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技术交底共29页文档

来源:伴沃教育
新建铁路

哈尔滨至大连铁路客运专线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

技术交底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009年10月 西安

第 1 页

目 录

一、设计依据 ............................................................................................. - 1 - 二、设计范围 ............................................................................................. - 2 - 三、设计图纸 ............................................................................................. - 2 - 四、结构设计 ............................................................................................. - 2 - 五、主要建筑材料................................................................................... - 14 - 六、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 ......................................................... - 16 - 七、施工注意事项................................................................................... - 20 - 八、其他说明 ........................................................................................... - 23 -

第 2 页

一、设计依据

1、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关于新建铁路哈尔滨至大连客运专线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19]649号)

2、关于印发\"严寒地区无砟轨道结构选型、试验段建设方案审查意见\"的通知(科技基[2019]35号)

3、关于哈大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结构型式的复函(工管技[2019]128号) 4、《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通线(2019)2301)

5、《客运专线铁路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19]74号)、《客运专线铁路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19]74号)、《客运专线铁路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凸形挡台填充聚氨酯树脂(CPU)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19]74号)、《客运专线铁路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和凸台树脂用灌注袋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19]74号)、《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充填式垫板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19]74号)。

6、《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19]47号)

7、《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19]754号) 8、《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函[2019]158号)

9、《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2.3-2019) 10、《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实施办法(暂行)》(铁集成[2019]220号) 11、《铁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19]157号)

12、《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19]189号) 1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19]160号) 1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9) 15、《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19]85号)

第 - 1 - 页

16、《哈大客专桥梁梁缝处无砟轨道板设计协调会议纪要》(哈大会议纪要[2009](32)号)

二、设计范围

哈大客运专线沈阳至哈尔滨段,本次设计范围为DK447+424.8~DK911+000(不含哈尔滨枢纽),该段客专正线均采用无砟轨道,其中除道岔区铺设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及双块式无砟轨道外,路基、桥梁地段均为I型板式无砟轨道。

三、设计图纸

本段I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图已完成4册:

1、路基及简支梁地段(直线及通用图部分),图号为\"哈大客专沈哈施轨03\";

2、路基及简支梁地段(曲线部分),图号为\"哈大客专沈哈施轨03-30~03-48\"; 3、箱型桥地段,图号为\"哈大客专沈哈施轨04\";

4、大跨度连续梁及特殊梁跨桥地段,图号\"哈大客专沈哈施轨05\"; 轨道板设计图共2册:

1、标准轨道板设计图,图号为\"哈大客专通(轨)01\"; 2、异型轨道板设计图,图号为\"哈大客专通(轨)02\"。 桥梁上预埋套筒图共2册,图号为\"哈大客专沈哈施轨02\"。

本次设计不包括第二松花江特大桥主跨48+5x80+48m连续梁上轨道板布置图,该梁上I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另行设计;道岔区所在的立白特大桥上(32+3X48+32)m及(40+3X64+40)m连续梁、红嘴河特大桥上(32+3X48+32)m连续梁、伊通河特大桥14.05+9x20+14.05)m连续梁上I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另行设计。

四、结构设计 (一)结构组成

I型板式无砟轨道由钢轨、弹性分开式扣件、充填式垫板、轨道板、砂浆调整层、混凝土底座、凸形挡台及其周围填充树脂等组成。

路基上轨道结构高度为787mm,一般简支梁及无填土箱型桥上轨道结构高度为687mm,采用小阻力扣件的连续梁、大跨度梁及部分简支梁上轨道结构高度为688mm。在道岔区、设置伸缩调节器等设计标高地段受其他因素控制的桥梁上, I型板式无砟实际轨道结构高度应以轨面高程为准进行计算,通常通过底座厚度调整。

第 - 2 - 页

1、路基地段

图4.1 路基地段I型板式无砟轨道标准横断面

2、桥梁地段(不含箱型桥)

图4.2 桥梁地段I型板式无砟轨道标准横断面

3、无填土箱型桥地段

图4.3 无填土箱型桥地段I型板式无砟轨道标准横断面

4、无砟~有砟过渡段

无砟~有砟结构过渡段的设计原则上应在同一下部基础上过渡,过渡段总长25m,有砟轨道侧20m采用过渡段轨枕。辅助轨采用25m长60kg/m钢轨,其中无砟区段5m,有砟区段20m。基本轨采用WJ-7B型扣件,辅助轨采用扣板式扣件。在有砟轨道侧道砟下设置长8m、厚250mm钢筋混凝土基础板,基础板和板式轨道底座形成整体。

路基与桥梁过渡处设置钢筋混凝土搭板或采取其它加强措施以保证混凝土底座连续铺设。

(二)轨道结构 1、钢轨

客专正线钢轨采用60kg/m U71Mn(K)无孔新轨,质量应符合《350km/h客运专线60kg/m钢轨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19]120号)及《客运专线250km/h和350km/h钢轨检验及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19]402号)的要求,线路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

2、扣件

扣件节点间距一般为629mm,困难情况下不宜大于650mm,特殊不利情况下大跨连续梁梁缝处不宜大于725mm。路基及一般简支梁连续梁地段采用WJ-7B常阻力扣件,区间铺设I型板式无砟轨道连续梁及新开河1-138m刚叠拱梁上均采用

第 - 3 - 页

WJ-7B小阻力扣件。温度跨度较大的连续梁一端或两端相邻的简支梁上也采用小阻力扣件,详见各种跨度连续梁及大跨梁上轨道板布置图。道岔区及调节器所在的梁跨扣件布置见相关设计图。

WJ-7B常阻力扣件采用W1型弹条,螺母扭矩120N·m(螺栓涂油状态下),从轨顶面到轨道板承轨面的高度217mm(含充填式垫板高度4mm);WJ-7B小阻力扣件 图4.4 图4.4 WJ-7B扣件组装图

配套采用轨下复合垫板、X2型弹条,螺母扭矩80N·m (螺栓涂油状态下),从轨顶面到轨道板承轨面的高度218.2mm,含充填式垫板(位于轨底面)高度4mm;安放T型螺栓、弹条、平垫圈和螺母,弹条的紧固以弹条中部前端下颚与绝缘块接触为准。WJ-7B扣件组装及技术要求详见“研线0603B”。

3、轨道板

本段轨道板长度可分为4962mm、4856mm、3685mm、5500mm,宽度为2400 mm、厚度为200mm,承轨台厚20mm。采用双向预应力板,轨道板的制造验收应按照《客运专线铁路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执行。本段标准轨道板包括P4962、P4856、P4856A、P3685、P4962A 5种,异型轨道板主要包括 P4856B、 P3685B、P5500 3种,标准轨道板设计图详见\"哈大客专沈哈施通(轨)01\",异型轨道板设计图\"哈大客专沈哈施通(轨)02\"。 轨道板结构设计另见轨道板技术交底文件。

本段路基及箱型桥上采用P4962、P4856、P3685 3种标准轨道板板结合调整板缝进行轨道板布置,详见《路基上轨道板布置表》(哈大客专沈哈施轨03-14~03-15)。

