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动物繁殖学模拟试题

来源:伴沃教育


动物繁殖学模拟试题(1)(总16

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动物繁殖学模拟试题(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乏情

2、精液的冷冻保存 3、精子获能 4、胚胎移植 5、不返情率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精细管上皮可分为产生精子的_______________和具有支持营养作用的__________两种类型。

2、母畜的初配适龄应根据生长发育情况而定,一般在________以后,但在开始配种时的体重应不低于其成年群体平均体重的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含有卵泡腔,称为有腔卵泡。

4、精清中的糖类主要是___________,是精子可利用的主要能源之一,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人和反刍家畜的精清中含量较高。

5、公畜第一次能够释放出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年龄称为___________。 6、精子密度的检查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方法。

7、安装假阴道时,假阴道内胎的温度因公畜而异,一般控制在__________℃。

8、分娩过程一般划分为三个时期,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9、排卵控制包括控制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方面。

10、繁殖成活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占________________的百分率。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精子获能、受精和卵裂的场所为( )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阴道 2、能够溶解黄体、促进子宫收缩的激素称为( ) A、LH B、FSH C、PG D、GnRH 3、下列哪个激素来源于下丘脑( )

A、LH B、FSH C、PMSG D、GnRH 4、根据生殖激素的化学性质,孕激素属于( )

A、多肽激素 B、蛋白质激素 C、类固醇激素 D、脂肪酸类激素

5、( )的发情期较其他动物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LH分泌是在排卵前数天开始慢慢上升,逐渐形成高峰,然后降低,持续10天。

A、牛 B、猪 C、马 D、羊

6、用伊红——苯胺黑染色进行死活精子百分率检查时,测得的结果要比实际活率高,因为( )

2

A、直线前进运动的精子着色,其他失去正常运动能力的尚未死亡的精子也着色

B、直线前进运动的精子着色,其他失去正常运动能力的尚未死亡的精子

不着色

C、直线前进运动的精子不着色,其他失去正常运动能力的尚未死亡的精

子着色

D、直线前进运动的精子不着色,其他失去正常运动能力的尚未死亡的精子也不着色

7、常温状态下保存的精液由于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因此必须加入( )

A、缓冲物质 B、抗冻物质 C、抗菌物质 D、激素类物质 8、羊的胎盘类型属于( )

A、上皮绒毛膜型胎盘 B、结缔组织绒毛膜型胎盘

C、内皮绒毛膜型胎盘 D、出血绒毛膜型胎盘

9、分娩的发动是由复杂的内分泌、神经和机械因素相互调节剂母体和胎儿共同参与王成的。目前认为,( )对触发分娩起着重要作用。

A、母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B、胎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C、机械刺激 D、胎盘变性

10、射精部位因公母畜生殖器官的解剖构造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 )属于子宫射精型家畜。

A、羊 B、猪 C、牛 D、兔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母禽发情周期中发情的激素调节有哪些?

2、温度是如何影响精子的运动和代谢活动的?

3、以奶牛为例,简述如何做好家畜的适时输精工作。 4、催产素分泌和释放部位是什么?生理作用有哪些

动物繁殖学模拟试题(1)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乏情:指到达初情期的雌性动物不出现发情周期的现象,称为乏情。 2、精液的冷冻保存:是指将采集到的新鲜精液,经过特殊处理后,主要利用液态氮(-196℃)作为冷源,已冻结的形式保存于超低温环境下,进行长期保存的方法。

3、精子获能:哺乳动物的精子在受精前,必须在雌性生殖道内经历一段时间以后,在形态和生理生化上发生某些变化,才具有受精能力的现象。

4、胚胎移植:是将从良种母畜体内取出的早期胚胎,或者是由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获得的胚胎,一直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畜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为新个体。

3

5、不返情率:是指配种后某一定时间内,不再表现发情的母畜数占配种母畜数的百分率。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精细胞 支持细胞 2、性成熟期 70% 3、三级卵泡 成熟卵泡 4、果糖 精囊腺

5、初情期 6、目测法 计数法 光电比色计测定法 7、38~40 8、开口期 产出期 胎衣排出期

9、排卵时间 排出数目 10、本年度内成活仔畜数 上年度终适繁母畜数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B 2、C 3、D 4、C 5、C 6、D 7、C 8、B 9、B 10、B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答:在发情季节,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纤维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沿着垂体的门脉循环运送到垂体前叶,调节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垂体前叶分泌的FSH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卵巢,促进卵泡发育,同时由垂体前叶分泌的LH和FSH协同作用,促进卵泡进一步发育并分泌雌激素。

