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愚溪诗序赤壁赋(学案)

来源:伴沃教育


高2012级文言复习之教材篇

《愚溪诗序》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 谪( )潇水上 .

2) 不可以不更( )也 .3) 遂负土累( )石 .4) 塞( )其隘( ), ..

5) 夫水,智者乐( )也 .6) 又峻急多坻( )石 .7) 幽邃( )浅狭 .8) 不能兴( )云雨 .

二、古今异义 牢笼百态 古义: 今义:今为关住鸟兽的东西。 ..三、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

1) 东流入于潇水 .2)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 ..3) 盖上出也 .4) 合流屈曲而南 .5) 今予家是溪 .6) 得其尤绝者家焉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为:

①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 ②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③愚池之东为愚堂

④智而为愚者也/睿而为愚者也 ⑤皆不得为真愚 ⑥故凡为愚者 2.乐:

①夫水,智者乐也 ②乐而不能去也 3.名:

①名之以其能 ②而名莫能定 五、虚词用法 1.之:

①灌水之阳有溪焉/土之居者犹龂龂然/愚溪之上/愚池之东为愚堂/池之中为愚岛 ②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故更之为愚溪/又买居之/然则虽辱而愚之/而无所避之

1

7) 溪虽莫利于世 .8) 智而为愚者也 .9) 睿而为愚者也 .10) 邦无道则愚 .11) 不能兴云雨 .

4.居:

①冉氏尝居也 ②得泉焉,又买居之 5.莫:

①而名莫能定/寂寥而莫我知也/则天下莫能争是溪

②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溪虽莫利于世 6.类:

①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 ②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7.阳

灌水之阳有溪焉

③皆山水之奇者 2.焉:

①灌水之阳有溪焉/得其尤绝者家焉 ②予得专而名焉/咸以愚辱焉 ③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 3.然:

①土之居者犹龂龂然/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 ②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六、特殊句式

①皆山水之奇者/夫水,智者乐也/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 ②溪虽莫利于世 ③莫我若也/莫我知也 ④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⑤今予家是溪

七、作家作品:

柳宗元(773—819),字 ,世称“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祖籍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

八、关于“序”

序,文体的一种,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后又有宴集序、赠序等。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为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后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赤壁赋》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 窈窕( )之章 ..2) 桂棹( )兮兰桨 .3) 泣孤舟之嫠( )妇 .4) 举匏( )尊以相属 .5) 肴( )核既尽 .6) 相与枕藉( )乎舟中 .二、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举酒属客: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3]山川相缪: 三、一词多义: 1、望:

2

7) 愀( )然 .8) 舳舻( ) ..9) 旌旗( ) .10) 酾( )酒 .11) 横槊( ) .12) 扁( )舟 .

①七月既望

②西望夏口 2、长:

①抱明月而长终 ② 而卒莫消长也 3、然:

①其声呜呜然 ②何为其然也 4、于: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四、词类活用

1) 舞幽壑之潜蛟 .

2) 泣孤舟之嫠妇 .3) 正襟危坐 .4) 乌鹊南飞 .5) 西望夏口 .五、特殊句式:

1、客有吹洞箫者凌万顷之茫然。 2、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④于是饮酒乐甚 5、白:

①白露横江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 6、歌:

①歌窈窕之章 ②歌曰 ③倚歌而和之

6) 东望武昌 .7) 下江陵,顺流而东 ..8) 渔樵于江渚之上 .9) 侣鱼虾而友糜鹿 ..

4、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5、何为其然也?而今安在哉? 6、徘徊于斗牛之间。月出于东山之上。

六、作家作品:

苏轼(1037~1101)北宋人,字 ,又字和仲,号“ ”,谥号文忠,享年66岁。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

七、名句默写。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 , ,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 。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 ,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 。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3

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 ,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高2012级文言复习之教材篇

《愚溪诗序》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 谪(zhã)潇水上 2) 不可以不更(gēng)也 3) 遂负土累(lěi)石 4) 塞(sāi)其隘(ài), 5) 夫水,智者乐(yào)也 6) 又峻急多坻(chí)石 7) 幽邃(suì)浅狭 8) 不能兴(xīng)云雨 二、古今异义

牢笼百态(古义:包罗,囊括。今义:今为关住鸟兽的东西。) 三、词类活用

1) 东流入于潇水(方位名词作状语) .