除相邻大跨度梁为了减小梁端扣件间距采用异型板的简支梁外,通常32m简支梁轨道板布置采用1块P3685+5块P4962+1块P3685,24m简支梁轨道板布置采用1块P4856A+3块P4856+1块P4856A,各种连续梁及特殊梁跨采用P4962、P3685、P4856、P4856A四种标准板结合梁缝调整均可满足轨道板布设要求;4.9m桥台采用P4856A,5.5m桥台上采用P5500异型轨道板。

为减小梁端扣件间距,部分大跨连续梁及相邻简支梁梁端采用2种异型轨道板P3685B及P4856B,详见各种连续梁及特殊跨度地段轨道板布置图。

第 - 4 - 页

4、底座及凸形挡台 (1)路基上底座

底座在路基基床表层上分段设置,标准底座宽3000mm、厚度300mm。路基中部通常每2块轨道板长度底座设置1道宽 20mm伸缩缝,伸缩缝对应凸形挡台中心并绕过凸形挡台,路基与桥梁过渡地段及板式轨道起终端底座每3块轨道板长度底座设置20mm伸缩缝,伸缩缝下部采用聚乙烯发泡板填充,上部50mm范围采用改性沥青软膏封闭;

路基上采用P4962、P4856、P3685 3种标准轨道板板结合调整板缝进行轨道板布置,详见《路基上轨道板布置表》(哈大客专沈哈施轨03-14~03-15)。轨道板布置根据设计长度计算,现场实测长度与表中设计长度不一致时,应按实际长度对轨道板及板缝布置进行调整,P4962轨道板板缝宽度应在60~80mm之间,P4856轨道板板缝宽度应在70~90mm之间,路基与桥台间轨道板板缝应在50~100mm之间。

底座采用C40钢筋混凝土,双层配筋,纵横向钢筋直径为φ14mm,其中纵向钢筋间距为150mm,横向钢筋间距为200mm,排水管处底座较薄弱,为了控制该处底座混凝土裂缝产生和发展,设置箍筋及纵向加强钢筋,详见底座配筋图。图中按标准板缝底座长度配筋,非标准板缝地做长度相应调整。

为了增加底座与砂浆调整层摩擦力,轨道板宽度范围底座顶面应进行横向拉毛,拉毛深度1mm。

在路基上底座伸缩缝处需要设置传力杆,传力杆结构另见\"底座伸缩缝传力杆构造图\",传力杆应工厂化统一制作,以保证质量。

路基上无砟轨道线间排水采用底座设横向排水管的方式,直线地段每隔30m在两线轨道底座各预埋一道排水钢管,曲线地段每隔15m在曲线内侧轨道底座预埋一道排水钢管;钢管设1‰横向排水坡,底座排水钢管须满足相关技术条件的要求。

线路两侧及线间路基表面以纤维混凝土封闭,详见路基上排水设计图。 (2)箱型桥(无填土)上底座

箱型桥地段轨道结构设计图,仅适用于箱型桥上无填土时轨道布置及结构设计,箱型桥上有填土时轨道布置及结构设计采用一般路基地段轨道结构设计图。

无填土箱型桥上标准底座宽3000mm、厚度为200mm,采用C40钢筋混凝土;在

第 - 5 - 页

箱型桥与路基过渡地段,混凝土底座连续设置,每3-5块轨道板底座长度设置伸缩缝;箱型桥中部底座在梁面构筑并分段设置,每块轨道板长度底座设置20mm伸缩缝,伸缩缝对应凸形挡台中心并绕过凸形挡台,无填土箱型桥上通常采用P4962轨道板布置,具体布置详见各种跨度箱型桥轨道布置图。箱型桥地段底座范围内梁面不设防水层和保护层,轨道中心线2.6m范围内的梁面应进行拉毛处理,若未进行拉毛处理,现场应进行凿毛处理,凿毛时,见新面不应小于50%,保证梁面粗糙;梁体采用预埋套筒植筋与底座连接;底座范围外的梁面防水层、保护层设计参见桥梁设计图。

底座采用采用C40钢筋混凝土,双层配筋,纵横向钢筋直径为φ14mm,其中纵向钢筋间距为150mm,横向钢筋间距为200mm。

为了增加底座与砂浆调整层摩擦力,轨道板宽度范围底座顶面应进行横向拉毛,拉毛深度1mm。

(3)路基与箱型桥过渡段底座

无填土箱型桥与路基过渡段混凝土底座连续布置,并向路基延伸至少1块板设置伸缩缝。为了保证斜交箱型桥与路基平顺过渡,在桥两端斜角部分轨道底座下设置宽4m、厚0.3m,长度约5m的C20钢筋混凝土基础。

由于箱型桥上底座厚度为200mm,路基上底座厚度为300mm,在路基与箱型桥底座过渡处,底座钢筋进行了加强,并在路基上底座下部与箱型桥接触部位设置厚度为20mm的聚乙烯泡沫垫板。详见图示。

图4.5 路基与箱型桥过渡处聚乙烯泡沫垫板示意图

(4)桥梁上底座(含桥台)

除箱型桥外,通常简支梁、连续梁及其他型式桥梁上标准底座宽2800m、厚度200mm。底座在梁面构筑并分段设置,每块轨道板长度底座设置20mm伸缩缝,伸缩缝对应凸形挡台中心并绕过凸形挡台,伸缩缝的设置与行车方向有关,详见布置图;底座范围内梁面不设防水层和保护层,轨道中心线2.6m范围内的梁面在梁场预制时应进行拉毛处理,若预制时未进行拉毛,现场应进行凿毛处理,凿毛时,见新面不应小于50%,保证梁面粗糙;梁体采用预埋套筒植筋与底座连接;底座范围外的梁面防水层、保护层设计另见桥梁设计图。

第 - 6 - 页

底座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纵横向钢筋直径为φ12, 双层配筋,纵横向钢筋间距为200x200mm,详见底座配筋图。

为了增加底座与砂浆调整层摩擦力,轨道板宽度范围底座顶面应进行横向拉毛,拉毛深度1mm。

除大跨度梁为了减小梁端扣件间距采用异型板的简支梁外,通常32m简支梁轨道板布置采用1块P3685+5块P4962+1块P3685,24m简支梁轨道板布置采用1块P4856A+3块P4856+1块P4856A。4.9m桥台采用P4856A,5.5m桥台上采用P5500异型轨道板。

连续梁桥上I型板式轨道主要按P4962、P3685、P4856及P4856A 4种标准轨道板布置,为减小梁端扣件间距,部分大跨连续梁及相邻简支梁梁端采用2种异型轨道板P3685B及P4856B;当梁缝较大采用梁端异型轨道板扣件间距仍不能满足要求时,部分梁端底座悬出梁端0~6cm,详见各种跨度连续梁轨道板布置图。

桥梁上轨道板布置根据连续梁设计梁长计算,底座施工时,应实际测量梁缝宽度和梁长,当现场实际梁长与图示设计梁长不一致时,应根据实际梁长及实测梁缝宽度调整轨道板和板缝,桥梁内各轨道板间板缝宽度应在60~90mm之间;为了保证梁缝处扣件间距不超过最大控制值,当实测梁缝宽度大于控制梁缝宽度时,应根据实测梁缝宽度计算底座悬出长度,底座按其长度悬出梁端。连续梁及特殊梁跨梁详见各种跨度连续梁上轨道板布置图。

