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对地方高职院校的机遇与挑战初探
作者:崔蓬勃 陈晶晶 丁謇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12期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地方高职院校应提高教学质量,抓住其为高职专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分析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建设思路,更好的为区域发展服务。
关键词:区域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 ;岗位任务 ;人才培养 ;专业建设 0 引言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依存关系已被学术界广为认可,国家示范高职服务区域发展的作用首当其冲,示范院校专业发展的任务是要建设符合区域发展的重点专业。国家示范高职应思考地区发展需要何种高职教育及高职专业,解决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问题,主要从创新专业建设途径与建设内容入手,提高高职对地区发展的服务能力,把握好国家政策倾斜与资金投入带来的巨大机遇,完成示范建设任务。 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现状与趋势
目前我国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大部分省会城市均在进行地铁建设,国家对轨道交通项目的申报标准[1]为:地区人口300万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以上,国内生产总值1000亿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每小时3万人以上。2013年国务院下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批权,可以预见的是会有更多城市建设地铁。国家十二五规划确定到2015年建设实现3000公里的轨道交通运营里程,预计到2020年达到6000公里,截止2014年9月,全国已有22个城市运营地铁,共37个城市地铁建设项目获批,总投资达4万亿。以江苏为例,六城市地铁项目获批,另有四城市正在上报建设规划,五个城市同时施工,为全国地铁项目最多的省份。我国各省获地铁工程建设项目如下表1所示: 表1 ;中国大陆省、市已获批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一览表 ■
2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与区域经济关系
徐州市轨道交通项目于2013年获国务院批准,规划至2020年建设三条线路,全长67公里,总投资约443亿,一号线已于2014年开工。作为苏北第一条地铁,徐州轨道交通工程意义重大,一线城市经验表明轨道交通将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对区域发展的贡献涉及很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方面。第一将带动地铁沿线的房地产业及服务产业发展;第二将对徐州传统制造业的转型提供支撑;第三将带来大量就业岗位,对本地高校的专业建设提供平台,尤其对高职院校更为有利;第四徐州作为旅游城市,地铁项目对城市层次的提升作用显著,地铁将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3 传统建筑类高校专业转型中的问题
地铁项目建设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以施工单位技术员、监理单位监理员等为主。从目前各城市地铁人才需求看,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人才均供不应求。
高职院校培养各类高技能应用人才是体现其服务区域经济的主要方式,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是轨道交通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高职成为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是专业发展的最合理途径。
传统的建筑类高职,专业建设将面临很多优势与挑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师资力量与专业建设资源
师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石,新专业须培养优秀专业教师。需大量来自轨道交通企业一线的工程师。建筑类高职在引进企业专家过程中将面临很多困难。
专业建设资源较为匮乏,建筑类专业可提供通用的课程资源,如基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建筑材料、力学、工程管理等课程,但无法满足专业课需要,如隧道工程、轨道工程、盾构工程等。实验实训方面,缺乏专业实验实训场所与设备器材,教师也无法满足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实验实训的需要。
3.2 实习、就业与校企合作资源
目前建筑类高校在校生实习、毕业生就业与轨道交通行业相关度较低,这对加强与轨道交通工程企业密切合作的要求差距甚远。目前的校企合作在深度与广度上均不能满足轨道交通专业建设发展需要。 3.3 专业建设的优势
作为传统建筑类高职,发展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院校的知名度与社会声誉。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社会声誉,建筑行业、企业的较为认可,学生的生源质量较高,为培养高技能建筑类人才提供了优质来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②建筑类专业的建设经验丰富。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拥有6个国家级建设专业,建筑类专业的建设经验丰富,可供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参考借鉴。
③地理区位优势。目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淮海地区唯一开设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对口专业的院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目前江苏省内有三所开设轨道交通类的高职院校,省内6个城市的地铁项目将为专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机会。 4 关于专业建设的一些思考
4.1 正确把握轨道交通发展方向,培养行业需要人才
轨道交通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人才培养必须从企业发展需要出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适应行业需要,以企业岗位任务需求为导向,发展职业岗位能力。通过专业调研,将岗位任务及专业技能落实到培养方案中。同时应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习成长型人才。
4.2 把握区位优势,加强校企合作
传统建筑类高职轨道交通专业建设一定要抓住地域优势,以服务本地区的轨道交通行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与地区轨道交通企业的校企合作,加强与本地政府之间的合作,争取到更多本地政府的支持与扶持,努力拓宽实习实训与就业的渠道。 4.3 改变师资结构,提升教师能力
应努力提高双师比例,鼓励教师考取行业内执业资格证书,提高企业工程师的比例,建立数量稳定、质量可靠的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改革专任教师下现场挂职锻炼机制,使得教师自身的发展与专业建设息息相关。鼓励教师不断提升学历,应增加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使教师的水平不断提高。 5 结论
地方轨道交通工程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地方高职院校应抓住机遇,做好专业建设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应分析专业建设中的困难,做到有的放矢,最终做到提高高职院校工程类专业服务轨道交通工程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新华网.2015年地铁运营线达3000公里 十二五期间投资或超万亿.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c_122365694.htm,2011- 12-0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方华.论订单培养模式下的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6(5):49. [3]卢小青,徐小强.业务快速发展下的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12):80.
[4]谢家的.高职高专轨道交通类专业的办学模式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10):16.
[5]李益.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8):13. [6]裘晓东,等.关于轨道交通复合型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7).
基金项目: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3-2014学年校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专业建设与徐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以我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为例》(编号ES2013-9);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3院科研项目(编号JYA13-13)。
作者简介:崔蓬勃(1986-),男,硕士,河北保定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