思想,为以后初中学习打下基础。根据教材和内容的特点,我选择了师生互动,以教师的“引”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去理解成正比例的量这一概念。首先,让学生弄清什幺叫“两种相关联”的量,我引导学生去从**中去发现时间和路程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在变化中发现:
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成正比例的两种量的变化方向
性。其次,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考虑: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有什幺规律呢?
学生看了春游路程和时间表中之后,发现路程和时间比的比值是一样的,都是500米。让学生理解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都是500米,从而突破了正比例关係的第二个难点。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会一定。
把学生对成正比例量的意义的理解成一系统。由于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这一概念,之后,例2的学习还是让学生对比例1来自己理解数量和总价的正比例关係。最后,在两个例题学习的基础上总结出成正比例量的意义,把这意义从区域性的路程和时间、数量和总价推广到其他数量之间的关係。
然后,老师例子说明,并且请学生互动找例子。
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和学生共同探索、体验、发现的过程。我们必须从片面的以知识为中心、考试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会学、爱学、善学、博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树立人人平等的思想;要培养人人善问的习惯、要激发人人求新的慾望、要创设人人操作的场景、要给予人人成功的机会。
当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真正交给学生后,我们会感觉到,我们对学生了解的还不够,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见解有些是我们望尘莫及的或始料不及的。我在设计“正比例关係式用字母表示”的环节中,我本意是打破教材,学生可以用任意字母表示,明确所用字母的含义即可,实际课堂中却出现了火花:当学生自己用任意字母写出正比例关係式后,师:
谈谈你对y:x =k(一定)的理解?生1:
我觉得x、y不能为0,x和y的位置可以换过来吗?;生2:我认为2a :
b=k(一定)。这样,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我觉得开放型的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教材”是教书匠,“用教材教”才是创新型、科研型教师。开放型的数学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智慧生命,还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生命。
开放型的数学教师还应从“裁判员”的角色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