通常24m及32m简支梁设计梁缝宽度为100mm,最大控制梁缝宽度按130mm控制,当实测梁缝宽度大于控制梁缝宽度时,应根据实测梁缝宽度计算底座悬出长度。底座悬出位置为简支梁活动端。

底座悬出长度计算公式为:d1=D1-130,其中d1为底座悬出长度(mm),D1为最大梁缝控制宽度(mm)。

最大梁缝控制宽度假定梁体合拢温度为15℃时计算,温度变化较大时控制值另行计算。升温时梁缝控制值相应减少,降温时梁缝控制值相应增加。

最大梁缝控制宽度值修正量ΔD=-0.01*ΔT*ΔL(mm),其中ΔT为实际梁温与合拢温度的差值,ΔL为简支梁分别梁长(m)。

第 - 7 - 页

(5)底座伸缩缝

底座伸缩缝宽20mm,伸缩缝对应凸形挡台中心并绕过凸形挡台, 伸缩缝下部采用聚乙烯发泡板填充,上部50mm范围采用改性沥青软膏封闭;伸缩缝的设置与行车方向有关,见右图;

通常左右线伸缩缝方向正好相反。

图4.6 伸缩缝详图

(6)凸形挡台

凸形挡台分圆形和半圆形,梁端及路基上无砟轨道结束端为半圆形,其余为圆形,半径为260mm,高度为260mm。

凸形挡台内竖向钢筋在底座施工时与底座骨架的上、下层钢筋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并与圆形或半圆形箍筋焊连。

(7)底座及凸形挡台定位测量

直线地段底座中心线与线路中心线重合,曲线超高地段底座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线存在偏移,底座中心线与线路中心线横向偏移量由下式计算:

e=H*h/1500

其中H---偏移处结构距轨面高度(mm),本线底座顶面处取487mm h---曲线轨道超高(mm)

各种曲线超高地段横断面参数详见下表,示意图详见下图。

直线地段,轨道板两侧底座顶面均设置3%的排水横坡,曲线地段,轨道板外侧底座顶面设置3%的排水横坡,轨道板内侧底座顶面设置≥3%的排水横坡(其中当超高横坡小于3%时, 排水横坡值采用3%,否则采用超高横坡值)。

图4.7 路基上曲线超高地段轨道横断面图

第 - 8 - 页

图4.8 无填土箱型桥上曲线超高地段轨道横断面图

路基上曲线超高地段轨道横断面参数表(单位:mm) 表4.1 底座中底座顶面高程(相对于轨面高程0) 曲线底座顶底座顶面 心线水底座内 轨道板轨道板底座外 超高 面外侧内侧肩宽 平偏移侧边缘 内侧边外侧边侧边缘 h 肩宽D1 D2 量e H1 缘H2 缘H3 H4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165 170 175 1.6 3.2 4.9 6.5 8.1 9.7 11.4 13.0 14.6 16.2 17.9 19.5 21.1 22.7 24.4 26.0 27.6 29.2 30.8 32.5 34.1 35.7 37.3 39.0 40.6 42.2 43.8 45.5 47.1 48.7 50.3 51.9 53.6 55.2 56.8 -497.5 -499.0 -500.5 -502.0 -503.4 -504.9 -506.4 -507.8 -509.3 -511.8 -514.2 -516.7 -519.1 -521.5 -524.0 -526.4 -528.9 -531.3 -533.7 -536.1 -538.6 -541.0 -543.4 -545.8 -548.2 -550.7 -553.1 -555.5 -557.9 -560.3 -562.7 -565.1 -567.6 -570.0 -572.4 -488.5 -490.0 -491.5 -493.0 -494.4 -495.9 -497.4 -498.8 -500.3 -501.7 -503.2 -504.6 -506.0 -507.5 -508.9 -510.3 -511.7 -513.1 -514.5 -515.9 -517.3 -518.7 -520.1 -521.4 -522.8 -524.2 -525.5 -526.9 -528.2 -529.6 -530.9 -532.2 -533.5 -534.9 -536.2 -480.5 -474.0 -467.5 -461.0 -454.4 -447.9 -441.4 -434.8 -428.3 -421.7 -415.2 -408.6 -402.0 -395.5 -388.9 -382.3 -375.7 -369.1 -362.5 -355.9 -349.3 -342.7 -336.1 -329.4 -322.8 -316.2 -309.5 -302.9 -296.2 -289.6 -282.9 -276.2 -269.5 -262.9 -256.2 -489.5 -483.0 -476.5 -470.0 -463.4 -456.9 -450.4 -443.8 -437.3 -430.7 -424.2 -417.6 -411.1 -404.5 -397.9 -391.4 -384.8 -378.2 -371.6 -365.0 -358.4 -351.8 -345.2 -338.6 -331.9 -325.3 -318.7 -312.0 -305.4 -298.7 -292.1 -285.4 -278.8 -272.1 -265.4 300.0 300.0 300.1 300.1 300.2 300.2 300.3 300.4 300.5 300.7 300.8 301.0 301.1 301.3 301.5 301.7 301.9 302.2 302.4 302.7 302.9 303.2 303.5 303.8 304.2 304.5 304.9 305.2 305.6 306.0 306.4 306.8 307.3 307.7 308.2 300.0 300.0 300.1 300.1 300.2 300.2 300.3 300.4 300.5 300.7 300.8 301.0 301.1 301.3 301.5 301.7 301.9 302.2 302.4 302.7 302.9 303.2 303.5 303.8 304.2 304.5 304.9 305.2 305.6 306.0 306.4 306.8 307.3 307.7 308.2 注:计算参数:底座宽3000mm,轨道板宽2400mm,轨道高度:787mm.,计算参数变化后另行计算.

