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一、考点打破 1. 理解影响人口变动的两个方面; 2. 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3. 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两个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络; 4. 掌握人口迁移的分类。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
1. 人口迁移的判断标准; 2.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3. 人口迁移的分类。 难点:
1.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2. 人口迁移的分类。
一、人口变动
一个地区人口的变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人口自然增长是人口变动的一个方面;人口的机械增长,即人口的迁移是人口变动的另一个方面。虽然人口迁移对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增长一般不具有影响,但对于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有时却产生显著的影响,比方会导致迁入地区的人口数量、年龄构造、男女性别比等发生显著改变。
二、人口迁移
1. 概念
人口迁移是人口挪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2. 人口迁移的判断标准
〔1〕空间位移—由迁出地到迁入地,且跨越行政区域界限,否那么不属于人口迁移。 〔2〕居住地变更—人们分开自己原来的住所,到比较远的地方去定居。
〔3〕时间限度—一般认为居住地发生了“永久性〞或“长期性〞的变化,才属于人口迁移。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人口挪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如以下图,A、B、C是三个不同的地区,人口从A1→B1、C1→A2常被称为是人口迁移;而A1→A2、C1→C2是在区内流动,常被认为是人口流动。 3. 人口流动
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短期内分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钟摆式人口流动:人口每日性流动,如每天往返于工作地与居住地间的通勤人口。 ②人口季节性流动:如农牧民的迁徙以及农闲季节到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家务农的农民。
③人口不定期流动:如外出购物、旅游、度假、疗养、出差等。
比照人口迁移的判断标准,可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永久性〞或“长期性〞变更定居地。
4. 人口迁移的分类
〔1〕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两种类型。 类型 国际迁移 概念 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 范围 跨越国界 方式 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 *;; .
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国内迁移 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跨越行政区的边界 库区移民、招工、招生、分配等 〔2〕根据人口迁移的方向不同,人口迁移可分为四种类型: ①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②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③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④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由于社会开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此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兴隆国家历史上和开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随堂练习】
1. 人口迁移的两种根本类型是〔 〕 A. 人口迁移和人口的自然增长 B.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 C. 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D. 有组织的人口迁移和自发的人口迁移 答案:C
思路分析: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两种类型。
2. 以下人口的空间挪动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 某老人去外地旅游 B. 某学者出国讲学 C. 某家庭乔迁新居 D. 南方某学子去北方求学 答案:D
思路分析:人口迁移具有三个标准,即空间挪动、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称之为人口迁移。外出旅游、出国讲学属临时性的人口流动,不属人口迁移;而家庭乔迁新居,尽管居住地发生了变更,但这种变更不一定跨越特定的界限〔如行政区界限〕,不一定属于人口迁移;南方某学子去北方求学,学子的居住地变更了,且时间较长,属于人口迁移。
例题1 〔全国高考〕以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2019~2019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2019~2019年〔 〕 A. 迁出人口数贵州多于四川 C. 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B. 迁入人口数上海多于广东 D. 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19~2019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
A. 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 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 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程度 D. 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程度 思路分析:第〔1〕题,广东、四川在我国人口最多省之列,均接近1亿,贵州和上海人口总数远少于四川和广东,所以尽管贵州迁出人口比重略高于四川,但由于人口基数四川大于贵州,故迁出人口数量应是四川多于贵州,A错;上海迁入人口比重大于广东,但上海人口基数小于广东,故迁入人口数量广东大于上海,B错;浙江与江苏两省的自然增长率相当,据图可知,两省的迁出人口比重相当,而迁入人口比重浙江明显高于江苏,所以
*;; .
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C正确;经济兴隆的天津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应低于安徽,D错误。第〔2〕题,材料提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迁入和迁出均以青壮年为主〕,皖、赣、黔为经济欠兴隆地区,人口以〔青壮年〕迁出为主,所以会加速老龄化,A错;沪、京、津属于我国经济兴隆地区,老龄化进程快,但由图可知,上述三地2019~2019年为〔青壮年〕人口净迁入区,所以有助于延缓老龄化进程,B正确;农业人口的大量外迁,进步了皖、赣、黔的城市化程度,C错;人口的迁入促进了沪、京、津的城市化开展,D错。
答案:〔1〕C 〔2〕B
例题2 〔浙江五校二模〕读“2019~2020年浙江外来人口历年增量和增速趋势图〞答复以下问题。
根据图示资料分析可知〔 〕
A. 2020年浙江外来人口数量最少 B. 2020年浙江外来人口数量最多
C. 2019年到2020年浙江外来人口数量逐年下降 D. 2019年到2020年浙江外来人口数量波动下降
思路分析:此题关键是理解“历年增量〞的含义,即下一年的外来人口数量=上一年数量+比上年增长量,如2020年外来人口数量=2019年人口数量+120万。柱状图表示比上年的增量,且都为正值,说明下一年的外来人口数量都比上一年的多,那么图中最末端的2020年外来人口数量最多,B正确。
答案:B 【综合拓展】
“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流向、成因及意义 时期 “二战〞前 特点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人口从旧大陆流向新大陆,从已开发的国家流向未开发的国家 流向 欧洲、亚洲、非洲为人口迁出地,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为人口迁入地 欧洲变为人口迁入地,“二战〞后 人口从开展中国家流向兴隆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外籍工人〕增多 拉丁美洲变为人口迁出地,北美仍然是人口迁入地,西亚、北非的石油输出国招募大批外籍工人,成为人口的迁入地 各国消费开展的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性 调整了劳动力的空间分布状况 原因 地理大发现与新航路的开拓,资本主义开展和殖民扩张 意义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新形势
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其中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国际难民迁移是三种常见形式。 形式 迁移人口的类型 迁移的原因 迁移的方向 科技移民 高素质人才 寻找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 由开展中国家流向劳务输出 外国廉价劳动力 兴隆国家和地区劳动力缺乏;寻找更多的就业时机 由开展中国家流向兴隆国国际难民迁移 战争难民、政治难民 战乱、种族冲突、政治迫害 流向和平国家、能对*;; .
兴隆国家 开展中国家在人才产生的影响 和经济上蒙受双重损失 家,由人口稠密国家流向人口稀疏的国家 缓解开展中国家就业压力,赚取外汇 难民提供避难需要的国家 给迁入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许多问题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