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北京海淀区尚丽外国语学校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阶段测试(含解析)

来源:伴沃教育


一、选择题

1.下而各题的积最接近5600的是( )。

A. 58×65 B. 69×78 C. 79×88B

解析:B

【解析】【解答】58×65≈60×60=3600;

69×78≈70×80=5600;

79×88=80×90=7200.

故答案为:B。

【分析】估算乘法时:先把因数看做整十数或整百数,然后再计算。2.下列算式中,乘积小于1500的是( )。

A. 48×29 B. 31×52 C. 解析:A

【解析】【解答】48×29

43×41A

≈50×30

=1500

因为48<50,29<30,所以,48×29<1500。

31×52

≈30×50

=1500

因为31>30,52>50,所以,31×52>1500

43×41

≈40×40

=1600

1600>1500,所以43×41>1500

故答案为:A。

【分析】分别对这三个算式进行估算即可。

3.在下面的竖式里,48表示( )。

A. 48个一 B. 48个十 C. 48个百B

解析:B

【解析】【解答】在这个竖式里,48表示48个十。

故答案为:B。

【分析】48是由24乘20得到,故48表示48个十。

4.下面四道算式中,算式( )与其他算式的结果都不相同。

A. 650×20 B. 6500×2 C. 65×200 D. 6500×20D

解析:D

【解析】【解答】解:A:650×20=13000;

B:6500×2=13000;

C:65×200=13000;

D:6500×20=130000,这个算式与其他算式结果都不相同。

故答案为:D。

【分析】乘数末尾有0时,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后面添上几个0即可。

5.下面算式中,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的算式是( )。

A. 35×40 B. 50×20 C. 52×40A

解析:A

【解析】【解答】选项A,35×40=1400,有两个0;

选项B,50×20=1000,有三个0;

选项C,52×40=2080,有一个0。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计算法则可知:可以先把这个末尾有零的因数的零前面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然后在乘得的积的后面加上零即可。例如选项A,先用35×4得到140,再加上40后面的一个0即可。

6.25×8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 3 B. 2 C. 1A

解析:A

【解析】【解答】25×80=2000,积的末尾有3个0。

故答案为:A。

【分析】先计算,再判断积的末尾有几个0。

7.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的乘积是( )。

A. 900 B. 9000 C. 9900 D. 9990C

解析:C

【解析】【解答】99×100=9900

故答案为:C。

【分析】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把它们两个相乘计算出它们的积即可。

8.与480×40的积相等的算式是( )。

A. 48×40 B. 48×400 C. 80×400B

解析:B

【解析】【解答】解:480×40=48×400。

故答案为:B。

【分析】480×40=48×4×100,48×400=48×4=400,所以480×40=48×400。

9.学校图书馆购进一批图书,每捆34本,一共有21捆,一共有多少本书?小青用竖式进行计算,竖式中箭头部分表示的是( )

A. 20捆书的本数 B. 2捆书的本数 C. 68本书A

解析:A

【解析】【解答】算式中的68表示680,它是34与20的积,表示 20捆书的本数 。

故答案为:A。

【分析】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0.张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50米/分。照此计算,他1小时所行的路程为( )。

A. 250米 B. 15000米 C. 250000

米 D. 25千米B

解析:B

【解析】【解答】解:250×60=15000,所以张强1小时所行的路程为15000米。

故答案为:B。

【分析】1小时=60分,所以张强1小时所行的路程=张强骑自行车的速度×60,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11.28×42的结果最接近( )

A. 1200 B. 1000 C. 800 D. 1500A

解析:A

【解析】【解答】解:28×42≈30×40=1200,所以它的结果最接近1200。

故答案为:A。

【分析】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看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12.王老师给40名学生买奖品,每件奖品的价格都在11元到19元之间,总价钱可能是( )。

A. 400元 B. 600元 C. 800

元 D. 1000元B

解析:B

【解析】【解答】解:11×40=440(元),19×40=760(元),所以总价可能是600元。

故答案为:B。

【分析】用11和19分别与40相乘,确定总价钱的最低值和最高值,总价在这个范围内都是可能的。

13.如图,在14×12的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的意思是?( )

A. 10个14的和 B. 12个14的和 C. 1个14的和 D. 2个14的和A

解析:A

【解析】【解答】图中的“14”表示的是10个14的和。

故答案为:A

【分析】图中的“14”是由14乘12中的“1”(也就是10)所得。

14.如图,在36×25的竖式计算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的是( )。

A. 20个36的和 B. 2个36的和 C. 5个36的

和 D. 25个36的和A

解析:A

【解析】【解答】 如图,在36×25的竖式计算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的是20个36的和 。

故答案为:A。

【分析】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对齐那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据此解答。

15.积大约是4200的算式是( )。

A. 58×71 B. 58×62 C. 69×69A

解析:A

【解析】【解答】58×71≈60×70=4200;

58×62≈60×60=3600;

69×69≈70×70=4900.

