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住宅地下室高支模方案

来源:伴沃教育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工程方案: 地下室高支模施工方案

工程地点:

施工单位:

编制单位:

部 门:

项目经理:

编 制 人:

编制日期:1

审核单位: 二 分 公 司 部 门: 审批负责人: 2005年3月 18日 审批日期: 年 月 日

目 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工程概况 ................................................................................................................. 1 施工准备 ................................................................................................................. 2 门式架的搭设要求 ............................................................................................ 2 门式、满堂红钢管脚手架构造要求 ....................................................... 4 门式架的拆除要求 ............................................................................................ 4 楼面模板支撑 ....................................................................................................... 5 后浇带位置梁板及支撑注意事项 ............................................................ 6 高速笼基础位置加固 ....................................................................................... 7 安全施工要求 ....................................................................................................... 9 各层支撑受力计算 .......................................................................................... 11

十一、侧模板计算---------------------------------------------------------------21

1

一、 工程概况

拟建 六期五区B型工程,位于 ,本工程为一层地下室,一层裙楼,层数32层, 4栋塔楼组成,总面积约为102289平方米。地下为一层,地下室做车库、设备功能用,面积为7407平方米,地下室层高为5米,顶板厚200mm,梁底支撑高度为4.2米,填土部分支撑高度为3.4米,其余支撑高度为3.85米,梁最大截面为400×1200,500×650,400×1100;首层为转换层,层高为5米,梁底支撑为3.4米,其余支撑为4.8米,转换梁最大截面为1000×1600,800×1650,400×1800,;天面构架是起装饰作用,支撑高度为7.3米, 6.6米,梁最大截面为800×900。根据规定,支撑高度大于4.5米的属于高支模。本工程以上特点及公司门式架供应较多、钢管供应少的实际情况,除二层转换梁以外均采用门式脚手架, 二层转换梁梁高大于等于800 mm及其间板采用钢管脚手架(钢管对接应错开),二层其它部分板采用门式脚手架,对大于4.5米高支模进行如下计算,其计算结果如下:地下室顶板支撑为La=900mm,Lb=1200mm;地下室顶板梁支撑为La=600mm,Lb=1200mm;后浇带以下梁、板支撑间距为La=600mm,Lb=1200mm。二层转换层板下支撑为La=900mm,Lb=1200mm;二层转换梁梁底支撑采用Φ48×3.5mm钢管、扣件、底座和调节杆等联结成满堂红钢管架,钢管间距为La=600mm,Lb=800mm。天面构架支撑采用门式脚手架搭设,其间距为La=600mm,Lb=1200mm,标准层板下支撑门式脚手架搭设,其间距为La=1800mm,Lb=1200mm;标准层梁下支撑门式脚手架搭设,其间距为La=900mm,Lb=1200mm。

1

门式脚手架采用MF1219,钢管材料为Q235,门架宽为1220mm,门架高为1930mm,步距1950mm。

门式脚手架及钢管脚手架计算结果附后:

二、 施工准备

脚手架搭设前,应进行三级技术交底: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本规程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向施工主管、质安员技术交底;施工员向班组交底;班组向操作人员交底。

对门架、配件、加固件应按本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门架、配件。

对脚手架的搭设场地应地进行清理、平整,并做好排水。

三、 门式架的搭设要求

(一)搭设门架及配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交叉支撑、水平架、脚手板、连接棒和锁臂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要求;

2、不配套的门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脚手架;

3、门架安装应自一端向一另一端延伸,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相对进行。搭完一步架后,应按规范要求检查并调整其水平度与垂直度;

4、交叉支撑、水平架或脚手板应紧随门架的安装及时设置; 5、连接门架与配件的锁臂、搭钩必须处于锁住状态; 6、水平架或脚手板应在同一步内连续设置,脚手板应满铺; 7、底层钢梯的底部应加设钢管并用扣件紧在门架的立杆上,钢梯的

2

两侧均应设置扶手,每段梯可跨越两步或三步门架再行转折;

8、栏板(杆)、挡脚板应设置在脚手架操作层外侧、门架立杆的内侧。

(二)架固杆、剪刀撑等加固件的搭设应符合规范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加固杆、剪刀撑必须与脚手架同步搭设;

2、 水平加固杆应设于门架立杆内侧,剪刀撑应设于门架立杆外侧并连

牢。

(三)连墙件的搭设除应符合规范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墙件的搭设必须随脚手架搭设同步进行,严禁滞后设置或搭设完

毕后补做;

2、 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时,应采用确保脚手架稳

定的临时措施,直到连墙件搭设完毕后方可拆除;

3、 连墙件宜垂直于墙面,不得向上倾斜,连墙件埋入墙身的部分必须

锚固可靠;

