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一、 覃姓的历史起源
覃姓,中华姓氏。覃姓相对集中分布于长江中游以及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自治区境内。覃姓的始祖是伯益,生活在虞舜时期协助大禹治水。当时,温地竹林茂密,生活在此的族群,有一支以竹为图腾称有竹氏,首领是伯益,住在今北平皋处。此地周围今日仍然竹林丛生,晋代有\"竹林七贤”在此地活动。
主要源流:
1、起源于上古之覃怀古国。
”覃怀”是地名,夏代时的称谓,今河南温县周围为覃怀, 底绩是覃怀之地的最底部。《禹贡》云:“覃怀底绩至于衡漳”。《左传》 云:“覃怀,近河地名。”“衡”是称其重量,漳是河流之意,”衡漳”就是黄河称起的地方。《左传覃怀注疏》云:“河内郡有怀县,在河之北,善覃怀二字为一地,故云近河地名。”河南温县周围, 夏称覃怀地,秦汉称河内郡,唐宋称怀州,元以后称怀庆府。覃怀底绩是这块方的底部,即今温县北平皋村,也是汉代以前的古地邢丘。“覃怀”字意来自甲骨文中的解释。考古学家罗振玉说:“覃像酒盈樽,(古代的酒壶)。郭沫若和陈梦说,\"覃”字上面的“西\"字,
是酒壶的盖,西下的“日”是酒壶的大肚,“十\"字底部为尖状,插入地中便于存放。这些历史大家考析的覃字,正是古代覃怀地区的形貌。覃怀地区,西与北是太岳山脉,南与东是万里黄河。在今邢台、安阳一-带为“西\"处,在今焦作、沁阳一带为”日”处,在今温县北平皋为“十”的下底处。北平皋四面环水,中为突起高地,黄河过此后,开始东北去,故称底尖部。此地有一部落叫覃怀氏 ,其后以部落名为姓,称为覃怀氏,后简改为覃( Tan音谭)姓,称为覃氏。
2、出自南方少数民族姓氏,为复姓皇覃氏所简改。
据《姓氏考略》载,夏有皇覃氏部落,其后亦简改为覃氏。覃元先(南海人,即今广东省南海人,相传是皇覃氏之后人)义勇隶属。
3、覃(tan)出自蚁姓,源自春秋时谭氏为避难所简改为覃氏( tan,音谭) 谭姓源自春秋时代是以国为氏。根据《万姓统谱》《谭氏家谱序》等文献记载,谭姓家族的祖先本是上古圣君夏禹的蚁姓后裔,周朝初年大封先圣之后时,把他们封于谭国,爵位为子爵,后为齐国的附庸国,到春秋时代齐柜公称霸诸侯,就于周庄王五十四年,即公元前683年,将谭国吞并了, 当时谭国的主人谭子奔到莒国去避难,失去祖国的谭国公族后裔就\"以国为氏”而姓了谭(见《谭氏家谱序》)。覃姓为谭姓避祸去言字为覃姓(见《万姓统谱》)。
4、出自瞟姓,为巴人罐氏所改。
覃(Xin 音荀)姓为土家族最大姓氏之一-。土家族覃姓以鄂西南山区腹地长阳、招袜河最为集中,据《覃姓族谱》称:招袜河是覃姓圣地。覃是早期巴人四姓
之一,有学者考证,“覃氏源于腰姓”,这证明早期巴人四姓,曾居住在招河流域。
二、覃姓的现状
覃姓人群分布于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少数移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覃姓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四百二十一位;覃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1%,排在并列第三百六十八位;覃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033%。历史上重要覃姓的人物有覃元先、覃光佃、覃应机、覃子豪等。
案例二:
由于各种典籍和辞书,大多数都把“覃\"说成是来源于“谭”读\"谭”或\"浔”,这就给人们以误导, 早在公元前21-16 世纪的夏朝, 就已经出现了覃部落一覃怀氏一覃氏了。比齐桓公灭谭国的-公元前684 年要早1000年左右。覃氏中确有从谭国的后裔中改来的, 这仅是覃氏宗族中的-一个分支,不是全部。它是其中一个来源,而不是惟一的源头,更不是最早的源头。
民国十一年( 1929年)撰写, 1983、
1984、1989 年三次修改的《四川大足覃氏家史》中说:“覃字早已出现于 《诗经》、《书经》 , ......葛之覃兮、'
覃公为私’,书日: “覃怀底绩。这些古老书籍,皆有所载,是早期字也,非谭去言而为覃焉。有的谱牒皆言姓谭而去言从覃者,讹矣,予以更之。”1947年《广
西通志稿》氏族卷载: \"来宾县覃氏丁四千八百强, 罩读如寻,西粤皆然。在汉
时读寻音,望出岭南。...覃氏族姓颇繁,乡音绝不读覃为谭。”
四川省巴县石龙覃氏支族谱记载:”巴县石龙支族乃上古皇覃氏后裔。”四川省达县覃家坝火车站支族谱记载,其支族是上古十三族皇覃氏后裔。广西修仁县(现属荔浦县境)覃氏祖宗神位.上写有”皇覃氏历代宗亲之位”。湖南省石门《覃氏族谱》说: \"覃氏的祖先 ,考稽上有皇覃氏。\"皇覃氏是继因覃部落、覃怀地而得覃姓之后的又一命姓,就产生的时间来说,覃怀氏要早于皇覃氏, 因为覃怀氏因地名、部落名命氏,这属自然命氏。
湖南省《石门县志》记载,覃为古有竺氏后裔,于周穆王时分居覃地为民,遂以国为姓。当地的覃氏族谱记录有《覃氏源流世系歌》:“ 覃氏鼻祖墨胎初,孤竹君后是有竹。”据湖南省张家界市覃氏族谱,覃氏是有竹氏的后裔。这两地族谱所记载的历史.上覃氏是墨胎氏、孤竹氏、有竹氏的后裔,可以看作是覃氏发展过里的有孤山,河北省房山县有孤山,这可能与
孤竹北迁时曾居留过有关;另一支向南、西南方向发展,迁入湖南西部和贵州一带(即古夜郎国)覃氏和谭氏关系密切,《辞海》 、《姓氏辞典》 、《万姓统谱》 、《百家姓探秘》等有关工具书和姓氏研究的书籍,都说覃本姓谭,是因为避难,把言字边去掉,改为覃。谭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章丘(一说故地在今山东省历城县东),公元前684年为齐国所灭。传说谭国国君逃到莒国(今山东省莒县),子孙以国为姓,是为谭氏。周武王灭商后,除随同伐纣的诸侯外,殷商所封诸侯一概废除, 削为平民,为防止殷商遗民叛逃,武张遣送他们到今河南洛阳地筑城,称为东郡。这时候,孤竹国也被灭亡,孤竹氏覃民从河北卢龙被驱到洛阳和殷商遗民一起筑城,沦为工奴。后又到有褒(今陕西省南郑县)为周穆王建筑衹宫,这是公元前1001年的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