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上期表演游戏:小铃铛
【游戏由来】
在一次的活动中,我给孩子们讲述了《小铃铛》的故事,并给孩子们观看了这则故事的动画片,虽然这是一个很老的故事,但孩子们十分地喜欢,他们喜欢故事里的情节,以及故事中人物的惟妙惟肖的对话和表情。我对教材进行分析,认为这则故事中角色鲜明,人物对话简洁明了,适合中班幼儿表演,因此我选择了这则故事作为表演游戏的内容,试图通过以孩子对作品的理解来扮演故事角色,发展幼儿的表演能力、口语表述能力和创造表现能力。
【游戏总目标】
1.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小铃铛”的主要内容、情节和角色性格特征,并领会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道理。
2.让幼儿学会按意愿选择并扮演角色,大胆、清楚地用普通话表达自己思想。
3.在老师的提示下,学习按情节和人物对话及动作表演游戏,初步培养幼儿创造性的表演能力。
4.培养幼儿与同伴共同表演的兴趣,学习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
5.继续学会与同伴进行合作的游戏。
第一次游戏
【游戏时间】
【游戏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熟悉故事的各种角色,明白其中道理。
2.初步理解角色的性格特征,学习故事中的重复句。
3.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模仿能力。
【游戏准备】
故事磁带、角色头饰等。
【游戏过程】
一、欣赏故事,熟悉角色以及故事情节。
二、师生共同讨论:
(一)提问
1.故事的题目是什么?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2.故事里说了什么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3.你喜欢什么角色,为什么?
4.不喜欢什么角色,为什么?”
(二)教师小结
重点:了解小动物的出场顺序,明白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道理。
小花猫开始不愿把小铃铛借给小狗、小兔、小鸭玩,后来呀,小花猫到河边去照镜子,不小心,掉进了河里,小狗、小兔、小鸭非常关心小猫,一起把小猫就上来了,小猫很难为情,改正了缺点,愿意把自己的小铃铛借给大家一起玩,最后大家一起玩得多高兴呀!
三、再次欣赏故事,初步学习角色对话
重点:学习重复句
五、师生共同复述故事,加深对故事情节及角色特点的理解。
六、延伸
1. 请幼儿回家后将故事讲给家长听,进一步掌握故事内容
2.鼓励幼儿把家里的玩具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分享
【观察与推进】
这个故事情节简单、寓意深刻,小朋友们很喜欢这个游戏,已经了解故事的内容,初步掌握故事中的重复句,有部分能力强的幼儿表演的有模有样,如:***、***、***。下次活动将重点引导幼儿分析角色的口气、语速。
第二次游戏
【游戏时间】
【游戏目标】
1.在多次感受的基础上,较牢固地掌握角色出场的顺序。
2.掌握故事的情节,学习故事的主要对话。
3.激发动儿想学话、想表演的愿望。
【游戏准备】
故事磁带、小铃铛、小花猫等不同角色的头饰、木偶等
【游戏过程】
一、欣赏故事,复习角色的出场顺序
提问:
1.这是谁的小铃铛?这是怎样的小铃铛呢?(幼儿一起学习:小铃铛,圆溜溜,亮晶晶呀亮晶晶,滴铃、滴铃、真好听)
2.有谁想小花猫借小铃铛?(幼儿说出角色后,按顺序出示动物摆放)
二、教师用教具示范表演,幼儿学习角色对话
(一)完整示范,幼儿学习角色对话
1.提问:请小朋友欣赏时想一想,小动物是怎样向小花猫借铃铛的?怎么说的?小花猫说什么?(教师完整示范)
2.幼儿学习角色对话
(1)学习小狗的对话
(2)学习小白兔的对话
(3)学习小黄鸭的对话
(二)分段示范,幼儿学习角色的语言
重点:帮助幼儿分析各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模仿角色语气
1.第一段学习
(1)学习小猫高傲、得意的样子
(2)学习小狗、小兔、小鸭看见小铃铛羡慕的样子
2.第二段学习
(1)学习小花猫一边走一边玩铃铛的得意的样子;
(2)学习小花猫掉进河里呼救的动作、表情