雌激素又与FSH发生协同作用,促进了卵泡的生长,同时增加了雌激素的分泌量。

这些雌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被输送到中枢神经系统,在少量孕酮的协同作用下,中枢神经才能接受雌激素的刺激,引起母畜发情。

2、答:体外保存的精子,一般在37~38℃温度下,在一定时间内可保持正常的代谢和运动状态。高于此温度,精子的活动能力和代谢作用加强,但也加速了精子的衰老和死亡过程,55℃左右瞬间死亡。

精子在体外保存,一般比较适应于低温环境,当精液经过适宜的稀释、缓慢的降温处理,在0~5℃温度下,精子的代谢活动和运动能力受到抑制,使之产生假死或休眠状态,当温度恢复时精子仍保持活动能力。精子的这种由假死状态恢复正常活动的能力称为精子复苏。

如果精液从37~38℃急剧下降到10℃以下时(超过20℃),精子因受温度冲击后,即使当温度再回升到37~38℃,仍呈现不可逆地丧失活动能力,这种现象称其为精子的冷休克或低温打击。

3、答:适宜的输精时间通常是根据母畜发情鉴定的结果来确定,但应考虑其排卵时间和精子获能时间、精子在母畜生殖道内维持受精能力时间、卵子维持受精能力时间、精液类型等因素,以利于精子和卵子的结合。

奶牛的发情周期平均是21天左右(18~24天),发情时间较短(6~18小时),排卵一般发生在发情结束后10~16小时,因此准确的发情鉴定、适时输精是提高受胎率的保证。实践表明,母牛在早上接受爬跨,可当日下午输精,如果次日早晨仍接受爬跨则应在输精一次;母牛在下午或傍晚接受爬跨,可于

4

第二天早晨输精。一般间隔8~10小时进行第二次输精。一次输精剂量的冷冻精液有效精子数,颗粒型为1200万以上,细管型为1000万以上,安瓿型为1500万以上。

4、答: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神经垂体释放。 催产素的主要生理功能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催产素可以刺激哺乳动物乳腺导管肌上皮细胞收缩,导致排乳。在生理条件下,催产素的释放是引起排乳反射的重要环节。当幼畜吮乳时,生理刺激传入脑区,引起下丘脑活动,进一步促进神经垂体呈脉冲性释放催产素。在给奶牛挤奶前按摩乳房,就是利用排乳反射引起催产素水平升高而促进乳汁排出。

(2)催产素可以强烈地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是催产的主要激素。母畜分娩时,催产素水平升高,使子宫阵缩增强,迫使胎儿从产道产出。产后幼畜吮乳可加强子宫收缩,有利于胎衣排出和子宫复原。

(3)催产素可引起子宫分泌前列腺素F2α,引起黄体溶解而诱导发情。 此外,催产素还具有加压素的作用,及具有抗利尿和使血压升高的功能。

动物繁殖学模拟试题(2)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生殖激素

2、精细管上皮周期 3、精子活率 4、卵裂 5、胚胎分割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精细管上皮可分为产生精子的__________和具有支持营养作用的________两种类型。

2、___________的英文缩写为________,由动物机体的_________合成分泌,_______释放。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子宫收缩、排乳和溶解黄体作用。

3、雌激素对_________和_________具有正负反馈作用。

4、精子的运动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动方式,只有______的精子才是正常精子,具有受精能力。

5、利用液态氮进行精液的冷冻保存的温度为________℃。

6、目测法检查精子活率时(采用十级评分制),一般新鲜精液活率为_________,应用新鲜精液人工授精的精子活率要求不低于________。

7、公畜射精后,精子在母畜(以牛、羊为例)生殖道的运行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道“栅栏”对精子进行筛选。

8、情期受胎率表示___________占_______________的百分率。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精子最后成熟的部位为( )。

5

A、睾丸 B、副性腺 C、附睾 D、阴茎 2、母畜的初配适龄应根据具体生长发育情况而定,( )。

A、一般在性成熟期之前,而且开始配种时的体重应大于其成年群体平均体重的 70%

B、一般在性成熟期以后,而且开始配种时的体重应大于其成年群体平均体重的 70%

C、一般在性成熟期之前,而且开始配种时的体重应低于其成年群体平均体重的 70%

D、一般在性成熟期以后,而且开始配种时的体重应低于其成年群体平均体重的 70%

3、公羊效应是指经常与公羊混养的母羊与长期隔离的母羊相比,其发情期( )。

A、相同 B、长 C、短 D、不确定

4、精子在睾丸的精细管中,由一个A1型活动的精原细胞经过增殖、生长、成熟分裂及变形等阶段,最后形成精子这一过程所需的时间,称为( )。

A、精细管上皮周期 B、精子发生周期 C、精细管上皮波 D、精子发生过程

5、骨盆轴是通过骨盆腔中心的一条假想线,( )。 A、骨盆轴越短,越直,胎儿通过就越容易 B、骨盆轴越长,越直,胎儿通过就越容易 C、骨盆轴越短,越曲折,胎儿通过就越容易 D、骨盆轴越长,越曲折,胎儿通过就越容易 6、马的胎盘类型属于( )。

