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也谈网络与作文教学

来源:伴沃教育


也谈网络与作文教学

电脑越来越普及,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小学生对网络心仪已久,特别感兴趣。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把学生对网络的兴趣爱好加以正确引领,让它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消除学生作文的畏惧心理,提高作文的兴趣。

一、网络提供免费旅游,丰富知识内容

笔者发现,作文教学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是很多学生的作文很优美,有的甚至无可挑剔,老师根本不知道是哪个学生写的,“文不见其人”了。因为学生往往一看完作文要求,就去翻阅优秀作文选集,模仿他人的作品,更有甚者机械地传运。夸美纽斯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网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习作《爱我家乡——南平》,选材很广,可以写延平湖,写南平夜景;可以选择九峰山、溪源庵、石佛山等游览景区;也可以写滨江公园、音乐喷泉,写玉屏桥、九峰索桥;还可以写杨真新区,写世纪新城等等。事先把相关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资料进行归类,制成相应的网页,习作前向学生进行推介。学生通过网页里面精彩丰富的图片和优美生动的文字描述,站在不同的高度和角度来观赏、体会,加深对该区域的印象,更是对那些没有到过这些地方的学生提供了一次免费旅游的机会,激发了他们写作的欲望。

二、网络浓缩文化精华,快捷补充营养

当下学生追求的是单纯的刺激和娱乐,他们喜欢快节奏和超现实的内容,对古人留下的灿烂文化精华,他们不屑一顾,没有储备量,因此,在作文时能够派上用场的有效资料少之又少。试问:古往今来,哪个学子不是站在前人的肩上成才?教师能在作文课前交给他们一大撂书去读吗?就算能做到,学生又怎么消化呢?

老师运用网络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的优势,为学生筛选并制作学生作文的精华网,学生习作时根据教师提供的网址自主地查阅有关资料,短短的一节课里可以有针对性地查阅到尽可能多的相关资料,并为学生创造了大量相关的听、看、操作的机会,信息量是原来教学信息量的几倍、_十几倍,丰富了贴近作文要求的选择资料,落实了课内外的沟通。这些包括声音、图片、录像、文字等多种媒体的资料,让学生快捷地补充到应有的营养。而且他们能接触到的不再是单纯的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有限知识,面对着网络时代的网状信息,学生

成为作文素材加工的主体,更好地锻炼选材、剪材、造材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三、网络打破评改僵局,尽显主人地位

都说“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要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多年的语文教学中达成的共识。当学生的作文初稿完成后,把各自的习作放到网络平台上共阅:或对子、小组互阅;或教师浏览后,找出其中具典型性的习作,要求学生调阅,进行作文互动评改。他们可以一边阅读一边发表自己的修改意见,不仅小作者本人可以看到,所有阅读其习作的小读者均可借鉴参考。这种形式的互动评改,既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又避免了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评现象。当然,这一过程要有全局性的监控,当学生探讨出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适时参与指导。互动评改结束后,学生参考别人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再创作。孔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在评改过程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作文水平逐步提高。评改过程中实现了生生、师生、人机之间的互动与对话,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四、网络增强习作自信,开发心智潜能

一个人第一篇文章的发表可能改变他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以至影响其一生。每个人在写出一篇自己满意的好文章后,都希望得到大家认可或与之共赏。现在的网络“博客”可以满足小作者的这一心愿,有了创作灵感随时可以写,随时可发表到博客上,哪怕是每天的日记,几句话,一段心里的喜悦、伤感等等,都可以发表,常常打开看看还可以随时不断地修改。由于博客通常是用网名,自然还可以把许多不便言说的秘密也写出来。学生写作积极性高涨,逻辑思维和操作表达同时运转,学生的心智潜能得到最好发挥,为那些头脑聪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任其驰骋的广阔天地,同时也为学习吃力的孩子找回习作自信心。

总之,只要正确引导,网络可以帮助孩子更快更好地成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