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东省深圳市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来源:伴沃教育


广东省深圳市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昳(yì)丽 崩殂(cǔ) 兜鍪(mòu) 陟(zhì)罚臧否 B . 窥(kuí)镜 曹刿(guì) 裨(bì)补 妄自菲(fěi)薄 C . 玉帛(bó) 狗窦(dòu) 舂(chōng)谷 一鼓(ɡǔ)作气 D . 旗靡(mǐ) 驽(lǔ)钝 臣妾(qiè) 门庭(tínɡ)若市 2. (2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深霄 浊流 家喻户晓 B . 小楷 谰语 当之无愧 C . 薪金 山间 目不睽园 D . 绞肉 竹干 深不可测

3. (2分) 下列各句在文中不表达“敬业”意义的一项是( ) A .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B .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C .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D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 (2分) 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 )

不管你是何等渺小、卑微,你同样可以谱写生活的童话,创造生命的奇迹。也许,正是因为有了你,世界才增添了一份色彩。眼泪,_______;仁慈,_______;同情,_______;关怀,_______。你要勇敢地对自己说:“我很重要,我就是一道风景。”

①要为众生的苦难而发 ②温暖鳏寡孤独的凄凉 ③要为别人的悲伤而流 ④给予老弱病残的贫苦 A . ④①③② B . ③①④② C . ③②④① D . ④②③①

5. (2分) (2017九上·揭西期末)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成为文明古国标志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几千年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删去“几千年”)

B . 有关部门对大家提出的建议积极采纳,认真研究,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政策。(把 “积极采纳”和“认真研究”调换位置)

第 1 页 共 12 页

C . 通过参观中国航空博物馆,使我了解了许多航空知识,增强了国防意识。(删去 “通过”或者“使”) D . 这次的“朗读者”活动主要是为了构成朗读爱好者与朗诵专家交流的平台。(把 “构成”改为“打通”)

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6. (5分) (2017八下·江永期中) 在具体的语境中仿写两个句子

我心里总是充满着太多的喜欢。我喜欢倾听春天的脚步,喜欢鲜嫩的花碧绿的草;我喜欢欣赏大地的容颜,喜欢

河; ; 。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

7. (6分) (2012·普洱)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生活中总有许多人和事令我们感动。2012年5月8日,年仅29岁的最美好教师张丽莉,在学生即将被车轮碾压时,她勇敢地伸出双臂推开学生,学生得救了,她却被压在无情的车轮下……清醒后的她,第一句话问的却是被救学生的情况,她为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

(1)

请用三个词语概括张丽莉老师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 (2)

张丽莉老师的感人事迹,牵动着我们的心弦。请以“张老师,我想对您说”为开头,写几句话。 张老师,我想对您说:________。

四、 默写 (共1题;共7分)

8. (7分) 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相顾无相识,________。(王绩《野望》)

②________,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③阳春布德泽,________。(汉乐府《长歌行》)

④中无杂树,芳草鲜美,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生活中,人们常用《爱莲说》一文里“________ ,________”的语句来比喻那些洁身自好、不为世俗左右的人。

⑥邓小平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但你也许看过一些表现战争的文学、影视作品,吟诵过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请写出两句描写战争的古诗词:________

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2分)

9. (2分) (2017九上·启东开学考) 下面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

第 2 页 共 12 页

B . 《格列弗游记》被不少人看作是深得孩子们喜爱的儿童读物.例如格列弗仿佛是孩童——在小人国利力浦特,他随心搬移各种人和物,像是摆弄玩具。但尖锐深邃的讽刺才是小说的灵魂。

C . 小人国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和在飞岛国与鬼魂谈话这些情节都具有鲜明的讽刺色彩。 D . 在第三节里,被描述的是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下等动物。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0. (7分) (2017九上·个旧月考)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 这首古体诗描写了丰收景象下农民生活的画面,其中作者选取了炎炎赤日下举家辛苦忙碌劳作和________的两个场景,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________境遇。

(2) 诗的最后六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11. (12分) (2012·南京)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古镜 (宋)沈括

【甲】古人铸鉴① , 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乙】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②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③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

【注释】①鉴:镜子。②原:推究。③差:略微。 (1)

第 3 页 共 12 页

下列给【乙】段中画线的句子所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B .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C .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D .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2)

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收人而令小令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秦王纳谏》) B . 予观之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C . 又见他家所藏才美不外见(《马说》) D . 文画铭字无纤异者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4)

①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________”的效果(用文中原句填空):制造的透光镜能在日光下,透射出背面的花纹和文字,由此可见古代铸镜技艺很________(用一个词语概括)。

②有人推究透光镜能透光的原因,作者原先赞同,后来产生了怀疑。他怀疑的依据是什么?________

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12. (10分) (2016七上·宁河期中) 阅读《龙眼与伞》回答小题 龙眼与伞 迟子建