(3)学习小动物们救小猫的对话语气及动作
(4)学习小猫难为情的样子
3.第三段学习
(1)学习小花猫把小铃铛跟小朋友分享时的对话语气
(2)学习大家成了好朋友,一起怎么唱歌的
(三)师生合演,使幼儿初步掌握重复句和对话
三、延伸活动
在角色区摆放小铃铛的头饰,引导小朋友自己去练习表演角色
【观察与推进】
在充分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特征之后,幼儿对表演的积极性增强了,在表演过程中幼儿能积极的表现出各个角色的表情和语气处理的不同。活动过程中,紧抓住孩子好奇心强,喜欢模仿的年龄特点让他们一起来模仿不同角色的样子与神态。把小花猫的形象单独放大,重点来模仿前后两种不同的表情,以此让幼儿更深刻的体会故事中的道理。下次游戏重点指导幼儿初步学会表演。
第三次游戏
【游戏时间】
【游戏目标】
1.掌握表演的内容,初步会表演。
2.按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特征表演角色的对话及动作。
3.体验表演的乐趣。
【游戏准备】
1.准备小花猫等角色头饰
2.布置小河边场景,提供小铃铛等道具
【游戏过程】
一、师生共同表演,练习角色对话。
二、欣赏大班幼儿表演,并尝试帮角色配音。
重点:要求幼儿按角色性格特征模仿角色语气、动作
1.师:“我们请大班的哥哥姐姐来表演,让我们为自己喜欢的角色配音吧。”教师引导幼儿配音。
2.引导幼儿按各个角色身份,用不同的语速语调、动作来对话。
(1)小花猫得意、高傲及难为情的动作与表情;
(2)大家合在一起救小花猫的语言(音色、音调的变化)及动作;
(3)把小猫救上岸后小动物们说的不同的话
三、幼儿分四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从旁协助指导。
1.观察幼儿对角色对话的掌握情况。
2.引导幼儿初步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表演。
四、游戏评价。
重点:结合幼儿表演的情况进行讲评
【观察与推进】
本活动中幼儿兴趣较高,通过反复练习幼儿对各角色之间的对话也掌握的比较好。幼儿能在分角色的情况下较投入地进行表演,对角色的语调、神态的表现都有所提高,但还有一些能力弱的幼儿如:***、***等小朋友还不敢扮演角色,在老师的鼓励下,终于能够上台表演,但对话掌握的不够熟练,在日常的区域活动中将重点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掌握故事的对话及动作表演,帮助幼儿在下节课中大胆的表现自己。下次游戏重点指导幼儿的大胆地运用语言手段和霏语言手段进行故事表演。
第四次游戏
【游戏时间】
【游戏目标】
1.大胆地参与表演,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
2.积极参与分组游戏,学会合作游戏。
3.激发敢于表演的愿望。
【游戏准备】
1.准备小花猫等角色头饰
2.布置小河边场景,提供小铃铛等道具
【游戏过程】
一、复习故事
重点:复习角色的对话及动作表演
二、请一组能力强的幼儿进行示范表演
1.幼儿示范表演
2.全体幼儿进行表演的评价
三、集体表演(全体幼儿分角色进行集体表演)
重点:鼓励幼儿大胆地通过不同角色语气的变换、表情和动作进行表演。
四、幼儿分组表演,教师指导
指导要点:
1.能很好地使用道具,大胆表演自己的角色。
2.能注意角色的对话、动作,小组配合好,使角色衔接好,表演完整、连贯。
3.表演时不独占主要的角色,大胆想象,增添情节、对话、动作,能有创造性的进行表演。
4.没轮到的幼儿要当文明观众,认真观看表演,不吵闹,不离开自己的位置。
5.按角色出场顺序排好队。
五、评价游戏:
1.集体评价,选出每个角色的最佳表演奖。
2.鼓励幼儿一起收拾整理场地。
游戏总体反思:
《小铃铛》这个故事深受幼儿喜欢,大部分幼已能较熟练地掌握故事中的对话。在分组进行表演时,幼儿基本能熟悉故事的情节、记住角色出场的顺序,会分角色大胆地进行表演,有的小组会自己协商或“锤子、剪刀、布”的方法产生角色,部分幼儿能够注意到表演的语气,表情、动作的生动有趣,有的会使用替代物自己设计布置场景,在合作表演方面有一定的进步。我还发现,在分组表演时,组长能力的强弱很关键,能力强的组长能组织协调好组员进行表演,但能力较差的组长,协调组织能力较差,遇事无法自己处理,以至于影响到整组的表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