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本题5分)函数A.
2、(本题5分)盒中装有10只乒乓球,其中6只新球,4只旧球,不放回地依次取出2个球使用,在第一次摸出新球的条件下,第二次也取到新球的概率为( )
B.
的定义域是( )
C.
D.
A.
B. C. D.
3、(本题5分)已知向量A.0
B.2
,若,则实数m的值为 ( ) C.
D.2或
4、(本题5分)已知双曲线渐近线方程为( ) A.
:(,)的离心率为,则双曲线的
B.
C.
D.
5、(本题5分)椭圆:
的焦距为
1
A.
B.2
C.
6、(本题5分)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7、(本题5分)已知命题“且”为真命题,则下面是假命题的是 ( A.
B.
C.
或
8、(本题5分)同时掷两颗骰子,所得点数之和为5的概率为( )
A. B. C.
9、(本题5分)在区间
上随机选取一个数,则的概率为( A. B. C. 2
D.1
D.
) D.
D.
D.
)10、(本题5分)执行如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值是( ).
A.
11、(本题5分)如果三个数2a,3,a﹣6成等差,则a的值为( ) A.-1
12、(本题5分)已知:幂函数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在
上单调递增;
,
B.1
C.3
D.4
B.
C.
D.
3
13、(本题5分)已知
,且是第二象限角,则___________.
14、(本题5分)已知等比数列{an}中,a1+a3=10,前4项和为40.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________
15、(本题5分)抛物线
16、(本题5分)某厂在生产甲产品的过程中,产量(吨)与生产能耗据如下表:
(吨)的对应数
的焦点坐标为___________
根据最小二乘法求得回归直线方程为为__________吨.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当产量为80吨时,预计需要生产能耗
xy5017、(10分已知x,y满足约束条件xy0求z2x4y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x3
18(12分)已知命题p:方程x4xm0有实根,命题q:1m5 若pq为假命题,pq为真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4
2
6x2y219(12分)已知椭圆c:221(ab0)的离心率为,椭圆短轴的一个端点与两
3ab个焦点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Ⅰ)求椭圆c的方程式;
(Ⅱ)已知动直线yk(x1)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若线段A.B中点的横坐标为求斜率k的值;
20(12分)某单位N名员工参加“社区低碳你我他”活动,他们的年龄在25岁至50岁之间,
按年龄分组
第1组25,30,第2组30,35,第3组35,40,第4组40,45,第5组45,50, 得到的频率分布图如图所示,下表是年龄的频率分布表.
52. 31,2
(1)现要从年龄较小的第组人数分别是多少?
(2)在(1)的条件下,从这6中随机抽取2参加社区宣传交流活动,求恰有2人在第3组的概率。
21(12分)设直线3x4y50的倾斜角为, (1)求tan2的值;(2)求cos(组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人,则年龄第
)的值。 65
22. (12分)在等差数列an中,a11,a33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an的前k项和sk35,求k的值.
6
(参考答案)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本题5分)函数A.
B.
的定义域是( )
C.
D.
【解析】要使函数有意义,则
, 故选C
得 , 即, 即函数的定义域为
2、(本题5分)盒中装有10只乒乓球,其中6只新球,4只旧球,不放回地依次取出2个球使用,在第一次摸出新球的条件下,第二次也取到新球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在第一次摸出新球的条件下,盒子里还有个球, 这个球中有个新球和个旧球,
故第二次也取到新球的概率为故答案选
3、(本题5分)已知向量
,若
7
,则实数m的值为 ( )
A.0
【解析】∵向量∴∴
, 。选C。
B.2
,且
C. D.2或
4、(本题5分)已知双曲线渐近线方程为( ) A.
:(,)的离心率为,则双曲线的
B.
C.
D.
【解析】,则,所以,即,
所以,故选D。
5、(本题5分)椭圆:A.
B.2
的焦距为
C.
,因此
D.1 ,故
。
【解析】由题意得,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且所以焦距为2。选B。
,所以
6、(本题5分)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解析】由椭圆∴
,
方程可知:
8
∴椭圆故选:B
的离心率为
7、(本题5分)已知命题“A.
且”为真命题,则下面是假命题的是 ( ) B.
C.
真真,则
或
D.
【解析】命题“且”为真,则为假,故选D。
8、(本题5分)同时掷两颗骰子,所得点数之和为5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古典概型,试验发生包含的事件是同时掷两枚骰子,共有
种结果,
而满足条件的事件是两个点数之和是,列举出有
共有
种结果,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得到故答案为B
9、(本题5分)在区间
上随机选取一个数,则的概率为( )
A. B. C. D. ”
【解析】本题属几何概型,由题意得所有基本事件对应的线段的长度为5,事件“
对应的线段的长度为3,故所求概率为。选B。
的值是( ).
10、(本题5分)执行如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
9
A. B. C. D.
【解析】依次运行程序框图中的程序,可得: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答案:B。
11、(本题5分)如果三个数2a,3,a﹣6成等差,则a的值为( ) A.-1
B.1
C.3
D.4
,不满足条件; ,不满足条件; ,不满足条件; ,满足条件,输出
。
【解析】∵三个数2a,3,a﹣6成等差, ∴2a+a﹣6=6, 解得a=4. 故选:D.
