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淇乐
The Stony Brook School, New York Stony Brook 11790
摘 要:潮汕拜神文化是潮汕地区独有的地方特色文化,是潮汕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拜神活动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因素,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夹杂着封建迷信因素。作为为潮汕人广泛接受且对潮汕及潮藉华侨影响较大的文化现象,未来潮汕拜神文化的发展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本研究遵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基于深入调查研究,探讨潮汕拜神文化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潮汕拜神文化;现状;传承与保护
一、问题的提出
纵观学界对潮汕拜神文化的研究,从研究方向上看,主要包括潮汕拜神文化的现状分析,原因分析和未来展望。现状分析主要包括两个视角——基于潮州人从商文化的视角和基于潮州人家庭观念的视角。这些研究主要包括欧怀琳等人关于潮商拜神经济学的研究,欧怀琳提到潮汕拜神文化对潮汕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大影响,包括艺术,小吃,做生意和家庭团结[1];郑群辉的研究主要从修寺庙以及佛教融入到民间生活等方面进行阐述,从而揭示佛教对潮汕拜神文化所起的作用[2]。张晓彤在2020年的研究则主要从潮人移民海外传播潮汕文化入手,其中也包括拜神文化,由此说明潮汕拜神文化在海外潮人群体中也广泛传播[3]。在拜神的原因分析方面,主要集中在潮汕人拜神的起源、潮汕人拜神的心理、潮汕拜神文化未来发展状况等几个问题上。在潮汕人拜神的起源上,陈汉初在2000年的研究中认为可以从对自然现象的不了解、对大自然的崇拜、对祖先和鬼魂的崇拜和对古代先贤以及民族英雄的崇拜来说明潮汕人拜神的起源[4]。
综上所述,潮汕拜神文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实践与研究成果大部分表明潮汕拜神文化是一种地方特色文化且不应该被看作是迷信,然而也有学者持反对意见。而纵观国内的研究成果,缺乏透过潮汕拜神文化的现状对其中有益于社会进步发展的因素进行挖掘,并在此基础上对潮汕拜神文化的发展做出有益建议。基于此,本研究将结合不同年龄段对潮汕拜神文化的了解和参与程度的数据,探索潮汕拜神文化的现状,发掘其蕴含的丰富文化,通过融合多元的文化元素,为潮汕拜神这一文化景观在新时期的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
二、潮汕拜神现状分析
潮汕文化历史悠久,从秦朝开始有就中原人南迁至潮汕地区,为潮汕地区带来了中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处于边缘位置的潮汕地区,也因此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中原文化。潮州拜神文化中存在着对自然崇拜的成份,比如对天空和对土地的崇拜。除了自然崇拜之外,则是对传说中的神话人物或历史英雄的崇拜。例如其中三山国王原来是揭西县河婆镇附近的巾、明、独三山的山神,他“肇迹于隋,显灵于唐,收封于宋”[6],是护国佑民的神。据统计,当地祭拜三山国王的寺庙超过三百座,台湾也有两百座左右,凡是有潮汕人涉足的地方都有其庙,由此可见潮汕人虔诚的信仰。除此之外,每年潮汕地区还会在重要日子举行游神赛会活动,锣鼓声和潮曲声响彻天际,有些人会特意打扮并穿上传统服装,每个村庄都会准备全村人都吃不完的祭品来献给神,这些热闹的活动,在另一方面也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以及耗费较多的时间精力。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潮汕人对于拜神的看法产生了变化。潮汕地区目前拜神现状如何?作为一种文化习俗,其发展之路
368
应向何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实地走访,派发问卷和进行深度访谈的形式,收集了涵盖各个年龄段、包括拜神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的有效问卷379份,访谈19份,通过数据分析处理,我们将潮汕拜神活动现状勾勒如下;
