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考地理试题
一、未知
北京时间2022年7月25日3时13分,问天实验舱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这是中国两个20吨级航天器首次在轨实现交互对接,也是空间站有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首次实现交互对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问天实验舱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时,与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 ) A.1/3 B.2/5 C.5/8 D.4/9 2.对接当日,下列四城市中昼最长的是( ) A.伦敦(52°N,0°) B.莫斯科(56°N,38°E) C.纽约(40°N,74°W)
D.悉尼(34°S,151°E)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日趋严重的光污染,让人们越来越难以欣赏星空。2018年,我国青藏高原上的阿里暗夜星空保护地被正式收录入“世界暗夜保护地名录”,阿里所在的219国道是较理想的“观星大道”,下图为219国道沿线观星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在丽江观测站观察右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4.同一日,珠穆朗玛峰与同纬度地区相比( )
A.公转的线速度B.自转的角速度C.正午太阳高度D.白昼持续时间
较大
较大 较大 较长
周朝时期周公在河南登封“垒土为圭,立木为表,测日影”,可通过观测一年中每天正午投在地上的影子长度变化来判断二十四节气。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5.南京某个学校(32°N,118°E)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运用此方法进行测量时,其“圭表”(如图)需要改进的是( ) A.将圭设置在表南北两侧 B.将圭(影子刻度)变长 C.在表中心标注春(秋)分日 D.将表(标杆)变长 6.学习小组每天进行日影测量的时间(北京时间)是( ) A.11:08 B.11:52 C.12:00 D.12:08
2016年11月,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如下图所示),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在黄道上每前进15°为一个“节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相邻的节气间,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A.春分到清明 B.夏至到小暑 C.秋分到寒露 D.冬至到小寒 8.家住南京某小区的学生发现,日出时小区停车场内大树(如图所示)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下列时段中,日出时树影的指向由B场地逐渐向A移动的是( )
A.小满到大暑
B.处暑到霜降 C.小雪到大寒 D.雨水到谷雨
2021年12月30日,我市某中学徐老师在北京时间6:50开车出门上班的路上,正好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已知徐老师家经度约为118°30′E,则其当天的昼长约为( )
A.8小时30分 B.9小时30分 C.10小时30分 D.11小时30分 10.这段时间徐老师早晨上班路上总会感觉阳光直射眼睛,非常刺眼,遮阳板放下来也不管用。推测该中学在徐老师家的方向以及徐老师傍晚下班途中也会感到阳光刺眼的月份( ) A.东北3月 B.东南6月 C.东北9月 D.东南12月
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于某年9月22日(秋分日)在我国新疆某地(41°N,88°E)拍摄的某驼队在沙丘上行走时的日落景观图(驼队在沙丘上行走的方向与摄影师和太阳的连线垂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若此时该驼队正行走在一个新月形沙丘上,则其大致位置及行进方向是下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2.若该日正午时分,该驼队行走在此沙丘上,则驼影相比骆驼实际身高( ) A.更长 B.更短 C.一样长 D.先长后短 13.根据新月形沙丘的形状特征,判断该地盛行风的方向是( ) A.偏西 B.偏北 C.偏南 D.偏东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地质图,在乙、丙所在岩层中分别发现三叶虫、恐龙化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4.图中地质构造与地形分别是( ) A.地垒、山岭 B.地堑、山谷 C.向斜、山岭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村可能找到化石 B.丙村位于断层处
C.乙村附近植被可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当地地方政府修条从A到B地的公路直线最合适 16.该地地形成因是( ) A.地壳运动所致 B.外力作用所致 C.内力作用所致
D.内、外力共同作用所致
D.背斜、山岭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东部地区的地貌名称是( ) A.河漫滩 B.三角洲 C.冲积扇 D.沙(海)滩 18.关于该地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河流堆积而成 B.是河流与海水共同作用而成 C.地势平坦,沉积物均匀、细小
D.从山前至河口,沉积物由细变粗
浮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下图为某同学拍摄的我国长白山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 A.溶洞塌陷 B.火山喷发 C.地壳下陷 D.冰川侵蚀 20.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浮石”中能找到动物化石 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风化侵蚀 C.“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
D.“浮石”成因是由于岩浆冷却快
