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卷第2期 2013年4月 遵义医学院学报 VOI.36 No.2 Apr.2013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ZUNYI 胶原酶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 疗效观察 杨 浩 ,杨晓江 ,张送送 (1.遵义医学院研究生学院2011级,贵州遵义723200) 563099;2.陕西省城固县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陕西城固 [摘=要]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胶原酶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凝治疗后效果。方法腰椎问盘突出症患 者6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胶原酶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凝术组(n=35)和单纯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组(n 28),术后3个月、6个月随访,采用VAS评分及改良MacNab法评估其疗效。结果胶原酶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 凝术组术后3个月、6个月优良率分别为88.57%、94.29%;单纯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组的优良率为64.29%、67. 8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原酶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提 高患者术后优良率,是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安全的方法。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解术;射频热凝术;联合 【中图法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715(2013)02-0151-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体 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碘过敏者;突出物钙化或有纤 维骨性突出;6个月内失访者。 1.2.3手术方法术前常规检查,向患者及家属说 明手术方法及手术相关风险,签署手术同意书。A 力劳动者,常以腰部疼痛,伴或不伴有下肢放射性 疼痛、麻木,咳嗽及用力大便时加重为主要表现,约 80%的患者有腰部受伤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方法较多,胶原酶化学溶解与射频热凝均是微创治 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_l J。本文回顾 性分析胶原酶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 组患者俯卧于手术治疗床上,腹下垫枕,持续监测 HR、BP、SPO 、ECG,疼痛治疗发生器的负极板置于 患者大腿外侧皮肤,“c”型臂x光机下定位穿刺进 针点,0.5%利多卡因5mL局麻后将射频治疗套管 针(9号120 ram)采用后外侧径路即穿刺针经“安 盘突出症的效果,并与单纯应用胶原酶化学溶解术 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全三角区”进入病变椎间盘,“C”型臂x光机正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 位确认穿刺针到达椎间盘中心或中后1/3处,注人 碘海醇造影剂1mL于盘内,并询问患者是否有诱 发痛或复制痛,再次拍片确认。推出针芯,连接射 频电极(XT一03射频神经疼痛治疗仪,西安灭菌 消毒设备制造公司),设定疼痛治疗发生器的治疗 模式为自动持续模式,给予7O c【=、60 S射频治疗1 次,90℃、60 S射频治疗3次,每次射频治疗间隔 30 s,治疗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疼痛、酸胀及热感, 并及时根据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情况调整治疗温度。 在射频治疗结束后10—15 min,将射频治疗套 管针退至皮下,调整穿刺方向,使套管针经椎间孔 年5月在陕西省城固县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住院 治疗的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 的不同分为两组:胶原酶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凝术 组(A组,n=35);单纯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组(B 组,n=28)。 1.2 方法 1.2.1纳入标准有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体征及在CT、MRI上相应的影像学表现,经正规保 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或效果欠佳者;患者了解胶 原酶溶解及射频热凝术,能积极配合治疗者。 进入硬膜外前间隙,经“C”型臂x光机确定后,注 人碘海醇造影剂2 mL,可见造影剂呈线状充盈缺 1.2.2排除标准脊髓肿瘤或脊柱骨折患者;孕妇 及青少年患者;马尾综合征患者;1I度或Ⅱ度以上 椎体滑脱患者;中重度椎管狭窄患者;合并感染或 损影,空针回吸无血及脑脊液回流,将2%利多卡 因2 mL缓慢注入,观察5 min,无全脊髓麻醉现象, 再将胶原酶1 200 u用生理盐水稀释至6 mL缓慢 ・1 51・ 遵义医学院学报 36卷 注入。术后取患侧向下卧位6 h,绝对卧床3—5 d, 给予脱水、抗感染治疗3 d,术后20 d开始进行腰 背肌锻炼,半年内避免负重、久坐及剧烈运动。B 组患者仅行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手术方法及术后处 理同A组。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 检验,P<0.05认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见表 1)。 1.3治疗及随访术后随访6个月。 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并至少 按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 2.2 VAS评分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较术 1.4疗效评估前降低超过50%,A组VAS评分较B组在术后3 个月、6个月均显著降低(P<0.01)(见表2)。 2.3近期疗效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3个月、6 个月电话随访,术后3个月A组的优良率为88. 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程度评分,0=无痛, l0=最剧烈疼痛。采用改良MacNab法 评定疗 效。优:直腿抬高试验>70。,疼痛消失,肢体感 觉正常,活动正常;良:直腿抬高试验>70。,偶有 疼痛,活动不受限;可:直腿抬高试验较前增高, 但仍<70。,常有疼痛,活动受限;差:直腿抬高试 验、疼痛均无改善。 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 57%,明显高于B组的64.29%,有显著性差异(P <0.05);术后6个月A组的优良率为94.29%,明 显高于B组的67.86%,有显著性差异(P<0.05, 见表3)。 2.4 63例患者均未出现椎管内感染、出血等严重 并发症。