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理念
“细做的内容和动力,缘于生活与阅读。”“第2学段是观察活动的敏感期。”因此,本设计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紧密结合本单元主体课文,利用和激发学生已有阅历经验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提炼可借鉴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尊重学生自悟,从未学生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达到本课训练要求和教学目标。
二、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材料的能力。
3.能按照一定顺序写出一种植物的形态和它所象征的品格,并表达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
1.按照一定顺序写出一种植物的特点(样子),并能与人物的品格联系起来。 2.表达出对这种植物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
1.有代表性的植物的图片或课件。
2.布置学生查找有关植物的实物或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背诵古诗《梅花》。 2、学生说诗意。
3、教师:这首诗中诗人以拟人的手法描写了独处墙角、凌寒怒放、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梅花,来抒发自己的坚贞意志和品格。在诗人的眼中,梅花是不畏严寒、坚贞不屈、具有高贵的品质,所以,诗人用短短的4句诗,28个字把梅花的颜色、清香、品格表达得淋漓尽致。这节课我们也要把自己熟悉的、喜欢的植物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师过渡:那么书中有什么要求呢?让我们打开书,翻到45页,读一读。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
3、谁能说一说书中提出了什么要求?汇报。 (三)确定题目,引导构思
1、想一想自己喜欢的植物是什么?,你想给自己的习作起什么名字?
2、确定好题目后,我们再来确定文章的中心,也就是说你喜欢这种植物的什么品质。(汇报)
3、确定好中心后,我们再来选择材料。对于写植物的习作来说,应该选择植物的形态、特点、品格来写。现在同学们就要想一想自己喜欢的植物的形态、特点、品格,和同桌说一说。 4、指名说。
5、说的时候还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以先整体后部分的描写,比如说,写一种植物可以先从整体看是什么样,然后再看一定顺序,干、枝、叶、花、果等具体描写;也可以按植物的生长过程来写,比如按照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
1
顺序来写;也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比如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早晨、中午、晚上的顺序。这样能使文章调理清晰、表达完整。现在请同学们自己练习说一说。
6、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突出文章中心的段落要详细写,重点写,还要写出喜爱之情。
(四)独立成文
现在请同学们把练习本拿出来,把刚才自己构思的文章写在本子上,写的时候要注意错别字,要把句子写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五)讲评 (六)总结
六、范文附后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