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于易水送人》读后感

来源:伴沃教育


《于易水送人》读后感

暑假期间,很少有时间陪孩子阅读。平时给孩子读读故事书,自己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象。我想从阅读唐诗开始,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阅读最认真的就是两首唐诗,《于易水送人》便是其中一首。

先回忆一下这首诗作:

于易水送人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我在介绍这首诗的名字时,孩子便说应该是“于易水送人一绝”,看来他学过这首诗,我在网上查了查,“于易水送人一绝”是这首诗的别名。看来孩子也给我上了一课,真是互相学习,开卷有益啊。

学习这首诗有两个让我感动的地方,一个是这首诗的作者,一个是这首诗借喻的典故。

这首诗的作者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说起骆宾王,不由得让人想起他那耳熟能详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他真是个少年天才。但深入了解下去,他的一生充满悲情,他年轻时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怒了武则天,不久便遭诬陷,进了监狱,出狱后跟随大将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起草了著名的《讨武氏檄》,兵败后不知所终。

这首诗借喻的典故是“荆轲刺秦”,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奉命入秦,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临行时燕太子丹及众宾客如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丧服)送于易水,临别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悲壮激越。

骆宾王和荆轲都有着悲壮的人生,但他们又书写了不朽的传奇。他们的勇敢、智慧、坚韧,面对困难时有胆有识,面对死亡时豪不退缩。在我看来,他们远比奥特曼有力量,他们的故事远比动画片精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