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基本常识
目的:
此为高一年级记叙文写作训练之开篇。复习并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概念,为记叙文写作做准备。 过程:
作文训练1——基本常识介绍——作文训练2
一、基本概念
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串、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记叙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种描写方法,并理解不同方法对不同主题的表达作用。特别要注意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作用,进而分析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议论和抒情均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它们都是记叙文中的关键部分,分析它们的作用对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裨益。
记叙文一般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叙述是事物动态(如人物的经历、事件的进行、空间的转换等)的述说,重在过程性,时间这一要素是十分突出的。叙述有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之分。第一人称叙述有“我”和“我们”,在文章中有的指作者自己(散文最多),有的指文中人物如主人公、见证人和线索人物。好处是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让人感到亲切自然,不利之处是受到局限,特别是他人的心理不好表达。第三人称叙述有“他(她)”和“他们”,作者以局外人的身份来叙述他人,这就自由客观,但缺乏可信度和亲切感。有的文章,出现第二人称的地方很多,如果全部是第二人称在叙述,这其实是第三人称叙述,如果在众多第二人称中出现一个“我”来叙述,其实还是第一人称叙述。
描写是事物状貌的描绘,重在形象性。中国小说叙述成分多,而外国小说反之。主要有:(1)人物描写。 (2)环境描写。(3)场面描写。 (4)细节描写。对有典型意义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描写方法又可以分为:白描(无比喻修饰,以叙述代替,重在传神)、细描(细腻深刻、修饰较多);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通过旁人的眼睛或者周围事物来描写);主观描写(带感情色彩)和客观描写(不带感情的准确的,如在说明文中)。
抒情是抒发和表现感情。其中直接抒情多是带有感情的判断句,并有感叹词;间接抒情是指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带有感情色彩。
二、记叙文的基本写作要领
细观察 :没有细致的观察就不可能对生活有真切深刻的感受,就不可能写出具体感人的生活,就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重细节 :细节是记叙文的灵魂,是感动读者的最有效手段,没有细节文章就谈不上具体、形象,就谈不上感染力。
精选材:要选择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不能是菜就往盘子里放。
巧排列:所选材料要按一定的顺序写,或由轻到重或并行排列或按时间顺序,不能想起什么写什么。 分详略:不能平均使用笔墨,也不能轻重倒置。
截片段 :就是不要记流水账,要截取关键部分,留出必要空白。
1
出画面 :对截取的画面要细致描写,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 见真情 :抒情类记叙文必须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 出哲理 :非抒情性记叙文要反映一定的人生哲理。
有中心:或抒情或言理,或表现人的性格、品质等等。记叙文绝不能为叙事而叙事,为写景而写景,不能无病呻吟。
三、记叙文写作注意事项
任何一篇 记叙文 都离不开叙事,写\"事\"应该求真,但也不是非写真实不可,只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就都属于\"真实\".因此, 记叙文 往往需要\"编故事\
记叙文写作可以运用概述,但不要冲挤描述 记叙文,写作可以夹叙夹议,但不要以议代叙.
中学生记叙文习作中经常出现如下几类通病:
1.分不清叙述和描写,抓不住重点,不清楚哪儿该叙述,哪儿该描写,结果叙述与描写掺杂到一起,写成流水账。
2.用平淡的叙述代替描写。
