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探讨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来源:伴沃教育


探讨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摘要:桩基础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铁路桥路工程的质量。本文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铁路桥路施工企业,必须切实掌握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才能最大化的确保铁路桥路工程质量。基于此,本文就如何提高铁路桥梁桩基施工安全、高效地进行做了详细阐述,同时强调了铁路桥梁桩基基础施工技术在铁路桥梁桩的施工运用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运输业的大力发展,使得人们运输设备的规格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而对铁路桥梁基础设施的需求数量不断增加,对铁路桥梁的质量要求也不断加高。而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质量决定着铁路桥梁质量的是否过硬。所以拥有一套先进的、能普遍应用的铁路桥梁桩施工技术,能够为我国运输事业做出质的改变。

一、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的准备工作

对桩基础施工的准备工作主要是从施工环境、桩基础的方位测定、护筒以及钻孔泥浆等方面着手,确保为桩基基础施工创建良好的施工条件。

1、勘测清理桩基基础施工场地

能否排除对施工有阻碍作用的一切事物,是一个桩基工程能否开展的先决条件。充分进行实地考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施工场地是否属于旱地、是否处于浅水区、是否堆积杂物、等都要根据施工的详细参数来对应标的研究,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决。保证施工场地的平整、硬实。

2、桩基基础的桩位测定

下一步准备工作是要在场地上进行桩位测定,即借助木桩对桩位的中心和标高明确标识,再进行护桩的埋设。在护桩埋设时,要注意保持桩顶与地面高度一致,并用砂浆进行固定处理,在深水环境中,要借助钢护筒进行固定,保证桩的牢固性。

3、桩基基础的护筒准备

通常来说,应用于桩基基础施工中的护筒多为钢护筒,并且对钢护筒的厚度有一定的要求。在顶部和底部都做加厚处理,根据土质确定护筒的高度,一般保证在两米以上。另外,在旱墩护筒周围需要用粘土夯实,并且保证粘土达到护筒底部。在对护筒进行埋设时,需要保证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一致性,尽量减少偏差,同时重视护筒衔接的质量。

4、桩基基础的钻孔泥浆

在进行桩基基础施工之前,需要准备充足良好的造浆粘土或者是膨润土,并且适当的布置泥浆的循环和净化,建设好各种施工池,保证泥浆的合理倾倒,为整个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便利的条件。

5、机械设备及配套机具准备

由于本工程工期紧,施工条件复杂,拟定投入NTN-5T型冲孔机和NTN-8T型冲孔机施工;人工挖孔桩所需机具有:卷扬机和提土桶、护壁钢模板、潜水泵鼓风机、空压机和送风管等挖掘工具;预制桩打桩设备主要是桩锤和桩架;以确保在合同工期内完成本工程的桩基施工项目。

三、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1、钻孔要点

(1)钻进

钻进前需要注意的事项比较多,不能盲目钻进。造浆是钻进前务必要进行的事项,不能让钻机空转,及时使用泥浆泵将泥浆均匀化方能钻进;同时钻进前对距中心5米以外的所有砼灌注桩的灌注时间至少有24小时才能开展,否则就会对邻桩混凝土凝固造成影响。当钻进到3到4米的范围时土质比较松散有多种可能情况发生,则需要端正施工态度,尤其是在松散层开孔孔壁坚实度需要格外加强,将粘土与小片石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投入,且需要在孔壁中挤入泥膏片石能够有效加强孔壁坚实度。钻进进行时,对图层的变化要密切关注,通过渣土取样辨别土层变化,在开孔后,随时调整钻机参数,同时在施工开始到竣工都需要将渣样编号存档。例如遇到质密的岩石层,就应该注意泥浆的比重大约在1.4、钻机功率要大、钻速要低,反之则需要使用高转速。按每进尺5到8米时对钻孔的直径进行勘察,同时持续保持孔内泥浆的粘度和比重以防坍塌。

