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1

来源:伴沃教育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况

市政段K0+049.3-K1+070机动车道沥青砼面层为三层结构,下面层为7cm厚AC-25C粗粒式沥青砼,中面层为5cm厚AC-20C中粒式沥青砼,上面层为4cm厚AC-13C细粒式沥青砼。非机动车道面层为三层结构,下面层为6cm厚中粒式AC-20C沥青砼,上面层为4cm厚细粒式AC-13C沥青砼。机动车道K0+049.3-K0+280双幅宽26米,非机动车道单幅宽为4.5米。

二、 人员安排

1、 现场管理员:6人

2、 现场技术人员:5人

3、 劳动力:20人

三、 机械安排

1、 拌合场:3000L沥青砼拌和设备一套,50型装载机2台,拌站距施工现场约2公里。

2、 铺筑现场:沥青砼摊铺机2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2台,26T胶轮2台。

3、 运输设备:后八轮自卸汽车12辆。

四、 材料安排

1、 粗集料:吉水阜田水泥厂碎石场购买,备料需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2、 细集料:吉水阜田水泥厂碎石场购买,备料需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3、 填料:外购

4、 沥青:吉水沥青库供应面层沥青砼,采用进口沥青

五、 施工进度安排

1、 下面层:机动车道下面层2天完成铺筑,拟完10月30号开铺

2、 中面层:机动车道中面层2天完成铺筑,拟完11月1号开铺

3、 上面层:上面层暂不铺筑,待全线一起铺筑

4、 非机动车道沥青砼面层视施工进展情况进行安排施工

六、 沥青砼面层施工方法

1、材料要求:

选用合格的沥青、集料、细集料,各种材料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不合格材料不准使用。

2、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顺序安排:

施工准备→透层→下封层→下面层沥青砼→粘层→中面层沥青砼→粘层→上面层沥青砼

3、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

①喷洒透层油: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碾压完毕且尚未硬化,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透层油施工。透层油用沥青洒布机进行喷洒,要求喷洒均匀,无空白现象发生。每平米喷洒用量1.0L/m2。

②下封层施工:

水稳基层喷洒透层油后,经过各项检测达到规范要求,路缘石施工完毕,清扫路面进行下封层施工,下封层用沥青洒布机进行喷洒,要求喷洒均匀,无空白现象发生,沥青用量1kg/㎡,后用双钢轮压路机压实。

③沥青混合料拌和:

普通沥青混合料要经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来确定其最佳配合比,即根据设计提供的目标配合比、油石比投料试配,取成品混合料进行质量检验,并进行反复调整,至混合料的各项马歇尔试验指标符合设计要求为止。

并在试验室中检定出混合料的标准干容重,用以指导后面的施工。

各种规格冷骨料由冷料仓通过调速电机控制的小皮带放料到主皮带上,完成骨料的粗配,主皮带把粗配料送入滚筒,通过燃烧器对骨料加热,由热电偶监测料温,自动调节燃烧器的风油比,使骨料温度达到设定值。热料经提升机进入振动筛,把热料按目标配合比的规格要求分筛到不同的热料仓(筛网尺寸可根据要求更换),由计算机控制各热料仓拉门,按输入的生产配合比自动配料、计量,然后放料到搅拌锅进行搅拌,同时添加经计算机控配比控制计量的石粉及沥青,拌和40秒后,完成成品料的生产。

④运输:材料运输至施工现场应注意以下问题:

A.来料的温度一定满足摊铺温度,即不低于110℃~130℃,不超过160℃为宜,为此在现场应有质量人员对油温进行测定,并做好油温记录。

B.车辆等候时,相互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倒车、停车、卸载应设专人指挥,防止运输车辆与摊铺机发生碰撞影响摊铺质量。

C.自卸车卸料后应将负载卸净,并听从指挥离开,避免混合料倒在摊铺机料斗外影响摊铺工作正常进行。

⑤摊铺:

沥青混凝土大面积施工前要进行试验段施工,计划选择200m试验段施工,目的是总结出指导大面积施工时所需的松铺厚度、虚铺系数、碾压程序、碾压遍数等控制指标。试验段施工完毕后将试验段施工总结上报监理工程师,待认可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A.高程控制:施工中除底面层挂金属线以外,表面层采用浮动基准梁控制平整度和厚度的施工方法。

B.沥青混合料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合机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层厚度、宽度确定,下面层一般为2米/分钟,表面层一般为3米/分钟。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螺旋送料器应不停顿的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并保证在摊铺机全宽度段面上不发生离析,在熨平板按所需厚度固定后不得随意调整。

C.用机械摊铺混合料时,不应用人工反复修整。

D.碾压:碾压过程是面层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应合理的选择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沥青混合料压实宜采用钢筒式静态压路机、振动压路机、胶轮压路机组合。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3个阶段进行。

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并不得产生推移、开裂,压实温度控制在110℃~140℃范围;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30cm;初压用钢筒压路机碾静压两遍,初压后检查平整度及路拱,必要时作适当修整。

复压:复压先用钢筒振动压路机碾压2遍,后跟胶轮压路机碾压4遍,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明显轮迹;使用振动压路机时,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10~20cm,振动压路机倒车时应先停止振动,并在向另一方运动后再开始振动,以避免混合料形成鼓包。

终压: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两遍并无明显轮迹,其压实终了温度不低于70℃。

⑥接缝:

接缝:应用一台摊铺机一次整幅摊铺,无纵向接缝。

横缝:横缝在预留其位置时应保证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横缝采用平接缝、冷接缝,在当天施工结束时,摊铺机在预留横缝前约1m处将熨平板稍稍抬起驶离现场,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后再进行碾压,碾压后用三米直尺检查平整度,在平整度变为不良的点沿路面横向弹线,并趁路面尚未冷却时用切缝机沿该线垂直切缝,再将切下部分铲除干净,并用清水冲刷,下次施工时应等断面干燥后并事先在切断面上涂刷结合油方可继续施工。

⑦沥青混凝土摊铺完成在温度尚未降至自然温度时禁止一切车辆上路,防止成品被破坏,应在当天施工的段落两端树立标志,隔断交通。

七、 安全措施

八、 质量措施

1、 成立质量领导小组,严格执行质量控制制度。

2、 对现场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民工进行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 对进场材料严格检查,不准使用不合格材料。

4、 严格按照试验路段的成果指导施工。

5、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格阶段的施工温度。

6、 按规范要求进行各项检测。

7、 做好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