A、弥散型胎盘 B、子叶型胎盘 C、带状胎盘 D、圆盘状胎盘 7、通过显微操作将早期胚胎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构建新合子的生物技术称为 ( )。

A、胚胎细胞核移植 B、体细胞核移植 C、哺乳动物转基因技术 D、胚胎移植

8、本年度内成活仔畜数占上年度终适繁母畜数的百分率称为( )。 A、情期受胎率 B、总受胎率 C、繁殖率 D、繁殖成活率 9、公禽生殖器官中没有哺乳动物所具有的( )。

A、睾丸 B、附睾 C、副性腺 D、输精管

10、能够促进腺垂体释放促黄体素和促卵泡素的激素为 。 A、OXT B、PMSG C、PRL D、GnRH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LH的来源、化学特性和生理功能,以及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2、人工授精的意义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3、早期胚胎发育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4、何为发情正常发情时有哪些主要的行为变化

6

动物繁殖学模拟试题(2)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生殖激素:与动物性器官、性细胞、性行为等的发生和发育以及发情、排卵、妊娠、分娩和泌乳等生殖活动有直接关系的激素,统称为生殖激素。

2、精细管上皮周期: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在精细管同一部位连续出现两次相同类型细胞组合的间隔时间,称为精细管上皮周期。

3、精子活率:精子活率是指精液中直线前进运动的精子数占总精子数的百分比。

4、卵裂:受精卵即合子形成后按一定规律进行多次重复分裂,称为卵裂。 5、胚胎分割:胚胎分割是运用显微操作系统将哺乳动物附植前胚胎分成若干个具有继续发育潜力部分的生物技术,运用胚胎分割可获得同卵孪生后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精细胞 支持细胞

2、催产素 OXT 下丘脑 神经垂体 3、下丘脑 垂体

4、直线前进运动 圆周运动 原地摆动 直线前进运动 5、—196

6、0.7~0.8 0.6

7、子宫颈 宫管连接部 输卵管壶峡连接部 8、妊娠母畜头数 配种情期数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 2、B 3、C 4、B 5、A 6、A 7、A 8、D 9、C 10、D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答:促黄体素(LH)由腺垂体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质激素。 其生理功能为:

对于雄性动物,LH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合成并分泌雄激素,并可促进副性腺的发育和精子的成熟。

对于雌性动物,LH的生理作用主要为①在FSH作用的基础上促进卵泡生长发育,并触发排卵。②促进黄体形成并分泌孕酮。③刺激卵泡膜细胞分泌雄激素,并在LH的作用下转变为雌激素。

其生产应用主要为:

LH和FSH合用可诱发母畜卵泡生长发育、发情和排卵。LH可用于治疗卵泡囊肿、排卵障碍和黄体发育不全,可以维持妊娠。

2、答:人工授精的意义包括:

(1)有效地改变动物的配种过程,提高优良种公畜的配种效能和种用价值,扩大配种母畜头数。

(2)加速动物品种改良,促进育种工作进程。

(3)减少了种公畜的饲养头数,节约饲养管理费用。

7

(4)只有健康的公畜生产的精液才能进行人工授精,公、母畜不接触,因而可防止因公畜传播的各种疾病,特别是生殖道疾病的传播。

(5)人工授精所用的精液均经过品质评定,对母畜经过发情鉴定,掌握适宜的配种时间,有利于提高母畜的受胎率。

(6)精液可以长期保存和运输。 人工授精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人工授精技术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种公畜进行严格的健康检查和遗传性能鉴定,防止遗传缺陷和某些通过精液传播疾病的扩散和蔓延,以及受胎率下降等问题的发生。

3、答:根据形态特征可将早期胚胎的发育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桑椹胚、囊胚和原肠胚。各阶段特点如下:

(1)桑椹胚:此时合子在透明带内进行卵裂,呈几何级数增加。卵裂球大约增到16~32细胞期后,细胞从球形变为楔形,形似桑椹状,称为桑椹胚。

这时期的桑椹胚及进一步发育的囊胚一直呈游离状态,与母体没有建立固定的关系,所以,可利用这个特点进行胚胎移植工作。

(2)囊胚:桑椹胚继续发育,细胞开始分化,胚胎的一端,细胞个体较大,密集成团称为内细胞团,将发育为胚体;另一端,细胞个体较小,只延透明带的内壁排列扩展,这一层细胞称为滋养层,将发育为胎膜和胎盘(工分)。在滋养层和内细胞团之间出现囊胚腔,这一发育阶段的胚胎称囊胚。