(一)潮汕地区拜神文化现状首先,从潮汕拜神活动的参与情况看。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选择“一定会去”和“有空就会去”参加拜神活动的人们占大部分;相反,选择“不太想去”和“一定不去”的人们只占两成不到,可见在潮汕地区,拜神活动的参与度较高。其次,关于拜神的频率,潮汕地区大部分每年都有七次以上基本上全民参与的拜神活动,分别是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和除夕,频率较高;从规模上看,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进行祭祀性活动,或以村为单位进行游神活动,规模较大。再者,从所拜的对象看,拜天公的,拜土地公的,拜申面公的,拜财神的,和拜灶神的潮汕人占主要人数,还有拜城隍公、三山国王等神话传说中的神。另外,从贡品上看,重大节日的贡品较多,包括“三牲”(鸡、鸭、鹅、猪脚、三层花的猪肉、干鱿鱼等)、各类精致的粿品(心形的红桃粿和代表发财,开心的酵粿等),“五果”指的是五种水果:苹果、香蕉、桔子、梨和葡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香蕉,梨和桔子,因为潮汕人取其谐音,意为“招来大吉”,还有各类的纸钱财搭配;平时比较简单,超市里的各类饼食等,都可作为贡品。最后,从当地民众对拜神的态度上来看,有人将拜神视为一种传统,而且是能发挥一定积极作用的,如劝人从善积德等,同时也能凝聚乡情。总而言之,拜神活动在当地的参与度较高,规模较大,所拜的对象较多,贡品丰富,民众态度积极,由此可见,潮汕地区民众对拜神活动的接受度较高,也可推断拜神文化对当地的文化氛围塑造影响较大。
(二)出现的问题及民众的建议
虽然大部分潮汕人对拜神都是持一种积极的态度,但拜神文化中不可避免带有一些需要克服的问题。首先是安全问题,在问卷调查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安全隐患,如果不小心可能会炸伤眼睛或者手指,甚至可能引发大型火灾;其次是环境问题,拜神活动中使用的烟花爆竹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有四成半的民众在问卷中写到拜神方式要更环保;另外是迷信的问题,有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拜神活动很落后,含有迷信因素,而且复杂并耗时间,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对于拜神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被调查者的建议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方向:环保,传承,多元化发展。关于环保这个话题,大部分人认为可以用更加环保的方式和材料进行拜神活动,比如把火烛改为电子蜡烛,不烧纸钱,使得拜神活动不再烟雾弥漫,利于环境保护。关于传承,有人提出潮汕拜神活动今后可以以一种当地特色风俗文化的形式保存。最后,关于多元化发展,
202111有被调查者表示可以结合时代发展在拜神活动中加入新的元素,有人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总之,拜神活动应该变得更环保、更文明。
三、潮汕拜神文化发展路径探究
为了使潮汕拜神文化走上一条更加健康文明的道路,拜神活动中的一些部分需要改进。目前,已有被调查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如用更加环保的方式拜神,多用环保材料代替别的材料;以安全为重,尽量不燃放烟花爆竹等。这些建议都会使拜神活动向良好方向发展,与时俱进。但是关于拜神文化未来之路如何走的问题,许多被调查者的建议较为零散、片面,尚未系统化、此外,将潮汕拜神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标本存留起来,有助于丰富人类的文化谱系存档,记录多元文化。另外,可以用照片和视频的形式来记录拜神活动,作为文化景观记录保存下来。在科研方面,这些丰富的材料,可以为人类文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资料。
2.将多元文化融入潮汕拜神文化
潮汕地区除了拜神文化以外还有很多有趣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拜神文化的发展路径探究中,可以把潮剧、潮绣、木偶戏等非遗元素融入拜神活动中,加入这些元素会使得拜神活动一方面更加丰富,另一方面也让非遗文化借助潮汕拜神活科学化。因此,本研究将在尊重本地居民意愿的基础上,基于潮汕拜神活动的现状及问题,探索潮汕拜神文化发展路径。
(一)前提:契合民众期待
质言之,潮汕拜神文化是属于潮汕地区的地方特色文化,和当地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潮汕拜神文化的发展路径探究,需要建立在充分尊重当地民众意愿的基础之上。从调查结果可知,拜神活动在潮汕地区的参与度较高,有百分之八十左右,说明该活动比较受欢迎而且调查数据显示拜神规模较大。此外,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拜神活动要被传承下去。在潮汕地区,拜神活动已经和祭拜祖先紧密地结合,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祖先香炉,这已经成为世界潮人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其中不仅是拜神,也是家族中“孝”的传承。所以,作为传统文化活动的一种,拜神活动的存续有其强大的群众基础,不适宜作为迷信活动强制打压。此外,拜神活动应该融入多元文化因素。潮汕地区有许多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可以将非遗文化有机融入到拜神活动中,将会将其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助力拜神活动向健康、多元方向发展。
