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叠合楼板施工工艺研究

来源:伴沃教育
2018.13科学技术创新一133一 叠合楼板施工工艺研究 徐明陈红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主要介绍了叠合楼板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控制要点,运输及吊装要求,相关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内容。叠合楼板的施 工工艺中的相关工序做法是本章的重点知识。包括叠合楼板施工前定位放线的要求,支撑标高的调整办法,叠合层混凝土的浇筑 要求,相关支撑杆件承栽力、刚度等要求。叠合楼板的运输及吊装应满足安全可靠的要求,严禁危险作业。最后针对叠合楼板运 输、堆放管理难度大,吊装风险大,现场施工管理难度大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叠合楼板施工工艺 的持续提高做出贡献。 关键词:叠合楼板;施工工艺;预制构件;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1叠合楼板施工工艺流程 文章编号:2096--4390(2018)13—0133-02 求,支座处的受力状态应保持均匀一致,端部与支撑构件之间 叠合楼板施工工艺包括施工准备,定位放线等内容,施工 应座浆或设置支撑垫块,座浆或支撑垫块厚度不宜大于20ram。 2.4施工荷载宜均匀布置且应符合设计规定,应避免单个构 前,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相关操作人员必须为经过专业培 训的产业工人,并且要有技术交底。现场操作需要施工机械以 件承受较大集中荷载。 及多人的配合作业。每个工序的施工质量直接关乎下道工序作 2.5叠合板支座的连接应按设计要求施工,支座应采取保证 业的开展,需要保证施工质量。叠合楼板施工工艺流程分为以 钢筋可靠锚固的措施[41。 2.6叠合构件应在后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 下十步,具体描述如下: 1.1施工准备:清理施工层地面,检查预留洞口部位的覆盖 拆除模板支撑。 防护,检查支撑材料规格、辅助材料。检查叠合板构件编号及质 量【l1。 2.7预制楼板支撑支架宜优先选用传力明确、安全可靠且适 合其安装特点的工具式支撑体系。 1.2定位放线:进行支撑布置轴线测量放线,标记叠合板底 2.8叠合楼板支撑系统应严格满足施工要求。其拼缝连接构 板支撑的位置;进行施工层叠合板板底标高及水平位置线的标 造措施有带模板立杆支撑,带模板可拆锥体支撑以及密拼接缝 记。 (不带模板)三种。 3叠合楼板运输及吊装要求 1.3安装底板支撑:底板支撑系统可选用碗扣式、扣件式、承 插式脚手架体系,采用独立钢支撑、门式脚手架等工具式脚手 3.1叠合楼板运输要求 架。本工程选用独立钢支撑体系脚手架。将带有可调装置的独 a.预制叠合板采用叠层平放的方式运输I5】,叠合板之间用垫 立钢支撑安放在位置标处,设置三角稳定架,架设工具梁托座, 木隔离,垫木应上下对齐,垫木长、宽、高均不宜小于100mm; 安装工具梁,安装支撑构件间连接件等稳固措施。 b.板两端(至板端200mm)及跨中位置均设置垫木且间距不 1-4调整底座支撑高度:根据板底标高线,微调节支撑的支 大于1.6m; 设高度,使得工具梁的顶面达到设计位置,并保持支撑顶部位 c.不同板号应分别码放,码放高度不宜大于6层; 置在平面内。 d.叠合板在支点处绑扎牢固,防止构件移动或跳动,在底板  1.5放置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将预制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 的边部或与绳索接触处的混凝土,采用衬垫加以保护。3.2叠合楼板吊装要求 吊装至支撑工作面。 a.预制叠合楼板吊装时应慢起慢落,避免与其他构件相撞。 1.6微调支撑,校核叠合板标高位置。 1.7安装叠合板间结合部位模板,安装现浇带模板及支撑, b.应保证起重设备的吊钩位置、吊具及构件重心在垂直方向 上重合,吊索与吊装梁水平夹角不宜小于60度。 c.大型叠合板应单独设置专用吊点[61。 4相关问题及改进措施 使得叠合楼板四周稳固。 1.8叠合层梁板钢筋绑扎及管线、预埋件的铺设。 1.9梁板叠合层混凝土浇筑。 1.10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支撑装置。 2叠合楼板施工控制要点 71。本工程根据道路车流情况采取部分非急 2.1水平楼板的模板及支撑方案须满足承载力、刚度及稳定 很多,路况较为复杂1性设计要求,支撑布置须满足构件在施工荷载不利效应组合状 需构件在车流量较少的夜间及凌晨的运输方案。同时为了防止 态下的承载力、挠度要求I21。模板及支撑严格根据施工设计要求 叠合板在运输,堆放过程中发生破坏,本项目的叠合板运输严 厂I'258——20l 1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 及施工方案设置。本工程采用的钢管架搭设的支架,应采用支 格按照JGJ叠合板之 架立柱杆端插入可调托座的中心传力方式,其承载力、刚度、抗 规程的规定。通过对叠合板堆放支架进行安全分析,倾覆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定进行验算。 间采取枕木间隔堆放,且层数不宜过高,不超过6层。同时对构 2.2混凝土浇筑前,应按设计要求检查结合面粗糙度和预制 件进行编号,进行跟踪及造册管理嘲。堆放区域根据施工进度进 4.1叠合板运输、堆放管理难度大。本项目构件生产地址在 东莞,项目在深圳。两地间距有60多公里,沿线车流量,红绿灯 行划分,使得构件堆放区域与相关吊装计划相吻合。 构件的外露钢筋位置和尺寸13]。 2-3安装预制受弯构件时。端部的搁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 4.2叠合板构件吊装风险大。本项目针对叠合板的(转下页) -134一科学技术创新2018.13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作用及主要内容解析 赵丽伟 (河北保神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河北秦皇岛066000) 摘要:公路工程项目的各项质量监管工作中,试验检测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质量监管体系中属于技术含量水平 极高的工作事项。