囊胚初期,细胞束缚于透明带内,随后囊胚进一步扩大,逐渐从透明带中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做“孵化”。

(3)原肠胚:胚泡进一步发育,滋养层细胞退化,内细胞团裸露出来成为胚盘。在胚盘的下方衍生出内胚层,它沿着滋养层的内壁延伸、扩展,衬附在滋养层的内壁上,这时的胚胎称为原肠胚。在内胚层的发生中,除绵羊是由内细胞团分离出来外,其它家畜均由滋养层发育而来。

原肠胚进一步发育,原来的滋养层变成外胚层,在外胚层和内胚层之间出现中胚层;中胚层进一步分化为体壁中胚层和脏壁中胚层,两个中胚层之间的腔隙,构成以后的体腔。三个胚层的建立和形成,为胎膜和胎体各类器官的分化奠定了基础。

4、答:母畜达到一定的年龄时,由卵巢上的卵泡发育引起的、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调控的一种生理现象称为发情。

雌性动物的发情是在卵泡分泌的雌激素和少量孕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性兴奋。其外观表现为兴奋不安、食欲减退、鸣叫、喜接近公畜、举腰弓背、频繁排尿,或到处走动,愿意接受雄性交配,甚至爬跨其他雌性动物或障碍物。

雌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作用需要少量孕激素的参与才能引起行为变化。雌性动物第一次发情时,由于卵巢没有黄体,血液中孕激素水平较低,常常发生安静发情,即只排卵而不表现发情征状。

动物繁殖学模拟试题(3)

8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发情周期 2、受精

3、胚胎细胞核移植 4、自发性排卵 5、精子畸形率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公畜的副性腺包括 、 和 。

2、精子发生过程包括 _________ 、 _

_____ 、 ___________ 和 的发育过程。

3、液态精液保存是指精液稀释后,保存温度在 以上,以液态形式作短期保存。

4、精子活率的检查主要有 和 二种方法。

5、妊娠是由 开始,经

过 、 、 ,直至分娩为止的生理过程。

6、断奶成活率是指 占 的百分率。

7、母禽性成熟的主要特征是 。

8、 的英文缩写为 ,由动物机体的 分泌,主要生理作用是促使卵泡发育和成熟,促进精子发生。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生殖激素的化学性质,前列腺素属于 。 A、多肽激素 B、蛋白质激素 C、类固醇激素 D、脂肪酸类激素

2、下列动物中, 属于诱发性排卵。 A、牛 B、猪 C、兔 D、羊

3、一般在酸性环境对精子的代谢和运动有 作用,在碱性环境对其有 作用。

A、促进 促进 B、促进 抑制 C、抑制 抑制 D、抑制 促进 4、牛的胎盘类型属于 。

A、上皮绒毛膜型胎盘 B、结缔组织绒毛膜型胎盘 C、内皮绒毛膜型胎盘 D、出血绒毛膜型胎盘

5、猪、马、奶牛、山羊的发情周期平均为 。 A、17d B、21d C、27d D、32d

6、在母畜发情周期的调节中,雌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具有 作用。

9

A、不产生 B、正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 D、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

7、精子刚在睾丸产生后 。 A、便具有运动能力和受精能力 B、不具有运动能力和受精能力 C、便具有运动能力,但不具有受精能力 D、便具有受精能力,但不具有运动能力

8、精液常温保存的温度一般是 ℃。 A、0~15 B、15~25 C、25~35 D、35~45

9、将从良种母畜体内取出的早期胚胎,或者是由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获得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畜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为新个体,这种繁殖技术称为 。

A、胚胎细胞核移植 B、体细胞核移植 C、哺乳动物转基因技术 D、胚胎移植

10、在正常精液中,各种动物精液中精子畸形率一般不应超过 。

A、20% B、40% C、60% D、80%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影响母畜发情周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安装假阴道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家禽与哺乳动物排卵的区别是什么?