(2)终孔

终孔前,必须有监理工程师对成孔全面检验方能最终确定是否终孔。检验项目有孔深、垂直度、孔位、孔径,并需要对检测数据做好详细记录,参数合格方能终孔。

(3)清孔及验孔

按照一定的方法清孔,清孔后进行检验,检验不符合规范的成孔还要进行二次清孔。一般清孔是在终止钻进时将钻头提起与孔底相距10厘米到20厘米的位置,将投入一比一的地较纯泥浆来换出不纯的泥浆,与此同时要保持泥浆循环。同时注意防止坍塌现象。清孔后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孔底沉淀<5厘米、泥浆比重<1.2、粘度≤28S)验孔

2、钢筋笼加工与安装

钢筋笼的加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来制作,所有钢筋笼要在加工场所集中统一制作成型。尤其留意钢筋连接后要保证钢筋笼的截面钢筋接头数小于等于主筋总根数的一半,两个接头间距≥0.5米,之后准确地在箍筋圈上标出主筋位置,依次在主筋上放好所有的地箍筋圈,扶正箍筋圈逐一焊接好,同时确保钢筋的间距、长度不出差错。安装时,需要用适合的车辆将钢筋笼移至各个桩位。为了防止对钢筋笼吊起是造成变形,对钢筋笼进行加固十分必要,确保钢筋笼顺利安装。

3、桩基基础混凝土水下灌注

混凝土拌和物应检查和易性,坍落度等指标,水下灌注混凝土的坍落度采用18-22cm。灌注首批混凝土时应注意:导管下口至孔底的距离一般为20-40cm;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0m;封底混凝土灌入后,应仔细检查封底情况,确认封底成功后,进行正常灌注。灌注要连续有序地进行,尽可能缩短拆除导管的时间,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时,徐徐地灌注,防止在导管内造成高压空气囊,使混凝土灌不下去或压漏导管。导管提升时,要保持位置居中,根据导管埋置深度确定导管提升高度,提升后导管埋深不得小于2.0m且不得大于6m。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度相对减少,导管内混凝土压力降低,而导管外井孔的泥浆稠度增加,比重增大。若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物,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为确保桩顶混凝土质量,混凝土灌注至桩顶设计标高以上1.0m。在灌注时,每根桩应制作不小于2组(6块)的混凝土试件。高出地面及桩顶以下的井口整体式刚性护筒,在灌注混凝土后立即拔出。混凝土灌注时间不得长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否则应掺入缓凝剂。

4、桩基基础混凝土灌注的技术要点

因桩基基础水下混凝土施工的隐蔽性强,很容易产生松散、离析、缩颈等混凝土质量问题,因此,必须着重控制桩基基础水下混凝土的浇注质量,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做好比例调控、改进工机具施工、严格按操作流程施工等方面。桩基基础钻孔到混凝土浇灌过程的施工时间要连贯,施工时间太长;混凝土的浆体浓度要适当,浇灌的容量不得低于工程设计值,如果超过设计值会降低泥浆的置换率造成夹泥。导管口距孔底要保持400mm左右的距离,旋转时要必须精确测量,反复验检。如果球塞被压出导管并已经灌下一定数量的混凝土,应将导管徐徐下降100-200mm,使灌注开始阶段导管被混凝土埋入的深度尽可能加大,保证底层的混凝土质量。桩基基础灌注过程中,要严把施工进度和施工工期,经常提升导管高度,保障混凝土均匀注入。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应控制在1-3m之间且不得小于1m,每间隔15-20min,要对混凝土面和导管进入深度进行一次测量和检验。

结束语

路桥桩基基础施工技术在铁路桥梁等多个施工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桥梁桩基础施工质量是桥梁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地质的不确定性,在桥梁桩基施工时,容易出现很多未知问题。这就需要把控各环节中的施工要点与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进而实现整个桥梁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赵帮轩.试论桥梁桩基础施工中的技术问题[J].四川建材,2012,(06):220+222.

[2]杨文宗.试论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6):267.

[3]郭茂奎.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2,(14):47.

[4]刘刚,史成所.探究铁路桥梁桩基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6:344-3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