①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它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

②我是喜欢看春雪的,这种雪下得时间不会长,也就两三个小时。站在窗前,等于是看老天上演的一部宽银幕的黑白电影。山、树、房屋和行走的人,在雪花中闪闪烁烁,气象苍茫而温暖,令人回味。

③去年,我在故乡写作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正写得如醉如痴,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她说,我就在你楼下,下雪了,我来给你送伞,今天早点回家吃饭吧。

④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我懊恼地对妈妈说:“雪有什么可怕的,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我再写一会儿。”妈妈说:“我看雪中还夹着雨,怕把你淋湿,你就下来吧!”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妈妈无理地说:“你也是,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问问我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

第 4 页 共 12 页

⑤我挂断了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误!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她的腋下夹着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渐行渐远。

⑥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雪的降临毫无知觉。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出来,它来了有一两个小时了。确如妈妈所言,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几行清泪。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这份慈爱!

⑦从阳台回到书房后,我将电脑关闭,站在南窗前。窗外是连绵的山峦,雪花使远山隐遁了踪迹,近处的山也都模模糊糊,如海市蜃楼。山下没有行人,更看不到鸟儿的踪影。这个现实的世界因为一场春雪的造访,而有了虚构的意味。看来老天也在挥洒笔墨,书写事态人情。我想它今天捕捉到的最辛酸的一笔,就是母亲夹着伞离去的情景。

⑧雪停了。黄昏了。我锁上门,下楼,回妈妈那里。做了错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也一样。朝妈妈家走去的时候,我觉得心慌气短。妈妈分明哭过,她的眼睛红肿着。我向她道歉,说我错了,请她不要伤心了,她背过身去,又抹眼泪了。我知道自己深深伤害了她。我虽然四十多岁了,在她面前,却依然是个任性的孩子。

⑨母亲看我真的是一副悔过的表情,便在晚餐桌上,用一句数落原谅了我。她说:“以后你再写东西时,我可不去惹你!”

⑩《额尔古纳河右岸》初稿完成后,我来到了青岛,做长篇的修改。那正是春光融融的五月天。有一天午后,青岛海洋大学文学院的刘世文老师来看我,我们坐在一起聊天。她对我说,她这一生,最大的伤痛就是儿子的离世。刘老师的爱人从事科考工作,常年在南极,而刘老师工作在青岛。他们工作忙,所以孩子自幼就跟着爷爷奶奶,在沈阳生活。十几年前,她的孩子从沈阳的一个游乐园的高空意外坠下身亡。事故发生后,沈阳的亲属给刘老师打电话,说她的孩子生病了,想妈妈,让她回去一趟。刘老师说,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觉得儿子可能已经不在了,否则,家人不会这么急着让她回去。刘老师说她坐上开往沈阳的火车后,脑子里全都是儿子的影子,他的笑脸,他说话的声音,他喊“妈妈”时的样子。她黯然神伤的样子引起了别人的同情,有个南方籍旅客抓了几颗龙眼给她。刘老师说,那个年代,龙眼在北方是稀罕的水果,她没吃过,她想儿子一定也没吃过。她没舍得吃一颗龙眼,而是一路把它们攥在掌心,想着带给儿子……

⑪那个时刻,我的眼前蓦然闪现出春雪中妈妈为我送伞的情景。母爱就像伞,把阴晦留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母爱也像那一颗颗龙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涩,内里总是深藏着甘甜的汁液。

(1)

第①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 (2)

第③-⑤段中“我”的心理状态经历了从“亢奋”→“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过程。 (3)

第 5 页 共 12 页

第⑧段中,“妈妈”“又抹眼泪”的原因是________。 (4)

作者“妈妈”“把阴晦留给自己”的具体表现是:①母亲默默地回家;②________; “把晴朗留给儿女”的具体表现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5)

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体现了母亲乐观开朗的个性。 B . 赞美了母亲的慈爱、宽容。 C . 抒发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D . 表现了母爱的无私、高尚。

13. (25分) (2016八上·深圳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乡居闲情

前一片草坪,人们日间因为火伞高张,晚上嫌它冷冷清清,除了路过,从来不愿也不屑在那儿留连;唯其如此,这才成了真正是“属于我”的一块儿地方,它在任何时候,静静地等候着我的光临。

站在这草坪上,当晨曦在云端若隐若现之际,可以看见远处银灰色的海面上,泛着渔人的归帆。早风穿过树梢,簌簌地像昨宵枕畔的絮语,几声清脆的鸟叫,荡漾在含着泥土香味的空气之中,只有火车的汽笛,偶然划破这无边的寂静。

骄阳如炙的下午,我常喜欢倚在树荫下,凝望着碧蓝如黛的海水,静听近处人家养的小火鸡的“软语呢喃”。实在的,我深信无论谁听了小火鸡的声音,一定不会怪我多事——把燕子的歌喉,让小火鸡掠美。那有如小儿女向母亲撒娇的情调,是这么微细、婉转,轻轻地开始第一个音,慢慢地拖长着第二个音,短促地结束了第三个音,而且有着高低抑扬,似乎在向它们的妈妈诉说什么。

