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人皆可为国王》

来源:伴沃教育
《人人皆可为国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读课文,通过抓住每一段有概括作用的句子,提要内容,理清思路。

2.学习课文巧用事例对比,以理服人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品质,鼓励学生在某一领域成为国王。 教学过程:

一、 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国王的图片: 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国王)说说做国王有什么好处?(至高无上的权利,万人尊崇的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你想做国王吗?你们能成为国王吗?当代作家梁衡却说“人人皆可为国王”,可能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散文《人人皆可为国王》,一探究竟。

二、 检查预习,掌握文学常识。

1. 介绍作者。(指名介绍)

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主要作品有: 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

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红色经典》、《人杰鬼雄》等。

散文特点:梁衡的作品中都可见智慧的哲思与感悟,充满大气磅礴的深刻思想。(有着智性之美)

2. 检查生字词。(检查学案) 三、 通读课文,理清思路。

1.本文是一篇哲理散文,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在哪里提出来的?有什么好处?

明确:中心论点:人人皆可为国王。

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好处:形象生动,以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2.抓住每一段具有概括性的语句,提炼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思路。

一、(1)从权力和享受的角度,提出“国王生活的样子”是人人追求的目标。

二、(2)阐述如何正确看待“国王生活的样子”。 三、(3-4)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人人皆可为王”。 正:每一个成功者都可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 反: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时,他仍可以为王。

四、(5)人人皆可成为“精神王国”的国王。 四、合作探究 ,把握写法。

1.“事实胜于雄辩”,作者为了把道理说得透彻,引经据典,巧用事例对比,阅读课文2-4段,小组合作,完成下表。

2.小组汇报成果。

3. 你能接着第四段举出一两个事例来阐述“人人皆可为王”吗?(如2007年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等)

4.教师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列举实例。如学生在各级技能大赛中获得奖项。

5. 文章第⑤段指出,国王有哪些精神?至此,你认为作者所说的“人人皆可为国王”是什么意思?

明确:国王的精神:有成就感、有自由度、有追随者。

作者所说的“人人皆可为国王”,不是说拥有国王的生活,而是拥有国王的三种精神,从这个角度肯定了自己观点。 五、拓展延伸。

想想议议:畅想未来的你是什么样子的?从事什么职业,取得什么成就?(可以用文字描述,可以用绘画表示,可以表演出来。) 六、小结。

1.主旨:文章阐述了不论是谁,不管在什么领域,只要付出,人人都能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人人皆可成为“精神王国”的国王。

2.写作特点。

(1)引经据典 巧用事例对比

(2)运用俗语、成语以及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 (3)充满智性色彩 布置作业:

1.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谈谈自己学习这篇文章的感受。(200

字左右)

2.完成《教与学》相关练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