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黔教办计【2012】19号文件《关于对高等学校学生食堂工作进
行调研的通知》文件精神,特将我院学生食堂工作情况进行如下汇报:
1、我院现有学生食堂三个,营业面积2000余平方米,营业额全年约
210万元,服务学生人数近3000余人,用工人员约60余人。
3、为加大大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力度,三个学生食堂分别由两家专业
社会饮食企业投资,并自主经营管理。目前,运行情况良好,优势较多,如自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学生食堂的经营管理后,食堂硬件设施及就餐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食品卫生安全得到了保证,学生就餐便捷,花色品种较多,营养搭配科学合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院地处闹市区,学院周边摊点、家庭作坊、网吧林立 ,外出就餐学生人数较多及食堂经营者与学生交流沟通不足等原因,造成目前就餐率仅占住校生总数33%左右;食品原料价格上涨,人工工资增加;食堂在食品原料采购上进货途径正规,采购价格与外面就餐点相比无竞争力等多方面原因造成食堂经营情况不良,几乎无利润可言。综上所述,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后勤服务管理能大大改善学生就餐服务质量,只要加强管理,外部条件改善,我们认为此举优于自办食堂.
我院学生食堂管理制度健全,机构完善,人员配备齐全,职能清楚。对
食堂毛利和纯利五明确要求,学院采取合理监管措施对食堂饭菜价格和质量就行有效监管。总务处后勤服务中心制定了调整饭菜价格的规范程序,做到价格调整公开透明。学院团委、学生会成立了参与食堂经营管理学生监督小组,直接对食堂卫生状况、饭菜价格、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进行监督,既加强了学生和食堂的沟通与互动,又对食堂进行了有效的督促.由于食堂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食堂经营承包者未给外聘人员上交保险。目前三个学生食堂共计工作人员60余人,全部为经营者自聘。
2、影响伙食成本上涨的其他因素:(见附表3)
1、伙食原料的市场行情:(见附表2)
三、学生食堂经营情况
二、学生食堂管理情况
2、社会企业投资建设,并自主经营的食堂数量(见附表1)
1、 食堂基本状况
省教育厅计财处:
3、学生食堂或是物资的采购方式:在我院总务处食品卫生科的严格监
督下,由经营者按照程序在具有正规经营资质的物资供应商处进行采购,严格索证。
7、根据国家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食堂工作
的意见》(教发【2011】7号)文件精神,学院对食堂承包商实行采取了一定的优惠政策:
(4)从食品卫生安全角度组织多部门加大学生到食堂就餐宣传教育力
度,以提高食堂就餐率;
8、学院学生食堂自主经营者是学院2011年元月通过公示公开招标由
两家专业饮食投资公司进行投资建设、自主经营。食品安全卫生由学院总务处后勤服务中心、食品卫生科按食品卫生相关规定进行无缝监管。按照学生年龄、发育状况需要、学生口味等,后勤服务中心与经营者共同制定伙食结构及花色品种。后勤服务中心定时对食堂经营状况、财务运行状况等进行检查,但始终坚持食堂自负盈亏原则。
费;
3、学生食堂建筑设施由学校提供,不计折旧,“零租赁“,免收管理
2、学生食堂经营无税收;
1、我院学生食堂享受居民用电、用水价格优惠政策;
四、相关政策落实情况
(6)将学生食堂定为学院社会培训定点就餐单位。
(5)学院及各部门有关接待、集体就餐原则上尽量安排在学生食堂;
(3)适当减免食堂水电费用;
(2)促成了2011年度政府物价补贴发放到食堂;
(1)实行承包经营“零租赁“政策;
6、学生食堂主要经营品种售价与均低于社会同品种价格。
5、学生食堂2011年经营情况:(见附表1)
4、学生食堂经营成本构成情况:(见附表1)
4、学生食堂由经营者自行装修、改造、维护使用; 5、学生食堂五学院编制人员; 6、学生食堂无任何上缴指标任务;
7、校内餐饮服务市场有完善的市场准入、退出及日常管理制度; 8、学院总务处后勤服务中心、食品卫生科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相关规
定,制定了完善的学生食堂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2、学生食堂采取了集中采购的方法降低采购成本,延长服务时间,增
加服务项目等吸引学生到食堂就餐,应对成本上涨,效果不显著;
3、学院团委、学生会成立了学生参与食堂经营管理监督小组,学生可
通过该组织直接向学院或通过学院网络中心院长信箱反应对食堂的意见,学院积极和食堂经营者进行沟通,第一时间做出答复。
六、安顺市财政局、教育局2011年下达给学校食堂的临时补贴已按
相关文件要求及时发放到学生食堂。
七、经过一年的运行,目前就我院学生食堂运行情况分析如下:
1、我院自2010年来学生伙食价格无上涨;
五、学生食堂或是价格调整情况
14、政府部门本学期未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临时补贴.
13、学校未设立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平抑基金;
12、学院未发现本地区有与物价上涨挂钩的价格联动机制;
11、我院学生食堂的服务对象仅为我院学生、教职员工;
10、学院周边有开放的餐饮服务市场;
9、学院实行严格的定价、调价程序;
1、食品原料价格上涨,人工工资增加,造成经营成本增高.如:现行
的价格与今年6、7月份相比,肉价每斤上涨近40%,米、油上涨近10%;人工工资执行新的贵州省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每人每月上涨100余元。
2、学生到食堂就餐人数少。全院住校生约3200人,但每天到食堂就
餐人数护理系食堂约300人,教工食堂平均不足200人,学生生活服务中心约300人。而且每周只有四天半的经营时间,周末各食堂均仅有二三十人就餐。此为食堂亏损运营的主要原因。各食堂亏损情况见下表:
2011年9月-11月食堂月均亏损情况表
(元)
(元)
(元)
食堂名称
采购费用
人工费用
总收入(元)
月均亏损金额
北区食堂
50990.00
中心
16500.00
50400.00
17090.00
职工食堂
44775.00
17500。00
33500。00
28775.00
学生生活服务
76000.00
28500.00
90500。00
14000。00
3、我院地处闹市区,学院周边摊点、家庭作坊、网吧林立 ,外出就
餐学生人数较多,影响了食堂就餐人数,同时造成严重的食品卫生安全隐患。
营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为保证学生的就餐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防治食源性疾病
的传播,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帮助学生食堂摆脱困境,使之步入良性循环,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参照其他院校的做法,将国家发放的学生生活补助费充入校园消费
系统,引导学生在学院食堂就餐,增加食堂的消费总量,使学生食堂健康发展。
2、从食品卫生安全的角度出发,联合学生管理相关部门、系、辅导员
(班主任)等,加强对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尽量到食堂就餐。
3、帮助食堂规范价格形成机制,强化监控措施,建立并完善学生食堂
成本调查和公开制度,规范定价、调价程序和成本核算办法,并督促各食堂严格执行。
4、要求食堂加强内部管理,挖掘自身潜力,积极推进“农校对接”和农
产品联合采购,最大限度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要求各食堂积极主动与学院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搞好互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让学生全面参与食堂管理,增进学生对食堂工作的理解,从而吸引更多学生到食堂就餐.
4、为保证学生就餐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一方面食堂在食品原料采购
上进货途径正规,采购价格与外面就餐点相比无竞争力;另一方面食堂各项管理规范,造成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