2)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方位名词作状语) ..3) 盖上出也(方位名词作状语) .4) 合流屈曲而南(名词活用作动词) .5) 今予家是溪(名词活用作动词) .6) 得其尤绝者家焉(名词活用作动词) .7) 溪虽莫利于世(名词活用作动词) .

8) 智而为愚者也(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的人) .9) 睿而为愚者也(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的人) .10) 11)

邦无道则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装愚,装傻) .

不能兴云雨(动词的使动用法) .

四、一词多义

1.为:

①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动词,叫做) ②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动词,筑成) ③愚池之东为愚堂(动词,是)

④智而为愚者也/睿而为愚者也(动词,假装) ⑤皆不得为真愚(动词,算是) ⑥故凡为愚者(动词,称作) 2.乐:

①夫水,智者乐也(动词,爱好,喜爱) ②乐而不能去也(动词,快乐,高兴) 3.名:

①名之以其能(动词,命名,取名)

4

②而名莫能定(名词,名称) 4.居:

①冉氏尝居也(动词,居住)

②得泉焉,又买居之(动词,占有) 5.莫:

①而名莫能定/寂寥而莫我知也/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代词,在句中作主语,没有人,没有谁) ②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溪虽莫利于世(副词,用在词性词语前面,没有) 6.类:

①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动词,类似,好像) ②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名词,种类) 7.阳

灌水之阳有溪焉 山南水北为阳

五、虚词用法 1.之:

①灌水之阳有溪焉/土之居者犹龂龂然/愚溪之上/愚池之东为愚堂/池之中为愚岛(的,结构助词) ②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故更之为愚溪/又买居之/然则虽辱而愚之/而无所避之(它,代词) ③皆山水之奇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2.焉:

①灌水之阳有溪焉/得其尤绝者家焉(语气词) ②予得专而名焉/咸以愚辱焉(代词,它,它们) ③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兼词,于之) 3.然:

①土之居者犹龂龂然/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②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代词,这样) 六、特殊句式

①皆山水之奇者/夫水,智者乐也/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判断句) ②溪虽莫利于世(介词结构后置)

③莫我若也/莫我知也(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④今是溪独见辱于愚(被动句式) ⑤今予家(于)是溪(省略句) 七、作家作品: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祖籍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 八、关于“序”

序,文体的一种,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后又有宴集序、赠序等。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为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后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赤壁赋》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 窈窕(yǎo tiǎo)之章 2) 桂棹(zhào)兮兰桨 3) 泣孤舟之嫠(lí)妇 4) 举匏(páo)尊以相属 5) 肴(yáo)核既尽 6) 相与枕藉(jiâ)乎舟中 7) 愀(qiǎo )然 8) 舳舻(zhú lú )

5

9) 旌旗(jīng) 10) 酾(shī )酒 11) 横槊(shuî ) 12) 扁(piān )舟

二、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举酒属客:“属”通“嘱” ,这里指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 ,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 ,盘绕。 三、一词多义: 1、望:

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 ②西望夏口(向远处看,动词) 2、长:

①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 ②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 3、然:

①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②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4、于: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④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件事,连词) 5、白:

①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 6、歌:

①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②歌曰(歌词,名词)

③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名词) 四、词类活用

②舞幽壑之潜蛟(舞:动词使动) ③泣孤舟之嫠妇(泣:动词使动) ④正襟危坐(正:形容词使动) ⑤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 ⑥西望夏口(西:名词作状语) ⑦下江陵,顺流而东(下,东:名词作动词) .

⑧渔樵于江渚之上(樵:名词作动词) ⑨侣鱼虾而友糜鹿(侣,友:名词意动) 五、特殊句式:

1、客有吹洞箫者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2、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3、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4、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5、何为其然也?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6、徘徊于斗牛之间。月出于东山之上。状语后置 六、作家作品:

苏轼(1037~1101)北宋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享年66岁。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

七、名句默写。

6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 , ,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 。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 ,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 。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 ,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