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九卷(唐纪)(4)原文

来源:伴沃教育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九卷(唐纪)(4)原文

[2]安禄山从起兵反叛以来,视力逐渐下降,至此已看不清东西,又因为身上长了毒疮,性情更加暴躁,对左右的官员稍不如意,就用鞭子抽打,有时干脆杀掉。称帝以后,居于深宫之中,大将难得见他的面,都是通过严庄向安禄山报告。严庄虽然贵有权势,但也免不了被鞭打。宦官李猪儿挨的打尤其多,安禄山左右的人都感到自身难保。安禄山的爱妾段氏生子名叫庆恩,想要替代安庆绪为太子。所以安庆绪常常害怕被杀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严庄对安庆绪说: 事情往往有迫不得已的时候,机不可失。 安庆绪说: 老兄如果要想有所为,我怎么敢不跟从。 严庄又对李猪儿说: 你前后挨的毒打难道还有数吗!如果再不干大事,恐怕离死就不远了! 李猪儿也答应一块行动。于是严庄与安庆绪夜里手持武器立在帐幕外面,李猪儿手执大刀直入帐中,向安禄山的腹部砍去。安禄山左右的人因为恐惧都不敢动。安禄山用手摸枕旁的刀,没有拿到,于是就用手摇动帐幕的竿子说: 这一定是家贼干的。 这时肠子已流出一大堆,随即死去。严庄等在安禄山的床下挖了数尺深的坑,用毡包裹了安禄山的尸体,埋了进去,并告诫宫中人不得向外泄露真相。乙卯(初六)早晨,严庄向外宣布说安禄山病重,立晋王安庆绪为太子。不久安庆绪即皇帝位,尊称安禄山为太上皇,然后才发丧。安庆绪性情昏庸懦弱,说话时语无伦次,严庄恐怕众人不服,所以不让安庆绪出来见人。安庆绪每天以饮酒为乐,称严庄为兄,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封冯翊王爵位,大小事情都由严庄决定,并加封诸将的官爵,借以笼络人心。

[3]上从容谓李泌曰: 广平为元帅逾年,今欲命建宁专征,又恐势分。立广平为太子,何如? 对曰: 臣固尝言之矣,戎事交切,须即区处;至于家事,当俟上皇。不然,后代何以辨陛下灵武即位之意邪?此必有人欲令臣与广平有隙耳;臣请以语广平,广平亦必未敢当。 泌出,以告广平王,曰: 此先生深知其心,欲曲成其美也。 乃入,固辞,曰: 陛下犹未奉晨昏,臣何心敢当储副!愿俟上皇还宫,臣之幸也。 上赏慰之。

1

[3]肃宗从容地对李泌说: 广平王李为元帅已经过了一个年头,现在想命令建宁王李专管征讨叛军的军事,但又恐怕大权分散。立广平王李为太子如何? 李泌回答说: 我早已说过,现在战事急迫,形势紧张,必须立刻处理,至于立太子这一类的家事,应当等待上皇的命令。不然,后代的人怎么看待陛下灵武即帝位的用意呢!这一定是有人想要挑拨我与广平王的关系,我请求把此事告诉广平王,广平王也必定不敢接受。 李泌出宫后把此事告诉了广平王李,李说: 这是先生深知我的心意,并想从侧面促成美事。 于是就入宫,坚持推辞不受说: 陛下即帝位后还没有来得及行早晚看望上皇的礼节,我怎么敢于当太子呢!愿能等待上皇还宫,这是我的荣幸。 肃宗赏赐并慰勉了广平王。

李辅国本飞龙小儿,粗闲书计,给事太子宫,上委信之。辅国外恭谨寡言而内狡险,见张良娣有宠,阴附会之,与相表里。建宁王数于上前诋讦二人罪恶,二人谮之于上曰: 恨不得为元帅,谋害广平王。 上怒,赐死 。于是广平王及李泌皆内惧。谋去辅国及良娣,泌曰: 不可,王不见建宁之祸乎? 曰: 窃为先生忧之。 泌曰: 泌与主上有约矣。俟平京师,则去还山,庶免于患。 曰: 先生去,则愈危矣。 泌曰: 王但尽人子之孝。良娣妇人,王委曲顺之,亦何能为!

