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小动物们玩得那么开心,你们想不想参加它们的游戏呀?生:(情绪高涨)想!1. 师宣布游戏规则。(边宣布,边示范活动方法。)(1)四人小组为单位,拥有一叠卡片。(2)小组成员轮流摸卡片,每人每次摸出2张卡片,自己读一读并说一说哪一张卡片上的数大,小组成员给予评价,判断正确则轮到下一位同学,判断错误则再摸一次。2.组长汇报小组活动结果,并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3.老师评价小组合作,奖励合作卡。(三)排队(活动目标让学生学会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师:刚才,我们都是两个数两个数地比较,你们敢不敢一次比较6个数,把6个数从小到大的排列?(本班学生较喜欢接受有挑战性的问题。)1. (课件演示题目)387,809,1752,345,99和4300。2.独立思考解决,思考用什么符号连接排序。3.小组讨论:这么多数,怎样能很快从小到大排列呢?4.汇报讨论结论。生1:先找出99排在第一个,然后在387,809,345中拿出345排在第二个,387第三,809第四,最后再观察1752和4300,1752排在第五个,4300排在最后一个。师:她的方法真不错,她先把这些数分成了三类。谁听出来她是怎么分的?生2:她先把这些数分成了两位数、三位数和四位数三类。师:你们觉得这样的方法好不好?我们一起用这个方法来试一试。(四)最小三位数和最大三位数(活动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现有知识来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师:刚才,我们比较了很多数的大小,现在老师这里有一叠卡片,所有的三位数都在里面,你能猜得出里面会有几吗?生1:354。生2:522。生3:189。(先让学生初步感受三位数所涵盖的范围,感知三位数这一概念的意义。)师:里面有那么多的三位数,那你能找出最小的和最大的三位数吗?个别回答,集体思考还有没有更大或更小的。1. 小组讨论最小和最大的四位数是几。2.小组汇报讨论结果。(五)猜数游戏(活动目标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数感。)1. 师:我写了一个几千几百的数,请你猜一猜是多少。(课件演示:□□00)(学生提出有价值的猜数问题,教师予以正确回答,引导学生进行猜数。)生1:1200。师:太小了。生2:5000。师:大了一点。2.四人小组进行游戏。由召集人在练习本上写出一个数,挡住一部分,引导小组成员猜数。教师巡堂了解游戏情况,游戏结束时奖励合作优秀的小组合作卡。(六)说一说,评一评(活动目标通过总结与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并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1. 提出问题:请谈一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么样?2.你觉得这节课谁表现得最好,你最欣赏谁?请你评一评。〖教学反思〗这一堂课是我在校数学组里上的一节教研课,课后数学组教师对这一节课进行了点评,我也对这节课进行课后反思,对该课进行了重新认识。《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本课遵循这一理念,把学生以往对万以内大数的比较方法分散的、不规范的感性认识作为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上升到科学的、规范的理性认识,并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相互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并通过有效的评价方式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1. 让课堂充满情趣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是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的浓厚兴趣。本节课在导入新课时,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森林游戏为活动背景,可爱的小动物们为活动主角,学生以小裁判员的身份自然地加入到游戏中,并以承担这一角色遇到问题作为推动力,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探索空间,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活动动机。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生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在小动物们的翻牌游戏过程中,学生兴趣高昂,跃跃欲试,这时分四人小组也进行同样地翻牌游戏,让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上了一个台阶,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2.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得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数学教学已不再是教师简单地展示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
造等活动的过程。教学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学生能够探索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本节课为学生创设了实实在在的探究空间,小裁判员们为了完成自身的任务,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不断主动探索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探究的热情,对于出现的不同观点,正确的加以肯定、赞赏,请他们尽可能地说明理由,同时发动全班学生讨论。对于错误的说法,及时教育其他学生不能取笑,更不能挖苦,因为这些学生对问题能动脑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表扬的事情,教师应该鼓励、引导他们,使学生自尊心受到尊重、保护,学习积极性、兴趣也得到提高,这样,探究的热情就能得到更好的激发与保护。〖案例点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是课程改革所涉及的重要课题,本节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背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先后几次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是完整的,获得的体验是深刻的,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