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

来源:伴沃教育
广东广州执信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卷

24.“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文字)。其中,《为吏之道》说:“以此为人君则鬼(读为怀,和柔的意思),为人臣则忠;为人父则茲(慈),为人子则孝……君鬼臣忠,父茲(慈)子孝,政之本(也)。”材料可以证明秦朝 A.“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B.并没有完全排斥儒家思想 C.官吏注重修身养性 D.主要是竹简与毛笔书写文字

25.据统计,唐代每年铸钱大致是八十万贯,而到宋朝神宗年间每年铸钱额是五百多万贯,同时市场上还流通着大量的有价证券和票据。这说明

A.唐代市场上货币数量不足 B.宋代的货币制度日趋混乱 C.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宋代的货币贬值现象严重 26.下表是唐朝士族子弟科举入仕人数简表: 郡望 陇西李氏 清河崔氏 博陵崔氏 京兆韦氏 范阳卢氏 荥阳郑氏 彭城刘氏 唐朝前期 3 1 0 0 0 0 1 唐朝中期 14 4 4 5 9 6 0 唐朝后期 4 2 5 3 7 5 3 表格信息主要反映了

A.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形式 B.士族子弟科举入仕的比例较高 C.世家大族逐渐承认并接受科举制 D.科举制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27宋代地主利用农民之间的矛盾,用增租转佃方式试图增加地租,而农民则利用地主之间的矛盾,用转佃他人之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地租的目的。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地租剥削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材料意在强调宋代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封建租佃制的积极作用 C.完成了土地关系的变革 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28.下图为反映明代太湖地区农业生产著作《便民图纂》的插图,插图中竹枝词为:“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两相当。”此图可用来说明当时

A.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B.农业经济结构得到改变 C.重农抑商政策严格实行 D.家庭经济模式仍未打破

29.美国汉学之父卫三畏在《中国总论》(1848年出版)书中说:“鸦片是在最彻底的手段下被销毁了……在世界史中,一个非基督教的君主宁愿销毁损害他的臣民的东西,而不愿出售它来装满自己的腰包,这是唯一的一个实例。全部事务的处理,在人类历史上也必将永远是一个最为卓越的事件。”这段描述

A.为英国发动侵略战争辩护

B.充分肯定了道光皇帝的禁烟决策 D.对中国禁烟运动横加指责

C.对林则徐虎门销烟大加赞赏

30.秘密结社是中国民间社会的组织形式之一。清朝前期,义和拳以“反清复明”为宗旨;清中期,演变为以强体健身、自卫身家为宗旨的民间武术团体;清末,则将外国传教士作为斗争目标和袭击对象。义和拳的宗旨演变客观上反映了清朝时期 A.民族危机、阶级矛盾不断加剧 B.外国宗教侵略愈演愈烈的趋势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刻变化 D.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复杂变化

30.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靠自己的力量还是不够的,还须依靠国际力量和敌国内部变化的

援助,否则是不能胜利的,因此加重了中国的国际宣传和外交工作的任务。据此可知,毛泽东 A.重视舆论宣传作用 B.向世界宣传社会主义制度 C.把冷战思维用于外交 D.希望世界接受“万隆精神” 31.下表数据的变化主要说明我国

直接利用外资额 时间 (亿美元)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截至2016年11月 1160 1117 1176 1196 1263 1138 对外直接投资额 (亿美元) 600 772 902 1029 1180 1617 差额 (亿美元) 560 345 274 167 83 -479 A.利用外资规模呈下降趋势 B.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 C.对外开放呈现跨越式发展 D.对外贸易逆差呈增长趋势

32.伯利克里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甚至入场观看城邦组织的戏剧会演的公民

也可得“观剧津贴”。他于公元前443年起到前429年连选连任首席将军,而依照当时的制度,城邦并不给十将军提供薪俸。对于材料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利于缓和城邦内阶级矛盾 B.伯利克里无私为国家服务

C.为贫苦人民广泛参政提供了经济保证 D.有利于上层奴隶主阶层掌握政治实权

33英国工业革命后,统治阶层中普遍流行的看法是,谁拥有财富就证明谁有能力;谁处于贫困状态,,

只说明他懒惰无能。贫穷被看成是个人的事,国家和社会与此无关。该主张体现了 A.重商主义 B.自由主义 C.社会主义 D.凯恩斯主义

34.1933~1934年苏联粮食产区的小麦交售价格是每公斤3.2~9.4戈比,而当时每公斤面粉的零

售价格是35~60戈比。据此推论,当时苏联

A.抵制欧美国家农产品倾销 B.农业经营方式变革成效显著 C.实施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 D.战争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产

35.有学者指出,从“联邦的世界”走向“世界的联邦”,理所当然,势在必行,但谁也说不好究竟

会在哪年哪月实现这一愿景。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B.联合国的建立加速一体化进程 C.世界政治格局仍在不断演进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其中包含了

对公文权力运行的审查与监督,驳正违失指对中央及地方官员的权力监察。北宋前期通进银台封驳司主管公文的传递、审查、新闻发布和档案的整理留存等,是公文传递审查权和封驳权的合一,机密公文必须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送,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