4、详述PRL的来源和生理功能。

动物繁殖学模拟试题(3)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发情周期:母畜自第一次发情后,如果没有配种或配种后没有受胎,则每隔一定时期便开始下一次发情,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直到性机能停止活动的年龄为止。这种周期性活动称为发情周期。

2、受精:是雌雄动物交配(或人工受精)后,雄性配子(精子)与雌性佩兹(卵子)两个细胞相融合形成一个新的细胞,即合子的过程。

3、胚胎细胞核移植:又称胚胎克隆,它是通过显微操作将早期胚胎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构建新合子的生物技术。

4、自发性排卵:卵泡成熟后便自发排卵和自动生成黄体称为自发性排卵。 5、精子畸形率:指雄性动物精液中畸形精子数占精子总数的百分率。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

10

2、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精母细胞的成熟分裂,精细胞的变形,精子形成 3、0℃

4、目测法,死活精子百分率

5、卵细胞受精,受精卵卵裂,胚胎发育,胎儿阶段 6、断奶时成活仔畜数,出生时活仔畜总数 7、排卵及产蛋

8、促卵泡素,FSH,腺垂体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D 2、C 3、D 4、B 5、B 6、D 7、B 8、B 9、D 10、A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答:影响雌性动物发情周期的因素很多,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饲养管理水平等。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影响发情周期的主要因素。不同动物种类、同种动物不同品种以及同一品种不同家系或不同个体间的发情周期长短各异。 (2)环境因素

a、光照:通常,光照对长日照动物的发情具有刺激作用,而对短日照动物的发情则具有抑制作用。

b、气温和湿度:气温几乎对所有动物的发情都有影响,适宜的温度促进雌性动物发情。

(3)饲养管理水平

饲养管理水平对发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营养水平及某些营养因子对发情的调控。一般来说,适宜的饲养管理水平有利于动物的发情,饲养水平过高或过低,导致动物过肥或过瘦,均可影响发情。

2、答:(1)温度 假阴道内胎的温度因公畜而异,一般控制在38~

40℃。可通过注入相当于假阴道内外壳容积2/3的温水来保持。集精杯也应保持在34~35℃,以防止射精后因温度变化对精子的影响。

(2)压力 借助注水和空气来调节假阴道的压力。以假阴道内胎口处形成Y形,即呈现3个饱满的瓣表示压力合适。

(3)润滑度 用消毒的润滑剂对假阴道内表面加以润滑,涂抹部位是假阴道全长的1/3~1/2处至开口外围。

另外,还要注意凡是接触精液的部分均需严格消毒。外壳、内胎、集精杯不能有裂隙或漏水、漏气。

采精前,假阴道入口处用消毒过的纱布2~4层盖住,防止污染。一般将装好的假阴道放入40~42℃的恒温箱内,以免采精前温度下降。

3、答:家禽的排卵一般认为是当卵黄达到成熟时,则从卵泡表面的一条无血管区“卵带区”破裂排出。卵母细胞从发育到排卵,一般需要7~10d。

对于家禽排卵,由垂体前叶分泌的促黄体素(LH)是引起成熟卵泡排卵和黄体分泌孕酮的主要激素。由于家禽排卵后没有真正的黄体形成,因此将引起

11

家畜排卵的激素(LH)称为排卵诱导素(OIH)。OIH的作用是使卵泡表面的微血管和部分血管萎缩变白,使得卵袋区扩大,OIH在排卵前形成高峰,即OIH峰。同时又由于前列腺素(PG)的作用引起卵泡膜强烈收缩,使膜纤维张力增加,以及在酶的作用下,共同促使卵带破裂排卵。

家禽与哺乳动物不同,排卵后破裂的卵泡膜皱缩成一薄壁空囊,附在卵巢上,能分泌激素,但不能形成黄体。到排卵后的第6~10d皱缩成残迹,一个月左右消失。

4、答:促乳素又名催乳素(PRL),是由腺垂体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 其生理功能为:

(1)PRL与雌激素协同作用,维持乳腺管道系统的发育;与雌激素、孕酮共同作用,维持乳腺腺泡系统的发育。对已具备泌乳条件的哺乳动物,可以激发和维持泌乳功能。

(2)在鼠类和绵羊中,PRL具有促进和维持黄体分泌孕酮的作用。 (3)PRL可以增强雌性动物的母性行为。 (4)抑制性腺机能。

动物繁殖学模拟试题(4)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配子的运行 2、人工授精 3、妊娠识别 4、繁殖障碍 5、产蛋周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次级卵母细胞第二次成熟分裂后,分裂成为 和 。

2、精子运动的特点(向性)包括 、 和 。

3、根据形态特征可将早期胚胎的发育分为 、 和 三个阶段。

4、母禽的生殖器管包括 和 两大部分。

5、睾丸的机能主要为 、 和 。

6、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英文缩写为 ,由动物机体的 分泌,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腺垂体释放 和 。