3.不能围绕中心进行描写,为描写而描写。
练习:
点评下面语段,并修改。 练习一
奶奶个子中等,身子有些薄弱,头发遮住了脸颊,但额头仍围绕着皱纹,眼睛已凹了下去,在眉毛的衬托下,眼球显得格外明显。奶奶的视力很好,有时远处我看不清的东西在她眼里确认显现的十分清晰。鼻子下还有一张不爱说话的嘴,嘴角边各有一个酒窝,每个灿烂的笑容都是发自内心的。
练习二
明天就要开学了,妈妈仔细地帮我打点行装。她把我该带的东西都准备齐全,又再三嘱咐我到学校后要听老师的话,该吃什么就吃什么,别舍不得花钱,还说,有空她会去看我。
练习三
这次月考,我考了620分,我太高兴了。我一路小跑奔回家,把这个喜讯告诉妈妈……
练习四
小时候,父亲对我很严厉,放学回家,他从不让我跟小朋友一块儿玩,而是逼着我写作业……
修改示例: 练习一
“奶奶个子中等,瘦小的身躯有些薄弱,苍白的头发遮住了枯黄的脸颊,额头布满了条条错乱不堪的皱纹,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已凹了下去,在眉毛的衬托下,眼球显得格外明显。奶奶的视力很好,有时远处我看不清的东西在她眼里却仍显现的十分清晰。皱巴而又小巧的鼻子下有一张不爱说话的嘴,嘴角边各有一个酒窝,笑起来很慈祥,很真情,每个灿烂的笑容都是发自内心的。”
奶奶已经八十多岁了,中等个子,身形瘦削,背也驼了,让我想到风烛残年。枯黄的头发无精打采的扒在头皮上,脸上的折皱仿佛是黄土高原上纵横交错的沟壑,奶奶的眼睛很有特点——眼眶上全是皱纹,层层叠叠的把圆圆的眼球挤得凹陷了下去。这样,奶奶看东西的时候,总是要用尽全力张开耷拉下来的眼皮。但看透人间沧桑的眼球仍然放着慈祥的光。奶奶的嘴很小,现在牙齿已经脱落了,皱纹也就全部向这里靠拢、集中,以致把本来就小的嘴挤得只乘下一条缝。因为奶奶话不多,所以越发显得嘴的隐隐约约。但奶奶笑起来却依然很甜,虽然脸上的两个酒窝早已被岁月无情的拉成了括号,可那里却满盛着慈祥与善良。
2
练习二
明天就要开学了。
晚上,妈妈走进我的小屋,环顾四周,最后目光落到了书包和行李上。她打开行李包,一一检查,嘴里还念念有词道:“毛巾、牙刷……”她满意地点点头,露出欣慰的笑容。她将肩上即将滑落的外套又重新披好,抚摸着我的头。
忽然间,她冲出屋去,数分钟后,只听里屋门“嗵”的一声,接着是拖鞋与地面发出“挲挲”的声音,我屋的门又开了,她将什么东西装进了我的书包,装好后,她如释重负地笑了,接着走过来对我说:“我给你带了点药,到了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别任性。现在正在长身体,多吃点,别怕花钱。想家了,打个电话,家里会有人的……。”她转过身去,一会儿,她又补充道:“我和你爸会去看你的,早点睡吧!” 成绩下来了,我考了620分。“哈哈——”不由地大笑起来。
第四节课我的眼睛一直没离开表,眼瞪得大大的,犹如一只饿狼死死的盯着那离群的小羊,嘴角一直泛着微笑。
“5秒、4秒、3秒一一”心里一直默念着,悦耳的声音传入我的耳中,我以非人的速度收拾好书包,待老师迈着缓慢的步伐走出教室的那一刻,我以刘翔跨栏的速度飞出了教室。一路上以百米飞人的闪电速度向家中冲去。
到了家门口,一脚踹开房门,大喊:“妈,我考了620分。年级第一,为我欢呼吧。” 我将耳朵高高的竖起,准备迎接妈妈狂轰烂炸的表扬。
妈妈从厨房走出来,一脸严肃。我眨着双眼,望着妈妈奇怪的表情,有点不适应。“什么考了620分?”差点倒了……妈妈终于露出了的微笑,我发现,妈妈的嘴、耳朵、眼睛、头发都在笑。看着妈妈收起了那夸张的表情。
“妈,放心,我会让你天天笑的。” 又一次露出了微笑。
这次月考成绩出来了,我考了620分。天啊!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问了同学好几遍:我真考了620分吗?没错吗?在相信这是事实以后,我又高兴又激动,都有点儿想哭了。一下午都像一只快乐的小鸟,蹦来蹦去,唧唧喳喳,兴奋地不得了。
回家的路上,我哼着小调,手插在兜里,见到熟人就高兴地跑去打招呼,笑盈盈的,路人一个劲地朝我看,我也勇敢地一个个回看过去,对他们微笑,他们一定以为我疯了吧!啊!疯就疯了吧!我得快点回家,把这个喜讯告诉妈妈,她会有怎样的反映呢?哈哈,肯定高兴地合不拢嘴了,然后赏我一顿丰盛的晚餐。 Oh!今天天气好晴朗,处处好风光……生活可真美好! … 练习三
坐在那里静静的写着作业,偶一抬头,看父亲正对着我笑着,微笑着很和蔼。看着父亲,我也笑了,是我变了,还是父亲变了?托着下巴,陷入沉思…… “一天就知道玩,快给我回去写作业。”那震耳欲聋的声音传入我的耳中。
一听差点没跌倒,连滚带爬的进了屋,偷偷的回头看了父亲一眼,他的眼睛可与牛眼睛相媲美,面部表情如死尸一般,头发根根竖起,直刺云霄,正迈着沉重的步伐向我走来。看着父亲这样,我赶紧跑到书桌面前。抄起笔,就在本子上画了起来。
父亲就坐在我后面,想转过头去,看父亲一眼。刚转到5度的时候,就听见父亲喊了起来:“转什么转,快写作业。”说完,咳了几声,也许太过于激动了吧。
想到这里,又回过头看了父亲一眼,父亲不知何时已经离开,掉过头来,继续写我的作业。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