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TPR教学五步骤

来源:伴沃教育


TPR教学在英语当中的应用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教学法:即全身肢体反应教学法。教师通过自身的身体语言将教学中的单词、句型及儿歌、游戏等表达出来,使学生不通过母语翻译便能够理解教师的语言。从而完全实施了母语教学法。

理论依据一:母语习得的规律

1. 幼儿学习母语,一开始以听懂命令句居多。

2. 幼儿做出的肢体反映是他们表达理解的一步。

3. 一旦时机成熟,学生就会说。

理论依据二:儿童生理、心理特点

1. 形象思维

2. 天生好动

3. 注意力难以持久

4. 运动智能

5. 减轻开口的压力

6. 累积足够的信心

理论依据三:记忆形成规律

1. 先身体反应

2. 后语言反应

3. 相互联系

TPR教学法的特点:

1. 直接反映母语教学,取出母语翻译过程,有助于学生进行所学语言的思维。

2. 符合儿童天性:儿童天性好动,教师运用肢体语言带领学生边做边学,使学生

释放部分体力,增加学生兴趣。另外儿童一般来说属于形象思维,TPR教学很直观的表现了所学的语言内容,使学生容易记住。

3. 有助于发展儿童运动智能:儿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通过TPR教学充分锻炼和开

发了儿童的运动智能。

4. 轻松自然,没有压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遵循母语学习的规律;先听,再做动

作,然后再说。使学生在已经理解并学会的基础上加以动作练习。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紧张感。并且人在动作的时候本身就会感觉比较轻松,在身心愉快的同时自然学会了知识。

教学流程:

听的输入(辨别符号的音)→意义的理解(动作上的)→动作的表达(语言的表达、让孩子表达出来)

TPR教学内容:

● 活动用语 ● 介系词

● 身体部位 ● 长相特征

● 教室用语 ● 一般知识

● 一般动作 ● 故事

★TPR的最终目的:

让学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开口说。

TPR教学法的步骤:

1. 教师说出所教内容,并用动作将其表现出来。学生只是听和看。

(Teacher speak and act ,students just listen and watch .)

2. 教师重复说出所教内容,带领学生一起做动作。

(Teacher speaks, students act together with the teacher.)

3. 教师和学生一起重复说出所教内容并一起做动作。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speak and act together.)

4. 教师说出所教内容,学生自己做动作将其表达出来。目的是检测

(Teacher speak without act ,students act.)

5. 教师做动作,学生说出表达内容。

(Teacher act without speaking ,student speak.)

6. 教师混合以前学过的内容做动作,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Check)

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 一开始,老师是speaker , commander ,学生是listener , performer .

● 学生有自信后,两者角色对调。

TPR教学要求:

1. 表达动作简单、明了。动作大方、干脆利落,动作准确到位。

2. 表达内容的动作始终保持一致。

3. 表达动作可视学生年龄适度夸张、幽默。

Run to the seat and touch and say bingo

教学锦囊

● 从简短的指令开始 ● 不“字字计较”

● 写下指令 ● 教室秩序管理

● 歌谣与韵文

TPR趣味游戏

● Simon says

● Listen & Draw

教学内容

1. 活动用语

Stand up , sit down

Come here go back

Go to the window

Stand in a line

2. 身体部位

Clap your hands

Stamp your feet

Pat your shoulders

Touch your nose

3. 介词

In on under behind next to up down

4. 表情感觉

Happy sad scared sweet hot sour

教学要求:

1、 表达动作简单明了,动作大方,干脆利落。

2、 动作始终保持一致。

3、 表达动作可适学生夸大。

教学误区:

1. TPR是教学中唯一的方法

2. TPR单纯是老师发号施令学生完成动作。

3. TPR教学里被局限于老师零碎的指令,学生完成简单的动作。

4. 所有的学生都喜欢肢体表达。

5. 一般知识 动物

6. 故事

选择题

1 TPR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包括:( )

A 母语习得的规律

B 记忆形成规律

C 儿童生理、心理特点

2 TPR教学法的特点:( )

A直接反映母语教学

B抽象表现所学的语言内容

C有助于发展儿童运动智能

D轻松自然,没有压力

3. TPR教学内容:( )

A 活动用语 C 复杂动作

B 身体部位 D长相特征

4 TPR教学要求:

A表达动作简单明了

B 动作始终保持一致。

C表达动作可适学生夸大。

D 表达动作有难度

5 TPR教学误区包括()

A TPR是教学中唯一的方法

B TPR单纯是老师发号施令学生完成动作。

C TPR教学里被局限于老师零碎的指令,学生完成简单的动作。

D 根据学生的性格选择TPR教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