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SBS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
摘要:sbs改性沥青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抗低温能力、较好的抗车辙能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城市干道和机场跑道等,显著提高了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降低噪声、提高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大大降低了养护费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从施工工艺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sbs改性沥青 沥青路面 施工工艺 1 概述
sbs改性沥青是在原有基质沥青(ah-70)的基础上,掺加改性剂,改性后的沥青,与原沥青相比,其高温粘度增大,软化点升高。在良好的设计配合比和施工条件下,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高温稳定性明显提高,因而广泛用于高等级公路、城市干道和机场跑道等工程。本文从7个方面谈谈对sbs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要点,分别是:材料质量控制、沥青制作、运输、摊铺、压实、路面接缝和平整度控制。 2 施工工艺
2.1 材料质量控制 ①经常检查集料规格、品种、扁平细长颗粒、含泥量、含水量、风化石含量等。如果外观检查认为颗粒组成不正常,则进行必要的筛分试验。②经常检查矿粉的色泽是否正常,有无团结块和明显的粗颗粒情况。③进场材料要按规范进行检验,尽可能加大抽检密度,不合格的材料坚决退场。④集料堆积场地搭建大棚,尤其是细集料,便于雨后混合料温度控制。
2.2 沥青制作 在加热基质沥青并泵入改性设备前掺入抗剥落剂,应保证掺量符合设计要求,严防漏掺。改性沥青的制作温度:基质沥青加热到160℃~165℃时,泵入到改性设备。控制导热油温度,同时考虑到胶体磨对sbs的高速剪切也会使温度升高,严格控制制备温度;sbs的加热温度不宜超过190℃,在160℃~180℃时,sbs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并易于加工;当sbs加热温度超过190℃时,sbs就会被不同程度地氧化、焦化、分解、降解,造成使用性能下降。研磨是否充分是影响改性沥青质量的关键,研磨时间不应少于30min,研磨遍数与现场研磨机台数有关。
2.3 运输 ①根据拌和楼和摊铺机生产能力以及运距计算车辆数,保证摊铺机摊铺时前面常保存有4~5辆待卸车,运输车辆采用大吨位运输车,保证运力满足要求。②运输前对车辆性能进行检修,应使用性能良好的运输车,防止运料过程中车坏。③运输车辆的车厢应清扫干净,并洗刷油水混合物,严禁有泥沙或其它杂物残留车厢;为防止沥青混合料与车厢板粘结,在车厢侧板和底部涂1:3的柴油水混合液。④装料过程中,为减少沥青混合料的粗细颗粒离析现象,应缩短出料口到车厢的装料距离,往车厢内装一斗料,车就移动一次位置。⑤不管是否刮风、下雨,运料车均应用完好的双层蓬布覆盖设施,以便保温、防雨或避免污染环境。⑥运料途中运料车不得随意停驶,尽量匀速行进,避免突然加速和急刹车。⑦采用数字显示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到现场的温度,插入深度大于150mm,在运料车侧面中部设专用检测孔,孔口
距车厢底面约300mm。
2.4 摊铺 ①处理下承层。下承层的清扫、修补、处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必须予以重视该项工作应在摊铺前1天完成,并验收确认。②洒布粘层油。为确保上面层与下承层粘结完好,在摊铺沥青混合料前,应对下承层、横缝接口、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路缘石、雨水进水口、检查井等的侧面,均喷洒一层粘层油。③摊铺温度宜控制在170℃~180℃之间,不得低于160℃。上面层摊铺厚度和平整度由平衡梁控制,不得采用钢丝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应密切注意平衡梁的粘料情况,发现粘料时及时清除,防止产生拉痕。连续稳定的摊铺,是提高路面平整度的最主要措施,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机的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厚度按2.5m/min左右予以调整选择,做到缓慢、均匀不间断摊铺。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测调整松铺厚度,确保松铺厚度偏差在0~3mm以内。 2.5 压实 ①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是保证沥青面层质量的重要原则,在保持碾压温度并在不出现推移的前提下尽可能早压,碾压按“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进行;②碾压温度、速度和遍数应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③碾压必须均衡、连续进行,防止温度变化导致压实度变化,影响压实度和平整度;④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时,压路机轮迹重叠宽度不应超过20cm;当采用静载压路机,压路机轮迹应重叠1/3~1/2的碾压宽度;⑤改性沥青混合料碾压时,应有专人负责指挥协调各台压路机的碾压路线和碾压遍数,使铺筑面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规定的压实度;⑥在碾
压中,应先起步后振动,先停振后停机,换向缓慢平稳,为避免碾压时混合料摊挤产生拥包,碾压时应将驱动轮朝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方向不应突然改变;压路机折返应呈阶梯形,不应在同一断面上,初压时不得使用轮胎压路机;⑦开始碾压前,压路机应加满水。在水箱的水喷完前,应及时加水,加水应在已冷却的成型路面上进行,切忌由于缺水而发生粘轮现象,粘轮导致的拉痕严重影响路面的外观和质量。
2.6 路面接缝 ①接缝应连续平顺、紧密,不得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上、下层纵缝应错开300~400mm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②横向施工缝宜采用垂直的平接缝,在处理接缝时要特别注意接缝处的平整度要满足要求。单幅路面施工不宜过长,以当天施工的路面不留单幅为宜。③接缝施工中必须有随时用3m直尺进行检查,避免出现接缝跳车。
2.7 平整度控制 施工前首先要将沥青混合料中面层的质量缺陷弥补好,以保证中面层清洁、无杂物、平整、无明显局部突起或低洼处,因为下面层、中面层将为上面层的平整度打基础,摊铺机的撒料分布会因多占或少用而受影响。仅通过4m厚的上面层来弥补中面层的缺陷,质量难以保证。施工中的平整度控制应严格防止混合料产生离析,自卸车在装料时要按规定的次数进行移动,规范中要求移动一次一斗料装车。改性沥青混合料储仓卸料口也不宜距自卸车太高,以免粗集料离析。摊铺机应均匀、连续、不间断摊铺。 3 施工工艺总结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是一项技术性强,涉及范围比较广的一个系统工程,本文对施工工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考虑到改性沥青中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在沥青储存时,宜在罐顶安装搅拌器,保证改性沥青的均匀,不离析。②由于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较高,初压宜以钢轮压路机进行,复压时在适宜温度采用胶轮压路机进行揉搓碾压,使沥青混合料饱满。③在施工中,为减少由于温度下降过快带来的影响,建议对压路机械采用保暖措施,以保证压实效果。 参考文献:
[1]沙庆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及预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jtj073.2-200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3]吕伟民.沥青混合料设计原理与方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4]jtj0329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4.
作者简介:梁广超(1984.02-),男,广东廉江人,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