第 - 9 - 页

无填土箱型桥上曲线超高地段轨道横断面参数表(单位:mm) 表4.2 底座顶面高程(相对于轨面高程0) 底座顶底座顶底座中曲线心线水底座内 轨道板轨道板底座外 面外侧面内侧超高 平偏移肩宽 肩宽 侧边缘 内侧边外侧边侧边缘 h 量e D1 D2 H1 缘H2 缘H3 H4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165 170 175 1.6 3.2 4.9 6.5 8.1 9.7 11.4 13.0 14.6 16.2 17.9 19.5 21.1 22.7 24.4 26.0 27.6 29.2 30.8 32.5 34.1 35.7 37.3 39.0 40.6 42.2 43.8 45.5 47.1 48.7 50.3 51.9 53.6 55.2 56.8 -497.5 -499.0 -500.5 -502.0 -503.4 -504.9 -506.4 -507.8 -509.3 -511.8 -514.2 -516.7 -519.1 -521.5 -524.0 -526.4 -528.9 -531.3 -533.7 -536.1 -538.6 -541.0 -543.4 -545.8 -548.2 -550.7 -553.1 -555.5 -557.9 -560.3 -562.7 -565.1 -567.6 -570.0 -572.4 -488.5 -490.0 -491.5 -493.0 -494.4 -495.9 -497.4 -498.8 -500.3 -501.7 -503.2 -504.6 -506.0 -507.5 -508.9 -510.3 -511.7 -513.1 -514.5 -515.9 -517.3 -518.7 -520.1 -521.4 -522.8 -524.2 -525.5 -526.9 -528.2 -529.6 -530.9 -532.2 -533.5 -534.9 -536.2 -480.5 -474.0 -467.5 -461.0 -454.4 -447.9 -441.4 -434.8 -428.3 -421.7 -415.2 -408.6 -402.0 -395.5 -388.9 -382.3 -375.7 -369.1 -362.5 -355.9 -349.3 -342.7 -336.1 -329.4 -322.8 -316.2 -309.5 -302.9 -296.2 -289.6 -282.9 -276.2 -269.5 -262.9 -256.2 -489.5 -483.0 -476.5 -470.0 -463.4 -456.9 -450.4 -443.8 -437.3 -430.7 -424.2 -417.6 -411.1 -404.5 -397.9 -391.4 -384.8 -378.2 -371.6 -365.0 -358.4 -351.8 -345.2 -338.6 -331.9 -325.3 -318.7 -312.0 -305.4 -298.7 -292.1 -285.4 -278.8 -272.1 -265.4 300.0 300.0 300.1 300.1 300.2 300.2 300.3 300.4 300.5 300.7 300.8 301.0 301.1 301.3 301.5 301.7 301.9 302.2 302.4 302.7 302.9 303.2 303.5 303.8 304.2 304.5 304.9 305.2 305.6 306.0 306.4 306.8 307.3 307.7 308.2 300.0 300.0 300.1 300.1 300.2 300.2 300.3 300.4 300.5 300.7 300.8 301.0 301.1 301.3 301.5 301.7 301.9 302.2 302.4 302.7 302.9 303.2 303.5 303.8 304.2 304.5 304.9 305.2 305.6 306.0 306.4 306.8 307.3 307.7 308.2 注:计算参数:底座宽3000mm,轨道板宽2400mm,轨道高度:687mm。计算参数变化后另行计算.

桥梁上曲线超高地段轨道横断面参数表(单位:mm) 表4.3

第 - 10 - 页

底座中曲线心线水超高 平偏移h 量e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165 170 175 1.6 3.2 4.9 6.5 8.1 9.7 11.4 13.0 14.6 16.2 17.9 19.5 21.1 22.7 24.4 26.0 27.6 29.2 30.8 32.5 34.1 35.7 37.3 39.0 40.6 42.2 43.8 45.5 47.1 48.7 50.3 51.9 53.6 55.2 56.8 底座顶面高程(相对于轨面高程0) 底座内 轨道板侧边缘 内侧边H1 缘H2 -494.5 -496.0 -497.5 -499.0 -500.4 -501.9 -503.4 -504.8 -506.3 -508.4 -510.5 -512.7 -514.8 -516.9 -519.0 -521.1 -523.2 -525.3 -527.4 -529.5 -531.5 -533.6 -535.7 -537.8 -539.9 -542.0 -544.0 -546.1 -548.2 -550.3 -552.3 -554.4 -556.5 -558.6 -560.6 -488.5 -490.0 -491.5 -493.0 -494.4 -495.9 -497.4 -498.8 -500.3 -501.7 -503.2 -504.6 -506.0 -507.5 -508.9 -510.3 -511.7 -513.1 -514.5 -515.9 -517.3 -518.7 -520.1 -521.4 -522.8 -524.2 -525.5 -526.9 -528.2 -529.6 -530.9 -532.2 -533.5 -534.9 -536.2 轨道板外侧边缘H3 -480.5 -474.0 -467.5 -461.0 -454.4 -447.9 -441.4 -434.8 -428.3 -421.7 -415.2 -408.6 -402.0 -395.5 -388.9 -382.3 -375.7 -369.1 -362.5 -355.9 -349.3 -342.7 -336.1 -329.4 -322.8 -316.2 -309.5 -302.9 -296.2 -289.6 -282.9 -276.2 -269.5 -262.9 -256.2 底座顶底座顶面 底座外 面外侧内侧肩宽 侧边缘 肩宽D1 D2 H4 -486.5 -480.0 -473.5 -467.0 -460.4 -453.9 -447.4 -440.8 -434.3 -427.7 -421.2 -414.6 -408.1 -401.5 -394.9 -388.4 -381.8 -375.2 -368.6 -362.0 -355.4 -348.8 -342.2 -335.6 -328.9 -322.3 -315.7 -309.0 -302.4 -295.7 -289.1 -282.4 -275.8 -269.1 -262.4 200.0 200.0 200.1 200.1 200.2 200.2 200.3 200.4 200.5 200.7 200.8 201.0 201.1 201.3 201.5 201.7 201.9 202.2 202.4 202.7 202.9 203.2 203.5 203.8 204.2 204.5 204.9 205.2 205.6 206.0 206.4 206.8 207.3 207.7 208.2 200.0 200.0 200.1 200.1 200.2 200.2 200.3 200.4 200.5 200.7 200.8 201.0 201.1 201.3 201.5 201.7 201.9 202.2 202.4 202.7 202.9 203.2 203.5 203.8 204.2 204.5 204.9 205.2 205.6 206.0 206.4 206.8 207.3 207.7 208.2 注:计算参数:底座宽2800mm,轨道板宽2400mm,轨道高度:687mm.,计算参数变化后另行计算.

图4.9 桥梁上曲线超高地段轨道横断面图

5、超高设置

第 - 11 - 页

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线路曲线超高均在底座上设置,采用外轨抬高方式,并在缓和曲线区段完成过渡。

本线沈哈段客专正线曲线地段无砟轨道超高原则上按照铁集成〔2009〕86号《关于新建客运专线铁路曲线超高设定的指导意见》中建议超高值设置,其中JD1002及JD1034 2处曲线由于设计缓和曲线长度采用困难值,超高若按照铁集成〔2009〕86号建议值设置,超高时变率超限,因此该2处曲线按铁集成〔2009〕86号超高设计原则进行调整,详见表4.5,区间其他曲线超高均按照铁集成〔2009〕86号建议值设置,详见表4.4。

哈大客运专线沈哈段无砟轨道曲线实设超高表(区间) 表4.4 曲线半径(m) 12000 11000 10000 9000 8000 7000 附注 缓和曲线长度(m) 330 370 430 490 570 670 设计超高(mm) 90 105 115 140 155 175 备注 不含车站前后部分调整超高的曲线

区间调整超高的曲线表 表4.5 曲线 缓和 实设 交点号 曲线起点里程 曲线终点里程 半径 曲线 超高 附注 (m) (m) (mm) JD1002 D1K476+533.296 D1K477+376.771 12000 270 75 含左右线 JD1034 DK788+600.375 DK793+112.482 7000 540 155 含左右线 注:本表为沈阳至哈尔滨段区间需要调整超高值的曲线,共计2处4个曲线。 车站前后曲线实设超高表(调整后) 表4.6 曲线 曲线 曲线 实设 起点 终点 半径 超高 附注 里程 里程 (m) (mm) JD1010 DK581+446.83 DK584+073.40 7000 125 新四平 JD1011 DK587+688.441 DK590+354.126 9000 125 新公主JD1014 D1K635+853.709 D1K637+740.142 9000 125 岭 长春西 JD1020 D3K690+710.139 D3K695+783.841 7000 125 注:本表为沈哈段车站前后需要调整超高值的曲线,共计4处8个曲线(含左右线)其他曲线超高值采用表4.5及4.6中数值。 交点号车站名 JD 第 - 12 - 页