油气聚集是指油气在地层圈闭构造(由于储集层的岩性在横向上发生变化或地层层序产生沉积中断被非渗透性岩层所封闭而形成的闭合油气位势区)中积聚形成油气藏的过程。下图为某油气藏附近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且①~⑥为生油岩(富含有机质、大量生成油气与排出油气的岩石),生油岩上覆砂岩和砾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最可能成为油气藏的地点是( ) A.Ⅰ、Ⅴ B.Ⅱ、Ⅴ C.Ⅲ、Ⅳ
22.该地( )
A.阴影部分地层相对两侧右降左升 C.大致为中间老,两翼新的构造
D.Ⅱ、Ⅲ
B.甲处变质岩体可能是大理岩 D.辉绿岩形成晚于生油岩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属花岗岩断块山,下左图为黄山风景区“猴子观海”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3.上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右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四类岩石,M表示地壳运动+外力作用,“猴子观海”景观的岩石属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24.该景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④①③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考察发现,青藏地区山地的山峰和山脊的形态很不一样。下图示意极高山峰发育演化模式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青藏地区极高山峰和山脊形态的发育,主要作用是( )
A.构造运动、流水侵蚀、冰川侵蚀 B.构造运动、流水堆积、冰川堆积 C.地壳运动、流水堆积、冰川侵蚀 D.地壳运动、流水侵蚀、冰川堆积 26.判断图示极高山峰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②①③④ D.④③②①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读图“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7.下列关于该河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U”型谷 B.水流平缓 C.河床底部平坦 D.岸壁较陡 28.推断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地壳抬升—固结成岩—流水下蚀 B.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下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流水侧蚀 D.断裂下陷—固结成岩—流水下蚀
下图为“1670~1970年四个不同时期长江镇扬段(镇江—扬州)淮河入江口外沙洲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9.据图分析,镇扬段河道演变的顺序依次是( ) A.丙甲乙丁 B.甲丁丙乙 C.丁甲乙丙 30.下列示意图中能表示丁图中PQ剖面的是( )
D.丙甲丁乙
A. B.
C.
D.
31. 下图为 “地质剖面图”和“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所示的地质构造的中心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是_____;A图所示地形的成因是_____。
(2)B图所示的地表形态是_____,C图所示地质构造是_____。
(3)A、B、C三类地质构造中,易于找到地下水的是_____。(填字母)
(4)喜马拉雅山脉位于____板块(填序号)与____板块(填序号)的_____(生长/消亡)边界。在喜马拉雅山区,较少见到上图中____(填A/B/C)类现象。
(5)美国西部位于世界著名的火山地震带上,试用板块构造学理论解释其成因。
3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2年7月18日小明一家决定从北京出发前往温哥华(49°13'N,123°06'W)旅行一周。此时温哥华已经使用夏令时(即时钟往前拨快1小时)。 航班 起飞时间(北京时间) 飞行时间 中国国航CA991 15:25 10h25m 加拿大航空AC030 16:05 10h25m 中国国航CA997 23:50 10h30m 南方航空CZ3108转CZ329 08:30 17h35m (1)地接旅行社将在当地时间(夏令时)20:00左右到温哥华国际机场接机,从节约时间角度考虑,旅行社应当为大家购买上表航班中的_______最合适。 (2)在下图中绘制7月18日的太阳直射光线、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3)小明行前了解到所住酒店房间可以观看日出和日落景观,于是决定选择能够看到日落的房间。入住时只有下图中五个区域的房间可供选择。小明应选择房间______,选择的理由______。在旅游期间,每天观看日落的时间与7月18日相比,应该______ (提前/拖后)。
(4)第二天早餐后,一家人开始了一天的旅行(注:下图和下表为当天的旅行线路图和时间安排表)。出发时小明想为长辈选择能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的座位,
应该选择______(左边/右边)靠窗的座位。
地点 贾斯伯 玛琳峡谷 药湖 玛琳湖 时间安排 8:00出发 游玩2小时 游玩1.5小时,午餐后14:00出发 游玩3小时,返回 午饭后,在前往玛琳湖的路上,遇见一只棕熊出现在道路中间,客车立刻停下,等待棕熊经过马路后才开动;小明拍下当时场景(下图)。
(5)上图中汽车前进的方向,判断的理由。
3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房地产公司在南京市(约32°N)开发的一梯两户式多层商品房平面示意图(下左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右图)。
(1)若在该楼的南面再建一幢新楼,并要求新楼全年不能遮挡北楼底层的阳光,那么设计师要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_。
(2)地球从C公转到D期间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_____、_____。
(3)地球从B公转到D期间,南京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的变化情况_____。 (4)试推论地球从D公转到B期间,甲、乙两扇窗户,一天中能够接受阳光照射时长的变化情况:甲窗户:_____;乙窗户: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