4、 连墙件应连于上、下两榀门架的接头附近。

(四)加固件、连墙件等与门架采用扣件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扣件规格应与所连钢管外径相匹配;

2、 扣件螺栓紧扭力矩宜为50~60N.m,并不得小于40N.m; 3、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不应小于100mm。

(五)脚手架应沿建筑物周围连续、同步搭设升高,在建筑物周围形成封闭结构;如不能封闭时,在脚手架两端应按规范增设连墙件。

3

四、 门式、满堂红钢管脚手架构造要求

1) 脚手架的两个侧立面必须满设交叉支撑; 2) 门架的水平架每层设置;

3) 在大梁外侧立面应连续设置长剪刀撑; 4) 纵横向上、中、下各设水平加固杆;

5) 立杆底部应加设宽度≥200mm,厚度≥50mm的垫木、垫板或其它

刚性垫块,

每根立柱的支承面积不得小于0.15m2。

五、 门式架的拆除要求

1、 脚手架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并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 2、 拆除脚手架前,应清除脚手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 3、 拆除脚手架时,应设置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 4、 脚手架的拆除应在统一指挥下,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及列

安全作业的要求进行:

 脚手架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  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时行,最后拆除连墙件;

 在拆除过程中,脚手架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两步,当必须超过两步时,应加设临时拉结;

 连墙杆、通长水平杆和剪刀撑等,必须在脚手架拆卸到相关的门架时方可拆除;

4

 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 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连接棒应放入袋内,锁臂应先传递至地面并放室内堆存;

 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卡钩上的锁片旋转至开启位置,然后开始拆除,不得硬拉,严禁敲击;

 拆下的门架、钢管与配件,应成捆用机械吊运或由井架传送至地面,防止碰撞,严禁抛掷。

六、 楼面模板支撑

1、 模板工程

本工程的模板采用18mm厚夹板,80×100mm方木配制木模。模板的支撑采用组合门式架钢管脚手架,门式架各互拉布置,在施工过程中尽量用新夹板,需要修复的模板留至三层或其它幢使用,以确保模板工程质量及安全。

模板及支架要保证结构和构件形状尺寸及相应位置的正确性,以及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构造牢固,装拆容易,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和砼的浇筑、养护、能多次周转使用;模板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2、梁、板模板的施工要点:

(1) 合理安排施工门式架,铺木搁栅距间不大于450mm。 (2) 楼板横铺夹板时,只要在两端及接头处钉牢,中间尽量少钉或

不钉,以利于拆模。

(3) 梁板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长

5

度的0.2%~0.3%。

挑檐模板必须撑牢拉紧,防止向外倾覆,确保安全。

七、 后浇带位置梁板及支撑注意事项

1、

楼板砼浇筑后,如下图后浇带3米范围内梁模、板模及支撑不应拆除。

后浇带位置处理范围 2、 施工时便于拆除模板不影响后浇带位置模板,模板交接处可作

分离处理,后浇带梁底应留300×300孔,以便及时清除梁内沉淀的砼浆及板面垃圾,在清理前,下层后浇带应用模板封闭严密,封闭做法如图: 3、 水平横杆应与左右梁板支撑

水平横杆有效连接,但应便于拆除不影响该位置支撑。 4、 后浇带砼浇筑完毕后,达到拆

模规定,后浇带位置范围支撑,模板方可拆除。 5、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6

结构类型 板 梁、拱、壳 悬臂构件 结构跨度(m) 按设计的砼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 ≤2 ≥50 >2、≤8 ≥75 >8 ≥100 ≤8 ≥75 >8 ≥100 ≤2 ≥75 >2 ≥100 6.后浇带位置模板支撑图如下:

板后浇带钢筋混凝土板18厚夹板枋木80×80水平加固杆可调螺杆后浇带位置模板图 八、 高速笼基础位置加固

高速笼基础位置在1-5轴与1-L轴;2-6轴与2-L轴;3-6轴与3-L轴;4-6轴与4-L轴以外裙楼板面,根据租赁公司提供的高速笼基础荷载为:30层按100米高度计算,高速笼为50(T)。拟定高速笼基座位置加固方案如下:

因首层楼板较厚,如设计机械基础可能会影响首层管线的通行,故

7

本工程高速笼不单独设计基础,以首层楼板作为基础,在高速笼位置的楼板以下位置,采取加固措施,满足高速笼垂直荷载的要求。对高速笼位置12×6米范围内支撑加固,地下室支撑不拆除。此位所有支撑加固均用钢管作支撑,此位置不允许采用门式架,在施工时应特别注意。钢管间距为La=800mm,Lb=800mm,所有钢管支撑立杆均应上、中、下设三道水平杆和一道剪刀支撑,同时钢管立杆上下端分别用托木枋(80×80),垫木枋(80×80)与上下层楼板顶紧。在工程施工结束拆除高速笼后,加固范围内支撑方可拆除。