故答案为:A。

【分析】估算方法:先把因数看做整十数,然后再计算。

二、填空题

16.小明每天做29道口算题,他27天大约做________道题。 【解析】【解答】解:29×27≈900(道)故答案为:900【分析】从大约二字可以看出是要求估算用29乘27来计算估算时把两个因数都看作30来计算即可

解析:【解析】【解答】解:29×27≈900(道)

故答案为:900。

【分析】从“大约”二字可以看出是要求估算,用29乘27来计算,估算时把两个因数都看作30来计算即可。

17.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李阿姨每天能完成25张剪纸,照这样的速度,李阿姨16天能完成________张剪纸;藏羚羊特别擅长奔跑,它是高原环境下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3小时可以跑273千米,平均每小时可以跑________千米。 400;91【解析】【解答】解:李阿姨16天能完成:25×16=400张剪纸;藏羚羊平均每小时可以跑:273÷3=91千米 故答案为:400;91【分析】李阿姨完成剪纸的数量=每天完成

剪纸的数量×天

解析:400;91

【解析】【解答】解:李阿姨16天能完成:25×16=400张剪纸;藏羚羊平均每小时可以跑:273÷3=91千米。

故答案为:400;91。

【分析】李阿姨完成剪纸的数量=每天完成剪纸的数量×天数,据此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藏羚羊平均每小时跑的距离=已知跑的距离÷对应的时间,据此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18.28×50的积的末尾有________个0,它的积是________位数。 2;四【解析】【解答】28×50=1400积的末尾有2个0是四位数故答案为:2;四【分析】一个因数的末尾有0可以先把这个0去掉再乘以另一个因数最后再在积的末尾补上一个0

解析:2;四

【解析】【解答】28×50=1400,积的末尾有2个0,是四位数。

故答案为:2;四。

【分析】一个因数的末尾有0,可以先把这个0去掉,再乘以另一个因数,最后再在积的末尾补上一个0。

19.估算84×28时,把84看作________,把28看作________,积大约是________。 80;30;2400【解析】【解答】解:估算84×28时把84看作80把28看作30积大约是2400故答案为:80;30;2400【分析】估算时把两个因数都看作近似的整十数然后估算得数即可

解析:80;30;2400

【解析】【解答】解:估算84×28时,把84看作80,把28看作30,积大约是2400。

故答案为:80;30;2400。

【分析】估算时把两个因数都看作近似的整十数,然后估算得数即可。

20.□8×32要使积是三位数,□中最大应填________。 【解析】【解答】解:因为30×30=900而38×32=1216当□是2时28×32=896所以□中最大应填2□8×32要使积是三位数□中最大应填2故答案为:2【分析】因为要使□中填的数最大所以可以

解析:【解析】【解答】解:因为30×30=900,而38×32=1216,当□是2时,28×32=896,所以□中最大应填2。□8×32要使积是三位数,□中最大应填2。

故答案为:2。

【分析】因为要使□中填的数最大,所以可以先考虑两个数的十位上的数乘起来的积,即30×30=900,所以先计算当□=3的积,如果积是四位数,那么□=2。

21.最小的两位数乘以最大的两位数的积是________。 【解析】【解答】10×99=990故答案为:990【分析】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把这两个数相乘即可

解析:【解析】【解答】10×99=990

故答案为:990。

【分析】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把这两个数相乘即可。

22.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小兰是这样列竖式计算的:

【解

析】【分析】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对齐那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据此列竖式计算

解析:

【解析】【分析】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

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对齐那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据此列竖式计算。

23.35×63的积最高位是________位,50×40积的末尾有________个0。 千;三【解析】【解答】35×63=2205;50×40=2000故答案为:千;三【分析】先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求出积即可解答

解析:千;三

【解析】【解答】35×63=2205;50×40=2000

故答案为:千;三。

【分析】先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求出积即可解答。

24.可可看一本漫画书,平均每天看20页,他18天可以看________页. 【解析】【解答】解:20×18=360(页)所以18天可以看360页故答案为:360【分析】可可18天可以看的页数=平均每天看的页数×18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解析:【解析】【解答】解:20×18=360(页),所以18天可以看360页。

故答案为:360。

【分析】可可18天可以看的页数=平均每天看的页数×18,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5.48的20倍是________,540是9的________倍. 960;60【解析】【解答】48×20=960;540÷9=60故答案为:960;60【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解答

解析:960;60

【解析】【解答】48×20=960;540÷9=60

故答案为:960;60。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解答。

三、解答题

26.新光小学举行歌咏比赛,每班38人参加,全校有24个班,共有多少人参加?

解析:解:38×24=912(人)

答:共有912人参加。

【解析】【分析】全校共参加歌咏比赛的人数=全校的班级数×每班参加歌咏比赛的人数,据此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27.实验小学有700人要去春游。(先列式计算,再判断)

解析:解:62×11=682(人)

682<700

答:11辆车不能一次送走这些人。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11辆车一次可以坐的人数,每辆大巴能乘坐的人数×大巴的数量=一次可以运走的总人数,然后与实验小学的总人数对比,比实验小学的总人数少,就不能一次运走,如果比实验小学的总人数多,就能一次运走,据此解答。

28.光明小学有35个班,平均每班有45人。光明小学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解析:45×35=1575(人)

答:光明小学一共有学生1575人。

【解析】【分析】平均每班的人数×班数=光明小学的总人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29.学校食堂买来88袋大米,每袋25千克,一共买来多少千克大米?

解析:解:88×25=2200(千克)

答:一共买来2200千克大米。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每袋大米的质量×买来的大米袋数=一共买来的大米总质量,据此列式解答.

30.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解析:37×48=1776(盒)

答: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解析】【分析】春风小学总班级数×平均每班人数=一共需要酸奶的盒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