7、精液稀释液中的保护性物质主要包括 、 和 等几类。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

1、能够与雌激素协同作用于发情行为,抑制子宫收缩,促进子宫腺体和乳腺泡发育,对促性腺激素有抑制作用的激素称为 。

A、LH B、FSH C、P4 D、GnRH 2、根据生殖激素的化学性质,雌激素属于 。 A、多肽激素 B、蛋白质激素 C、类固醇激素 D、脂肪酸类激素

3、下列卵泡中, 含有卵泡腔,称为有腔卵泡。

A、原始卵泡 B、初级卵泡 C、次级卵泡 D、三级卵泡 4、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在精细管 部位连续出现两次 类型细胞组合的间隔时间,称为精细管上皮周期。

A、同一 相同 B、同一 不同 C、不同 不同 D、不同 相同

5、根据各种母畜的骨盆特点,下列哪种家畜的分娩难易程度较难 。 A、马 B、猪 C、牛 D、羊 6、精子发生的场所是 。 A、睾丸固有鞘膜 B、睾丸中的精细管 C、附睾头 D、附睾体

7、根据生殖激素的化学性质,孕激素属于 。 A、多肽激素 B、蛋白质激素 C、类固醇激素 D、脂肪酸类激素

8、在精子的刺激下, 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并迅速与精子结合而受精。

A、卵原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卵母细胞 D、卵泡细胞

9、绵羊的发情周期平均为 。

A、17d B、21d C、27d D、32d

10、精子活率是指精液中 的百分比。 A、原地摆动的精子数占总精子数 B、圆周运动的精子数占总精子数 C、直线前进运动的精子数占总精子数 D、直线前进运动的精子数占所有运动的精子数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卵子的形态和基本结构。

2、简述母畜发情周期中发情的激素调节。 3、胚胎移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简述公畜繁殖障碍的主要表现。

动物繁殖学模拟试题(4)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配子的运行:指精子由射精部位(或输精部位)和卵子由卵巢排出后到达受精部位(输卵管壶腹)的过程。

13

2、人工授精:是以人为的方法,使用器械采集雄性动物的精液,再用器械把经特定处理后的精液输入到雌性动物生殖道的特定部位,以代替雌、雄动物的自然交配而繁殖后代的一种繁殖操作技术。

3、妊娠识别:哺乳动物卵子受精以后,妊娠初期,胚胎产生的某种化学因子(激素)作为妊娠信号传递给母体,母体对此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识别和确认胚胎的存在,为在胚胎和母体之间建立生理和组织联系做准备,这一过程称为妊娠识别。

4、繁殖障碍:是指雄性或雌性动物生殖机能紊乱和生殖器官畸形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殖活动异常的现象,如公畜性无能,精液品质降低或无精;母畜乏情、不排卵、胚胎死亡、流产和难产等。

5、产蛋周期:母禽连续数天产蛋(连产)后,会停止1天或数天(间歇),再连续产蛋数天,这种周期性的现象称为产蛋周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卵细胞(卵子),第二极体 2、向逆流性,向触性,向化性

3、桑葚胚,囊胚,原肠胚

4、卵巢,输卵管

5、生精机能,分泌雄激素,产生睾丸液 6、GnRH,下丘脑,促黄体素,促卵泡素 7、缓冲剂,抗冻物质,抗菌物质)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 2、C 3、D 4、A 5、C 6、B 7、C 8、B 9、C 10、A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答:哺乳动物的正常卵子为圆形。其结构包括放射冠、透明带、卵黄膜及卵黄等部分组成。

(1)放射冠:卵子周围致密的颗粒细胞呈放射状排列,故名放射冠。放射冠细胞的原生质伸出部分穿入透明带,并与存在于卵母细胞本身的微绒毛相交织。

(2)透明带:位于放射冠和卵黄膜之间的均质而明显的半透膜。 (3)卵黄膜:卵黄外周包被卵黄的一层薄膜。

(4)卵黄:位于卵黄膜内部的结构,外被卵黄膜,内含卵核。雌性动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就分布在核内。

2、答:在发情季节,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纤维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沿着垂体的门脉循环运送到垂体前叶,调节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垂体前叶分泌的FSH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卵巢,促进卵泡发育,同时由垂体前叶分泌的LH与FSH协同作用,促进卵泡进一步发育并分泌雌激素。

14

雌激素又与FSH发生协同作用,从而使卵泡颗粒细胞的FSH和LH的受体增加,于是就使得卵泡对于这两种促性腺激素的结合性增强,因而促进了卵泡的生长,同时增加了雌激素的分泌量。

这些雌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被输送到中枢神经系统,在少量孕酮的协同作用下,中枢神经才能接受雌激素的刺激,引起母畜发情。

3、答:

(1)胚胎移植前后所处环境的同一性,即供、受体母畜生理环境和胚胎发育阶段相适应。

1)供体和受体在分类学上的相同属性; 2)受体和供体在生理发育时间上的同期性;