(二)准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潮汕拜神文化传承至今,除了积极的因素,也有负面的因素,对此,它的传承及发展应该遵守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潮汕拜神文化的积极方面包含了许多东西,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忠、信、仁、义等优秀品质内蕴其中。除此之外,它还影响着潮汕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可以凝聚乡情,团结民众,拜神的仪式、文化,也潜移默化对人们提出诸如诚实、诚信、善良等朴素的道德要求。另外,潮汕拜神文化作为一种地方特色文化,是一种文化资源,也可作为社会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与此同时,拜神活动中也有许多糟粕的内容。提到拜神不可避免地就会想到迷信因素。的确,很多时候拜神活动会让民众表现出迷信的特征,例如让神保佑升官发财等不切实际的行为,而且在此基础上有许多人还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金钱去拜神,甚至认为贡品越丰富拜神越灵验。尽管如此,我们应该仔细对这种行为进行剖析,认识到拜神祈祷行为中也蕴含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引导民众认识到拜神行为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诉求,是一种推动人们努力奋斗的动力,帮助民众涤荡这一过程中的迷信思想。
(三)潮汕拜神文化发展路径
拜神文化是属于潮汕地区的特色文化,应该尊重民众意愿探索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将往何处?关于潮汕拜神文化未来怎么发展,基于对调查数据的研判,对潮汕拜神文化发展路径提出以下建议。
1.对潮汕拜神文化进行文字记录和整理
潮汕拜神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神话传说资源,对这些故事进行收集整理可以使人们对潮汕拜神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动的平台,增加曝光度,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保存和发展。此外,将多种优秀非遗文化融入潮汕拜神活动,也有利于形成文化的“集聚效应”,助力潮汕地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3.利用拜神文化景观发展当地旅游业
潮汕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态势较好。游客们在潮汕地区不仅能品尝到美味的小吃,比如炒粿条和手打牛肉丸,又能参观名胜古迹,例如潮州八景。除此之外,潮汕的拜神活动也是潮汕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游神赛会时,街上敲锣打鼓,也可以看到“迎老爷”活动,听到咿咿呀呀的潮曲,特色文化景观和名胜古迹相交辉映。此外,将潮剧,木偶戏等非遗文化融入潮汕拜神活动,形成丰富的潮汕民俗文化景观,利用这一特色文化景观发展旅游业,一方面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潮汕拜神文化也应该向着更现代,更环保,更多元的方向发展。对此,我们要对潮汕拜神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和落后文化进行仔细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此外,在文化研究方面,要通过收集潮汕拜神文化中的神话传说资源,用文字、影像记录等形式把拜神文化记录保存下来,为文化研究提供宝贵素材;在拜神文化活动组织方面,在拜神活动中融入当地非遗文化可以使拜神活动更加丰富,既对非遗文化起到保护作用,也促进潮汕当地经济的发展。潮汕拜神文化作为一种在当地具有较强群众基础的地方特色文化,在其未来发展路径探究上,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出一条潮汕拜神文化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欧怀琳,王裕生.潮商的拜神经济学[J].潮商,2015(05):70-75.
[2]郑群辉.佛教与潮汕历史文化综论[J].韩山师范学院报,2013,34(04):93-98.
[3]张晓彤. 潮州文化在马来西亚的传播[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0.
[4]陈汉初.潮汕民间的拜神风俗[J].广东史志,2000(01):59-62.
[5]杨少曼.潮汕地区“拜老爷”文化现象之我见[J].青年文学家,2010(13):239-240.
[6]盛端明《三山明贶庙记》转引自陈邦津主编.道教在潮阳[M],广东:汕头大学出版社,2017:142.
作者简介:
饶淇乐,The Stony Brook School学生,高中十年级,研究方向:文化研究。
3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