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及反思

来源:伴沃教育
苏教版小数六下《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课题/课时 扇形统计图(第一课时) 学 习 目 标 设计人 潘春侠/玉潭实验小学 1.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扇形统计图中发现蕴含的数学信息,并能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在对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感受其描述数据的特点。 课前准备 课件 导入环节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另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学 习 活 动 一 1.课件展示教材第1页例1。 介绍:用一个圆形来表示整体,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部分,这样的统计图我们就称它为扇形统计图。 师(指着任意小部分提问):说说这一部分表示什么? 提问:“平原12.0%”表示什么? 生:平原面积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12.0%。 2.你还能从扇形统计图中了解到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集体汇报。 汇报预测:(1)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到整个圆表示我国陆地的总面积。 (2)每个扇形分别表示各种地形的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 (3)山地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33.3%,丘陵面积最小,占总面积的9.9%…… 教师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征: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直接出示扇形统计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和设计意图 学习的兴趣。 学习活动二: 1.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 说说从统计图中你能知道什么,想到什么? 让学生明白中国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珍惜土地,珍惜资源的教育。 2.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1题。 要求:说出小华家两天消费的各类食物所占的百分比。 交流:哪天的食物搭配比较合理? 引导学生从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营养均衡等方面进行分析。 3.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2题。 让学生观察拼盘图,并根据“花生米大约占果盘的20%”估计其他几种干果大约占百分之几。 学 习 活 动 二 练习的设计,紧紧抓住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对统计数据进行简 单分析, 设计意图 《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以条形统计图和百分数等知识为依托,通过创设情境、自主创图、联系生活,来认识新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上课伊始,我从学校召开趣味运动会,体育老师的烦恼入手,引导学生回忆、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告诉学生调查、整理、分析、归纳这些方法就是运用了数学的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既而出示六一班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调查表,提问:“怎样计算每个运动项目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学生在亲自计算和直观视觉中主动发现百分数的优势。接着,我追

问“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能不能表示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之多少?”学生回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重温这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优点,且得出它们都不能表示出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关系,老师顺势提问:“那我们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自己创一个图,表示出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关系。”

学生在创图过程中,我给予充分的时间,并温馨提示:你的创图灵感来自哪里?创图过程中有什么困惑或疑问?学生在我的提示下由最初的正方形、长方形、线段到圆形、六边形,越来越多,思考的也更加深入。在汇报中他们思路清晰、有理有据,质疑问难,在一次又一次的认同和质疑中理清了它们的优点,清晰地形成了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整个过程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踊跃地质疑问难,广泛地交流讨论,时时崩发出数学逻辑思维的火花。有了创图的经历,学生对扇形统计图已经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为看图、分析、推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练习时,我也是由易到难,紧密联系生活,有意识地扩大知识点,例如,让学生通过单位1计算其中的一部分,知道总数和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比,计算部分的具体量等等。

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创新,交流讨论,极大地展现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活动课的魅力。当然,我自己也认真分析,课中仍有一些极待改进的地方。如,我对学生的评价语言略显单一,鼓励太少;时间分配上还可以再科学一些;更注意提问的有效性一点等。

总之,我会再接再劢,在以后的教学中,用自己的亲和力与学生溶为一体,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利用丰富的生活事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分析,与他人的合作、交流、探索中,发现规律、

自主构建、获取知识并初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