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二十课
执教:汤挺松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学习简单的平面图表现方式,学习简单的效果图编写方法; 用色彩画出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
设计前进行预先准备各种材料,在探究和实践中发展设计思维,在参与“展示”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要点:
1、重点:激发学生进行平面设计的兴趣,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2、难点:校园平面的构思方法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兴趣点:能积极参与活动,当个小设计师,创造未来的校园平面图。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图片、课件。
2、学生:画笔、尺子、画纸、彩色笔。
3、学生活动:
(1)、查找、观察、收集相关资料。
(2)、互相讨论、提出看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导语)引入课件欣赏。
2、感受各种校园造型美,感受画面中的意境。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导语)导出课题:(我们心中的校园)
2、组织学生说一说收集材料和考察校园环境的感受。
(三)、引导发现:
1、比一比:我们的校园与课本图片中的校园相同吗?
(1)指导阅读文本(同桌讨论)
a、让学生说说。
b、出示图片,并对图片进行讲解。
c、归纳小博士的话,引出校园设计的特点。
校园的设计应突出主楼的形象,并按不同的功能分区,如学习区、运动区、休闲区等。(课件)
2、说一说:我们的校园由哪几部分组成?(课件)
我们的校园由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操场、风景区等组成。
3、说一说:我希望我们的校园增加什么设施?(板书:跑道、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棋桌、水池等)
(四)、学生作业:
1、(教师导语)激起学生设计兴趣。
2、作业要求:个人独立思考,发挥想象力,设计一幅心中“未来的校园”蓝图。(平面图)
(五)、巡视指导:
1、探讨设计平面图的方法。
2、鼓励大胆想象,设计出“心中的校园”蓝图(平面图)。
3、讨论并在平面图右上方空白处,写下你的创意构思。
(六)、展示探讨:
1、能对“未来的校园”的功能发表合理的意见。
2、说说作品的创意构思。
(七)、反思评价:
自评、互评:
1、我能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吗?我能绘出自己所想象的校园蓝图吗?
2、引导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构思的过程,有意地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能力。
(九)课后拓展:
师生共同完善与确定方案。开展别开生面的“校园环境设计竟标会”。
(十)板书设计:
我们心中的校园
跑道、篮球场、
排球场、羽毛球场
乒乓球桌、棋桌 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