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云南省2020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

来源:伴沃教育
高二数学期末考试题(理科)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本题5分)函数A.

2、(本题5分)盒中装有10只乒乓球,其中6只新球,4只旧球,不放回地依次取出2个球使用,在第一次摸出新球的条件下,第二次也取到新球的概率为( )

B.

的定义域是( )

C.

D.

A.

B. C. D.

3、(本题5分)已知向量A.0

B.2

,若,则实数m的值为 ( ) C.

D.2或

4、(本题5分)已知双曲线渐近线方程为( ) A.

:(,)的离心率为,则双曲线的

B.

C.

D.

5、(本题5分)椭圆:

的焦距为

1

A.

B.2

C.

6、(本题5分)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7、(本题5分)已知命题“且”为真命题,则下面是假命题的是 ( A.

B.

C.

8、(本题5分)同时掷两颗骰子,所得点数之和为5的概率为( )

A. B. C.

9、(本题5分)在区间

上随机选取一个数,则的概率为( A. B. C. 2

D.1

D.

) D.

D.

D.

)10、(本题5分)执行如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值是( ).

A.

11、(本题5分)如果三个数2a,3,a﹣6成等差,则a的值为( ) A.-1

12、(本题5分)已知:幂函数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上单调递增;

B.1

C.3

D.4

B.

C.

D.

3

13、(本题5分)已知

,且是第二象限角,则___________.

14、(本题5分)已知等比数列{an}中,a1+a3=10,前4项和为40.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________

15、(本题5分)抛物线

16、(本题5分)某厂在生产甲产品的过程中,产量(吨)与生产能耗据如下表:

(吨)的对应数

的焦点坐标为___________

根据最小二乘法求得回归直线方程为为__________吨.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当产量为80吨时,预计需要生产能耗

xy5017、(10分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xy0求z2x4y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x3

18(12分)已知命题p:方程x4xm0有实根,命题q:1m5 若pq为假命题,pq为真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4

2

6x2y219(12分)已知椭圆c:221(ab0)的离心率为,椭圆短轴的一个端点与两

3ab个焦点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Ⅰ)求椭圆c的方程式;

(Ⅱ)已知动直线yk(x1)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若线段A.B中点的横坐标为求斜率k的值;

20(12分)某单位N名员工参加“社区低碳你我他”活动,他们的年龄在25岁至50岁之间,

按年龄分组

第1组25,30,第2组30,35,第3组35,40,第4组40,45,第5组45,50, 得到的频率分布图如图所示,下表是年龄的频率分布表.

52. 31,2

(1)现要从年龄较小的第组人数分别是多少?

(2)在(1)的条件下,从这6中随机抽取2参加社区宣传交流活动,求恰有2人在第3组的概率。

21(12分)设直线3x4y50的倾斜角为, (1)求tan2的值;(2)求cos(组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人,则年龄第

)的值。 65

22. (12分)在等差数列an中,a11,a33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an的前k项和sk35,求k的值.

6

(参考答案)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本题5分)函数A.

B.

的定义域是( )

C.

D.

【解析】要使函数有意义,则

, 故选C

得 , 即, 即函数的定义域为

2、(本题5分)盒中装有10只乒乓球,其中6只新球,4只旧球,不放回地依次取出2个球使用,在第一次摸出新球的条件下,第二次也取到新球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在第一次摸出新球的条件下,盒子里还有个球, 这个球中有个新球和个旧球,

故第二次也取到新球的概率为故答案选

3、(本题5分)已知向量

,若

7

,则实数m的值为 ( )

A.0

【解析】∵向量∴∴

, 。选C。

B.2

,且

C. D.2或

4、(本题5分)已知双曲线渐近线方程为( ) A.

:(,)的离心率为,则双曲线的

B.

C.

D.

【解析】,则,所以,即,

所以,故选D。

5、(本题5分)椭圆:A.

B.2

的焦距为

C.

,因此

D.1 ,故

【解析】由题意得,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且所以焦距为2。选B。

,所以

6、(本题5分)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解析】由椭圆∴

方程可知:

8

∴椭圆故选:B

的离心率为

7、(本题5分)已知命题“A.

且”为真命题,则下面是假命题的是 ( ) B.

C.

真真,则

D.

【解析】命题“且”为真,则为假,故选D。

8、(本题5分)同时掷两颗骰子,所得点数之和为5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古典概型,试验发生包含的事件是同时掷两枚骰子,共有

种结果,

而满足条件的事件是两个点数之和是,列举出有

共有

种结果,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得到故答案为B

9、(本题5分)在区间

上随机选取一个数,则的概率为( )

A. B. C. D. ”

【解析】本题属几何概型,由题意得所有基本事件对应的线段的长度为5,事件“

对应的线段的长度为3,故所求概率为。选B。

的值是( ).

10、(本题5分)执行如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

9

A. B. C. D.

【解析】依次运行程序框图中的程序,可得: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答案:B。

11、(本题5分)如果三个数2a,3,a﹣6成等差,则a的值为( ) A.-1

B.1

C.3

D.4

,不满足条件; ,不满足条件; ,不满足条件; ,满足条件,输出

【解析】∵三个数2a,3,a﹣6成等差, ∴2a+a﹣6=6, 解得a=4. 故选:D.