对于材料以及施工方法的试验检测,目的是为了检测材料性能指标是否符合施工需求和标准,施工方法是否科 措也要得到落实并执行,这样才能提升公路工作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作用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学合理。由此可见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还应该继续加强其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各项举 文章编号:2096—4390【2018)13—0134—02 公路工程的质量问题和病害隐患的长期存在,不仅影响到 首先,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指标关系到施工质量,乃至整 公路项目的顺利开展和施工建设的顺利实施,而且很容易引发 个工程建设的总体质量情况。公路施工中的材料多种多样,而 更多的交通安全事故。要想彻底解决工程的质量问题,就必须 且还要根据施工需求来制作混合型材料才能满足路基和路面 从实际问题出发,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开展质量检测工作,提升 的施工要求,因此施工材料的质量就必须得到保障,并且要通 试验检测的技术水平,强化各类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的试验检 过试验检测的验证结果,来证明材料的性能指标已经达到应用 测能力。试验检测是质量监管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很多管 需求。可见试验检测对于施工材料的检测和测试是施工质量的 理决策也需要其检测信息的支持和帮助。本文主要论述其具体 重要保障,能够及时发现大量不同种类的材料中存在的劣质和 作用和工作内容。 1公路项目期间试验检测的具体作用 假冒伪劣产品,杜绝这些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还能够针对混合 型材料的配比比例和制作作业程序进行合理性的评估和验证, 公路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具体的施工过程需要全面和动态的 为施工材料的合理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性依据和保障,这对于 监管机制和体系的支撑,在施工期间严格防范各类隐患和病 提升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害,规避安全风险,让施工作业在一个较为安全的状态以及严 其次,试验检测所得出的结论中包含着精准而全面的信息 格的监督体制下有序开展,这期间就离不开试验检测的相关工 资料,这些信息代表着各种材料和施工程序的关键性指标和重 析和论述: 作,其发挥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主要下面几点进行详细分 要参数,这样就能够为质量监管工作提供了评价标准,这些指 标参数也可以作为完善施工方案的重要依据和参照,(转下页) 吊装专门研发了专用的吊具,详见下图。此种吊具稳定性好,安 [4】王瑞强.谈预制装配式建筑【J】.山西建筑,2013(22):95—96 全性高且操作简便,可以有效避免构件掉落,碰撞破坏等问题。 【5】赵传鑫.整体装配式建筑结构研究分析【J].山西建筑,2013(18): 在施工期间所有的吊车司机及司索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上岗 45-47 前还需要由相关技术,安全负责人进行专项技术安全交底,加 [6l&建福.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JI.建筑知识, 强安全培训力度,现场有专职的安全员对整个吊装过程进行监 2017(08):166—167 控。整个过程的构件吊装作业编有专项方案,对于雷雨天气,夜 [7]郭秋静,周豪杰,叶皴.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方向【J].科学 间作业等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同时吸取以往的工程经验教 技术创新,2017(22):186—187 训,将吊装风险降至最低。 【8】郭志红.预制装配式住宅的设计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4.3叠合楼板现场施工管理难度大。本项目的预制率高达 2017(26):96—97. 66%,现场预制构件的安装施工作业多,除了预制叠合板安装之 [9]余斯杰,吕西林,李检保.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 外,还有叠合梁,预制阳台,外挂班,预制柱等,并且涉及众多的 运用【J】.南方农机,2017(16):106 现浇作业。为了保证各构件的安装施工有序进行【lol,构件生产与 【10]叶国仁.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结构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 现场施工承包单位,互相合作,深入沟通。构件生产单位在施工 2017(1 4):85—86,51 现场安排专职驻地人员,同时现场施工承包单位在预制厂也安 项目来源:广东省品牌专业建设资助项目(2016gzppO16)。 排专职驻厂人员,成立现场管理小组。通过这种双向管理模式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使得叠合板现场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麦俊明,杨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现状及展望l J1.广东 建材,2014(1):72—73 【2】于景杰,吴俊喜.低碳节能装配式建筑技术研究『J1.建筑技术, 201 3(9):792—794 [3]李洁,李正茂.浅析通过建筑工业化技术进步提高装配式建筑 经济性IJ].住宅产业,2013(8):19—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