车站前后的部分曲线由于列车停站时速度较低,曲线超高值若按照表4.5设置时曲线过超高将超限,因此对车站前后的部分曲线超高设置进行调整,车站前后需要调整超高的曲线及超高设计详见表4.6。

6.排水设计 (1)路基上

a、路基上轨道线间排水采用在混凝土底座内预埋横向排水管的方式,其中直线地段每隔30m在两线轨道底座各预埋一道内径约φ114.3mm内壁涂塑钢管,设1%横向排水坡。曲线地段每隔15m在曲线内侧轨道底座预埋一道内径φ114.3内壁涂塑钢管,设1%横向排水坡,将水引入曲线内侧路基面。

底座排水管施工时,应采取措施固定排水管位置,防止管道上浮或下沉;同时用封盖、胶带或其他材料封堵管口,防止施工时堵塞。钢管长度应准确下料,避免与侧模发生冲突。

图4.10 直线路基上轨道排水横断面图 图4.1曲线路基上轨道排水横断面图 图4.12 路基上轨道排水平纵断面图(直、曲线)

b、轨道之间在C25混凝土封闭层表面设置高120mm(以底座边缘处为准计算)、宽200mm的C20混凝土挡水墙,每道排水管设一处,通常设置在底座中部,挡水墙应设在横向排水管下游,与线间混凝土封闭层一次作成,并避开封闭层横向伸缩缝。

线路纵坡大于3‰时,两线间混凝土封闭层排水坡采用纵向排水坡,线间封闭层厚度不变。线路纵坡为平坡地段或坡度小于3‰地段,为了保证纵向排水顺畅,应通过调整两线间混凝土封闭层厚度设置不小于3‰的纵向排水坡,纵向排水坡采用单面坡,纵向排水坡最低点应在排水管位置。挡水墙设在横向排水管的下游端,以便汇聚线间纵向来水至横向排水管。采取混凝土封闭层顺坡时,挡水墙顶面距离底座底面的距离应与其他地段一致,即为210mm(底座边缘处)。详见图4.13。

曲线地段,排水墙顶面高程不应超过底座内侧边缘高度。

图4.13 路基上混凝土封闭层及挡水墙示意图

c、内壁涂塑排水钢管的规格为:内径∮114.3mm,壁厚为4㎜,长度3000mm。具体规格及要求执行《CRTS Ⅰ型板式无砟轨道路基底座排水钢管技术要求》。

第 - 13 - 页

d、轨道线间及两侧路基表面用C25纤维混凝土封闭,其中轨道两侧混凝土厚度由底座处的60mm过渡到路肩100mm(过渡段长度≤800mm);直线地段轨道之间混凝土厚度为110~90mm之间,混凝土顶面从线路中心至两侧底座设2‰排水横坡。曲线地段轨道之间混凝土厚度为130~90mm之间,混凝土顶面从线路外侧底座至内侧底座设2‰排水横坡。

e、两线之间及轨道两侧混凝土封闭层沿线路纵向每3m设一道宽1.2cm、深3cm的横切缝,横缝上部开槽,采用热沥青灌注;与无砟轨道底座设置宽1.2cm的纵向缝,纵缝上部30mm采用热融改性沥青软膏灌注,下部采用聚乙烯泡沫板填充。

f、鉴于本段线路位于严寒地区,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混凝土封闭层应加入纤维素纤维,每立方米大约需要加入0.9kg。纤维材料性能指标为:抗拉强度>750Mpa,含水率<5%,断裂伸长度<15%,纤维16-20μm,应满足相关技术的要求。加入纤维后不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混凝土抗裂等级应达到I级。

g、施工图路基面封闭层材料采用沥青混凝土,根据根据哈大公司2009年8月7日《路基基床结构变更设计专题会议纪要》,本线路基面封闭层材料变更为混凝土后,哈大客专沈哈施轨03-08相应废止,混凝土封闭层相关图纸相应调整。

(2)桥梁上

桥梁排水采用三列排水方式,底座内无需设置横向排水管,另见桥梁设计图。

图4.14 桥梁上轨道横断面图 7、轨道电路绝缘

轨道板采用环氧树脂涂层钢筋进行绝缘;在试验已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底座及凸形挡台钢筋不作绝缘处理。

8、综合接地

轨道板内应设置接地钢筋或接地端子,每相邻两块轨道板接地端子连接,轨道板接地端子采用接地钢缆连接,再通过接地电缆连接到防撞墙或接触网基座预埋的接地端子上,接地单元长度不大于100m,每一单元与贯通地线单点\"T\"连接一次,详见\"哈大客专沈哈施轨03-27\",未尽事宜参照铁集成[2019]220号文和相关规范办理。

五、主要建筑材料

第 - 14 - 页

(一)混凝土

底座及凸形挡台采用C40级混凝土,混凝土材料应满足《铁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19]157号)、《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19]101号)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19]160号)的相关技术要求。

(二)钢筋

混凝土底座和凸形挡台中采用HRB335、HPB235钢筋等。 (三)砂浆调整层

本线应采用适应严寒地区的砂浆调整层,砂浆类型执行铁道部相关规定,其原材料及砂浆的性能应满足关于严寒地区的相关技术条件。

(四)充填式垫板

充填式垫板由注入袋及树脂浇铸体组成,用于轨道状态的精细调整。其技术性能应满足《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充填式垫板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19]74号)的要求及严寒地区的相关技术条件。

(五)凸形挡台填充树脂

凸形挡台填充树脂为双组分聚氨酯材料。其技术性能应满足《客运专线铁路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凸形挡台填充聚氨酯树脂(CPU)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19]74号)的要求及严寒地区的相关技术条件。

(六)伸缩缝填料

采用聚乙烯泡沫塑料板或泡沫橡胶板填缝,上部5cm采用改性沥青软膏密封。 (七)桥面预埋套筒

预埋筋采用直径16mmHRB335钢筋,套筒长度不小于42mm,钢筋接头的拧紧力矩应符合《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2019)的规定。连接套筒及钢筋螺纹应符合《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2019》的相关规定。本线桥面预埋套筒布置详见\"无砟轨道桥梁上预埋套筒布置图\"(哈大客专沈哈施轨02)。

底座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应打开预埋套筒封盖,清除套筒内杂物,安装底座内预埋套筒的连接钢筋。连接钢筋旋入套筒内长度为21mm,连接钢筋端头螺纹采用辊轧成型。

第 - 15 - 页

预埋套筒和连接钢筋原则上应由同一单位负责加工,以保证两者之间的配合精度,连接钢筋旋入套筒后若有松动现场必须更换。梁面预埋套筒损坏或缺失时应进行植筋处理。

(八)路基地段底座预埋排水钢管及底座伸缩缝传力杆。

哈大客运专线哈尔滨至沈阳段Ⅰ型板式无砟轨道路基地段底座伸缩缝传力杆构造图见“哈大客专沈哈施轨03-12” ,传力杆结构图及技术条件见《底座伸缩缝传力杆结构图》(见技术通知单)。

Ⅰ型板式无砟轨道路基底座排水钢管技术要求执行《CRTS Ⅰ型板式无砟轨道路基底座排水钢管技术要求》(见技术通知单)。

六、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 (一)底座及凸形挡台施工

1、无砟轨道施工前,应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19]158号)的要求对线下工程进行评估验收,并符合《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19]85号)的相关要求。

