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漫、涛”2个生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正确读写“繁星、藤萝”等3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新词,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谈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是美的?
2.人们常说“发现美是能力,留住美是本事”,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可以留住美?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诗歌这把钥匙开启美这扇大门。(课件出示单元导语)全班齐读。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一、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1、自读诗歌,注意字音。
2、师范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节奏。
3、检查词语,注意读音。
重点讲解“藤萝”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4、采用不同的方式读字词读诗歌。
5、明确诗序,简介作者。
6、明确诗序。
师:仔细看看三首短诗,诗题后面还有一串数字,分别是什么?
师:《繁星》共收录164首短诗。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七一、第一三一和第一五九首。
7、简介作者。(课件出示冰心简介)
三、研读诗歌,理解感悟 。
1.有节奏地朗读第一首,边读边想象画面,指导朗读。
“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2、师:让我们想象作者托着下巴,静静地坐在桌前,回忆着那些发生在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的事。带着这样的想象,让我们再读诗句。
5.师引导:诗中的情景,让你想起了自己的哪些童年回忆?(生自由交流)
四、感受诗歌美
1、出示句子(反复诵读。师指名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2. 反复朗读,你有什么发现?
有的句子句式相仿,是排比句式。
关注句末的“?”,读出节奏。
关注“同音成韵”。感知“光、香、响”的韵脚“ɑnɡ”,读出节奏。
3. 理解“思潮”,体会诗人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4. 师指导:作者一次又一次地问,一次又一次地想,这就是思潮。师指名读,读出作者起伏的思潮,对大海对自然的赞美。
5. 还有哪首诗,你也读出了这种感觉?
6. 课件出示诗句。反复诵读,体会诗韵。
“天上的风雨”和“心中的风雨”一样吗?
“只”字在这句诗里有什么好的表达效果?
诗中两个“躲”字前后有什么联系吗?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你有过这种体验吗?
8.师: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人生经历,感受她“心中的风雨”。
五、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1.美文赏析
2.仿写诗句
读着读着,我们渐渐进入作者的诗中,现在请你们自定题目,按照《繁星》(七一)的
句式,仿写诗歌。
3. 出示课件。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 )的( ),( )的( ),(4.生仿写诗句。师巡视指导。
5.分享仿写的诗歌,师指名朗读自创的诗歌,师生评议。6.深情诵读《繁星》并背诵。
六.板书设计
繁星
怀念童年 热爱自然
赞美母爱 思念母亲
)。 )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