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4-标准差(x±s)表 示,若方差齐则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则采用近似t 表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术后时间 优 良 A组 可 差 优良率 优 良 B组 可 差 优良率 注:’P<0.05,与B组相比。 射频热凝术的原理是:射频电流直接作用于突 出部位,使局部温度在短时间内升高,消融部分突 3 讨论 目前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 出的髓核并能同时改善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减轻 炎症反应,使病变的纤维环受热回缩,减轻或消除 对神经的压迫 J。 胶原酶溶解术的远期总有效率为60%~ 85%,部分患者在术后会出现腰腿疼痛加重的情 况,我科在以往单纯接受胶原酶溶解术治疗的部分 (下转第155页) 有两种方法即盘内注射法和盘外注射法,国外主要 采用盘内注射法 ],但因其术后反应重,适应症 范围小,已逐渐少用。近几年,盘外注射在国内发 展较快,其操作简单,适应症范围较广,术后反应 轻,疗效可靠。 ・1 52・ 2期 李强等・鼓膜贴补术联合银杏达莫静滴治疗创伤性鼓膜穿孔66例疗效观察 鼓膜贴补术联合银杏达莫静滴治疗存有鼓膜边缘 9lU. 的创伤性鼓膜中等大小穿孔,手术操作简单、手术 [6]林清霞,张开文.鼓膜损伤氧浓度增加致鼓膜硬化实验 视野清晰、创伤小、患者痛苦轻、治愈率高、住院时 研究[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6,20(2): 间短、鼓膜愈合时间缩短,此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 160—161. 推广。 [7]蒋源,黑燕,王玮.沙棘油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临床分 析[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13(7):34—35. [8]刘志明,彭英娟,张晓维.银杏叶制剂治疗突发性耳聋 [参考文献] 的疗效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16(11): [1]欧永康,郑亿庆,陈穗俊,等.耳内镜在经耳道鼓膜修补 619—620. 术的应用[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17(4):237 [9]王春花,王东海,梁振,等.金纳多静脉滴注与鼓膜贴补 —238. 联合治疗外伤性穿孑L的观察[J].中国耳科学杂志, [2]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 2005,3(2):118—119. 版社,2008:257—258,278—281. [10]庞海涛,吴忠,李霞,等.大蒜膜修补外伤性鼓膜穿孔 [3]刘涛,赵菊梅,梁传余,等.外伤性鼓膜穿孔手术治疗的 [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1):1705. 临床研究[J].华西医学,2008,23(6):1377—1378. [11]朱千凯.耳内镜下大蒜膜贴补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36 [4]杨艳_夕 伤性鼓膜穿孔临床治疗体会[J].云南医药, 例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6):182. 2010,31(3):342—344. [收稿2013—02—26;修回2013—03—20] [5]楼正才.鼓膜外伤性穿孔贴片修复过程中穿孔缘形态 (编辑:王福军) 学观察[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9,34(7):896—897, (上接第152页) 患者中也发现有疼痛加重的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 [2]Sussman B J.Intervertebral diseolysis with eollagenase 是:①胶原酶注射于突出物后,使其体积增大,化学 [J].J Nal Med Assoc,1968,60(3):184—187. 性质发生改变,加重了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② [3]刘志雄,秦初明.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治疗进展[J]. 胶原酶渗人椎间盘内,使盘内压力升高,刺激了窦 实用临床医学,2008,9(3):131—133. re F,Jafar Z,Basso M,et a1.Long—tern]resuh of 一椎神经。鉴于以上原因,我科在近期的治疗中将 [4]Lecui胶原酶溶解与射频热凝术联合应用,首先应用射频 lumbar disk chemonueleolrsis(8—12years follow up) 热凝术,使部分突出间盘热凝,纤维环回缩,降低盘 [J].Rev Chir O ̄hop,1994,80(6):468—475. 内压,再给予盘外胶原酶注射,溶解突出物¨ 。从 [5]Hedtmann A,Fett H,Steffen R,et a1.chemonucleolysis with chymopapain and eollagenase Results of a three— 目前随访的患者的近期疗效来看,与术前相比,两 year randomized prospective study[J].z O ̄hop Ihre 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均降低,且 Grenzgeb,1992,130(1):36—44. 降幅都超过50%;A组VAS评分较B组在术后3 [6]张雪哲.脊柱介人放射学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放 个月、6个月均显著降低(P<0.01,见表2)。A组 射学杂志,2005,39:107—109. 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优良率分别为88.57%、 [7]Wang J C,Kabo J M,Tsou P M,et a1.The efect of uniform 94.29%高于B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heating onthe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interverte- 0.05,见表1),表明胶原酶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 braldiseina porcinemodel[J].Spine J,2(D5,5(1):64—70. 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显著减轻椎间盘源 [8]周伶,李荣春.CT引导下臭氧联合经皮射频热凝注射 性腰腿疼痛,提高治疗优良率,患者可早期下床 治疗颈椎间盘脱出症[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 活动,避免肌肉及关节僵硬,且术后未出现椎管 (4):391—394. 内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 [9]王锁良,吕建国,申晓东,等.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在颈 治疗新方法,但该方法的远期有效率还有待于进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 学版,2008,28(3):236—238. 一步的观察。 [10]谢瑁田,宋文阁.微创技术组合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 应用体会[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19(1):17— [参考文献] 19. [1]宋文阁,王春亭,傅志俭.实用临床疼痛学[M].河南: [收稿2013—03—10;修回2013—03—24]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8—156. (编辑:王福军) ・155・