2、混凝土用原材料、拌制、运输及钢筋连接、安装等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19]160号)、《铁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19]157号)和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的有关规定。

3、底座宽度范围内的梁面按要求进行处理。梁面表面的浮砟、浮浆、碎片、油渍等应清干净,无积水。

4、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超过30℃;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低于5℃。

5、混凝土浇筑后,应避免与流动水接触,并在12h内覆盖和洒水养护,洒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洒水养护,可在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液养护,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d。

6、在底座混凝土拆模24h后,方可进行凸形挡台混凝土的浇筑。 7、在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5%之前,严禁各种车辆在底座上通行。 8、混凝土底座顶面高程的允许偏差为+5、-5mm,宽度允许误差为+10、-10mm,

第 - 16 - 页

中线允许偏差3mm,平整度10mm/3m;凸形挡台中线允许偏差3mm,挡台中心间距偏差±5mm,轨道板与挡台间隙不得小于30mm。

9、底座施工时伸缩缝处应采用端头模板成型;路基地段底座施工时还应正确固定传力杆,传力杆安装位置偏差小于10mm、方向偏差小于5mm。

(二)轨道板施工 1、轨道板吊装运输

(1)轨道板应垂直立放,并采取防倾倒措施。相邻轨道板间用木块或橡胶垫块隔离。临时平放(不超过7d)时,堆放层数不超过4层,层间净空不小于20mm,承垫物位于起吊螺栓处,并保证承垫物上下对齐。

(2)轨道板装卸时应利用轨道板上起吊装置水平吊起,四角均匀受力,严禁碰、撞、摔。

(3)运输时应采取防止轨道板倾倒和三点支承的相应措施,并保证轨道板不受过大的冲击。

2、轨道板调整

(1)轨道板宜采用专用施工设备铺设。铺设前底座混凝土面不得有杂物和积水,并预先在两凸形挡台间的底座表面放置支承垫木(尺寸宜为50mm×50mm×300mm)。

(2)采用球形棱镜法进行轨道板精调作业,曲线地段轨道板平面定位时,轨道板中心线与凸型挡台中心连线有一个偏移值,施工时将轨道板向曲线外侧移动正矢的1/2。如下图所示:

(3)轨道板中线允许偏差2mm,支撑点处和轨面高程偏差±1mm,与两端凸形挡台间隙之差小于5mm。

(4)曲线地段要调整好每块轨道板的偏角,并用弦测法校核。 (5)轨道板高低的调整满足设计超高的要求。

(6)轨道板与混凝土底座的间隙不应小于40mm,不得大于60mm。 (三)砂浆调整层的施工

1、砂浆调整层施工采用灌注袋方式施工,施工主要工序包括:原材料准备及底座顶面清理、铺设灌注袋、砂浆拌制、灌注砂浆、养护的环节。

2、砂浆调整层施工除应满足《客运专线铁路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

第 - 17 - 页

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客运专线铁路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严寒地区补充规定》(科技基〔2009〕77号)、《客运专线铁路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和凸台树脂用灌注袋暂行技术条件》、《客运专线铁路板式无砟轨道充填层施工技术指南》、《客运专线铁路板式无砟轨道充填层施工质量验收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施工时还应严格执行严寒地区砂浆调整层和凸形挡台树脂相关技术条件。

3、砂浆调整层应注入专用灌注袋内。砂浆调整层灌注前,应保证底座顶面无积水、杂物、灰尘等;灌注袋铺设时要完全拉平展开,不得形成褶皱;砂浆拌制及施工温度应严格控制在5℃~35℃当天最低气温低于-5℃时,全天不得进行砂浆灌注;砂浆应一次连续流入灌注袋,不得夹入气泡;雨天时不得进行砂浆灌注施工,并应对尚未硬化的充填砂浆采取防水措施;砂浆调整层作业停止或完成时,应对搅拌机等机具进行清洗;洗涤水和砂浆调整层残料的废弃物应慎重处理,不得随意排放、污染环境;砂浆调整层的养生原则上采用自然养生。在气温高于30℃或低于5℃时,应采取相应养护措施覆盖养生;砂浆调整层抗压强度达到0.1Mpa以上方可拆除支撑螺栓。

4、砂浆调整层灌注应注意作业时间,超出可工作时间范围或流动性不满足要求的砂浆调整层不得进行灌注。流动性处于标准值范围外时,要继续搅拌并调整材料,确定达到指定范围后灌注。

5、灌注时应在灌注口多留一些砂浆调整层,灌注后,用尼龙绳扎紧灌注口,用木板等材料将其支起来。

6、灌注结束后约2小时左右,观察灌注袋与轨道板之间的空隙情况,在砂浆凝固之前,将灌注口的砂浆调整层挤入灌注袋内,最后用专用夹具夹住灌注口。

7、如灌注袋发生破损渗出砂浆调整层,量少时用夹具止漏,量多时用废棉纱头、细沙等进行防漏。为了防止砂浆溢出造成污染,应采用废棉纱头等在灌注作业范围内进行防护。

8、出现轨道板空吊时,应揭板清除砂浆,重新灌注。 (四)凸形挡台周围填充树脂施工

1、凸台树脂的施工工序包括:清理灌注位置、安装灌注袋、搅拌、灌注、养护

第 - 18 - 页

等环节。

2、凸台树脂的施工应严格执行《客运专线铁路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凸形挡台填充聚氨酯树脂(CPU)暂行技术条件》、《客运专线铁路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和凸台树脂用灌注袋暂行技术条件》及《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的相关要求。

3、灌注前应在凸型挡台及周围铺设塑料防护布,防止轨道板和凸型挡台受到污染。灌注树脂到轨道板倒角下缘位置,停止灌注;灌注完毕后,用木棒等工具深入到树脂内部,贴近轨道板或凸型挡台侧面摩擦几下,防止产生褶皱扭曲及空气滞留现象。

4、轨道超高时,树脂不能一次灌注到位,需要进行二次灌注甚至多次灌注,在上次灌注的树脂固化时进行,灌注前,用刀具去除表面的大气泡。

5、特殊情况下,必须在树脂硬化后进行二次灌注时,可以在灌注前采用插入螺钉的方法增加连接强度,或者采用将树脂打毛的手段增加粘结力。

6、凸型挡台树脂施工完毕后,若遇到恶劣天气,应对树脂部分采取防护措施,防止雨水或杂物落入树脂内。凸型挡台树脂硬化后撤除防护布,对凸型挡台周围进行清理。

(五)钢轨铺设及精调

轨道板铺设完成后,进行长钢轨的铺设、焊接。长钢轨铺设后,采用充填式垫板精确调整轨道几何状态,其施工技术要求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充填式垫板暂行技术条件》及《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的相关要求办理。

施工时先在钢轨下与轨道板顶面之间用调整垫块精确调整钢轨高低和水平后,在扣件垫板下再安装充填式垫板(见下图);充填式垫板的充填间隙最小为0.8mm,最大不宜超过8mm,充填间隙较大时,应在铁垫板下预先设置一定厚度的调高垫板。