李辅国本是宦官中的飞龙小儿,粗通文墨,肃宗为太子时,李辅国在宫中侍奉,所以深受肃宗的信任。李辅国外表恭顺谨慎,寡言少语,而内心却狡诈阴险,看见张良娣受到肃宗的宠爱,就暗中依附张良娣,与她内外勾结,建宁王李多次在肃宗面前揭发二人的罪恶,二人就在肃宗面前进谗言说: 建宁王因为没有被任命为元帅,心中怨恨,想要谋害广平王李。 肃宗听后大怒,就下令赐建宁王李自杀。因此广平王李与李泌都心怀恐惧。李谋划要除掉李辅国与张良娣,李泌说: 此事不可行,您难道没有看见建宁王遭到了杀身之祸吗? 李说: 我私下为先生的生命担忧。 李泌说: 我与皇上有约定。等待收复京师以后,我就返回山中过隐居生活,这样或许可以免除祸患。 李说: 先生如果离开,我就更加危险了。 李泌说: 您只管尽儿子的孝心。张良娣是一个妇人,您如果能够委曲求全,顺从

2

她的心意,她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4]上谓泌曰: 今郭子仪、李光弼已为宰相,若克两京,平四海,则无官以赏之,柰何? 对曰: 古者官以任能,爵以酬功。汉、魏以来,虽以郡县治民,然有功则锡以茅土,传之子孙,至于周、隋皆然。唐初,未得关东,故封爵皆设虚名,其食实封者,给缯布而已。贞观中,太宗欲复古制,大臣议论不同而止。由是赏功者多以官。夫以官赏功有二害,非才则废事,权重则难制。是以功臣居大官者,皆不为子孙之远图,务乘一时之权以邀利,无所不为。使禄山有百里之国,则亦惜之以传子孙,不反矣。为今之计,俟天下既平,莫若疏爵土以赏功臣,则虽大国,不过二三百里,可比今之小郡,岂难制哉!于人臣乃万世之利也。 上曰: 善!

[4]肃宗对李泌说: 现在郭子仪与李光弼已贵为宰相,如果他们克复两京,平定天下,就再也没有官赏赐他们了,那将怎么办呢? 李泌回答说: 古时候官职任命给有能力的人,爵位酬答有功勋的人。汉魏以来,虽然设立郡县用来治理民众,但对有功人则赏赐土地,可以传给子孙,直至北周、隋朝都是如此。唐朝建立之初,因为还没有取得关东,所以封爵都只有虚名,享受实封者,只给他们封地上所征收的丝织品与布匹而已。贞观年间,太宗皇帝想要恢复古代的制度,因为大臣们有不同的意见而没有实行。因此赏赐有功的人多是给他们以高官。用官职赏赐功劳有两种危害:如果所任非才就会误事,如果权力过重则难以控制。所以有功之臣被任命为大官的,都不为子孙的长远利益考虑,只是借权力谋取利益,无所不为。假如过去封给安禄山百里之国,那么他就会珍惜封国以传子孙,不谋反了。为现在的情况考虑,等天下平定后,不如分土封爵以赏功臣,虽是大国也不过二三百里,与现在的小郡差不多,难道不好控制吗!这样对于为臣子的人乃是万世的利益。 肃宗听后说: 你说的好!

[5]上闻安西、北庭及拔汗那、大食诸国兵至凉、鄯,甲子,幸保定。

3

[5]肃宗得知安西、北庭及拔汗那、大食诸国援兵到达凉州、鄯州,甲子(十五日),临幸保定郡。

[6]丙寅,剑南兵贾秀等五千人谋反,将军席元庆、临邛太守柳奕讨诛之。

[6]丙寅(十七日),剑南镇兵贾秀等五千人举兵谋反,被将军席元庆与临邛太守柳奕讨伐诛杀。

[7]河西兵马使盖庭伦与武威九姓商胡安门物等杀节度使周泌,聚众六万。武威大城之中,小城有七,胡据其五,二城坚守。支度判官崔称与中使刘日新以二城兵攻之,旬有七日,平之。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