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与楼面工程的质量控制提要:基土必须均匀密实,如为填土或土层结构被破坏,应予压实。对于某些软弱土质或有机质含量大的土,须按设计要求加以更换或加固
地面与楼面工程的质量控制 基层工程质量控制 准备工作
学习有关图纸和技术资料; 学习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制定施工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土料、砂石料、石灰、碎砖、炉渣或水泥。所有材料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含有有机杂质; 设置标高控制点;
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基土
基土必须均匀密实,如为填土或土层结构被破坏,应予压实。对于某些软弱土质或有机质含量大的土,须按设计要求加以更换或加固。
填土的压实,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的情况下分层施工,以保证干土质量密度满足设计要求。过干的土在压实前应加
以湿润,过湿的土应加以晾干。
如基土为非湿陷性的土层,所填砂土可浇水至饱和后加以夯实或振实;
如在基土上需铺设有坡度的地面,则应修整基土来达到所需的坡度。
不得在冻土上进行压实工作。 垫层
各种类型垫层所用的材料及配合比均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灰土垫层应铺设在不受地下水漫湿的基土上,其厚度一般不小于100mm。
灰土垫层所用的消石灰应采用生石灰块,使用前3-4日予以消解、过筛。灰土拌合料应保证比例准确、拌合均匀,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砂石垫层必须摊铺均匀,不得有粗细颗粒分离现象。用辗压机辗压时,应适当洒水使砂石表面保持湿润,一般辗压不应少于三遍,并压至不松动为止。
碎石垫层必须摊铺均匀,表面空隙应以粒径为5-25mm的细石子填缝。
碎砖垫层所用的碎砖料不得采用风化、松酥和夹有瓦片及有机杂质,其粒径不应大于60mm。
三合土垫层在硬化期间应避免受水浸湿。
炉渣垫层拌合料必须拌合均匀,严格控制加水量,使铺设时表面不致呈现沁水现象。
混凝土垫层应结合变形缝的位置、不同材料的地面与楼面面层的连接处和设备基础的位置等划分区段浇筑。浇筑前,垫层下的基层应予湿润。垫层内应根据设计要求预留孔洞,以备安置锚栓或木砖。
炉渣垫层和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毕后,应注意养护,待其凝固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构造层层、找乎层、结合层)
铺设找平层前,应将下一层表面清理干净。采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做找平层时,其下层应予湿润。铺设时,先刷以水灰比为~的水泥浆一遍,并随刷随铺。如其表面光滑还应凿毛。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上铺设找平层前,须做好板缝间的填嵌和板端间的防裂构造装置,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继续施工。
防水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地下防水工程的有关规范规定,并与墙体、地漏、管道、门口等处结合严密,无渗漏。 铺设保温层和防水层,其下一层表面应平整、洁净、干燥;对掺有水泥拌合物的表面,还必须坚实,不得有起砂现象。
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设沥青类防水层,找平
层应洁净,并按规定涂刷同类冷底子油;在沥青类找平层上铺设水泥拌合料面层或结合层前,找平层表面也应洁净、干燥,并涂刷同类沥青胶结材料。
铺贴卷材必须及时压实,挤出的沥青胶结材料要趁热刮去,并不得有皱折、空鼓、翘边和封口不严等缺陷。 质量评定
执行有关质量验评标准,不合格的须作处理。 资料整理 材料合格证;
干土质量密度试验记录; 中间隐蔽验收记录; 试块强度报告单; 施工记录; 自检记录; 质量评定记录。
整体楼地面工程质量控制 准备工作
学习有关图纸和技术资料; 学习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原材料准备,出具出厂合格证;
测量放线,设置标高标志,注意按要求找坡; 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施工
各类面层在铺设前,其基层的表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掺有水泥的拌合料铺设面层和结合层时,其垫层和找平层应具有粗糙、洁净和湿润的表面;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上铺设,如表面光滑应予凿毛。铺设前一天洒水湿润,铺设时应刷以水灰比为~的水泥浆,并随刷随铺。水磨石面层铺设前,尚应在基层上按设计要求的分格或图案设置铜条或玻璃嵌条予以埋牢,并作为铺设面层的标志;
2)铺设沥青混凝土面层,应将下一层表面清扫洁净,并涂刷同类冷底子油,涂刷后应防止被沾污;
3)菱苦土面层的下一层表面,在铺设前应使之洁净干燥,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表面尚应全部划毛,并作涂底处理,随涂随铺。
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材质、强度和密实度等进行施工。 1)混凝土面层所用的碎石或卵石,应级配适当,其粒径不应大于15mm和面层厚度的2/3。混凝土塌落度不应大于3cm,振捣必须密实。初凝前应完成抹平工作,终凝前完成压光工作,并按规定养护;
2)水泥砂浆面层的水泥砂浆配合比不宜低于1:2;必须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并应随铺随拍实,初凝前抹平,终凝前压光,并注意养护;
3)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
定,其
地面与楼面工程的质量控制提要:基土必须均匀密实,如为填土或土层结构被破坏,应予压实。对于某些软弱土质或有机质含量大的土,须按设计要求加以更换或加固
粉状填充料应采用磨细的石料、砂或炉灰、粉煤灰、页岩灰和其它粉状的矿物质材料,不得采用石灰、石膏、泥岩灰和粘土作为粉状填充料。拌合料须拌合均匀,并宜采用机械搅拌;拌合料铺平后,应用有加热设备的辗压机具压实。拌合料的拌制、开始辗压和压实完毕的温度,应参照规范的规定执行。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在施工间歇后继续铺设前,应将已压实的面层边缘加热,施工缝处应辗压至看不出接缝为止;
4)水磨石面层所用石粒应坚硬、洁净无杂物;拌合料应拌合均匀,平整地铺设在结合层上,并用滚筒滚压密实;面层应使用磨石机分次磨光,开磨前应先试磨,以表面石粒不松动方可开磨,面层表面所呈现的细小孔隙和凹痕,应用同色水泥浆涂抹,适当养护后再磨,直至磨光平整无孔隙为度; 5)菱苦土面层拌合料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或参照规范确定。凡与菱苦土面层接触的金属构件和连接件均应涂以沥青漆,或抹一层厚度不小于30mm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水泥砂浆,以防氯化镁的侵蚀作用。菱苦土面层
不宜在雨天施工。面层涂油应在菱苦土完全晾干后进行,待涂油层全部干燥后上蜡。
用小锤轻击检查面层与基层的结合效果,其必须牢固无空鼓。
有坡度要求的面层须按设计要求的坡度施工,不倒泛水,无渗漏,无积水,与地漏结合处严密平顺。
踢脚线应高度一致,出墙厚度均匀;与墙面结合牢固。 各种面层邻接处的镶边用料及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边角整齐光滑,不同颜色的邻接处不混色。 楼梯踏步和台阶应齿角整齐,防滑条顺直。
面层表面平整度、踢脚线上口平直、缝格平直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质量评定
执行有关质量验评标准,不合格的须作处理。 资料整理 材料合格证; 试块强度报告; 基层隐蔽记录; 施工记录; 自检记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