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班艺术教学设计变脸教案反思

来源:伴沃教育
大班艺术教学设计变脸教案反思

一、设计理念:

1、在一次区域活动中,偶然发现几个小朋友在用橡皮泥装饰脸部,兴趣非常浓,同伴之间还会互相观赏。显然这是幼儿无目的创作活动。由此,萌发了一个以彩泥为中介,进行艺术发明的教学活动。

2、彩泥的可塑性强,幼儿只要在彩泥上捏一捏、压一压、拉一拉就能迅速的变换造型。而将这些彩泥以不同的形态装饰到脸上,即突出了活动内容的新、奇、趣,又激发幼儿在探索中学习的欲望,就会发生出滑稽、诙谐的乐趣,抓住了幼儿这种好奇、快乐的心理,从中让幼儿在这愉悦情景中达到认知的教育目的。但是这种自发的兴趣多属于浅层的兴趣,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这种兴趣容易转移,也易于动摇。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将浅层兴趣引申,并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情感体验与认知能力培养的水平上,达到教育的目的。从而设计了本次活动--变脸。 二、活动目标

基于上述理念,确定了本次活动的具体目标:

1 / 4

1、以变脸魔术来激发幼儿好奇心,发生创作表示的欲望,从中欣赏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造型美。 2、能有创意地进行脸部装饰、变化,并能用大笔夸张的手法画出脸谱表示的特性。

3、能学会同伴之间互相介绍、相互欣赏的艺术表达表示能力。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以上目标融合了欣赏、操作、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综合教育的思想。 三、活动准备

1、彩色橡皮泥若干、镜子人手一面、辅助资料若干(牙签、雪花片、双面胶、记号笔)。

2、毛笔、颜料,在教室周围的墙上贴好图画纸。 3、磁带、录音机、扮演用的道具(魔术衣、魔术帽、魔术棒)、数码相机。 四、活动流程 五、活动过程

(一)欣赏变脸魔术,激发幼儿兴趣。

2 / 4

1、小朋友,猜一猜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教师出示橡皮泥。

2、今天,老师就用这些资料来变个魔术,你们说怎么样?

3、好,我就开始了,你们不要偷看啊!老师迅速转身变脸造型,出乎意料,出现神奇的魔术脸形。

4、怎么样?老师变了什么?让幼儿进行自由讲述。 (二)操作--变脸魔术。

1、操作前,教师提出活动的要求:

(1)每个小朋友要设计一个自身非常喜欢的形象,动作要快。

(2)注意粘的方法,别让彩泥掉下来。

(3)每个人一面小镜子,一边照镜子一边变魔术,还可以同伴间互相交流,但声音要轻。 2、个别幼儿介绍自身的作品。

3、你们做的脸谱真有趣,想不想给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们也看看?把它保管下来,我们想一个什么好方法呢?引出下一个环节画脸谱。 (三)画脸谱。

1、教师提出绘画要求:画自身。让幼儿一边对着镜子观察,一边作画,要根据自身脸的图案、色彩进行绘画。

3 / 4

2、幼儿练习:鼓励幼儿悬手大笔作画。 3、互相欣赏、评价。看谁的画最像? (四)展示、互赏。

1、以游戏魔术扮演的形式让幼儿自选一样道具(魔术棒、魔术帽、魔术衣)进行扮演。

2、在扮演中,引导幼儿互赏,为自身装饰的脸谱设计一个造型,教师为其拍照留念。 六、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中设置小舞台,为化好妆的幼儿提供扮演的机会,感受创作的胜利,学会大胆表示自我。 2、开设变变变活动,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利用现有资料进行再创作活动。 七、点评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