12、(本题5分)已知:幂函数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在

上单调递增,则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上单调递增;

【解析】由题意,命题幂函数

,又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选A.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10

,故是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13、(本题5分)已知【解析】∵∴

,且是第二象限角,则___________.

是第二象限角, 。

又,

∴。

答案:

14、(本题5分)已知等比数列{an}中,a1+a3=10,前4项和为40.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________

由题意得∴an=3

n-1

,即

n-1

,解得。

即等比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3答案:an=3

n-1

.

.

的焦点坐标为___________

15、(本题5分)抛物线

11

【解析】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故答案为:

(吨)的对应数

16、(本题5分)某厂在生产甲产品的过程中,产量(吨)与生产能耗据如下表:

根据最小二乘法求得回归直线方程为为__________吨. 【解析】由题意,

,代入

,可得

.当产量为80吨时,预计需要生产能耗

∴当产量为80吨时,预计需要生成能耗为0.65×80+47=59, 故答案为:59.

17、(本题12分)已知命题若

为假命题,

:方程

为真命题,求实数

有实根,命题:-1≤的取值范围.

≤5.

【解析】

试题分析:求出p为真时的m的范围,结合p∧q为假命题,p∨q为真命题,通过讨论p,q的真假,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组,解出即可 试题解析:p为真命题

p∧q为假命题, p∨q为真命题,

一真一假

12

当p真q假时,

当p假q真时,

综上所述,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考点:复合命题的真假

18、(本题12分)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椭圆短轴的一个端

点与两个焦点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Ⅰ)求椭圆

的方程式;

与椭圆

.

(Ⅱ)已知动直线相交于两点.

①若线段中点的横坐标为,求斜率的值;

②已知点 【解析】

,求证:为定值.

试题分析:(1)根据椭圆的离心率,三角形的面积及椭圆几何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等式,即可求得椭圆的标准方程;(2)①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及线段

中点

的横坐标为得结论.

,即可求斜率的值;②利用韦达定理,及向量的数量积公式,计算即可证

试题解析:(Ⅰ)因为满足,

13

.解得,则椭圆方程为.

(Ⅱ)(1)将代入

中得

因为中点的横坐标为,所以,解得

(2)由(1)知,

所以

考点:1、椭圆的标准方程;2、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3、向量的数量积.

【思路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属于中等题.第一问求轨迹问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第二问弦的中点问题,有两个角度:可以利用点差法、也可以通过设而不求法来处理;第三问考查数量积问题,想法很传统,通过联立,得到二次方程,通过韦达定

14

理来转化条件,有一定的运算量.解析几何题目不仅考查学生对思想方法掌握的程度,更考查同学们的运算能力.

19、(本题12分)某单位N名员工参加“社区低碳你我他”活动,他们的年龄在25岁至50岁之间,按年龄分组:第1组第5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得到的频率分布图如图所示,下表是年龄的频率分布表.

(1)现要从年龄较小的第别是多少?

(2)在(1)的条件下,从这6中随机抽取2参加社区宣传交流活动,求恰有2人在第3组的概率。

【解析】试题分析:(1)由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知第1,2,3组的人数比为

,要从年龄较小的第1,2,3组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人,由此能

求出年龄第1,2,3组人数.

(2)从这6人中随机抽取2人参加社区宣传交流活动,基本事件总数种,恰有2人在第3组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组的概率.

试题解析;(1)由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知: 第1组[25,30)的频率为0.02×5=0.1, 第2组[30,35)的频率为0.02×5=0.1,

组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人,则年龄第

组人数分

种,由此能求出恰有2人在第3

15

第3组[35,40)的频率为0.08×5=0.4,

第1,2,3组的人数比为0.1:0.1:0.4=1:1:4,

要从年龄较小的第1,2,3组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人, 则年龄第1,2,3组人数分别是1人,1人,4人. (2)从这6人中随机抽取2人参加社区宣传交流活动, 基本事件总数

种,

恰有2人在第3组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

种,

∴恰有2人在第3组的概率 . 20、(本题12分)设直线

的倾斜角为

(1)求的值;(2)求的值。

【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可得tanα的值,再利用二倍角公式求得tan2α的值;利用两角和的余弦公式求得的值.

试题解析:(1) .

(2)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的基本关系可得,,则

21、(本题12分)在等差数列中,

.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

的前项和

,求的值. 16

2)

(试题解析: (1)设等差数列由解得从而,

(2)由(1)可知

.

.

.

的公差为

,则.

.

,可得

所以进而由即解得又故

或, .

可得, .

. .

点睛:(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共涉及五个量a1,an,d,n,Sn,知其中三个就能求另外两个,体现了用方程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2)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在解题中起到变量代换作用,而a1和d是等差数列的两个基本量,用它们表示已知和未知是常用方法.

22、(本题10分)已知,满足约束条件

17

求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的应用,表达式的几何意义是解题的关键,考查计算能力. 画出约束条件表示的可行域,推出目标函数经过的点,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