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物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网站中的应用

来源:伴沃教育
物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网站中的应用

作者:高远 杨小刚 倪航

来源:《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第07期

【摘要】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是继互联网、移动通信网、计算机之后信息产业的又一个大的里程碑,它应用广泛,已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在阐释物联网的技术概念及技术体系的基础上,从改善物流质量、完善对产品质量的监控、有效改善供应链管理等三个方面探讨了物联网对电子商务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电子商务应用

1.物联网技术概念

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并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因此,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实,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建立了一些实用的传感网。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具有同发优势和重大的影响力。在世界传感网领域,中国、德国、美国、韩国等国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

“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也就是说:“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因此,从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角度来讲,它就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 2.物联网的技术体系

物联网是一种非常复杂、形式多样的系统技术应用,它的技术构成主要体现在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和应用层4个层次上。 2.1感知层

感知层是指通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对物质属性、环境状态、行为态势等静、动态的信息进行大规模、分布式的信息获取与状态辨识,针对具体感知任务,采用协同处理的方式对多种类、多角度、多尺度的信息进行在线计算,并与网络中的其它单元共享资源进行交互与信息传

输。主要采用的设备是装备了各种类型传感器(或执行器)的传感网节点和其它短距离组网设备。

2.2传输层

传输层主要功能是通过现有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全球移动通讯系统、TD-SCDMA、无线接入网、无线局域网、卫星网等)基础网络设施,对来自感知层的信息进行接入和传输。在传输层,主要采用了与各种异构通信网络接入的设备,如接入互联网的网关、接入移动通信网的网关等。 2.3支撑层

支撑层在高性能计算技术的支撑下,将网络内大量或海量的信息资源通过计算分析整合成一个可以互联互通的大型智能网络,为上层服务管理和大规模行业应用建立起一个高效、可靠和可信的支撑技术平台。在支撑层,主要的系统支撑设备包括大型计算设备、海量网络存储设备等。 2.4应用层

应用层根据用户的需求,构建面向各类行业实际应用的管理平台和运行平台,并根据各种应用的特点集成相关的内容服务。在应用层,包括各类用户界面显示设备以及其它管理设备等。

物联网各层次间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为了实现整体系统的优化功能,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的系统设计可以是千差万别的,并不一定所有层次的技术都需要采用。 3.物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网站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网站中有着多方面的应用,如对电子商务企业经营管理、消费者购物等方面据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3.1提升物流服务质量

在网络营销中,物流配送服务质量是客户投诉最多的,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和消费者对物流过程不能实时监控所造成的。物联网通过对包裹进行统一的EPC编码,并在包裹中嵌入EPC标签,在物流途中通过RFID技术读取EPC编码信息,并传输到网站处理中心供企业和消费者查询,实现对物流过程的实时监控,便于及时发现物流过程中的问题,有效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消费者的网络购物满意度。 3.2完善对产品质量的监控

网络购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仍有很多消费者对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购物方式望而却步,究其原因,除了对网络安全、购买习惯等因素,主要原因是对网络购物的质量不放心。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有效地解决消费者对网络购物商品质量的疑问。从产品生产开始,就在产品中嵌入EPC标签,记录产品生产、流通的整个过程。这样,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通过卖家提供的EPC标签,就可以了解产品所有的相关信息,从而决定是否购买。彻底解决了网上购物时商品信息仅凭卖家介绍的问题,让消费者买的踏实、放心。 3.3有效改善供应链管理

通过物联网技术,企业通过网站实现了对每一件产品的实时监控,并对产品在供应链各阶段的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估计出未来商务趋势和意外发生的概率,从而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和预警,从而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反应能力。 4.制约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四大瓶颈

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制约物联网发展突出的瓶颈有四个: 4.1技术标准不完善、编码标准不统一

目前多种物品编码方式共存,网站无所适从,甚至很多自行编码,不利于统一管理和信息共享;上百亿的物品编码后,每个编码到底对应什么物品、承载什么样的信息、提供什么类型的服务、适配什么样的服务接口等,需要公共统一的解析平台进行查询、解析、翻译和定位。 4.2技术不成熟、推广应用成本高

互联网环境下为企业提供了很多可选的SaaS服务,企业的运营成本较低、可选择余地较大,应用种类丰富。物联网应用大多需要企业自行建设,项目建设存在物品没有真正上网,投入资金大、运营成本高等风险。

4.3物品的网络没有过渡到物联网,应用系统封闭,信息不能互通

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存在信息甚至应用共享的需求,同时开放和互联也是互联网的核心特征之一。需要打破信息孤岛,构建可管理、可交换、可对接的通用的应用和数据规范。 4.4物联网应用信息安全问题

互联网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同样在物联网上存在,甚至物联网上还有大量未知的信息安全风险。 5.结束语

目前,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但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还面临众多挑战。此外,物联网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各不相同,因此应将行业知识与物联网技术充分集成和融合,使物联网更好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下转第36页)

(上接第57页)[1]刘化君.物联网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9-1. [2]徐春燕,黃倩.物联网助力电子商务发展的思考.科技创业月刊,2010,(6). [3]冉宝松.物联网电子货单平台问世.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10. [4]罗俊海,周应宾,邓霄博.物联网网关系统设计.电信科学,2011,02. [5]高华,楼惠群.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探讨.数字通信,2011,01. [6]肖毅.物联网安全管理技术研究.通信技术,2011,01.

[7]张伟,张哲.物联网网关的接入技术.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2. [8]李向军.物联网安全及解决措施.农业网络信息,2010,12. [9]孙传宁,张雪.物联网概念及关键技术综述.福建电脑,2010,12.

[10]阎晨,庄炜.物联网在信息技术领域发展中的作用.卫星与网络,201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