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评定方法
质量控制内容
1 主控项目
(1)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应洒水湿润。 (2)一般抹灰材料的品种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应合格。砂浆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3)抹灰工程应分层进行,抹灰层与基层之间的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抹灰层无脱层、空鼓,面层无爆灰和裂缝。
2 一般项目
(1)一般抹灰工程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普通抹灰表面应光滑、洁净,接槎平整,分格缝应清晰。
(2)护角、孔洞、槽、盒周围的抹灰应整齐、光滑,管道后面抹灰表面平整。
(3)抹灰层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砂浆不得抹在石灰砂浆上,罩面石灰膏不得抹在水泥砂浆层上。
(4)一般抹灰工程质量的允许偏差:
一般抹灰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允许偏差(mm) 项次 项目 普通 1 2 3 4 立面垂直度 表面平整度 阴阳角方正 分格条直线度 4 4 4 4 高级 3 3 3 3 用2m垂直尺检查 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用直角检测尺检查 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直尺检查 检验方法 页脚内容 抹灰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5 墙裙、勒角上口平直 4 3 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直尺检查 注: 1.普通抹灰,本表第2项阴角方正可不检查。 2.顶棚抹灰,本表第1项表面平整可不检查,但应顺平。
3 施工中常出现质量通病
(1)门窗洞口、墙面等处抹灰空鼓、裂缝,其主要原因如下:
1)门窗框两边塞灰不严,墙体预埋木砖间距过大或木砖松动,经门窗开关振动,在门窗框周边处产生空鼓、裂缝。处理办法:设专人负责门窗框缝堵塞。
2)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墙面浇水不透,抹灰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或底灰)吸收。处理办法:认真清理和提前浇水。
3)基底偏差较大,一次抹灰过厚,干缩率较大。处理办法:分层找平,每遍厚度宜为7~9mm。
4)配制砂浆和原材料质量不好或使用不当,必须针对不同基层配制不同的砂浆,同时加强对原材料的使用管理工作。
(2)抹灰面层起泡,有抹纹、开花(爆灰仔)。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抹完面层灰后,灰浆还未收水就压光,因而出现起泡现象。处理办法:适时掌握压光时间。
2)底灰过分干燥,又没有浇透水,抹面层灰后,水分很快被底层吸去,因而来不及压光,故残留抹纹。
3)淋制石灰膏时,对过大灰颗粒及杂质没有过滤好,石灰膏熟化时间短。抹灰后,继续吸收水分熟化,体积膨胀,造成抹灰面出现开花(爆灰仔)现象。
(3)抹灰表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主要是抹灰前吊垂直,套方以及作灰饼不认真。
(4)门窗洞口、墙面、踢脚板、墙裙等面灰接槎明显或颜色不一致。主要原因是由于操作时施工缝留设位置不当。处理办法:施工缝尽量留在分格条、阴角处或门窗框边。
(5)管道抹灰不平。主要是工作不认真细致,没有分层找平,压光。
页脚内容 抹灰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成品保护
1.推小车或搬运东西时,要注意不要损坏口角和墙面。抹灰用的大杠和铁锹把不要靠在墙上。严禁蹬踩窗台,防止损坏其棱角。
2.拆除脚手架要轻拆轻放,拆除后材料码放整齐,不要撞坏门窗、墙角和口角。
3.要保护好墙上的预埋件、窗帘钩、通风篦子等。墙上的电线槽、盒、水暖设备预留洞等不要随意抹死。
4.抹灰层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振动和挤压,以保证灰层有足够的强度。
5.要注意保护好楼地面面层,不得直接在楼地面上拌灰。
页脚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