(一)、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及强度验算:

1、 每根立杆承受模板及支架荷载计算单元: 平板、梁模板自重力:0.5KN/m2×0.8m×0.8m=0.32KN φ48钢管自重力:0.5KN/m2×0.8m×0.8m=0.32KN

新浇砼梁板(钢管)自重力:25KN/m3×0.4m×0.8m×0.8m=6.4 KN 每单位面积高速笼重量:50×0.48/12×6=3.34 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自重力:2.5kN/m2×0.8m×0.8m=1.6KN 振捣荷载:2.0kN/m2×0.8m×0.8m=1.28KN

总竖向设计荷载:N=(0.32+0.32+6.4+3.34)×1.2+(1.6+1.28)×

1.4=16.488+4.032=20.52KN

由于钢管间距为0.8×0.8,每平方钢管用量为1.56根 每一根钢管竖向荷载为:

20.52KN/1.56=13.15KN<{N}=30.3 KN(采用对接)

用φ48×3.5钢管,A=489mm2

各立柱间布置双向水平杆,上、中、下共3道,并适当布置垂直剪

8

刀撑。

2、 按强度计算支柱承受压应力为: ó=N/A=13150/489=26.89N/mm2<205 N/mm2 3、 按稳定性计算支柱的受压应力为: 长细比λ=uL/r=1.85×1500/15.78=175.85 查表得钢管支柱稳定性系数φ=0.233 则Fc=13150/0.233×489=115N/mm2

Fc^=Fc/Ra=205/1.14=180N/mm2(钢支柱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其中1.14为脚手架可靠度系统) Fc=115N/mm2 <Fc^=180N/mm2 故结构稳定,满足要求。 (二)、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1、本工程的模板采用18mm厚夹板,80×80mm方木配制木模。转换层梁下模板的支撑采用φ48×3.5钢管脚手架,在施工过程中不得使用有缺陷、破烂夹板,以确保模板工程质量及安全,其余均可使用门式脚手架。

2、模板及支架要保证结构和构件形状尺寸及相应位置的正确性,以及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3、合理安排安装φ48钢管脚手架,钢管底座与顶托铺木搁栅100×100间距不大于450mm。

九、 安全施工要求

本工程的安全管理目标为:实施“六无”,各项安全生产检查项目合格率达100%,全年无重大伤亡事故,轻伤频率控制在年度2.4%以下。

9

为确保工程的安全,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工地应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成立工地安全领导小组由质安组长兼职和专职人员参加,负责高支模安全生产工作。

(2)支模分段或整体搭设安装完毕,经企业技术和安全负责人或其书面委托人分段、整体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3)施工安全监督组应重视对高支模施工的监督管理,监督高支模施工技术方案的实施和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应及时书面通知班组限期整改,复检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4)混凝土浇筑时,质安组长和木工班长检查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时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排除险情并经质安组长检查同意后方可复工,浇筑楼面砼时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场内。

(5)加强对进场职工进行施工前的安全生产教育工作,提高安全意识。 (6)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关制度,开展安全标准化班组活动,努力做到全过程安全管理。

(7)现场设置安全警告牌及标明指向安全通道,上岗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临边作业须系安全带。

(8)机具及材料的堆放要符合设计要求,消防器材料应配备齐全,安放位置适当;灭火器应定期检查,及时更换药品。

10

十、 各层支撑受力计算

11

12

13

14

15

十一、侧模板计算 1,转换层侧模板:

本工程梁的基本资料为:梁长7.8m,截面尺寸为1000mm×1600mm,支撑高度约3.4m,侧模立档间距为300mm ,采用木材,fc10N/mm2,

fm13N/mm2,E9.5103N/mm2, fv=1.4N/mm

2

其计算简图参考下图

llll大梁 2--底模板 3--楞木4--侧模板 5--立档 6--木顶撑梁模板侧模板计算简图梁模板底板计算简图

a、侧压力计算

F0.22ct012V=0.22×25×

12200×1×1.15×2=54.7KN/m2 2515FcH=25×1.6=40KN/m2

取两者最少值40KN/m2

式中:F—新浇砼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

c—砼的重力密度(KN/m3).