调整垫块安放位置图

(六)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工作

轨道精调、充填式垫板施工完成后,才能进行长钢轨的应力放散及锁定。长钢轨焊接、应力放散及锁定按无缝线路相关技术条件执行。应力放散必须松开全部扣

第 - 19 - 页

件后,用滚筒支承钢轨进行应力放散。达到锁定轨温(或拉轨)后尽快拧紧全部扣件,锁定线路。

长钢轨的焊接、应力放散及锁定执行无缝线路相关技术条件。无缝线路设计另见相关设计文件。

(七)路基面封闭层

路基面防水材料采用沥青混凝土应符合《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路基面防水层沥青混合料暂行技术条件》的相关要求,由于本线路基面防水层变更为纤维混凝土,混凝土封闭层应满足《铁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19]157号)、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19]160号)的相关技术要求,外掺纤维材料必须满足相关技术条件的要求。

(八)其它

其他施工技术要求按《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的相关规定执行。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19]85号)的相关规定。

七、施工注意事项

(一)路基沉降、桥涵基础沉降、桥梁徐变、隧底沉降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19]158号)的相关要求后,方可铺设无砟轨道。

(二)板式轨道的测量按《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19]189号)执行;

(三)应注意对到场的轨道板进行合格验收,确保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严禁不满足轨道电路要求的轨道板上道。

(四)轨道板铺设前应严格检查底座和凸形挡台的施工偏差,不符合要求不得进行轨道板的铺设。

(五)轨道板铺设时应将接地端子布置在线路外侧;梁端异型板制造时应保证接地端子布置在板左、右两侧的板的数量相同,以满足同一孔梁两端轨道板接地端子同侧布置的要求。

(六)底座施工前,必须精确放出底座中心线,直线地段底座中心线与轨道中

第 - 20 - 页

线重合,曲线地段底座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线存在偏心值,应结合轨道板的布置情况,精确定位凸形挡台中心在底座中心线上的位置,以避免凸形挡台施工后其中心位置不在线路中心线上而导致铺设轨道板时凸形挡台周边树脂一边过薄,一边过厚的现象,当凸形挡台周边树脂厚度小于30mm时,重新施工。

曲线桥梁在凸形挡台定位时,应结合轨道板的布置情况,曲线桥上线路中心线的实际长度,必须保证凸形挡台周边树脂厚度既不小于30mm,也不大于60mm。

(七)设置底座凸形挡台模板(Ω型模板)时,必须与底座板垂直,且对其进行固定,避免底座浇筑混凝土施工时凸形挡台模板(Ω型模板)变形,导致底座板间的缝倾斜侵入CA砂浆面域,从而造成的返工。

(八)凸形挡台钢筋绑扎在底座钢筋上,施工现场凸形挡台钢筋绑扎时,必须绑扎牢固,避免底座混凝土振捣时凸形挡台钢筋下降或倾斜,露出底座外的钢筋高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造成返工。

(九)底座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底座表面高程施工误差,确保砂浆调整层的厚度。

(十)轨道板施工时,要严格控制轨道板表面高程,尽量控制不出现正误差,以保证充填式垫板4mm的高度,若没有预留则到后期精调时非常困难。

(十一)灌注砂浆调整层及凸形挡台树脂材料时,每个班次应做好验收试件,以备验收。灌注过程中应避开明火及热源。

(十二)砂浆调整层和凸形挡台树脂材料的拌制与灌注施工过程中,均应满足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标准。

(十三)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板式轨道的排水系统,确保曲线地段板缝处排水通道的畅通。底座施工时,底座板面上CA砂浆两侧的排水坡必须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十四)轨道施工应认真做好过程质量控制,确保每一道工序达到要求后,方能进行后续作业。

(十五)每道工序作业时,应采取措施保护完工部分的轨道部件,防止人为因素造成浪费和返工。

(十六)大跨度连续梁桥上轨道板布置根据连续梁设计梁长计算,底座施工时,

第 - 21 - 页

应实际测量梁缝宽度和梁长,当现场实际梁长与图示设计梁长不一致时,应根据实际梁长及实测梁缝宽度调整轨道板和板缝,桥梁内各轨道板间板缝宽度应在60~90mm之间;为了保证梁缝处扣件间距不超过最大控制值,当实测梁缝宽度大于控制梁缝宽度时,应根据实测梁缝宽度计算底座悬出长度,底座按其长度悬出梁端。

(十七)大跨连续梁两侧梁缝宽度通常较大,为了保证梁缝处扣件间距不超过最大控制值,减小梁体收缩徐变引起的梁体缩短、梁缝增大,本线沈哈段大跨连续梁施工时应按桥梁专业要求对梁进行超打(延长),以平衡收缩徐变引起的梁体缩短,从而缓解梁缝增大的影响。梁缝处轨道采取的设计措施均与此设计要求相匹配,因此,各种跨度连续梁应严格按照桥梁专业相关文件及技术要求对梁体进行超打(延长)。

(十八)连续梁及大跨度特殊梁跨桥梁轨道板布置与连续梁及相邻简支梁跨度、支座布置相关,当现场桥梁支座布置与设计图不符时,轨道布置相应进行调整。 (十九)由于本线部分无填土箱型桥,早期暂定的轨道结构高度为766mm(包含保护层厚110mm),部分无填土箱型桥按此高程进行了施工,轨道结构高度确定为687mm后,取消了保护层,该部分箱型桥底座厚度并非标准厚度200mm,施工中应以轨面高程为准,轨道高程差值通过底座厚度补偿或调整。底座施工前事先测量梁面标高,平整度较差时应加密测点。在钢筋绑扎过程中,根据测量结果将底座及凸形挡台钢筋调高至设计位置。施工中应重点控制好底座顶面高程以及凸台位置及与高程。

(二十)本线早期预制的32m简支梁与目前采用的32m标准简支梁梁高及梁面形式存在差异。早期预制的32m简支梁梁面无砟轨道底座范围为人字坡,两列排水,因此,在轨面高程不变的情况下早期预制的32m简支梁内轨处梁面高程较标准梁高36mm,该处无砟轨道底座厚度相应减少36mm,另外梁面无砟轨道底座范围为2%人字坡,底座内侧边缘底座最小厚度相应减少49mm。因此要求本线沈哈段早期预制的32m简支梁宜铺设于直线地段。铺设于曲线上时,应保证底座最小厚度满足设计要求。详见相关会议纪要。施工中应以轨面高程为准,轨道高程差值通过底座厚度补偿或调整。底座施工前事先测量梁面标高,平整度较差时应加密测点。在钢筋绑扎过程中,根据测量结果将底座及凸形挡台钢筋调高至设计位置。

同时早期预制的32m简支梁梁面没有设置预埋套筒或预埋钢筋,因此梁面与轨

第 - 22 - 页

道底座的连接钢筋需要采用后期植筋的方式设置,32m简支梁上连接钢筋的布置、位置、钢筋直径及埋深按照“哈大客专沈哈施轨02-01b”执行,采用的后期植筋方式、产品的力学性能及技术指标应达到预埋套筒相应技术指标的要求。

(二十一)目前,无砟轨道相关规范调整更新较快,施工及监理单位应密切关注相关规范的调整以及新规范、标准的变更,发现问题应及时与设计方联系。

(二十二)其他未尽事宜按现行规范执行。 八、其他说明

(一)、施工图完成后轨道变更设计见相关的技术通知单及工作联系单及变更设计施工图。

(二)施工准备过程中发现文件图纸中有任何疑问,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重要部位有疑问应以书面形式提出确认。