新雨之后,苍翠如濯的山岗,云气弥漫,仿佛罩着轻纱的少妇,显得那么忧郁、沉默;潮声澎湃犹如万马奔腾,遥望波涛汹涌,好像是无数条白龙起伏追逐于海面群峰之间。

我更爱在天边残留着一抹桃色的晚霞,暮霭已经笼罩大地的时候,等着鸭宝宝的归来。差不多像时钟一般准确——当上学的和办公的都陆续回到家之后,你可以看见小溪的那一头,远远地有一个白点出现了,这就是我们唯一的“披着白斗篷的队长”,领着它的队伍正在向归途行进。渐渐地越游越近,一批穿着背上印满黑斑的浅褐制服的小兵,跟着它们的队长,开始登陆,然后一个个吃力地拔动着两片脚掌,摇晃着臃肿的身子,傻头傻脑急急忙忙穿过阡陌,有时一不小心滑落到田里,立刻勇敢地又爬了起来继续往前赶,唯恐会落伍似的。

好不容易绕道迂回跑上了草坪,看见有人站在门边,一个个便鬼鬼祟祟偏过头去,商量不定,直到你离开了所站的地方,走得远远的,它们这才认为威胁已经解除,可以安全通过,然后一窝蜂地涌进了大门。

柔和似絮、轻匀如绡的浮云,簇拥着盈盈皓月从海面冉冉上升,清辉把周围映成二轮彩色的光晕,由深而浅,

第 6 页 共 12 页

若有若无,不像晚霞那么浓艳,因而更显得素雅;没有夕照那么灿烂,只给你一点淡淡的喜悦和一点淡淡的哀愁。海水中央,波光潋滟,跟着月亮的越升越高,渐渐地转暗,终至于静悄悄地整个隐入夜空,只仗着几处闪烁的渔火,依稀能够辨别它的存在。

你可曾看见过月亮从乌云里露出半个脸儿的情景?我仿佛在黄昏的花园里看见过,一朵掩藏在叶底的娇媚的白玫瑰,然而不及月的皎洁;又仿佛在古画里看见过,一个用团扇遮面的含羞的少女,可是不及月的潇洒;那么超然地、悠然地在银河里凌波微步。

海风吹拂着,溪流呜咽着,飞萤点点,轻烟缥缈,远山近树,都在幽幽的虫声里朦胧地睡去,等待着另一个黎明的到来。

即使天空黑沉沉地压了下来,仿佛画家泼翻了墨汁在宣纸上,骤雨夹着震撼宇宙的雷声以俱来的日子,从令人心悸的闪电里,隔窗开园窥见海水像死去了,一切、都在造化的盛怒之下屏住气息。然而我知道,这些都要过去的,代替而至的将是一片更美丽清新的画图。人们都太忙了,从忙着吃奶、长牙,到忙着学走路、学说话、学念书……以至于忙着魂牵梦萦地恋爱,气急败坏地赚钱,因此忘了他们的周遭,还有这么一个可爱的世界,而我,却从一般人以为枯燥贫乏的乡居生活里,认识了它们。

(选自《中国当代美文三百篇》,作者钟梅音)

(1) 选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人们”对乡居生活的态度,有什么作用?

(2) 下面两段描写,突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在写法上又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语句作简要分析。

①早风穿过树梢,簌簌地像昨宵枕畔的絮语;几声清亮的鸟叫,荡漾在含着泥土香味的空气之中;只有火车的汽笛,偶然划破这无边的寂静。

②海水中央,波光潋滟,跟着月亮的越升越高,渐渐地转暗,终至于静悄悄地整个隐入夜空,只仗着几处闪烁的渔火,依稀能够辨别它的存在。

(3) 选文第⑤段中划线的“鬼鬼祟祟”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语境说说你的理解。

(4) 选文第⑦段,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月亮从乌云里露出半个脸儿的情景”,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展开描写的,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5) 第⑨段划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阅读体会。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4. (5分) (2017·黑龙江模拟)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以“会有那么一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

浩如烟海的文学名著是书,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是书,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是书,摇曳多姿的日常生活也是书…… 请以“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

第 7 页 共 12 页

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以上。

第 8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6-1、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

7-1、7-2

四、 默写 (共1题;共7分)

8-1、

第 9 页 共 12 页

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2分)

9、答案:略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0-1、

10-2、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11-1、 11-2、 11-3、

11-4、

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12-1、

12-2、

12-3、

12-4、

12-5、 13-1

第 10 页 共 12 页

13-2

13-3

13-4

13-5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4-1

第 11 页 共 12 页

第 12 页 共 1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