,一般tt0—新浇砼的初凝时间(h)V—砼的浇灌速度(m/h)

200,T为砼的温度(度) T15H—砼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砼顶面的总高度(m)

16

1—外加剂的影响,不加时为1,加时为1.2 2—砼塔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塔落度50~90时取1;

110~150时取1.15。

b、强度验算

q (40×1.2+4×1.4) ×1=53.60KN/m 弯矩系数与模板底板相同。

MmaxKmql2=-0.121×53.60×0.3=-0.584 KN/m

M0.58410644923.08mm3 需要Wn13fm2

选用侧模板截面为:1000×18mm,

bh2100018254000mm3 截面抵抗矩W=6644923.08mm3<54000mm3, 满足要求 c、剪应力验算:

V=KVql=0.62×53.6×0.3=9.97KN 剪应力τ

3V39.9710320.831N/mm max=

2bh2100018fv=1.4N/mm2>0.831N/mm2 满足要求 d、刚度验算

挠度验算不考虑振动荷载,其标准荷载为:q=40×1=40KN/m

Kwql4A100EI0.9674030043000.75 =0.6786mm<=

14001009.5103100018312符合要求

17

2,地下室顶板梁侧模板:

本工程梁的基本资料为:梁长6.0m,截面尺寸为400mm×1200mm,支撑高度约3.4m,侧模立档间距为300mm ,采用木材,fc10N/mm2,

fm13N/mm2,E9.5103N/mm2, fv=1.4N/mm

2

其计算简图参考下图

llll大梁 2--底模板 3--楞木4--侧模板 5--立档 6--木顶撑梁模板侧模板计算简图梁模板底板计算简图

a、侧压力计算

F0.22ct012V=0.22×25×

12200×1×1.15×2=54.7KN/m2 2515FcH=25×1.2=30KN/m2

取两者最少值30KN/m2

式中:F—新浇砼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

c—砼的重力密度(KN/m3).

,一般tt0—新浇砼的初凝时间(h)V—砼的浇灌速度(m/h)

200,T为砼的温度(度) T15H—砼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砼顶面的总高度(m)

1—外加剂的影响,不加时为1,加时为1.2

18

2—砼塔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塔落度50~90时取1;

110~150时取1.15。

b、强度验算

q (30×1.2+4×1.4) ×1=41.60KN/m 弯矩系数与模板底板相同。

MmaxKmql2=-0.121×41.60×0.3=-0.453 KN/m

M0.45310634846.15mm3 需要Wn13fm2

选用侧模板截面为:1000×18mm,

bh2100018254000mm3 截面抵抗矩W=6634846.15mm3<54000mm3, 满足要求 c、剪应力验算:

V=KVql=0.62×41.6×0.3=7.74KN 剪应力τ

3V37.7410320.645N/mm max=

2bh2100018fv=1.4N/mm2>0.645N/mm2 满足要求 d、刚度验算

挠度验算不考虑振动荷载,其标准荷载为:q=30×1=30KN/m

Kwql4A100EI0.9673030043000.75 =0.509mm<=

14001009.5103100018312符合要求

3,天面构架梁侧模板:

19

本工程梁的基本资料为:梁长7.8m,截面尺寸为800mm×900mm,支撑高度6.6m,侧模立档间距为300mm ,采用木材,fc10N/mm2,

fm13N/mm2,E9.5103N/mm2, fv=1.4N/mm

2

其计算简图参考下图

llll大梁 2--底模板 3--楞木4--侧模板 5--立档 6--木顶撑梁模板侧模板计算简图梁模板底板计算简图

a、侧压力计算

F0.22ct012V=0.22×25×

12200×1×1.15×2=54.7KN/m2 2515FcH=25×0.9=22.5KN/m2

取两者最少值22.5KN/m2

式中:F—新浇砼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

c—砼的重力密度(KN/m3).

,一般tt0—新浇砼的初凝时间(h)V—砼的浇灌速度(m/h)

200,T为砼的温度(度) T15H—砼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砼顶面的总高度(m)

1—外加剂的影响,不加时为1,加时为1.2 2—砼塔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塔落度50~90时取1;

20

110~150时取1.15。

b、强度验算

q (22.5×1.2+4×1.4) ×1=32.6KN/m 弯矩系数与模板底板相同。

MmaxKmql2=-0.121×32.60×0.3=-0.355 KN/m

M0.35510627307.69mm3 需要Wn13fm2

选用侧模板截面为:900×18mm,

bh290018248600mm3 截面抵抗矩W=6627307.69mm3<54000mm3, 满足要求 c、剪应力验算:

V=KVql=0.62×32.6×0.3=6.064KN 剪应力τ

3V36.06410320.56N/mm max=2bh290018fv=1.4N/mm2>0.56N/mm2 满足要求 d、刚度验算

挠度验算不考虑振动荷载,其标准荷载为:q=32.6×1=32.6KN/m

Kwql4A100EI0.96732.6030043000.75 =0.615mm<=

14001009.510390018312符合要求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