——孟宪玉《宋代封驳制度权力制约的精神的当代价值》

材料二 美国宪法设计了一个不允许任何权力分支部门掌握全部政府权力,同时又能整体而有效地推进政府工作的权力关系模式。它规定国会有权要求总统条陈政策以备审议,有权建议、批准总统对其所属行政官员的任命,有权批准总统对外缔结的条约等,从而体现了国会对总统的制约。……同时,美国宪法还规定了总统对国会的制约。表现在:总统有立法发掘权,副总统兼任参议院议长,对立法机关的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论权力制约原则》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封驳制度的内容和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宪法设计权力制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5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封驳制度与美国权力制约的主要不同点。(8分) 41.答案要点(25分)

(1)内容:纠正皇帝不恰当的诏令;驳回臣下有错误的奏章;对各部门重要公文进行审查。(6分)

作用:有利于制约皇权滥用;提高决策的正确性;有利于公文权力运行的程序化。(6分) (2)依据: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2分)

特点: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权力部门相对独立又互相制衡。(3分)

(3)不同点:宋代权力制约实质上是对国家权力运行的监察,而美国权力制约则是中央各权力部门

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宋代权力制约根本上是服务于皇权统治,而美国权力制约是为了维护民主政治。(8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当选。

第三十四条 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第四十三条 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

第四十四条 国务员铺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四十七条 国务员受参议院弹劾后,临时大总统应免其职。但得交参议院复议一次。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国元年三月十一日公布)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政治体制设计上存在的一个问题,并简要加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政治体制设计上的缺陷,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2.(12分)

本题是一道开放型材料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做到所提取信息(问题)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参考答案为:

示例一问题(缺陷):行政权对立法权缺乏约束。

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赋予立法机构(参议院)以广泛权力的同时对行政权加以制约。临时大总统、 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临时大总统有权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同意。制约行政权的同时,《临时约法》并没有对立法权进行相应的限制,有悖权力“制约与平衡”的理论。由此招致袁世凯等反对派的激烈反对,使《临时约法》难以真正贯彻实施。另外,《临时约法》的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中国近代追求宪政(民主政治)的艰难复杂历程。

示例二问题:出现两个行政中心。

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同时赋予总统和国务院(内阁)相当的行政大权,将政治制度设计为责任内阁制是根据当时条件交出政权的急迫需要;责任内阁制带有限制袁世凯专权的强烈意图,《临时约法》成为维护特定党派利益的工具;因人立法,违反政体设计应符合国家民族长远利益的基本原则;各方未达成共识,《临时约法》最终成为废纸。《临时约法》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中国近代追求宪政(民主政治)的艰难复杂历程。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据统计,建国伊始,全国拥有各类知识分子仅200万人,当时有限的知识分子队伍远远不能满足各方面建设的需要。事实上,党中央已预料到中国知识分子匾乏的问题。周恩来在一

次会议上说:人才缺乏,己是我们各项建设中一个最困难的问题。除此之外,就其思想状况而言,他们有着程度不同的革命性。但是他们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思想以及崇美、恐美思想的影响,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对共产党的政策等还不了解,不熟悉。针对上述情况,党对知识分子实行了“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

党对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根据其实际情况安排了适当的工作,并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专门召开了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体现了党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重视与尊重。这一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从整体上看,是比较正确的,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动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摘编自杨乔萍《建国以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改革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改革的作用。(7分) 45.答案要点(15分)

(1)新中国建立之初经济文化建设百废待兴;国内知识分子数量极为有限,人才短缺;党中央对知

识分子的重视;知识分子自身思想的局限性。(8分,每点2分)

(2)促进经济技术的发展、推进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有利于新中国的科技事业的发展;在巩固新生

的国家政权和发展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促成了文艺繁荣、学术自由的景象。(7分,每点2分,答对3点以上给7分) 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著名将领。十五六岁,偷偷跟随姐夫去杀贼,面对姐夫的斥责和母亲的处罚,他说:“如果我杀敌有功,就可以获得富贵。”姐夫、母亲只好任随他去。在讨伐黄祖的战役中,吕蒙一马当先,斩黄祖部将陈就之首,令黄祖弃城而逃,这一战稳固了孙吴后方。赤壁抗曹后期,甘宁在夷陵被围,向周瑜求救,周瑜手下诸将都认为无法分兵解救,吕蒙却担保以凌统暂代周瑜之职,建议周瑜解救甘宁,还提出派300人用木材阻断险道,可以获得敌人马匹。周瑜依计行事,夺取了南郡,获得全功。孙权曾就取荆州还是取徐州向吕蒙咨询,吕蒙说,虽然取荆州困难,但取荆州后,东吴从此由可能的两面受敌变为主动,而即使能够占领徐州,也是易攻难守。在取荆州时,吕蒙身为主帅,有一个乡人军士在下雨时拿了百姓的一个斗笠遮雨,触犯了军令,吕蒙含泪将其斩首,从此军威大振。取下荆州后,善待关羽和其将士的家属。

——摘编自黄忠晶《历史上真实的吕蒙》

(1)根据材料,指出吕蒙的性格特征。(6分) (2)根据材料,概括吕蒙对孙吴政权的贡献。(9分) 46.答案要点(15分)

(1)特征:富有主见,骁勇善战;谋略过人,眼光长远;不徇私情,躬行仁义。(6分)

(2)贡献:讨伐黄祖,为东吴巩固了战略后方;四处征战,为东吴开辟了疆土;取得荆州,改变了

东吴在战略上的被动地位。(9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