(三)产品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轨道板、扣件、道岔等重要产品,到场后应根据相应技术条件逐项进行检查、验收,不符合规定的产品不得上道使用。以往的个别项目产品到场后未进行验收,上道后质量问题及责任无法划分,或者未按技术要求加工,上道后再补救,导致工程质量下降。

(四)施工组织、物流安排中,尽量避免在已施工完成的轨道板上堆放物资、材料,否则,对道床、轨枕、轨道板造成较大破环。

(五)无砟轨道应由专业化队伍施工,施工单位应加强技术管理,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施工队伍的培训,关键工序经专业技能考核合格的人员方能上岗。 (六)施工质量是决定无砟轨道工程成败的关键,在施工中应做好质量控制,附件一中列出了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在施工中应高度重视,积极吸取总结成功的施工经验,高标准,严要求保证工程质量。

附件一: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一、底座与凸形挡台 1、 常见质量问题

底座和凸形挡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控制按常规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法进行,关键是保证施工精度。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如下:

第 - 23 - 页

(1)底座顶面高程控制不到位,无法满足验标要求,甚至不能满足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厚度的要求。

(2)凸形挡台钢筋预留高度不足,位置发生偏移,无法满足结构受力和保护层厚度要求。

(3) 凸形挡台与底座端部不对齐,凸形挡台底部受力面积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2、控制措施

(1) 底座顶面高程不到位主要是因为在混凝土浇筑和收面时控制不到位,主要控制方法为:

1)以模板顶面控制混凝土面标高,利用刮尺刮平,同时以拉线或粘贴胶带的方法标识出设计反坡排水位置。

2)按照不同的施工方法,严格控制混凝土坍塌度。直接浇筑时,混凝土坍塌度控制14cm以内,泵送时以不超过18cm为宜。

3)在混凝土表干后开始收面,避免过早收面对混凝土产生扰动导致混凝土下滑。 4)加强监控,混凝土浇筑后应立即复测其顶面高程,测点布置在底座的四个角点位置,高度不足时应补充混凝土,反之应舀出并重新刮平。

(2)由于梁面标高误差和不平整,容易导致凸形挡台钢筋预留高度不足,同时混凝土浇筑时所产生的冲击力易导致凸形挡台钢筋发生位移,偏离设计位置,主要控制方法为:

1)事先测量梁面标高,平整度较差时应加密测点。在钢筋绑扎过程中,根据测量结果将凸形挡台钢筋调高至设计位置。

2)凸形挡台钢筋绑扎时将竖向钢筋与底座钢筋焊连,浇筑混凝土前用铝合金方管穿插固定在底座模板上。混凝土入模时卸料高度控制在50cm以内。

(3)由于放样失误或固定不到位等原因,凸形挡台的位置容易发生偏移,主要控制方法为:

1)采用全站仪测出凸形挡台的中心位置,并引出其轮廓线。

2)在梁端的底座之间打入木楔,半圆形凸形挡台端模支立在木楔上,其内缘与底座端部对齐。

3)凸形挡台模板安装到位后用锚固钢筋固定,防止混凝土振捣时模板发生移动、偏

第 - 24 - 页

位、倾斜。 二、 轨道板铺设 1、常见质量问题

(1) 轨道板在运输、吊装过程中易受损,施工中易受到污染。 (2)轨道板状态调整不到位,调整后受到破坏。 2、 控制措施 (1)成品保护

1)运输过程中,轨道板上下对齐,支垫方木位于吊装孔位置且上下对正。 2)吊装时设专人指挥,确保轨道板与周边结构保持足够的距离,不发生磕碰。 3)安装轨道板的过程中,落板时设专人用长木条在凸形挡台周围的间隙进行防护。 4)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凸形挡台树脂灌注和桥面系、防水层、保护层施工时,对相应工位的轨道板进行覆盖保护。

5)轨道板出厂前采用胶带封住所有预埋套管,防止落入杂物。 (2 )轨道板状态

1)制作三角规标定台,标定台的基础需牢固坚实,其支座顶面高程相互间较差应控制在0.1mm以内,配备20mm、50mm和100mm三种标准块。每班作业前检查三角规状态,分别测试三角规超高为0mm、20mm、50mm、100mm和与板面高差20mm的情况,调整三角规气泡归零。

2)轨道板的空间状态是铺装质量控制的关键,一方面依据轨道板中心线和两凸形挡台上的基准器来控制轨道板的横向,另一方面根据凸形挡台纵距控制板位,同时借助吊架和支撑螺栓,精确控制横坡,三个方向需反复多次调整。

3)轨道板状态调整完毕后,对前后2块板进行高低和左右关联检查,偏差均不得超过2mm。

4)对调整好的轨道板设置防护标识,严禁踩踏。 三、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和凸形挡台树脂灌注 1、 常见质量问题

(1) 灌注袋铺设位置不准确,灌注后灌注袋切线与轨道板边水平距离超出验收标准要求。

第 - 25 - 页

(2) 灌注袋铺设时未彻底展平,灌注砂浆后,灌注袋产生褶皱和扭曲等不良现象。 (3) 砂浆温度和流动度不合格,导致砂浆报废。

(4) 砂浆灌注量过大,导致轨道板发生“漂浮”,或灌注量不足,板下未填充饱满。 (5) 凸形挡台树脂易受雨水、杂物污染。 2、控制措施 (1)灌注袋铺设

1)根据板下间隙大小,选择厚度合适的灌注袋,铺设时使灌注袋在轨道板四周的露出量基本均匀一致。

2)灌注袋铺设时拉伸平整,采用木楔压紧,砂浆到达时抽出。 (2)砂浆搅拌

1)对砂浆材料进行温度管理,采用覆盖、遮阳等方法,确保砂浆温度符合要求。 2)砂浆拌制时制定专用表格,对投入的原料逐项进行确认,防止漏投料或投料顺序不对。

3)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前严格按照技术条件要求进行各项检测,不合格的砂浆不得灌注。 (3) 砂浆灌注

1)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施工的专业性非常强,需要经验丰富的作业工人操作,施工中将注入、观察和挤浆的操作人员严格固定,不得随意更换。

2)事先测量相邻轨道板的位置关系,灌注过程中严格监视轨道板状态,以相邻轨道板关系和螺栓松动作为双控指标。

3)每一块轨道板下应连续灌注,设专人负责挤浆,确保轨道板和砂浆密贴,必要时可增加挤浆次数。

4)准备防雨棚布或薄膜,下雨前对还未凝固的砂浆进行覆盖,坚持雨天不施工。 (4)凸形挡台树脂

1)凸形挡台树脂灌注袋粘贴时,用木条在板壁和凸形挡台壁上刮平灌注袋,消除灌注袋的褶皱和间隙,保证树脂灌注袋和板壁及凸形挡台壁密贴。

2)树脂灌注后,用细木条沿板壁和凸形挡台壁搅动几下,排除粘在侧壁上的气泡。 3)灌注袋粘贴好和树脂灌完后,采用薄膜覆盖。

第 - 26 - 页

第 - 27 -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