3)移植后的胚胎与移植前的胚胎所处空间环境的相似性。

(2)胚胎收集和移植的期限不能超过周期黄体退化的时间,否则胚胎便会在供体母畜的子宫内附植,难以收集。受体母畜接受胚胎移植的时间应与供体收集胚胎的时间相吻合,供受、体的发情时间相差一般不应超过24h。

(3)在胚胎移植全部过程中,胚胎不应受到任何不良因素(物理、化学、微生物、低温或高温)的影响而降低生活力。移植前胚胎需经专业人员鉴定、评定等级,鉴别受胎能力。

4、答:

(1)遗传性繁殖疾病:主要包括隐睾、睾丸发育不全、染色体畸变; (2)免疫性繁殖障碍:主要为精子易发生凝集反应;

(3)机能性繁殖障碍:主要包括性欲缺乏(阳萎)和交配困难;

(4)精液品质不良:主要表现为射精量少,无精子、死精子、精子畸形和活力不强等。此外,精液中带有脓汁、血液和尿液等,也是精液品质不良的表现;

(5)生殖器官疾病:主要包括睾丸炎及附睾炎(阴囊积水)、外生殖道炎症(阴囊炎、阴囊积水、前列腺炎、精囊腺炎、尿道球腺炎和包皮炎等)。

动物繁殖学模拟试题(5)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配种指数 2、繁殖率 3、恶露 4、附植 5、体外受精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四分法是根据雌性动物的精神状态、性反应、卵巢和阴道上皮细胞的变化以及粘液分泌情况,将发情周期分

为 、 、 和 四个阶段。

15

2、精液是由固形成分的 和液态成分的 两部分组成。

3、卵子发生过程包括 、 和 等三个阶段。

4、精子主要通过 和 两种代谢方式消耗基质产生能量。精子一般主要利用的基质是糖类,但在特殊情况下也能分解脂类及蛋白质。

5、精子形态的检查主要有 和 二种方法。

6、有关精子能从冻结状态复苏的冷冻保存原理,目前尚未定论,比较公认的论点是精液在冷冻的过程中,在 的作用下,采用一定的降温速率,尽可能形成 ,而防止精子 。

7、子宫肌的收缩称为 ,是母畜分娩过程中的主要动力;腹肌和膈肌的收缩称为 ,是一种辅助动力,对胎儿的产出起着重要作用。

8、繁殖率是指 占 的百分率。

9、家禽的受精部位在 。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的尿膜囊整个包围着胎儿,胎儿和羊膜囊好象漂浮在尿膜囊中。 A、马 B、猪 C、牛 D、羊

2、胚胎在桑葚胚阶段,其营养物质主要来自 。 A、卵黄 B、子宫乳 C、子宫上皮的细胞屑 D、通过胎盘血液循环摄取的母体营养物质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睾丸的生理功能。 。 A、生精机能 B、分泌雄激素 C、产生睾丸液 D、促进精子成熟

4、一个卵母细胞最终只能发育形成 个卵子和1~3个极体,而一个精母细胞最终可形成 个精子。 A、4,1 B、2,2 C、3,4 D、1,4

5、通常,光照对长日照动物的发情具有 作用,而对短日照动物的发情则具有 作用。

A、刺激 刺激 B、刺激 抑制 C、抑制 刺激 D、抑制 抑制

6、雌性动物在初情期后,初级卵母细胞发生 ,生长发育成为次级卵母细胞。

A、第一次成熟分裂 B、第二次成熟分裂 C、第三次成熟分裂 D、有丝分裂

7、在母畜发情周期的调节中,发情是受 所调节的。 A、前列腺素和促黄体素 B、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促卵泡素

C、雌激素和孕激素 D、孕激素和催产素

16

8、在同一时间上,在精细管 部位上,出现 的细胞组合,这个空间距离称为精细管上皮波。

A、相同 相同 B、相同 不同 C、不同 不同 D、不同 相同

9、射精部位因公母畜生殖器官的解剖构造不同而有所差别,其中 属于阴道射精型的家畜。

A、马 B、猪 C、牛 D、犬 10、精液低温保存的温度是( )℃。

A、0~5 B、5~10 C、10~15 D、15~20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生殖激素的作用特点。

2、何为发情正常发情时母畜有哪些主要的行为变化 3、简述胎膜的构成和特点。

4、简述母畜繁殖障碍的主要表现。

动物繁殖学模拟试题(5)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配种指数:指参加配种母畜每次妊娠的平均配种情期数。它是衡量受胎力的一种指标,在相同条件下,可反映出不同个体和群体间的配种难易程度。