12、(本题5分)已知:幂函数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在
上单调递增,则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在
上单调递增;
,
【解析】由题意,命题幂函数
,又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选A.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10
,故是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13、(本题5分)已知【解析】∵∴
,且是第二象限角,则___________.
是第二象限角, 。
又,
∴。
答案:
14、(本题5分)已知等比数列{an}中,a1+a3=10,前4项和为40.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________
由题意得∴an=3
n-1
,即
。
n-1
,解得。
即等比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3答案:an=3
n-1
.
.
的焦点坐标为___________
15、(本题5分)抛物线
11
【解析】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故答案为:
(吨)的对应数
16、(本题5分)某厂在生产甲产品的过程中,产量(吨)与生产能耗据如下表:
根据最小二乘法求得回归直线方程为为__________吨. 【解析】由题意,
,代入
,可得
,
.当产量为80吨时,预计需要生产能耗
∴当产量为80吨时,预计需要生成能耗为0.65×80+47=59, 故答案为:59.
17、(本题12分)已知命题若
为假命题,
:方程
为真命题,求实数
有实根,命题:-1≤的取值范围.
≤5.
【解析】
试题分析:求出p为真时的m的范围,结合p∧q为假命题,p∨q为真命题,通过讨论p,q的真假,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组,解出即可 试题解析:p为真命题
p∧q为假命题, p∨q为真命题,
一真一假
12
当p真q假时,
当p假q真时,
综上所述,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考点:复合命题的真假
18、(本题12分)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椭圆短轴的一个端
点与两个焦点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Ⅰ)求椭圆
的方程式;
与椭圆
.
(Ⅱ)已知动直线相交于两点.
①若线段中点的横坐标为,求斜率的值;
②已知点 【解析】
,求证:为定值.
试题分析:(1)根据椭圆的离心率,三角形的面积及椭圆几何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等式,即可求得椭圆的标准方程;(2)①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及线段
中点
的横坐标为得结论.
,即可求斜率的值;②利用韦达定理,及向量的数量积公式,计算即可证
试题解析:(Ⅰ)因为满足,
13
.解得,则椭圆方程为.
(Ⅱ)(1)将代入
中得
因为中点的横坐标为,所以,解得
(2)由(1)知,
所以
考点:1、椭圆的标准方程;2、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3、向量的数量积.
【思路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属于中等题.第一问求轨迹问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第二问弦的中点问题,有两个角度:可以利用点差法、也可以通过设而不求法来处理;第三问考查数量积问题,想法很传统,通过联立,得到二次方程,通过韦达定
14
理来转化条件,有一定的运算量.解析几何题目不仅考查学生对思想方法掌握的程度,更考查同学们的运算能力.
19、(本题12分)某单位N名员工参加“社区低碳你我他”活动,他们的年龄在25岁至50岁之间,按年龄分组:第1组第5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
,得到的频率分布图如图所示,下表是年龄的频率分布表.
(1)现要从年龄较小的第别是多少?
(2)在(1)的条件下,从这6中随机抽取2参加社区宣传交流活动,求恰有2人在第3组的概率。
【解析】试题分析:(1)由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知第1,2,3组的人数比为
,要从年龄较小的第1,2,3组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人,由此能
求出年龄第1,2,3组人数.
(2)从这6人中随机抽取2人参加社区宣传交流活动,基本事件总数种,恰有2人在第3组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组的概率.
试题解析;(1)由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知: 第1组[25,30)的频率为0.02×5=0.1, 第2组[30,35)的频率为0.02×5=0.1,
组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人,则年龄第
组人数分
种,由此能求出恰有2人在第3
15
第3组[35,40)的频率为0.08×5=0.4,
第1,2,3组的人数比为0.1:0.1:0.4=1:1:4,
要从年龄较小的第1,2,3组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人, 则年龄第1,2,3组人数分别是1人,1人,4人. (2)从这6人中随机抽取2人参加社区宣传交流活动, 基本事件总数
种,
恰有2人在第3组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
种,
∴恰有2人在第3组的概率 . 20、(本题12分)设直线
的倾斜角为
,
(1)求的值;(2)求的值。
【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可得tanα的值,再利用二倍角公式求得tan2α的值;利用两角和的余弦公式求得的值.
试题解析:(1) .
(2)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的基本关系可得,,则
21、(本题12分)在等差数列中,
.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
的前项和
,求的值. 16
2)
(试题解析: (1)设等差数列由解得从而,
(2)由(1)可知
.
.
.
的公差为
,则.
.
,可得
所以进而由即解得又故
或, .
可得, .
. .
点睛:(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共涉及五个量a1,an,d,n,Sn,知其中三个就能求另外两个,体现了用方程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2)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在解题中起到变量代换作用,而a1和d是等差数列的两个基本量,用它们表示已知和未知是常用方法.
22、(本题10分)已知,满足约束条件
17
求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的应用,表达式的几何意义是解题的关键,考查计算能力. 画出约束条件表示的可行域,推出目标函数经过的点,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