2、繁殖率:指本年度内初生仔畜数占上年度终存栏适繁母畜数的百分率,主要反映畜群增值效率。

3、恶露:分娩后子宫粘膜表层发生变形、脱落,新生的粘膜代替了原属母体胎盘部分的子宫粘膜,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脱落的母体胎盘组织和遗留于子宫中的胎水及破碎的胎膜和粘膜破裂时流出的血液等混合物,不断地向体外排出,这种混合液体称为恶露。

4、附植:胚泡在子宫内发育的初期阶段是处在一种游离的状态,并不和子宫内膜发生联系,以后胚泡增大,由于胚泡内液体的不断增加及体积的增大,在子宫内的活动逐步受到限制,与子宫壁相粘附,随后和子宫内膜发生组织及生理的联系,位置固定下来,这一过程称为附植。

5、体外受精:是指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的技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发情间期 2、精子,精清

3、卵原细胞增殖、卵母细胞生长和卵母细胞的成熟 4、糖酵解,呼吸作用

5、精子畸形率,精子顶体异常率 6、抗保护剂,玻璃化,水分冰晶化 7、阵缩,努责

8、本年度内初生仔畜数,上年度终存栏适繁母畜数

9、漏斗部

17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 2、A 3、D 4、D 5、B 6、A 7、C 8、D 9、C 10、A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答:

(1)生殖激素均有一定的靶器官(靶细胞)

(2)生殖激素在血液中存留期短而引发作用的时间长; (3)微量的生殖激素可产生巨大的生物学效应; (4)生殖激素之间有协同或颉颃作用;

(5)生殖激素的生物学效应与动物所处的生理时期及激素的用量和使用方法有关。

2、答:母畜达到一定的年龄时,由卵巢上的卵泡发育引起的、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调控的一种生理现象称为发情。

雌性动物的发情是在卵泡分泌的雌激素和少量孕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性兴奋。其外观表现为兴奋不安、食欲减退、鸣叫、喜接近公畜、举腰弓背、频繁排尿,或到处走动,愿意接受雄性交配,甚至爬跨其他雌性动物或障碍物。

雌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作用需要少量孕激素的参与才能引起行为变化。雌性动物第一次发情时,由于卵巢没有黄体,血液中孕激素水平较低,常常发生安静发情,即只排卵而不表现发情征状。

3、答:胎膜由卵黄囊、羊膜、尿膜、绒毛膜四个部分构成。 (1)卵黄囊

在卵黄囊上有完整的血液循环系统,是主要的营养器官,起着原始胎盘的作用。卵黄囊是原肠胚进一步发育,分为胚内和胚外两部分,其胚外部分即形成卵黄囊。随着胎盘的形成卵黄囊的作用减少并萎缩,最后只在脐带中留下一点遗迹。

(2)羊膜

羊膜呈半透明状,上面没有血管分布,发育完成的羊膜形成羊膜囊。各种家畜的羊膜囊除脐带外,都整个包围着胎儿,内含有羊水,胎儿即漂浮在羊水中。羊水最初由羊膜细胞分泌的,之后则大部分来源于母体血液及胎儿的一些代谢产物。 (3)尿膜

尿膜囊位于绒毛膜和羊膜之间。尿膜内层与羊膜粘连称尿膜羊膜,外层与绒毛膜粘连称尿膜绒毛膜。尿膜外层上有大量的血管分布,使得尿膜外面的绒毛膜血管化,毛细血管伸入绒毛内,与胚胎发生联系。尿膜囊内有尿水,主要来自胎儿的尿液及尿囊上皮分泌物,或从子宫内吸收而来。 (4)绒毛膜

绒毛膜是胎膜的最外一层膜,表面覆盖绒毛。绒毛膜包在其他三种胎膜之外,并在结构上与它们有密切联系。根据家畜种类和胎儿发育时期不同,绒毛膜可构成卵黄囊—绒毛膜、尿膜—绒毛膜、羊膜—绒毛膜。

18

4、答:母畜繁殖障碍包括在发情、排卵、受精、妊娠、分娩和哺乳等生殖活动的失败,以及在这些生殖活动过程中由于管理失误所造成的繁殖机能丧失,是降低雌性动物繁殖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雌性动物繁殖障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遗传性繁殖障碍:主要包括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和畸形、雌雄间性(两性畸形)、异性孪生、种间杂交;

(2)免疫性繁殖障碍:主要包括受精障碍、胎儿和新生儿溶血、胚胎早期死亡;

(3)卵巢疾病:主要包括卵巢机能减退、萎缩及硬化、持久黄体、卵巢囊肿;

(4)生殖道疾病:是造成母畜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现为隐性子宫内膜炎、卡他性子宫内膜炎和子宫积水、脓性子宫内膜炎和子宫积脓。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